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鋰離子電池生產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入殼機入殼導向膜,具有電芯入殼時不會被刮傷的功能。
背景技術:
目前,鋰離子電池采用自動入殼機生產時,方形鋁殼內含有絕緣袋,絕緣袋貼在方形鋁殼內壁及方形鋁殼底部,絕緣袋邊緣距離方形鋁殼開口處3mm左右。電芯厚度為17±1(mm),方形鋁殼內壁寬度20mm,絕緣帶厚度為0.1mm。當自動入殼機將電芯插入方形鋁殼內時,方形鋁殼內(含有絕緣袋)空間較小,電芯表面會被方形鋁殼內絕緣袋的邊緣刮傷,從而造成電芯的報廢,降低了鋰離子電池生產的合格率。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減少電芯自動入殼時,表面被刮傷而造成的報廢,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芯自動入殼機入殼導向膜,可以減少電芯表面被刮傷而造成的報廢現象,提高鋰離子電池生產的合格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鋰離子電池自動入殼機入殼導向膜,該入殼導向膜包括第一導向膜、第二導向膜、第三導向膜和第四導向膜,上述四個導向膜分布在含有絕緣袋的方形鋁殼開口的四個邊上方,并被固定在自動入殼機的入殼夾具上;
所述的第一導向膜與第三導向膜相對設置,其導向膜寬度均與方形鋁殼開口寬度相適應,且位于方形鋁殼開口寬度邊上方;
所述的第二導向膜與第四導向膜相對設置,其導向膜寬度均與方形鋁殼開口長度相適應,且位于方形鋁殼開口長度邊上方。
所述的第一導向膜、第二導向膜、第三導向膜和第四導向膜均用絕緣袋做成。
所述的第一導向膜、第二導向膜、第三導向膜和第四導向膜伸入方形鋁殼內的長度a、b、c、d均大于3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含有絕緣袋的方形鋁殼開口的上方,增加四個用絕緣袋做成的導向膜,當電芯豎直向下插入到方形鋁殼內時,電芯表面會被光滑的導向膜保護住,順著導向膜插入到鋁殼內部,因此導向膜能將方形鋁殼內的絕緣袋邊緣覆蓋住,電芯表面不會碰到絕緣袋邊緣,從而大大減少了被絕緣袋邊緣刮傷而造成的報廢。
附圖說明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入殼導向俯視圖;
圖2是電芯入殼時導向膜在方形鋁殼內的示意圖;
圖3是電芯入殼時電芯、導向膜及方形鋁殼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鋰離子電池自動入殼機入殼導向膜,如圖1、2和3所示,該入殼導向膜包括用絕緣袋做成的第一導向膜1、第二導向膜2、第三導向膜3和第四導向膜4,上述四個導向膜分布在含有絕緣袋的方形鋁殼6開口的四個邊上方,并被固定在自動入殼機的入殼夾具上;
第一導向膜1與第三導向膜3相對設置,其導向膜寬度均與方形鋁殼6開口寬度相適應,且位于方形鋁殼6開口寬度邊上方;
第二導向膜2與第四導向膜4相對設置,其導向膜寬度均與方形鋁殼6開口長度相適應,且位于方形鋁殼6開口長度邊上方;
當自動入殼機將電芯5入殼時,電芯5會貼著第一導向膜1、第二導向膜2、第三導向膜3和第四導向膜4插入方形鋁殼6內,此時上述四個導向膜也部分進入到鋁殼內部,參見圖2和3,四個導向膜伸入鋁殼內的長度a、b、c、d均大于3mm,因此能覆蓋住方形鋁殼6內絕緣袋7的邊緣,該邊緣距鋁殼開口上方距離e=3mm,避免電芯5與方形鋁殼6內絕緣袋7的邊緣接觸,在電芯入殼過程中電芯表面會受到光滑導向膜的保護,從而減少了此種電芯表面被刮傷而造成的報廢。
以上所述實施方式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