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鋰電芯疊片機及疊片工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130258閱讀:1308來源:國知局
鋰電芯疊片機及疊片工藝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該發明涉及鋰電池疊片生產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鋰電芯疊片機及疊片工藝。



背景技術:

由于各個廠商生產工藝的不同,目前市場上的聚合物鋰電分為卷繞式(索尼、東芝為代表)、疊片式(TCL、ATL為代表)兩種不同結構。

現有的疊片機及疊片原理都是逐層碟片,即,采用一張連續的隔膜,將隔膜使用疊片機進行Z形折彎,并將正極片和負極片間隔的植入在隔膜夾層內形成疊片,這種方式工作效率低下,自動化程度雖然可以提高,但是依然難以滿足高效率的生產。

本發明從雙隔膜折疊思想入手,通過首先將正極片和隔膜進行復合,然后在進行折疊的方式入手,提供一種新型原理的疊片工藝及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鋰電芯疊片機及疊片工藝,用于方形鋰電池的疊片制作,提供一種全新方式的疊片方式和加工方式,更加方便快捷,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鋰電芯疊片機,包括自起始端向終止端順序布置的第一隔膜釋放機構、正極片釋放部分、第二隔膜釋放機構、正極片熱合部分、折疊部分、負極片釋放部分和整理部分,其中,

所述第一隔膜釋放機構由放卷輥、張緊輥和展平輥組成,卷狀的所述第一隔膜位于放卷輥上并經過張緊輥和展平輥后自然平鋪在下方的下牽引皮帶上;

正極片釋放部分包括箱體、底板、頂升板、頂升機構和推出機構,其中,所述箱體為矩形陶瓷箱,在長度方向上,所述箱體內腔的長度小于正極片長度2毫米,寬度方向上相等,在當正極片放入后,正極片(A)在長度方向上具有一個凸起的趨勢,

在箱體上端敞口處設置有一對卡槽,兩個卡槽相對設置且固定在箱體的上邊沿處,正極片(A)兩側邊沿卡槽自由滑動;

在箱體的上端設置一個頂板,所述頂板的下表面為向上凹陷的弧形面,且弧度與頂升板的弧度相同,

在其中一個卡槽中設置有對正極片上的電極引出口進行避讓的第一缺口,同時在箱體上設置有對正電極引出部分進行避讓的第二缺口;

所述頂升板為弧形板,在頂升板的上表面設置有軟銅層,下側為導向柱,導向柱兩側設置有齒;

在箱體的下敞口處通過鉸接連接的方式安裝一個底板,底板可以開合,開口狀態下,向箱體內部填充正極片(A),閉合狀態下,用于正極片的頂升;在底板的正中央位置設置有一個圓孔,所述導向柱穿過圓孔,在底板的下側安裝有另個對稱設置的齒輪,所述齒輪與導向柱上的齒進行嚙合,兩個齒輪分別通過一對反向設置的錐形齒輪由第一伺服電機驅動;

在箱體卡槽前側和后側分別設置有一個第一導向板和第二導向板,所述第二導向板上安裝推出機構,其中推出機構包括氣缸、推出板和連接架,其中,所述推出板為厚度與正極片相等的合金板或者陶瓷板,所述推出板前端插入到卡槽中,后端通過連接架與氣缸的活塞進行連接,氣缸推動推出板往復運動;

所述第二隔膜釋放機構與第一隔膜釋放機構具有相同的結構;

對正極片的四周進行熱合并使得所述正極片被固定在兩層隔膜之間形成隔膜帶的正極片熱合部分;

對隔膜帶進行Z形折疊的折疊部分;

與正極片釋放部分具有相同結構的負極片釋放部分為兩組,分別設置在折疊部分的兩側;

對折疊后的疊片進行整理的整理部分。

所述熱合部分包括刀具、四邊形連桿機構和第一氣缸,其中,所述刀具為一個矩形框,所述熱合用刀具固定在一個熱合框中,熱合框中具有對正極片四周進行熱合的電加熱元件,所述熱合框上側安裝一個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所述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的一個端部向外延伸并與機架鉸接,所述平行四邊形機構在第一氣缸的作用下具有一個搖擺的動作,且搖擺的過程中,所述熱合框始終處于水平狀態。

所述折疊部分包括豎板、連桿和電動直線推桿,其中,所述豎板下端樞接在機架設備上,所述豎板的中部和上部分別通過鉸接的方式連接連桿,形成平行四邊形機構,當豎直狀態的隔膜帶到位后,所述折疊機構動作進行隔膜帶的變向與折疊。

