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動壓裝端子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氣動壓裝端子裝置,包括有機座、電磁閥、膠件定位模、沖頭、托線模、推進塊及氣缸;電磁閥與氣缸連接;該膠件定位模上凹設有凹位;該沖頭位于膠件定位模的前方并正對凹位的開口;該托線模位于膠件定位模的后方,托線模上凹設有凹槽;該推進塊固設于膠件定位模和托線模之間,該推進塊具有多個推進柱,推進柱伸入凹位中。藉此,通過利用托線模托住產品線,利用膠件定位模對塑膠件進行定位,利用推進塊的推進柱抵住端子,并配合氣缸和沖頭推動塑膠件移動,從而實現將端子壓裝入塑膠件中固定,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有效節省人力耗費,大幅提高作業效率,并有利于保證端子壓裝到位,提升產品質量,解決企業困擾。
【專利說明】氣動壓裝端子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連接器制作設備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氣動壓裝端子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小型連接器與線材之間的組裝步驟通常是:先將端子與線材焊接連接固定,然后將端子裝入小型連接器之塑膠件的端子孔中而形成最終的連接線產品。
[0003]目前對端子的壓裝大多采用手工方式進行,雖然,該種方式能夠實現端子的壓裝,然而,該種方式不但耗費人力、作業效率低,并且難以保證端子壓裝到位,從而使得產品質量無法得到保證,給生產企業帶來困擾。
【發明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氣動壓裝端子裝置,其能有效解決現有之采用手工方式壓裝端子存在耗費人力、作業效率低、產品質量無法得到保證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氣動壓裝端子裝置,包括有機座、電磁閥、膠件定位模、沖頭、托線模、推進塊以及帶動沖頭前后來回移動的氣缸;該電磁閥設置于機座內,電磁閥與氣缸連接;該膠件定位模、沖頭、托線模、推進塊以及氣缸均設置于機座的表面上;該膠件定位模上凹設有供產品塑膠件放置的凹位;該沖頭位于膠件定位模的前方并正對前述凹位的開口 ;該托線模位于膠件定位模的后方,托線模上凹設有供產品線放置的凹槽;該推進塊固設于膠件定位模和托線模之間,該推進塊具有多個用于將端子壓入產品塑膠件之端子孔的推進柱,推進柱伸入前述凹位中。
[0006]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機座包括有電氣盒以及固設于電氣盒上的面板,該電磁閥設置于由面板和電氣盒圍構形成的空間內,該膠件定位模、沖頭、托線模、推進塊以及氣缸設置于面板的表面上。
[0007]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電氣盒的底部設置有膠墊。
[0008]作為一種優選方案,進一步包括有腳踏開關,該腳踏開關與電磁閥連接。
[0009]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氣缸上設置有前后延伸的導桿,該沖頭上具有直線軸承,直線軸承套設于導桿外,該沖頭在導桿和直線軸承的配合導引下前后來回移動。
[0010]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
通過利用托線模托住產品線,利用膠件定位模對塑膠件進行定位,利用推進塊的推進柱抵住端子,并配合氣缸和沖頭推動塑膠件移動,從而實現將端子壓裝入塑膠件中固定,取代了傳統之手工壓裝的方式,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有效節省人力耗費,大幅提高作業效率,并有利于保證端子壓裝到位,提升產品質量,解決企業困擾。
[0011]為更清楚地闡述本發明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 明進行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示意圖。
[0013]附圖標識說明:
10、機座11、電氣盒
12、面板13、膠墊
20、電磁閥30、膠件定位模
31、凹位40、沖頭
41、直線軸承50、托線模
51、凹槽60、推進塊
61、推進柱70、氣缸
71、導桿80、腳踏開關
101、產品塑膠件102、產品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14]請參照圖1和圖2所示,其顯示出了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有機座10、電磁閥20、膠件定位模30、沖頭40、托線模50、推進塊60以及帶動沖頭40前后來回移動的氣缸70。
