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通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NFC天線結構、顯示組件以及終端設備。
背景技術: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又稱近距離無線通信,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信技術,允許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數據傳輸(在十厘米內)交換數據。通俗講,“只需碰一下”便可在不同的電子產品間交換數據。與非接觸式IC卡不同,NFC可進行雙向通信。只要是支持NFC的產品和IC卡,就可以讀出或寫入數據,還可在手機等便攜產品間進行通信。具體的,NFC技術由免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演變而來,并向下兼容RFID,主要用于手機等手持設備中。NFC是一種近距離的私密通信方式,其傳輸速度有106Kbit/秒、212Kbit/秒或者424Kbit/秒三種,由于近場通訊具有天然的安全性,同時,NFC支持硬件芯片加密,多重安全性的保護和連接建立的快速性。因此,NFC技術被認為在手機支付等領域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NFC將非接觸讀卡器、非接觸卡和點對點(Peer-to-Peer)功能整合進一塊單芯片,為消費者的生活方式開創了不計其數的全新機遇。目前,除了常用的手機,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特別是穿戴類產品都開始附帶NFC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
通常,在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或柔性印刷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上以金屬走線做成線圈,從而形成NFC天線。由于PCB或FPC為非透明的,所以含有線圈的PCB或FPC只能貼在電池或外殼上再集成到產品內部。但設備上的電池、外殼會反復拆裝,從而導致NFC天線磨損或者對位不準,進而影響NFC天線信號傳輸。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NFC天線結構,解決現有技術中NFC天線磨損或者對位不準、信號傳輸差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NFC天線結構,包括:
透明基板;
金屬線圈,設置于透明極板上,所述金屬線圈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
第一接觸墊,連接所述金屬線圈的第一端;以及
第二接觸墊,連接所述金屬線圈的第二端。
可選的,還包括第三接觸墊,所述第三接觸墊位于所述金屬線圈的外部,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金屬線圈的內部,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金屬線圈的外部,且所述第三接觸墊通過一導線將所述金屬線圈的第一端引出,所述導線與所述金屬線圈交叉,并與所述金屬線圈之間絕緣。
可選的,所述金屬線圈環繞成方形、圓形或六邊形。
可選的,所述金屬線圈環繞的面積在10cm2~100cm2之間。
可選的,所述透明基板為玻璃基板、有機玻璃基板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中的一種。
可選的,所述透明基板的厚度為0.1mm~0.5mm。
相應的,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顯示組件,包括:
上述的NFC天線結構;以及
與透明基板相貼合的顯示面板,所述顯示面板包括非顯示區域,金屬線圈對應所述非顯示區域設置。
可選的,所述非顯示區域位于所述顯示面板的邊框區域,所述金屬線圈環繞在所述透明基板的邊框區域。
相應的,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終端設備,包括:
殼體;以及
上述的顯示組件,所述顯示組件位于所述殼體內部。
可選的,所述NFC天線結構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通過所述終端設備內的連接器連接到位于所述終端設備內部的NFC芯片。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NFC天線結構、顯示組件以及終端設備中,金屬線圈設置在透明基板上,將透明基板與顯示面板貼合后,金屬線圈對應于所述顯示面 板的非顯示區域,從而不必要在設備的殼體或電池等位置上預留NFC天線的位置,從而防止NFC天線結構磨損,提高NFC天線結構的信號傳輸能力。本實用新型的NFC天線結構輕薄,裝配簡單、滿足各類電子設備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的NFC天線結構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的顯示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示意圖對本實用新型的NFC天線結構、顯示組件以及終端設備進行更詳細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應該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實用新型,而仍然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應當被理解為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廣泛知道,而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下列段落中參照附圖以舉例方式更具體地描述本實用新型。根據下面說明和權利要求書,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將更清楚。需說明的是,附圖均采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例,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的NFC天線結構、顯示組件以及終端設備中,金屬線圈設置在透明基板上,將透明基板與顯示面板貼合后,金屬線圈對應于所述顯示面板的非顯示區域,從而不必要在設備的殼體或電池等位置上預留NFC天線的區域,從而防止NFC天線結構磨損,提高NFC天線結構的信號傳輸能力。本實用新型的NFC天線結構輕薄,裝配簡單、滿足各類電子設備的需求。