在所述正極片熱合部分和折疊部分之間設置有裁減部分,對隔膜帶進行定量裁剪。

所述裁剪部分包括龍門式框架、裁刀和第二氣缸,在龍門式框架上設置裁刀,龍門框架在第二氣缸作用下可以上下開合,并在裁剪裝置的前側或者后側設置一個計數器。

所述整理部分包括托板、升降機構和檢測開關,其中升降機構位于托板的下側,檢測開關用于檢測托板上的隔膜條的數量,并反饋給控制系統,用于控制托板的下降,每落下一個疊片,托板自動下降一個疊片厚度的高度。

在收納整理平臺前后兩側設置有一個輔助氣缸,輔助氣缸的活塞桿上安裝一個豎直設置的整理板,當疊片到位后,通過兩個輔助氣缸的往復震動,對隔膜疊片自前后兩側進行進行震蕩整理。

在下牽引皮帶的后端與上牽引輥成對設置,所述下牽引皮帶在動力電機的驅動下可以進行運動,帶動上方的隔膜進行運動。

疊片工藝,其特征在于,使用鋰電芯疊片機按順序進行以下步驟:

步驟一,隔膜帶制作

首先第一隔膜釋放機構釋放第一隔膜,第一隔膜落在牽引皮帶上并平鋪,然后通過正極片釋放部分釋放正極片,相鄰的正極片彼此軸對稱設置,再通過第二隔膜釋放機構釋放第二隔膜,通過正極片釋放部分將正極片(A)封裝在第一、第二隔膜之間,通過電動隔板控制并使得相鄰之間的正極片(A)間距控制在2毫米,最后使用熱合部分對正極片的四周進行熱合,所述正極片被固定在兩層隔膜之間且間斷、均勻分布,形成隔膜帶;

步驟二,疊片制作

將所述隔膜帶通過折疊部分進行Z形連續折疊,并在折疊的同時通過負極片釋放部分釋放負極片(B),所述負極片釋放部分為兩個,且分別自前、后兩側向隔膜帶內釋放負極片(B),所述隔膜帶經過計算正極片的數量后由裁剪部分裁斷,最后經整理形成隔膜帶、負極片整齊疊加的疊片。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疊片自動化程度高,整個過程全部由機器自動完成,無需人為干預,提高了生產的自動的水平,效率提高。

2、產品一致性好,流水線式的作業方式比傳統的疊片方式一致性好。

3、效率高,整個過程隔膜釋放、正極片釋放、熱合、負極片釋放,一氣呵成,效率提高50%。

4、正、負極片釋放速度快,且無損傷,能夠滿足實際的需要。

附圖說明

圖1為疊片效果圖。

圖2為單片正極片(負極片)立體圖。

圖3為疊片原理圖。

圖4為疊片過程之一。

圖5為疊片制作過程模擬圖。

圖6為疊片生產線布置圖。

圖7為隔膜放卷輥端部示意圖。

圖8為張緊輥結構圖。

圖9為熱合機構的立體圖。

圖10為熱合機構的主視圖。

圖11為裁剪裝置的立體圖。

圖12為裁剪裝置的主視圖。

圖13為擺動機構的立體圖。

圖14為連續式極片釋放裝置的立體圖1。

圖15為連續式極片釋放裝置的立體圖2。

圖16為連續式極片釋放裝置的立體圖3。

圖17為連續式極片釋放裝置的剖視圖。

圖18為連續式極片釋放裝置的工作原理圖。

圖19為收納整理平臺原理圖。

圖20為疊片工藝流程圖。

圖21為電解液零空氣充液裝置原理圖。

圖22為軟包電池加持與震蕩機構原理圖。

圖中:1隔膜釋放部分,11第一隔膜釋放機構,111放卷輥,1111尼龍套,112張緊輥,113展平輥,12第二隔膜釋放機構,11’第一隔膜,12’第二隔膜,2正極片釋放部分,3熱合部分,31刀具,32四邊形連桿機構,33第一氣缸,34熱合框,35鉸接點,4負極片釋放部分,5整理部分,6裁減部分,61龍門式框架,62裁刀,63第二氣缸,64計數器,65薄鋼板,66橡膠片,67刀槽,71下牽引皮帶,711上牽引輥,72電動隔板,73擺動機構,731豎板,732連桿,733電動直線推桿,8收納整理平臺,81托板,82升降機構,83輔助氣缸,84整理板,9連續式釋放裝置,91箱體,911卡槽,912頂板,913第一缺口,913’第二缺口,92底板,921齒輪,923錐形齒輪,922第一伺服電機,93頂升板,94頂升機構,95推出機構,951氣缸,952推出板,953連接架,901第一導向板,902第二導向板,。

