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背景技術:
在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活性物質中,一般使用含鋰過渡金屬氧化物。具體地說,所述含鋰過渡金屬氧化物是鈷酸鋰(LiCoO2)、鎳酸鋰(LiNiO2)、錳酸鋰(LiMn2O4)等,為了改善特性(高容量化、循環特性、保存特性、降低內部電阻、倍率特性)和提高安全性,正在推進將所述含鋰過渡金屬氧化物復合化。對于車載用和負載平衡用等大型用途中的鋰離子電池,要求與至今為止的手機用或個人計算機用的鋰離子電池不同的特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旨在使鋰離子電池在過放電情況下有更好的性能,提高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包含活性材料和添加劑;所述的添加劑為LixNi1-x-yMyO2;其中0.3≤x≤0.85,0.01≤y≤0.65。
優選的,所述的添加劑中的M為Ti、Fe、Cu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的,所述的添加劑為Li0.5Ni0.2Ti0.3O2、Li0.85Ni0.14Fe 0.01O2、Li0.3Ni0.05Cu0.65O2中的一種或多種。
優選的,以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百分含量為基準,所述的添加劑含量不超過10wt%。
優選的,所述的添加劑為固體顆粒,顆粒直徑為1~5um。
優選的,所述的活性材料為磷酸鐵鋰。
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通過增加添加劑制得的正極材料,在過放電情況下可以穩定負極電位,使負電位上升很慢,不至于快速升到析銅電位導致短路,起到防止或者延緩過放電的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
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包含活性材料和添加劑;所述的添加劑為Li0.5Ni0.2Ti0.3O2。
以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百分含量為基準,所述的添加劑含量為5wt%。
所述的添加劑為固體顆粒,顆粒直徑為2um。
所述的活性材料為磷酸鐵鋰。
實施例2:
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包含活性材料和添加劑;所述的添加劑為Li0.85Ni0.14Fe 0.01O2。
以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百分含量為基準,所述的添加劑含量為7wt%。
所述的添加劑為固體顆粒,顆粒直徑為5um。
所述的活性材料為磷酸鐵鋰。
實施例3:
一種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包含活性材料和添加劑;所述的添加劑為Li0.3Ni0.05Cu0.65O2。
以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百分含量為基準,所述的添加劑含量為10wt%。
所述的添加劑為固體顆粒,顆粒直徑為5um。
所述的活性材料為磷酸鐵鋰。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