實施例一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的NFC天線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參考圖1所示,NFC天線結構具體包括透明基板10、金屬線圈11以及兩個接觸墊,所述兩個接觸墊分別為第一接觸墊12和第二接觸墊13。
本實施例中,所述透明基板10為玻璃基板、有機玻璃基板或聚對苯二甲酸 乙二醇酯基板中的一種。但應理解,本實用新型中的透明基板并不限于采用上述基板,只要為透明材質,并能用于形成金屬線圈、與顯示面板進行貼合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的思想范圍之內。所述透明基板10的厚度為0.1mm~0.5mm,將透明基板10與顯示基板貼合形成顯示組件時,或形成終端設備時,增加的厚度對設備造成的影響可以忽略。當然,本實用新型中的透明基板并不限于該厚度,例如還可以0.6mm、1.9mm、1.0mm等任意厚度,此為根據實際設置的需要進行的選擇。所述透明基板10的形狀可以是方形,也可以為圓形、六邊形、五邊形、八邊形等,此為根據實際終端設備的設計需要進行的設定,此處不予限制。
繼續參考圖1,所述金屬線圈11包括位于所述金屬線圈11內部的第一端和位于線圈外部的第二端。所述金屬線圈11環繞成方形,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金屬線圈11并不限于為方形,例如還可以為圓形、六邊形、五邊形、八邊形等結構,此為根據實際終端設備的設計需要進行的選擇,在此不做限定。本實施例中,所述金屬線圈11為多個線圈圍繞而成,例如,可以由15~30個線圈圍繞而成,相鄰線圈之間的間隔例如可以為10μm~100μm,且每個線圈的形狀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且,形成的金屬線圈11環繞的面積的10cm2~100cm2,例如為20cm2、50cm2、80cm2等,此為根據實際的顯示面板或終端設備的尺寸進行的選擇,本實用新型中對此不予限定。
一般的,所述金屬線圈11環繞在所述透明基板10的邊框區域,使得金屬線圈11安裝在顯示面板上時不影響顯示面板中的顯示功能,并便于安裝,因此,本實用新型中的NFC天線結構可以直接與顯示面板的顯示面貼合,而不必安裝在殼體或電池上,可以防止由于殼體或電池的反復拆裝引起的NFC天線結構損傷。然而,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中的NFC天線結構并不限于安裝在顯示面板上,還可以安裝在終端設備上的其他位置處。例如,顯示面板的非顯示面、殼體等位置處,此時,金屬線圈11在透明基板10的位置可以任意設置,在此對金屬線圈11在透明基板10的位置不予限定。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金屬線圈11可以采用蒸鍍、蝕刻、噴涂、粘貼等方法形成在透明基板10上,且金屬線圈11為銅的金屬線圈。由于蝕刻工藝穩定性較好,可以優先選用金屬沉積和蝕刻工藝。
所述第一接觸墊12位于金屬線圈11的內部,所述第二接觸墊13位于金屬 線圈11的外部,并且所述第一接觸墊12連接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接觸墊13連接所述第二端,從而用于分別將金屬線圈11的兩端引出,在金屬線圈11的兩端施加電壓,從而在金屬線圈11的內部產生磁場。
此外,繼續參考圖1中所示,所述NFC天線結構還包括另一接觸墊,即第三接觸墊14,所述第三接觸墊14位于所述金屬線圈11的外部,并通過一導線15與位于金屬線圈11內部的第一接觸墊12連接,從而將所述金屬線圈11的第一端引出,用于在金屬線圈11的外部對金屬線圈11施加電壓信號。所述導線15與所述金屬線圈11交叉,導線15外包圍有絕緣材料層,并與所述金屬線圈11之間絕緣,防止金屬線圈11直接與導線之間連通。
實施例二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顯示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參考圖2所示,顯示組件,包括:透明基板10、金屬線圈11、兩個接觸墊以及與透明基板10相貼合的顯示面板20。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透明基板10與所述顯示面板20可以直接采用封裝膠、鍵合等方式貼合。并且,透明基板10與玻璃基板20貼合之后,金屬線圈11可以位于透明基板10與玻璃基板20之間,也可以位于透明基板10上背離玻璃基板20的一側,并不會對金屬線圈的功能產生影響,因此,本實用新型對此不予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顯示面板20包括顯示區域(圖中未示出)和非顯示區域21,透明基板10和顯示基板20貼合后,金屬線圈11對應于所述非顯示區域21,使得金屬線圈11不影響顯示區域的顯示功能。一般的,所述非顯示區域21位于所述顯示面板20的邊框區域,從而所述金屬線圈11位于所述透明基板10的邊框區域。本實用新型中的NFC天線結構輕薄,與顯示面板20之間的裝配簡單、從而能夠滿足各類電子設備,尤其是穿戴設備等小尺寸產品的需求。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終端設備,所述終端設備包括:殼體以及位于殼體內部的顯示組件。其中,所述顯示組件例如是實施例二所述的顯示組件。在終端設備的安裝過程中,將顯示組件安裝在殼體中,由于顯示組件中具有NFC天線結構,從而不必要在終端設備的殼體或電池等位置上預留NFC天線的區域,從而 可以防止NFC天線結構由于電池或殼體的反復拆裝引起的磨損或對位不準,進而提高NFC天線結構的信號傳輸能力,并且,使得終端設備的安裝簡單,并且,所述NFC天線結構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通過所述終端設備內的連接器連接到位于所述終端設備內部的NFC芯片,從而實現NFC通訊功能。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NFC天線結構、顯示組件以及終端設備中,金屬線圈設置在透明基板上,將透明基板與顯示面板貼合后,金屬線圈對應于所述顯示面板的非顯示區域,從而不必要在設備的殼體或電池等位置上預留NFC天線的區域,從而防止NFC天線結構磨損,提高NFC天線結構的信號傳輸能力。本實用新型的NFC天線結構輕薄,裝配簡單、滿足各類電子設備的需求。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