具體實施方式

由于各個廠商生產工藝的不同,目前市場上的聚合物鋰電分為卷繞式(索尼、東芝為代表)、疊片式(TCL、ATL為代表)兩種不同結構。

現有的疊片機及疊片原理都是逐層碟片,即,采用一張連續的隔膜,將隔膜使用疊片機進行Z形折彎,并將正極片和負極片間隔的植入在隔膜夾層內形成疊片,這種方式工作效率低下,自動化程度雖然可以提高,但是依然難以滿足高效率的生產。

通常的設計思路是提高隔膜的送料效率,即,采用連續的、高速度的連續送膜,提高產能。

但是傳統的方法有缺陷,問題在于,當送膜速度達到每秒1米以后,由于隔膜具有一定的彈性,高速纏繞過程中必然存在回復力,造成了應力,即,纏繞后的疊片,電極會被裹緊,造成褶皺現象。

針對現有缺陷,本發明的保護主題如下:

開發的是一種雙隔膜連續疊片工藝,理論上講,效率提高應當為單層隔膜連續疊片的兩倍以上。

開發的是一種安全高效連續疊片工藝,正極片和負極片完全隔離封裝,提高封裝品質。

其基本的原理是,采用雙層隔膜同時疊加的方式,將其中的正極片或者負極片預先疊合在兩個隔膜之間,然后通過熱合進行初步的封裝,然后進行折疊,在折疊過程中再植入另一負極片或者正極片,形成復合的疊片效果,將整理后形成疊片進行封裝即可。

在折疊的同時,可以對初次疊合的隔膜進行熱合封口,使得正負極片彼此隔離,提高兩者之間的隔離效果。

同時針對高速的疊片速度,傳統的吸盤式機械手無法適應快速的、連續的正極片或者負極片的供應,對電極片的搬運部分進行了重新設計,以期達到整體優化的目的。

基于上述的描述,本發明提供的提供一種疊片機械:如圖1至圖20所示,

包括隔膜釋放部分1、正極片釋放部分2、熱合部分3、負極片釋放部分4、整理部分5、折疊部分、裁減部分6和輸送部分。

隔膜釋放部分1包括第一隔膜釋放機構11、第二隔膜釋放機構12,隔膜釋放部分的作用在于以先、后的合理順序及速度將成卷的隔膜進行釋放、展平、平鋪。

其中第一隔膜釋放機構11由放卷輥111、張緊輥112和展平輥113組成,第二隔膜釋放機構與第一隔膜釋放機構相同。

其中第一隔膜釋放機構11先釋放第一隔膜11’,平鋪后,然后釋放正極片,再釋放第二隔膜12’,將正極片A封裝在兩層隔膜之間,并進行定位,最后進行熱合,形成間斷的、均勻間隔設置的正極片,其中兩個正極片之間的間距設置在2毫米左右,該2毫米的間隔是通過電動隔板實現的。

隔膜放卷輥111采用定力矩緩沖技術,即,放卷輥111的驅動電機為伺服數字化電機,可以進行數字化控制,在放卷輥111與電機動力軸之間采用定力矩裝置進行緩沖,定力矩裝置結構包括:內、外套置的兩個尼龍套1111,通過設置尼龍套之間的阻尼力實現定力矩傳動,正常情況下,尼龍套之間保持摩擦關系,相對靜止,當傳動力矩超過設定力矩時,實現打滑,防止過度傳動對隔膜造成的過度撕扯,參考圖7。

張緊輥112采用柔性漲緊技術,即,張緊輥為一個復合輥,中間的芯軸為鋼軸,鋼軸外表面設置為橡膠材質,芯軸兩端通過軸承安裝在機架上。

作為一種可更換方案,上述的張緊輥為軟軸和橡膠套的組合物,并在軟軸的外表面覆蓋有橡膠套,其中,張緊輥的曲率控制在R2米,通過轉動將隔膜松開,防止過緊。在安裝過程中,軟軸保持兩端保持一定的夾角。

進一步地,上述的張緊輥112采用偏心結構,即,所述的張緊輥本身為一偏心輥子,偏心率控制在1厘米,通過偏心的運轉規律實現松弛的目的,其中,張緊輥的一端安裝一個齒輪,齒輪由電機直接驅動,本處的電極以脈沖式的運動運行,帶動張緊輥具有一個間斷的啟停抖動動作,達到解卷的目的,參考圖8。

