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直流母排的固定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直流母排的固定連接結構,尤其涉及該連接結構中電 容組與上下導體之間的連接關系。
背景技術:
直流母排應有較低的寄生電感,以減小尖峰電壓,獲得更高的可靠性。 傳統的導線和窄銅條很難滿足要求。
目前很多電器產品采用了低感母排技術,其電容組部分的直流母排采 用薄而寬的銅板來代替導線或銅條以降低寄生電感。常見的銅板安裝結構 有兩種第一是將上下導體分別安裝在電容上,負極板在下,正極板架空
在負極板上方,留出一定的空氣間隙,如圖1所示;第二是將上下導體疊
放在一起,兩層之間以絕緣材料隔離,所有連接端子位于同一平面,以方
便與電容組相連,如圖2所示。兩者相比,后者由于兩導體間的距離更小, 更有利于減小寄生電感,但由于電容與銅板間通過螺栓連接,因此需要同 時在上下導體和絕緣層上開孔,使螺栓通過。這樣做一方面對加工與裝配 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加工難度和成本,另一方面開孔之后又 帶來了爬電的危險,需要增大銅板開孔的孔徑,因此需要去除較大面積的 銅板,而銅板面積的減小也會導致母排性能的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直流母排的固定連接結構,旨 在解決上述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包括頂部導體、絕緣板、NxM個電容呈N列M行排列,N、 M是正整數;還包括N個底部導體;絕緣板在頂部導體和底部導體之間; 所述的電容包括上蓋、金屬底釘、鋁條、紙芯、金屬外殼;還包括一對 電容端子;所述的電容端子包括 一個與金屬底釘相接觸的第一金屬導柱、 一個固定第一金屬導柱的塑料外殼,在塑料外殼內、第一金屬導柱的上方 留有空腔;在塑料外殼側旁安置一個螺柱;所述的螺柱的一端可夾住伸入 空腔內的頂部導體上的第二金屬導柱或者是底部導體上的第三金屬導柱; 所述的頂部導體的一端有M行、并在其之下有M個第二金屬導柱;第二金 屬導柱插入與其對應的電容正極內;所述的電容的負極與第一塊底部導體 上一邊相應的第三金屬導柱相接;第一塊底部導體上另一邊相應的第三金 屬導柱與第二列中的M個電容正極相接;第N個底部導體上一邊的第三金 屬導柱與第N列上的電容負極相接,另一邊外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無需在母排頂部導體和絕緣 層開孔,設計加工更方便;不需要嚴格的裝配精度;在減小兩導體板距離 的同時盡量不增加銅板加工難度,保證最大的銅板面積;因此能夠節約制 造成本,減小寄生電感,提高母排性能。
圖1是現有技術中銅板與電容組的一種連接方式; 圖2是現有技術中銅板與電容組的另一種連接方式; 圖3是本發明中電容器的結構圖; 圖4是本發明的結構圖; 圖5是本發明中頂部導體結構圖; 圖6是本發明中底部導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由圖3、圖4、圖5、圖6可見本發明包括頂部導體100、絕緣板
200、 NXM個電容400呈N列M行排列,N、 M是正整數;還包括N個 底部導體300;絕緣板200在頂部導體100和底部導體300之間;所述的電 容400包括包括上蓋420、金屬底釘430、鋁條440、紙芯450、金屬 外殼460;還包括一對電容端子;所述的電容端子包括 一個與金屬底釘 430相接觸的第一金屬導柱411、 一個固定第一金屬導柱411的塑料外殼 412,在塑料外殼412內、第一金屬導柱411的上方留有空腔413;在塑料 外殼412側旁安置一個螺柱414;所述的螺柱414的一端可夾住伸入空腔 413內的頂部導體100上的第二金屬導柱110或者是底部導體300上的第三 金屬導柱310;所述的頂部導體100的一端有M行、并在其之下有M個第 二金屬導柱110;第二金屬導柱110插入與其對應的電容400正極內;所述 的電容400的負極與第一塊底部導體300上一邊相應的第三金屬導柱310 相接;第一塊底部導體300上另一邊相應的第三金屬導柱310與第二列中 的M個電容400正極相接;第N個底部導體300上一邊的第三金屬導柱310 與第N列上的電容400負極相接,另一邊外接; 所述的N是3, M是4。
本發明將第二金屬導柱和第三金屬導柱分別鉚接于頂部導體和底部導 體銅板上,并將另一面加工平整。通過使電容端子側面螺柱的方向與頂部 導體和底部導體的銅柱連線方向呈一定角度,可使螺絲刀以一定角度伸入 底部導體下方并擰緊螺柱,使底部導體上的金屬導柱與電容端子固定。由 于無需從電容端子上部擰入螺柱,絕緣層及頂部導體均不必打孔,每塊母 排均為完整的導體板。由于母排的完整性,其寄生電感量與傳統設計并切 割后的母排相比有所減少,電性能、機械性能與工藝性與傳統結構相比均 有提高。
權利要求
1.一種直流母排的固定連接結構,包括頂部導體(100)、絕緣板(200)、N×M個電容(400)呈N列M行排列,N、M是正整數;還包括N個底部導體(300);絕緣板(200)在頂部導體(100)和底部導體(300)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容(400)包括上蓋(420)、金屬底釘(430)、鋁條(440)、紙芯(450)、金屬外殼(460);還包括一對電容端子(410);所述的電容端子包括一個與金屬底釘(430)相接觸的第一金屬導柱(411)、一個固定第一金屬導柱(411)的塑料外殼(412),在塑料外殼(412)內、第一金屬導柱(411)的上方留有空腔(413);在塑料外殼(412)側旁安置一個螺柱(414);所述的螺柱(414)的一端可夾住伸入空腔(413)內的頂部導體(100)上的第二金屬導柱(110)或者是底部導體(300)上的第三金屬導柱(310);所述的頂部導體(100)的一端有M行、并在其之下有M個第二金屬導柱(110);第二金屬導柱(110)插入與其對應的電容(400)正極內;所述的電容(400)的負極與第一塊底部導體(300)上一邊相應的第三金屬導柱(310)相接;第一塊底部導體(300)上另一邊相應的第三金屬導柱(310)與第二列中的M個電容(400)正極相接;第N個底部導體(300)上一邊的第三金屬導柱(310)與第N列上的電容(400)負極相接,另一邊外接。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直流母排的固定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N是3, M是4。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直流母排的固定連接結構,頂部導體、絕緣板、N×M個電容呈N列M行排列,N、M是正整數;還包括N個底部導體;絕緣板在頂部導體和底部導體之間;頂部導體的一端有M行、并在其之下有M個第二金屬導柱;第二金屬導柱插入與其對應的電容正極內;電容的負極與第一塊底部導體上一邊相應的第三金屬導柱相接;第一塊底部導體上另一邊相應的第三金屬導柱與第二列中的M個電容正極相接;第N個底部導體上一邊的第三金屬導柱與第N列上的電容負極相接,另一邊外接;無需在母排頂部導體和絕緣層開孔,設計加工更方便,不需要嚴格的裝配精度,在減小兩導體板距離的同時盡量不增加銅板加工難度,保證最大的銅板面積。
文檔編號H01G2/02GK101202162SQ20071004813
公開日2008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13日
發明者宋吉波, 乾 高, 莉 龔 申請人:上海新時達電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