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路協同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車載終端、一種路旁信息交換中心裝置及一種車速引導系統。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道路安全始終是交通系統研究的焦點,駕駛員安全輔助、安全預防和安全管理等技術也是智能交通研究的重點,我國在交通流誘導系統、先進的駕駛員信息系統和先進的車輛操控系統等交通安全方面進行了廣泛的研究。舉例而言,在現有交通系統理論中已經結合車路協同控制技術建立了基于車路協同安全距離模型的車速引導系統,并對系統的功能需求、設計原則、工作原理以及系統的工作場景進行了探究。但是,現有車路協同技術的存在的很多的問題還未能全面的克服,比較常見的現有設計方案軟硬件結構復雜,成本高,控制方案不準確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速引導系統,以解決上述提到的現有設計方案軟硬件結構復雜,成本高,控制方案不準確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車速引導系統,包括車載終端和路旁信息交換中心裝置,所述的車載終端和所述的路旁信息交換中心裝置通過無線通信模塊連接,所述的無線通信模塊包括設置在車載終端的第一無線通信模塊和設置在路旁信息交換中心裝置的第二無線通信模塊。
所述的車載終端,包括第一MCU模塊、GPS模塊、人機交互模塊、第一無線通信模塊、調試接口模塊、供電模塊;所述的GPS模塊與第一MCU模塊相連接,用于獲取車輛排隊信息;所述的人機交互模塊與第一MCU模塊連接,用于獲取建議速度信息;所述的第一無線通信模塊與第一MCU模塊連接,用于與路旁信息交換中心裝置通信;所述的第一MCU模塊通過第一調試接口模塊與第一計算機相連接;第一供電模塊,用于給終端供電。
進一步地,所述的車輛排隊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車速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的GPS模塊為NEO-6M高性能GPS,所述的第一無線通信模塊為NRF24L01,所述的人機交互模塊為液晶屏,所述的第一MCU模塊為MSP430F5529,所述的供電模塊為鋰電池。
所述的路旁信息交換中心裝置,包括第二MCU模塊、圖像獲取模塊、信號燈控制上位機模塊、算法運算模塊、調試接口模塊、第二無線通信模塊;所述的信號燈控制上位機與第二MCU模塊連接,用于獲取信號燈實時配時信息;所述的圖像獲取模塊與第二MCU模塊相連,用于獲取車輛排隊信息;所述的信號燈控制上位機與第二MCU模塊相連,用于獲取信號燈的配時信息;所述算法運算模塊,用于計算出車輛的最優速度;所述的第二無線通信模塊與第二MCU模塊連接,用于與車載終端通信;所述的第二MCU模塊通過第二調試接口模塊與第二計算機相連接;第二供電模塊,用于給裝置供電。
進一步地,所述的車輛排隊信息為車輛排隊長度。
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二MCU模塊為MSP430F5529,所述的圖像獲取模塊為OV16860傳感器,所述的第二無線通信模塊為NRF24L01,所述的供電模塊為鋰電池,MSP430通過USCI_B中的SPI硬件與NRF24L01相連。
所述車速引導系統的工作流程如下:S1:初始化路旁信息交換中心裝置,獲取信號燈配時及當前車輛排隊信息,所述的車輛排隊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車速信息;S2:初始化車載終端,與路旁信息交換中心裝置保持通信連接;S3:車載終端將車輛位置及車速信息發送至路旁信息交換中心裝置,并發出建議速度請求;S4:路旁信息交換中心裝置將已知參數數據導入最優車速算法中進行計算,得出建議速度并發送至車載終端,其中,已知參數包括車輛位置以及車速信息、當前信號燈配時信息、當前車輛排隊長度以及當前交叉路口坐標作為參數;S5:車載終端將接收到的最優速度進行實時顯示,以便于進行車速引導。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通過車速引導系統的實時刷新,不斷根據車輛當前位置進行計算,減少了模型的限制條件,本發明中提出了一套在當前實際條件下可行且成熟、經濟的方案,可以用較為低廉的價格準確實現車路協同的功能。