通過解卷后,敷設在下牽引皮帶上的第一隔膜11’處于自由展平狀態,不存在回彈應力。

輾平輥113為超級光輥,其中的輥表面精細度達到R1.6(粗糙度),直徑不小于1米,實現包覆角度不小于90度,用于隔膜的平穩轉向。

第二隔膜釋放機構12與第一隔膜釋放機構相同,用于第二隔膜12’的釋放,一前一后布置,在兩個隔膜釋放機構的中間位置設置正極片釋放部分2以及氣動隔板。

正極片釋放部分2采用連續式釋放裝置9,也可以稱之為搬運機械手,每次搬運一個正極片A,并將正極片A放置在第一隔膜11’上,上述的正極片一左一右彼此交叉設置,其中左正極片和右正極片的位置不同,一正一反放置,參考圖4,實現正極片的折疊后的對稱,便于正極耳A1的引出。傳統的吸盤式機械手具有兩個問題,第一問題是搬運速度慢,需要吸、搬運、釋放三個動作,需要氣動系統配合,難以快速的完成,第二個問題是,由于正極片的厚度很薄,一般為厚度0.1毫米至0.3毫米的鋁箔,容易產生粘連,一次搬運兩片,造成誤操作。

連續式釋放裝置9,結構包括箱體91、底板92、頂升板93、頂升機構94和推出機構95,參考圖14到圖16,其中,上述的箱體91為矩形箱體,采用潔凈的陶瓷箱,可以防止對其中的正極片A造成污染,在長度方向上,箱體內腔的長度小于正極片長度2毫米,寬度方向上相等,在當正極片放入后,正極片A在長度方向上具有一個微微凸起的趨勢,參考圖18,由于正極片本身具有一定的彈性,具有一個漲緊的回彈力,在正極片放入后,在下部頂升板的作用下,正極片向上凸起。

在箱體91上端敞口處設置有一對塑料材質的卡槽911,兩個卡槽相對設置,固定在箱體的上邊沿處,正極片A兩側邊可以在卡槽911內自由滑動。

卡槽911的位置,恰好能夠滿足一張正極片的自由移動,即,每次輸送一張正極片,由于卡槽自身寬度的限制,不會出現多片的情況。

在箱體91的上端設置一個頂板912,頂板912的下表面為向上凹陷的弧形面,且弧度與頂升板93的弧度相同,此區域為正極片的恢復區域,在此區域內,正極片A展開,展平后正極片A兩側邊插入到插槽中。

在其中一個卡槽911中設置有對正極片上的電極引出口進行避讓的第一缺口913,同時在箱體91上設置有對電極引出部分進行避讓的第二缺口913’,用于電極的引出。

頂升板93為一個金屬材質的弧形板,在頂升板93的上表面設置有軟銅層,頂升板下表面設置有一個橫向的加強筋,加強筋上向下引出一個圓柱狀的導向柱931,導向柱兩側設置有齒932。

在箱體91的下敞口處通過鉸接連接的方式安裝一個底板92,底板可以開合,開口狀態下,向箱體內部填充正極片A,閉合狀態下,用于正極片的頂升。

在底板92的正中央位置設置有一個圓孔,上述的導向柱穿過圓孔,在底板的下側設置有另個對稱設置的齒輪921,齒輪921與導向柱上的齒932進行嚙合,形成傳動。兩個齒輪分別通過一對錐形齒輪923由第一伺服電機922驅動。

在箱體91卡槽前側和后側分別設置有一個第一導向板901和第二導向板901,第一導向板901的作用在于將正極片輸送至目的處,第二導向板902的作用在于安裝推出機構95,其中推出機構包括氣缸951、推出板952和連接架953,其中,推出板952為厚度與正極片相等的合金板或者陶瓷板,推出板前端插入到卡槽911中,后端通過連接架953與氣缸的活塞進行連接。通過氣缸的動作推動推出板的往復運動。

進一步地,上述的推出板952具有兩個極限位置,初始極限位置位于正極片的有效區域以外,終止位置位于正極片的推出區域。

在正極片釋放部位的下牽引皮帶71上方設置一個電動控制的電動隔板72,電動隔板包括隔板和控制電機、導向柱,電動隔板中的隔板的厚度設置為2毫米,為沒有鈍角結構,隔板卡設在兩個相鄰的正極片之間,形成間距定位,保證兩個極片的間距均勻一致。電動隔板72具有上下動作過程,具體結構可參考裁刀機構,為龍門式結構,將其中的刀具換成一定厚度的隔板即可,此處不再贅述。

