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防水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230912閱讀:25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防水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防水連接器,尤指一種能有效防水,避免電子裝置的使用壽命減損的防水連接器。
背景技術
連接器在系統與系統、裝置與裝置、元件與元件之間進行電連接和信號傳遞,為構成一個完整系統所需要的基礎元件。連接器目前已被廣泛應用到各種領域的電子裝置上,以作為資料傳遞的重要元件,而各種具備不同功能的電子裝置,如移動電話、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已逐漸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電子裝置上除了會設置各種規格的連接器外,其內部尚會設置有電路板及各種電子元件,在一般的設計中,連接器及電子元 件會分別被焊接固定在電路板上,以彼此電氣連接并進行資訊傳遞及運算。目前,制造廠商在設計電子裝置時,對于防水的要求日漸提升,因此,防水設計已是制造廠商在設計連接器時的關鍵與重要議題,且防水功能甚至會影響消費者選購電子裝置時的決策,其重要性實不容忽視。然而,目前大多數常見的連接器,并未設置有效的防水結構,或因防水結構設計不良,故水分或濕氣容易通過連接器,進入至電子裝置中,如此,將導致電子裝置內部的電子元件發生銹蝕或短路等問題,造成電子裝置的使用壽命大幅下降,相當不理想。有鑒于此一問題,乃有業者開發設計出一種防水連接器結構,以期能解決防水問題。然而,設計者發現,此種公知的防水連接器結構卻仍存在著防水效果不佳,結構復雜及組裝不易等問題,以下,茲針對公知防水連接器的結構及其缺失,進行說明請參閱圖I所示,為一音頻連接器的立體分解示意圖,該連接器主要是由多個連接端子10、一第一絕緣座體11、一第二絕緣座體12及兩個扣合件13所構成,其中各連接端子10分別組裝固定至該第一絕緣座體11中,而該第一絕緣座體11向內延伸設有一插接槽112,該第一絕緣座體11的對應兩側分別凹設兩個凹槽110,且另設置有兩個組合部111。該第二絕緣座體12的對應兩側,分別延伸設有兩個延伸部120,各延伸部120分別與各凹槽110相對應,此外,該第二絕緣座體12的一側凹設有兩個組合槽121,且各組合槽121分別往第二絕緣座體12的兩側延伸,并與各組合部111的位置相對應。該第一絕緣座體11與第二絕緣座體12相結合為一體,且各延伸部120分別伸入至各凹槽110中。另一方面,該扣合件13彎曲為U字形,且扣合件13上鄰近兩端的位置分別開設有一組合孔130。當該第一、第二絕緣座體11、12相結合為一體的情況下,扣合件13扣合在第二絕緣座體12的組合槽121上,且扣合件13兩端的組合孔130,分別與各組合部111相嵌合。如此,第一、第二絕緣座體11、12便能緊密結合,以期能達成防水的效果。然而,設計者發現上述公知防水連接器,并無法充分發揮出防水的效果。復請參閱圖I所示,由于該第一及第二絕緣座體11、12僅藉由兩個扣合件13相互結合,因此,該第一及第二絕緣座體11、12之間,仍可能有縫隙存在,一旦水分或濕氣進入至該連接器的插接槽112中,水分或濕氣極有可能透過第一及第二絕緣座體11、12之間的縫隙,進入至電子裝置中,進一步造成電子裝置使用壽命減損,甚至損壞,相當不理想。再者,公知防水連接器的組件過多,且造型復雜,作業人員必須逐一對準各扣合件13及組合槽121,且又必須準確地組合各組合部111及組合孔130,方能完成連接器的組裝作業,其組裝工序過于復雜,不僅提高防水結構的設計及制造成本,更大幅降低連接器的生產效率,對于制造廠商而言相當不利。因此,如何改善現有連接器的諸多缺失,以簡潔的結構設計,制作出能有效防水的連接器,以避免水分或濕氣滲入至電子裝置的內部,防止電子裝置內的元件因水分或濕氣發生損壞,以提高電子裝置的使用壽命,即成為本實用新型在此欲探討的一重要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種結構簡潔且有效防水的防水連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上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的技術方案所實現 本實用新型一種防水連接器,包括一絕緣座體,其上貫穿設有一插接槽,以供插接一插接頭,該絕緣座體的一側鄰近該插接槽的位置貫穿設有多個容置槽,各容置槽與該插接槽相連通;多個連接端子,其鄰近一端的位置分別被容置在各容置槽中,且該連接端子的另一端延伸至該絕緣座體外,以連接至一電子裝置的電路板上;一絕緣片體,其構形對應于該絕緣座體的構形,該絕緣片體能被固定于該絕緣座體上,以遮蔽住各容置槽,且形成一組件;及一防水套體,以塑料射出成形的方式,制作在該組件上,該防水套體上設有一容置空間,該組件被容置于該容置空間中,且該插接槽外露在該防水套體外。如上所述的防水連接器,該防水套體上延伸設有一套合部,該絕緣座體的一部分被套合在該套合部內。如上所述的防水連接器,該絕緣座體上的兩對應外側鄰近絕緣座體的所述一側分別設有至少一第一嵌合部,該防水套體內對應于該第一嵌合部的位置,形成有一第二嵌合部,該第一、第二嵌合部相互嵌合,以使該防水套體與該絕緣座體穩定地結合為一體。如上所述的防水連接器,該絕緣座體的所述一側設有一第一固定部,且該絕緣片體上設有一第二固定部,該第二固定部與該第一固定部相結合,使該絕緣片體被固定于該絕緣座體的所述一側上。如上所述的防水連接器,該第一嵌合部為一凹槽,該第二嵌合部為一凸塊。如上所述的防水連接器,該第一嵌合部為一凸塊,該第二嵌合部為一凹槽。借由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制造廠商能直接以射出成形的方式,快速地在所述的組件上制作該防水套體,使該防水套體能水密地包覆住該絕緣座體、連接端子及絕緣片體間的縫隙,藉此,能在不大幅變動既有結構的前提下,不僅降低防水結構的制造成本,更大幅提高連接器的生產效率,且達成連接器防水的功效,避免水分或濕氣導致電子裝置的使用壽命減損。為令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技術手段及技術效果有更完整及清楚的揭露,茲于下詳細說明,并請一并參閱附圖及元件標號。

