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容量電池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蓄電池,尤其涉及一種高容量電池組。
背景技術:
傳統的鉛酸蓄電池,是由殼體、正負極板、隔板組成,使用前,自行添加由稀酸與水組成的電解液,其存在的問題是容易溢漏,造成設備腐 蝕和人身傷害,揮發性大,有害人類健康和環境;使用溫度環境受到一定局限,不能超過±40°C,使用壽命短,帶電荷時的存放期短,自放電嚴重,容量偏低,電壓不足。又現有的鉛酸蓄電池自身重量大,如GFM-IOOOAh電池鉛酸蓄電池的重量一般達到62 74kg范圍,而要提高鉛酸蓄電池的容量,傳統的做法的多并聯幾組蓄電池,但此種做法又會增加其自身重量,無法滿足客戶日益提高的要求。
發明內容因此,針對上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電量儲備容量高、重量輕、使用壽命長的高容量電池組。為解決此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高容量電池組,包括殼體、設于殼體上的正極接線柱、負極接線柱和設于殼體內的多片正極板、多片隔板、多片負極板,所述多片正極板組成正極板組并與正極接線柱電連接,所述多片負極板組成負極板組并與負極接線柱電連接,所述各正極板與各負極板相互交錯設置,所述正極板與負極板之間設有隔板,隔板中吸附有膠體電解質,所述正、負極板均為碳纖維極板,所述正、負極板的板柵的橫向柵條單位排列密度低于豎向柵條。進一步的,所述碳纖維極板由設有網格孔穴和極耳的碳纖維板柵與鉛膏活性物質層構成。更進一步的,所述各正極板由碳纖維板柵的極耳經第一匯流排與正極接線柱相連接,所述各負極板由碳纖維板柵的極耳經第二匯流排與負極接線柱相連接。通過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極板的板柵上獨特的結構設計和采用碳纖維極板,使得本實用新型產品中,每片板柵容量增加而電池組的電性能又不受影響,使得本實用新型產品具有電量儲備容量高、重量輕、使用壽命長、耐溫、抗腐蝕、導電率高等優點。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參考圖1,本實用新型的高容量電池組,包括殼體I、設于殼體I上的正極接線柱2、負極接線柱3和設于殼體I內的多片正極板4、多片隔板5、多片負極板6,所述多片正極板4組成正極板組并與正極接線柱2電連接,所述多片負極板6組成負極板組并與負極接線柱電3連接,所述各正極板4與各負極板6相互交錯設置,所述正極板4與負極板6之間設有隔板5,隔板6中吸附有膠體電解質,所述正極板4、負極板6均為碳纖維極板,所述正極板4、負極板6的板柵的橫向柵條的數量少于豎向柵條的數量,即橫向柵條的單位排列密度低于豎向柵條,所述碳纖維極板由設有網格孔穴和極耳的碳纖維板柵與鉛膏活性物質層構成,所述各正極板4由碳纖維板柵的極耳經第一匯流排7與正極接線柱2相連接,所述各負極板6由碳纖維板柵的極耳經第二匯流排8與負極接線柱3相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極板的板柵上獨特的結構設計和采用碳纖維極板,使得本實用新型產品中,每片板柵容量增加而電池組的電性能又不受影響,使得本實用新型產品具有電量儲備容量高、重量輕、使用壽命長、耐溫、抗腐蝕、導電率高等優點。盡管結合優選實施方案具體展示和介紹了本實用新型,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在形式上和細節 上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高容量電池組,包括殼體、設于殼體上的正極接線柱、負極接線柱和設于殼體內的多片正極板、多片隔板、多片負極板,所述多片正極板組成正極板組并與正極接線柱電連接,所述多片負極板組成負極板組并與負極接線柱電連接,所述各正極板與各負極板相互交錯設置,所述正極板與負極板之間設有隔板,隔板中吸附有膠體電解質,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負極板均為碳纖維極板,所述正、負極板的板柵的橫向柵條單位排列密度低于豎向柵條。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高容量電池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纖維極板由設有網格孔穴和極耳的碳纖維板柵與鉛膏活性物質層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容量電池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正極板由碳纖維板柵的極耳經第一匯流排與正極接線柱相連接,所述各負極板由碳纖維板柵的極耳經第二匯流排與負極接線柱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蓄電池,提供一種電量儲備容量高、重量輕、使用壽命長的高容量電池組,包括殼體、設于殼體上的正極接線柱、負極接線柱和設于殼體內的多片正極板、多片隔板、多片負極板,所述多片正極板組成正極板組并與正極接線柱電連接,所述多片負極板組成負極板組并與負極接線柱電連接,所述各正極板與各負極板相互交錯設置,所述正極板與負極板之間設有隔板,隔板中吸附有膠體電解質,所述正、負極板均為碳纖維極板,所述正、負極板的板柵的橫向柵條單位排列密度低于豎向柵條。
文檔編號H01M4/68GK202616343SQ20122023223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2日
發明者柯志民 申請人:晉江華威電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