在第二隔膜釋放機構12后側設置熱合部分3,熱合部分3為電加熱熱合模式的熱合機構,該機構包括刀具31、四邊形連桿機構32和第一氣缸33,其中,刀具31為一個矩形框,上述熱合用刀具固定在一個熱合框34中,熱合框中具有電加熱元件,可以將刀具加熱至200攝氏度,足以將隔膜形成局部熔融,形成熱合,熱合框34上側安裝一個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32,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的一個端部向外延伸并與機架鉸接,即圖9中的鉸接點35,該平行四邊形機構在第一氣缸33的作用下具有一個搖擺的動作,且搖擺的過程中,熱合框34始終處于水平狀態。

熱合刀具同時對兩個相鄰的正極片進行熱合,熱合機構的結構圖參考圖9和圖10所示。

熱合框可以采用帶有緩沖技術的結構,在即熱合框中鑲嵌有緩沖彈簧,實現自動緩沖。

熱合后,形成內部夾持有正極片的隔膜條C,該隔膜條C是指,由連續的兩條隔膜夾持正極片組成,其中正極片是等間距均勻設置的,形成若干連續的疊片。

在熱合刀具的后側為牽引輥組件,上述的牽引輥組件包括上牽引輥711和下牽引皮帶71,下牽引皮帶在動力電機的驅動下可以進行運動,帶動上方的隔膜進行運動,參考圖6。

上牽引輥711采用步進電機驅動,上牽引輥表面為橡膠復層,且在橡膠輥的表面設置有花紋,提高牽引力度。

在牽引輥組件后側設置有裁剪部分6,該裁剪部分為氣動式裁剪裝置,該裝置包括龍門式框架61,在龍門式框架上設置裁刀62,龍門框架在第二氣缸63作用下可以上下開合,完成裁剪動作,例如,每一個電芯的由50片正負極片組成,則每個50個極片進行裁斷,為配合計數,在裁剪裝置的前側或者后側設置一個計數器64,計數器優選磁感計數器,通過感應極片的數量計數,用于控制疊片的厚度。

為配合裁刀裁剪,在裁刀正下方的平臺上設置有個刀槽67,刀槽內放置柔性膠墊,提高裁剪整齊度,并保護裁刀。

在裁剪裝置的后側設置有個薄鋼板65,薄鋼板的后側粘接一個柔性的橡膠片66,橡膠片66在自身作用下處于下垂狀態,且下垂的長度為極片寬度的一半,參考圖11和圖12。該橡膠片的設置,可以有效的對隔膜進行保護,防止造成損傷。

在橡膠片66后側的側下方位置放置有一個收納整理平臺8,收納整理平臺帶有自動升降功能,包括托板81、升降機構82、檢測開關,其中升降機構位于托板81的下側,用于托板81的上升和下降,檢測開關用于檢測托板上的隔膜條的數量,并反饋給控制系統,用于控制托板的下降,每落下一個疊片,托板自動下降一個疊片厚度的高度,逐步下降。在托板81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個擋板,擋板用于限制疊片在左右方位的位置,由于疊片是連續的,所以在左右方向上進行粗限位即可。

在收納整理平臺8前后兩側設置有一個輔助氣缸83,輔助氣缸的活塞桿上安裝一個豎直設置的整理板84,當疊片到位后,通過兩個輔助氣缸的往復震動,對隔膜疊片自前后兩側進行進行震蕩整理,提高整齊程度。

在收納整理平臺的前后兩側各設置一個負極片釋放部分4,負極片釋放部分結構與正極片釋放部分結構相同,都是采用的連續式釋放機構9,每次吸附一片負極片,實現運轉。

與正極片釋放部分不同的是,其中負極片釋放部分的導向板處于傾斜狀態,可以方便的進行推出,方便負極片快速到位。

每次自前后兩側間隔的放置一個負極片釋放部分。

在裁剪裝置下方的橡膠片前側設置有一個擺動機構73,擺動機構73包括豎板731、連桿732和電動直線推桿733,其中,豎板731下端樞接在機架設備上,豎板731的中部和上部分別通過鉸接的方式連接連桿,形成平行四邊形機構,并對上部的橡膠片形成托舉,避免橡膠片失控。當豎直狀態的隔膜條到位后,擺動機構73動作,進行疊片的變向與折疊,實現折疊90度,在折疊的同時,實現前后兩側負極片的插入,每折疊一次,自左右兩側插入一個負極片。