[0017]圖I :公知防水連接器結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 :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 :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的另一立體分解示意圖;圖4 :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的部分立體分解示意圖;圖5 :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主要元件標號說明防水連接器2絕緣座體20 插接槽200容置槽201第一固定部202第一嵌合部203a、203b第二嵌合部232a、232b連接端子21絕緣片體22第二固定部220防水套體23容置空間230套合部23具體實施方式
設計者在長期投入連接器等相關產品的研發與制造中,發現公知的連接器常有防水性不佳的問題,且往往導致電子裝置內部的元件因水分或濕氣發生短路或銹蝕等問題,使得電子裝置的使用壽命大幅下降,并不理想。目前雖有業者藉由改良連接器的整體結構,開發出防水連接器結構,但公知的防水連接器不僅結構及元件過于復雜,且仍無法滿足實際產品的防水需求。目前大多數的制造廠商雖欲化解上述問題,然而至今仍未得到妥善的解決方案。有鑒于此,設計者乃思及以塑料射出成形的方式,制作出一防水套體,使該防水套體能水密地包覆住絕緣座體,以在不大幅增加制造成本的前提下,有效達到連接器防水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防水連接器,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請參閱圖2、圖3所示,該防水連接器2包括一絕緣座體20、多個連接端子21、一絕緣片體22及一防水套體23,其中該絕緣座體20貫穿設有一插接槽200 (如圖2所示),以供插接一插接頭(圖中未示),該絕緣座體20的一側鄰近該插接槽200的位置貫穿設有多個容置槽201 (如圖3所示),各容置槽201與該插接槽200相連通。該絕緣座體20的所述一側(即具有容置槽201的一側)設有兩個第一固定部202 (如圖3所示),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各該第一固定部202分別為一凸出部,此外,該絕緣座體20的兩對應外側鄰近絕緣座體的所述一側分別設有多個第一嵌合部203a、203b,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嵌合部203a為凹槽,而第一嵌合部203b為凸塊。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以此為限,制造廠商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概念制造該絕緣座體20時,亦可根據實際使用或設計需求,增加或減少該第一固定部202及第一嵌合部203a、203b的數量,且亦能調整第一固定部202及第一嵌合部203a、203b的構形,同樣能達成本實用新型所欲追求的目的,凡本技術領域的人士所能輕易思及的調整與修飾,均應屬本實用新型的等效變化,仍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申請專利范圍內,合先陳明。復請參閱圖2、圖3所示,各連接端子21鄰近一端的位置分別被容置在各容置槽201中,且該連接端子21的另一端延伸至該絕緣座體20外(如圖4所示),以連接至一電子裝置的電路板(圖中未示)上。由于容置槽201與該插接槽200相連通,因此,插接至該插接槽200內的插接頭便可與各連接端子21相接觸,進而與前述電路板達到電氣導通。此夕卜,該絕緣片體22可由塑膠材質或其他不導電的材質所構成,該絕緣片體22的構形對應于該絕緣座體20的構形,且該絕緣片體22上設有兩個第二固定部220,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各第二固定部220分別為凹孔,且其構形與第一固定部202相匹配。藉此,該第二固定部220即能與該第一固定部202相結合,使該絕緣片體22被穩定地固定于該絕緣座體20的所述一側上。藉由該絕緣片體22的設計,當制造廠商以射出成形的方式,制作該防水套體23時, 該絕緣片體22即能防止塑料流入至各容置槽201及插接槽200中,令該防水套體23能正確地成形。 請參閱圖4、圖5所示,該防水套體23利用塑料,以射出成形的方式,制作在該組件(絕緣座體20與絕緣片體22)上,該防水套體23的頂側向下凹設有一容置空間230,且該防水套體23上延伸設有一套合部231,該組件被容置于該容置空間230中,且該插接槽200外露在該防水套體23外。需特別一提的是,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防水套體23的頂側向下凹設有該容置空間230,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以此為限,制造廠商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概念制作該防水套體23時,亦可改變該防水套體23的構造,例如由該防水套體23的左側(或右側)向內凹設該容置空間230,同樣能達成本實用新型所欲追求的效果,合先陳明。該絕緣座體20的一部分被套合在該套合部231內,該防水套體23內對應于各該第一嵌合部203a、203b的位置,分別形成有第二嵌合部232a、232b,各第二嵌合部232a、232b分別為凸塊及凹槽。