本實用新型涉及火災監控、報警裝置設計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的火災報警器。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家庭用火、用電量的增加,家庭火災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家庭火災一旦發生,很容易出現撲救不及時、滅火器材缺乏及在場人驚慌失措、逃生遲緩等不利因素,最終導致重大生命財產損失。探討家庭火災的特點及防火對策,對于預防家庭火災,減少火災損失具有現實意義,在現代城市家庭里,許多人因不懂家庭安全常識引起火災事故,使好端端的幸福家庭轉眼間毀于一旦,有的導致家破人亡,而且一旦發生居民家庭火災,處置不當、報警遲緩,是造成人員所以說,人們應該積極了解家庭火災的主要起因,掌握防止發生火災的知識和萬一發生火災時保護自己的方法,及時消除,英國每年發生50000起以上的嚴重家庭火災,其中大部分火災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的家庭財產損失,有的還連累左鄰右舍,火災損失更加慘重。在調查火災起因的時候,絕大多數發生火災家庭的當事人說,以前總覺得火災是人家的事情,與自己離得很遠,沒有想到這一次竟然會發生在自己的頭上,家庭火災的主要原因是麻痹大意,沒有及時采取預防措施,在我國的一些大中城市,幾乎每天都發生家庭火災,所以防火是每個家庭必須時刻注意的問題。假如能根據您家的實際情況預先采取簡單的防火措施,一些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消防部門的統計顯示,在所有的火災比例中,家庭火災已經占到了全國火災的30%左右。家庭起火的原因林林種種,可能在我們注意得到的地方,也可能就隱藏在我們根本就注意不到的地方,火災報警裝置為人們的安全提供了一種保障,然而現有技術中的報警器往往結構復雜、反應不靈敏等缺陷受到了發展,因此有待進一步的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使用方便、性能穩定的多功能的火災報警器。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功能的火災報警器,包括底座和與所述底座配合使用的外殼,所述底座底面設置有電源槽和固定膠,所述電源槽內部安置有電源,所述底座上還設置有器件安裝空間和螺絲孔,所述器件安裝空間內安置有傳感器、控制器、報警器和藍牙,所述外殼上設置有圓孔,所述外殼底端設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設置有螺絲孔,所述螺絲孔內安置螺絲,所述外殼上還安置有LED燈所述外殼和所述底座通過螺絲孔和螺絲固定在一起,所述傳感器、控制器、報警器、藍牙和LED燈與所述電源相連,所述傳感器、報警器藍牙和LED燈分別連接控制器;
所述底座上還安置有溫度傳感器,所述外殼上還安置有顯示屏,所述溫度傳感器連接電源和顯示屏,所述顯示屏用于顯示當前環境的溫度。
進一步地,所述電源為鋰電池、紐扣電池或聚合物電池中的一種或幾種。
進一步地,所述外殼為半球狀,所述外殼材質為透明材料,如玻璃。
進一步地,所述外殼上圓孔直徑為1~10mm。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膠為3M膠。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多功能的火災報警器結構精致、性能穩定、使用方便,能有對火災險情進行及時預報,為人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的火災報警器的整體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的火災報警器的底座仰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的火災報警器的底座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的火災報警器的外殼結構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的火災報警器的外殼俯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的火災報警器的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具體闡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附圖僅供參考和說明使用,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專利保護范圍的限制。
如圖1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功能的火災報警器,包括底座1和與所述底座1配合使用的外殼2,所述底座1底面設置有電源槽11和固定膠12,所述電源槽12內部安置有電源3,所述底座1上還設置有器件安裝空間13和螺絲孔4,所述器件安裝空間13內安置有傳感器5、控制器6、報警器7和藍牙9,所述外殼2上設置有圓孔21,所述外殼2底端設置有固定座22,所述固定座22上設置有螺絲孔4,所述螺絲孔4內安置螺絲41,所述外殼2上還安置有LED燈8,所述外殼2和所述底座1通過螺絲孔4和螺絲41固定在一起,所述傳感器5、控制器6、報警器7、藍牙9和LED燈8與所述電源3相連,所述傳感器5、報警器6、藍牙9和LED燈7分別連接控制器,傳感器5為煙霧傳感器;
所述底座1上還安置有溫度傳感器10,所述外殼2上還安置有顯示屏101,所述溫度傳感器10連接電源3和顯示屏101,所述顯示屏101用于顯示當前環境的溫度。
本實施例中,所述電源為鋰電池。
本實施例中,所述外殼為半球狀,所述外殼材質為透明材料,如玻璃。
本實施例中,所述外殼上圓孔直徑為3mm。
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膠為3M膠。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多功能的火災報警器結構精致、性能穩定、使用方便,能有對火災險情進行及時預報,為人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