工作過程是這樣的:

首先,第一隔膜釋放機構先釋放第一隔膜,釋放后的第一隔膜以自然的方式平鋪在下牽引皮帶上,然后釋放正極片,正極片與正極片之間保持2毫米左右的間距,該2毫米的間隔是通過氣動隔板實現的,然后釋放第二隔膜,將正極片封裝在兩層隔膜之間,最后進行熱合,熱合點位于正極片的邊沿處,并避開電極部分,形成間斷的、間隔設置的正極片,其中兩個正極片之間的間距設置在2毫米左右,形成固定的隔膜帶,

然后豎板在擺動機構中以脈沖的形式擺動,每擺動一次疊片隔膜帶折疊一次,并在折疊的同時,自前后兩側同時植入一個負極片,形成疊片,最后經過整理形成規則的形狀。

軟包鋰電芯及其制作工藝

將上述疊好的疊片進行電極焊接形成一體,焊接采用壓力焊,焊接牢靠,然后將上述疊片使用隔膜包裹后放入一個軟包袋內,然后進行電解液注入,最后進行封裝,封裝過程中在電極部位增加電極絕緣套,形成軟包電池。該軟包電池具有如下結構:

正極片和負極片間隔設置,且兩者之間設置有一層隔膜,隔膜熱合后形成,正極片和負極片的電極分別獨立成束,并引出至外側,軟包帶為具有絕緣性能的高分子樹脂材料。

軟包鋰電池制作工藝,

步驟一,經過涂布、裁剪制得正極片和負極片待用,

步驟二,準備寬度為正極片、負極片長度1.2倍的隔膜,待用

步驟三,將上述第一隔膜平鋪在一個連續運動的下牽引皮帶上,同時將正極片居中均勻的擺放在第一隔膜上,利用手工或者機械的方式將上述的正極片均勻間隔設置,間隔間距保持在2毫米左右,且每邊留出2毫米的余量,

步驟四,將第二隔膜均勻的覆蓋在第一隔膜上,對正極片形成全覆蓋,并使用熱合刀具對正極片四周的隔膜進行熱合,熱合過程避開電極部位,經熱合后形成連續的隔膜帶,在隔膜帶中形成間隔布置的正極片,

步驟五,將上述的隔膜帶按照Z形方式折疊,并在折疊的過程中填入負極片,其中上述的負極片的電極疊加,正極片上的電極疊加,形成如圖1所示的樣子,

步驟六,將疊片整理后使用隔膜進行捆綁,形成方形,并放入一個軟包袋內,

步驟七,將軟包袋放入注液機內進行進行壓合整理,形成規則形狀,并進行電解液灌裝,

步驟八,靜止一段時間后進行熱合封裝,在熱合封裝后通過軟包帶上的排氣孔排除內部的空氣,經過多次連續的沖液、排液,完全排除內部的空氣,最后對排氣孔進行封裝。

一種電解液零空氣充液裝置,參考圖21,該裝置包括如下結構:

電泵101、電解液存儲罐102、過濾器103、軟包電池加持與震蕩機構104,其中,電泵101為UBA(優霸)品牌的型號為E2-R20B的注液泵,電泵將電解液抽取至軟包電池中,通過過濾器103過濾,過濾器為雙并列結構,用一備一,其中,軟包電池加持與震蕩機構包括震動平臺1041、左、右往復加持板1042、驅動電機,上述的震動平臺1041下設置有通過一個搖臂1043,搖臂的上端安裝在震動平臺中部,下端安裝在一個第一偏心輪1044上,同時,在震動平臺的四個轉角處設置有阻尼支撐桿1045,阻尼支撐桿是指帶有伸縮性能和彈性的伸縮桿,上述第一偏心輪受控于一個驅動電機,在第一偏心輪的轉動下,上述的震動平臺處于震動狀態。

在注液的同時左右兩側的旋轉氣缸同時動作,旋轉氣缸驅動第二偏心輪1047,第二偏心輪通過驅動頂桿1046,頂桿在壓簧的作用下回彈,將軟包進行往復夾緊于松開,這個過程有利于軟包100內的氣泡的趕出,參考圖22。

在整個灌裝的過程中應保證維持一個循環,至少保證不再有氣泡被趕出。

然后對軟包的排氣口進行封堵,封堵方式為熱合,形成永久封堵。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相關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擴如本發明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