在實際生產上,該第二嵌合部232a、232b于射出成形時自然形成,因此,各第二嵌合部232a、232b與各第一嵌合部203a、203b的構形相匹配,當該防水套體23成形于絕緣座體20上之后,該第一嵌合部203a、203b及第二嵌合部232a、232b便相互嵌合,藉由此技術特征,該防水套體23與該絕緣座體20便能穩定地結合為一體,避免兩者之間發生前后晃動或松動,有效強化整體結構的穩定性。需特別一提的是,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套合部231位于該防水套體23的后側,且該絕緣座體20鄰近后側的部分被套合在該套合部231內,避免防水套體23與絕緣座體20之間發生上下晃動或松脫,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以此為限,制造廠商亦可根據實際產品需求,改變該套合部231的位置,凡本技術領域的人士所能輕易思及的變化與修飾,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申請專利范圍內,合先陳明。藉由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請參閱圖3、圖5所示,制造廠商僅需先組裝該絕緣座體20、連接端子21及絕緣片體22,以形成該組件后,便能直接以射出成形的方式,快速地將塑料制作在該組件上,以在該組件上形成該防水套體23,使該防水套體23能水密地包覆住該絕緣座體20、連接端子21及絕緣片體22間的縫隙,進而完成本實用新型的防水連接器2,此不僅能降低防水結構的設計及制造成本,更能大幅提高防水連接器2的生產效率。再者,藉由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縱令水分或濕氣進入至該插接槽200中,水分或濕氣仍無法通過各容置槽201進入至電子裝置中,不僅確保了防水連接器2的防水性,更能避免電子裝置的使用壽命減損。不僅如此,由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及元件的造型簡潔,故制造廠商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概念制造連接器時,無須大幅調整原有的結構設計及元件組裝關系,便能將本實用新型的概念應用在連接器的設計上,不僅能避免制造成本及工序的增加,更能使本實用新型的應用領域更加廣泛。以上所舉僅為本實用新型示意性的部分實施例,并 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包括在本專利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防水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絕緣座體,其上貫穿設有一能插接一插接頭的插接槽,該絕緣座體的一側鄰近該插接槽的位置貫穿設有多個容置槽,各容置槽與該插接槽相連通; 多個連接端子,其鄰近一端的位置分別被容置在各容置槽中,且該連接端子的另一端延伸至該絕緣座體外,而能連接至一電子裝置的電路板上; 一絕緣片體,其構形對應于該絕緣座體的構形,該絕緣片體能被固定于該絕緣座體上,而遮蔽住各容置槽,且形成一組件;及 一以塑料射出成形的方式制作在該組件上的防水套體,該防水套體上設有一容置空間,該組件被容置于該容置空間中,且該插接槽外露在該防水套體外。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水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防水套體上延伸設有一套合部,該絕緣座體的一部分被套合在該套合部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絕緣座體上的兩對應外側鄰近絕緣座體的所述一側分別設有至少一第一嵌合部,該防水套體內對應于該第一嵌合部的位置,形成有一第二嵌合部,該第一、第二嵌合部相互嵌合,而該防水套體與該絕緣座體穩定地結合為一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絕緣座體的所述一側設有一第一固定部,且該絕緣片體上設有一第二固定部,該第二固定部與該第一固定部相結合,而該絕緣片體被固定于該絕緣座體的所述一側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嵌合部為一凹槽,該第二嵌合部為一凸塊。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連接器,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嵌合部為一凸塊,該第二嵌合部為一凹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防水連接器,包括一絕緣座體、多個連接端子、一絕緣片體及一防水套體,絕緣座體上貫穿設有一供插頭插接的插接槽,絕緣座體的一側貫穿有多個與插接槽連通的容置槽;各連接端子鄰近一端的位置被容置在各容置槽中,另一端延伸至絕緣座體外,以連接至一電子裝置的電路板上;絕緣片體能被固定于絕緣座體上,以遮蔽住各容置槽,且形成一組件;防水套體利用塑料射出成形的方式制作在組件上,該組件系被容置于該防水套體的容置空間中,該絕緣座體的一部分系被套合在該防水套體的套合部內。藉此,防水套體能水密地包覆住絕緣座體、連接端子及絕緣片體間的縫隙,不僅降低防水結構的設計及制造成本,更大幅提高連接器的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H01R13/52GK202474383SQ20112057313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31日
發明者羅今隆 申請人:矽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