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車載終端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路旁信息交換中心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車速引導系統的工作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以下對至少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實際上僅僅是說明性的,決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及其應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使用的術語僅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方式,而非意圖限制根據本申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如在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指出,否則單數形式也意圖包括復數形式,除非另外具體說明,否則在這些實施例中闡述的部件和步驟的相對布置、數字表達式和數值不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同時,應當明白,對于相關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技術、方法和設備可能不作詳細討論,但在適當情況下,所述技術、方法和設備應當被視為授權說明書的一部分。在這里示出和討論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體值應被解釋為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為限制。因此,示例性實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討論。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詞語來限定各模塊,僅僅是為了便于對相應模塊進行區別,如沒有另行聲明,上述詞語并沒有特殊含義,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
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車載終端結構示意圖;一種車載終端111,包括第一MCU模塊100、GPS模塊104、人機交互模塊102、第一無線通信模塊103、調試接口模塊、第一供電模塊101;所述的GPS模塊104與第一MCU模塊100相連接,用于獲取車輛排隊信息;所述的人機交互模塊102與第一MCU模塊100連接,用于獲取建議速度信息;所述的第一無線通信模塊103與第一MCU模塊連接,用于與路旁信息交換中心裝置通信;所述的第一MCU模塊通過第一調試接口模塊與第一計算機相連接,此為現有技術,圖中未示出;第一供電模塊104,用于給終端供電。上述各模塊配置可為:所述的GPS模塊為NEO-6M高性能GPS,所述的第一無線通信模塊為NRF24L01,所述的人機交互模塊為液晶屏,所述的第一MCU模塊為MSP430F5529,所述的供電模塊為鋰電池。
圖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路旁信息交換中心裝置結構示意圖;一種路旁信息交換中心裝置222,包括第二MCU模塊200、圖像獲取模塊203、信號燈控制上位機201、算法運算模塊內置于第二MCU模塊200、調試接口模塊、第二無線通信模塊204;所述的信號燈控制上位機201與第二MCU模塊200連接,用于獲取信號燈實時配時信息;所述的圖像獲取模塊203與第二MCU模塊200相連,用于獲取車輛排隊信息;所述的信號燈控制上位機201與第二MCU模塊200相連,用于獲取信號燈的配時信息;所述算法運算模塊,用于計算出車輛的最優速度;所述的第二無線通信模塊204與第二MCU模塊200連接,用于與車載終端111通信;所述的第二MCU模塊200通過第二調試接口模塊與第二計算機相連接,此為現有技術,圖中未示出;第二供電模202,用于給裝置供電。上述各模塊配置可為:所述的第二MCU模塊為MSP430F5529,所述的圖像獲取模塊為OV16860傳感器,所述的第二無線通信模塊為NRF24L01,所述的供電模塊為鋰電池,MSP430通過USCI_B中的SPI硬件與NRF24L01相連。
如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車速引導系統的工作流程圖,工作流程為:
S1:初始化路旁信息交換中心裝置222,獲取信號燈配時及當前車輛排隊信息,
所述的車輛排隊信息包括位置信息和車速信息;
S2:初始化車載終端111,與路旁信息交換中心裝置222保持通信連接;
S3:車載終端111將車輛位置及車速信息發送至路旁信息交換中心裝置222,并
發出建議速度請求;
S4:路旁信息交換中心裝置222將已知參數數據導入最優車速算法中進行計算,
得出建議速度并發送至車載終端111;其中,已知參數包括車輛位置以及車速信息、
當前信號燈配時信息、當前車輛排隊長度以及當前交叉路口坐標作為參數;
S5:車載終端111將接收到的最優速度進行實時顯示,以便于進行車速引導。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車速引導系統,旨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以及實施方案的不完善,本方案采用結構簡單,引導準確的車載終端和路旁信息交換中心裝置方案,并以較為經濟的成本實現了車速引導功能。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