[0015]其中,該電磁閥20設置于機座10內,電磁閥20與氣缸70連接,電磁閥20控制氣缸70工作,該膠件定位模30、沖頭40、托線模50、推進塊60以及氣缸70均設置于機座10的表面上;具體而言,該機座10包括有電氣盒11以及固設于電氣盒11上的面板12,該電磁閥20設置于由面板12和電氣盒11圍構形成的空間內,該膠件定位模30、沖頭40、托線模50、推進塊60以及氣缸70設置于面板12的表面上。并且,該電氣盒11的底部設置有膠墊13,以防止機座10隨意移動。進一步包括有腳踏開關80,該腳踏開關80與電磁閥20連接,該腳踏開關80控制電磁閥20工作。
[0016]該膠件定位模30用于定位產品塑膠件101,該膠件定位模30上凹設有供產品塑膠件101放置的凹位31 ;該沖頭40用于推動產品塑膠件101在凹位31中移動,該沖頭40位于膠件定位模30的前方并正對前述凹位31的開口。
[0017]該托線模50用于托住產品線102,該托線模50位于膠件定位模30的后方,托線模50上凹設有供產品線102放置的凹槽51。
[0018]該推進塊60固設于膠件定位模30和托線模50之間,該推進塊60具有多個用于將端子(圖中未示)壓入產品塑膠件101之端子孔(圖中未示)的推進柱61,推進柱61伸入前述凹位31中。
[0019]此外,該氣缸70上設置有前后延伸的導桿71,該沖頭40上具有直線軸承41,直線軸承41套設于導桿71外,該沖頭40在導桿71和直線軸承41的配合導引下前后來回移動,以使得沖頭40準確平穩地來回移動,保證壓裝端子快速而準確到位。
[0020]詳述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如下: 工作時,將端子與產品線102固定連接后,將端子預插裝入產品塑膠件101的端子孔中,然后,將產品塑膠件101放入凹位31中定位,該產品線102放入凹槽51中定位,并使得推進柱61預插入端子孔中以抵住端子;接著,用腳踏該腳踏開關80,使得電磁閥20啟動,該氣缸70工作而推動沖頭40活動,該沖頭40活動而推動產品塑膠件101直線移動,從而使得推進柱61推動端子將端子壓裝到位,當腳松開腳踏開關80后,氣缸70帶動沖頭40復位,即完成一個連接器與線材的安裝連接。
[0021]本發明的設計重點在于:通過利用托線模托住產品線,利用膠件定位模對塑膠件進行定位,利用推進塊的推進柱抵住端子,并配合氣缸和沖頭推動塑膠件移動,從而實現將端子壓裝入塑膠件中固定,取代了傳統之手工壓裝的方式,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有效節省人力耗費,大幅提高作業效率,并有利于保證端子壓裝到位,提升產品質量,解決企業困擾。
[0022]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氣動壓裝端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機座、電磁閥、膠件定位模、沖頭、托線模、推進塊以及帶動沖頭前后來回移動的氣缸;該電磁閥設置于機座內,電磁閥與氣缸連接;該膠件定位模、沖頭、托線模、推進塊以及氣缸均設置于機座的表面上;該膠件定位模上凹設有供產品塑膠件放置的凹位;該沖頭位于膠件定位模的前方并正對前述凹位的開口 ;該托線模位于膠件定位模的后方,托線模上凹設有供產品線放置的凹槽;該推進塊固設于膠件定位模和托線模之間,該推進塊具有多個用于將端子壓入產品塑膠件之端子孔的推進柱,推進柱伸入前述凹位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動壓裝端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座包括有電氣盒以及固設于電氣盒上的面板,該電磁閥設置于由面板和電氣盒圍構形成的空間內,該膠件定位模、沖頭、托線模、推進塊以及氣缸設置于面板的表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動壓裝端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氣盒的底部設置有膠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動壓裝端子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有腳踏開關,該腳踏開關與電磁閥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動壓裝端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上設置有前后延伸的導桿,該沖頭上具有直線軸承,直線軸承套設于導桿外,該沖頭在導桿和直線軸承的配合導引下前后來回移動。
【文檔編號】H01R43/20GK103515832SQ201310434077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3日
【發明者】胡忠偉 申請人:東莞龍杰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