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連接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USB Type-C高強度防水連接器。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水平的迅猛發展,互聯網時代的大潮流中,電腦成為了人們常用的生活、工作工具。目前,由于散熱性好、便于硬件升級、自我保護性好等特點,臺式電腦的應用仍然相當廣泛,例如較多應用軟件的服務器、工業設計用電腦、專用工作臺等。隨著連接器的普遍應用,人們對連接器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防水。傳統工藝為先將主體與鐵殼過盈配合,然后進行后端的膠水密封處理,此種工藝成本高、效率低,膠水受環境影響會變異,可靠性差。現有技術中的防水有采用點膠防水、密封圈防水,但氣密性仍然欠缺;且防水連接器零部件較多,組裝復雜,成本較高;由于零件數量偏多,導致組裝結合力受到組裝質量的影響,且零件與零件之間的貼合裂縫偏多,使得整個產品的氣密性和防水性大打折扣。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USB Type-C高強度防水連接器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USB Type-C高強度防水連接器,氣密性能好、防水性能高、整體強度高,制程成本低。
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一種USB Type-C高強度防水連接器,其包括端子模組以及包覆所述端子模組的金屬殼體、注塑成型包覆在所述金屬殼體表面的塑膠殼體以及套設在所述塑膠殼體一端外表的防水膠圈,所述金屬殼體在相鄰兩個表面交匯處對稱設置有鳩尾槽,所述鳩尾槽內填充有在所述塑膠殼體注塑成型過程中形成的第三定位凸臺。
進一步的,覆蓋所述鳩尾槽處的金屬片向外翻折形成有兩個抓腳。
進一步的,所述端子模組表面設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端子模組表面與所述金屬殼體圍繞形成有包含所述第一凹槽的環形腔體,所述環形腔體內填充有在所述塑膠殼體注塑成型過程中形成的塑膠密封圈。
進一步的,所述端子模組包括承載金屬端子引腳的承載部以及與所述 承載部一體注塑成型的連接部。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部一表面相對對稱設置有第一凸臺、靠近所述承載部一端環繞其表面設置有第二凸臺,所述第一凸臺與所述第二凸臺之間形成所述第一凹槽。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凸臺的相對兩個表面上間隔設置有第二凹槽。
進一步的,所述金屬殼體表面對應于所述第二凹槽位置設置有向內擠壓成型的第三凹槽以及由所述第三凹槽形成的位于所述金屬殼體內表面的第一定位凸臺。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凸臺收容在所述第二凹槽中。
進一步的,所述塑膠殼體內表面對應于所述第三凹槽位置設置有收容在所述第三凹槽內的第二定位凸臺。
進一步的,所述塑膠殼體的一端外表面設置有臺階面,所述防水膠圈套設在所述臺階面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一種USB Type-C高強度防水連接器的有益效果在于:氣密性能好、防水性能高、整體強度高,制程成本低。具體的,
1)通過鳩尾槽的設計,依靠鳩尾槽對第三定位凸臺的自由度限定,來實現兩者之間的連接,取代了原有的MIM件和抽引件,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減少了零件數量,提高了整體密封性和連接強度;
2)覆蓋鳩尾槽處的金屬片向外翻折形成有兩個抓腳,主要用于連接器的固定安裝和定位,通過金屬殼體上的抓腳來固定,保證了連接器與外部結構的連接強度,在USB接頭反復插拔過程中,不易發生松動現象,提高了連接器的整體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金屬殼體與端子模組裝配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金屬殼體與端子模組裝配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塑膠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組裝立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數字表示:
1端子模組,11承載部,12連接部,121第一凸臺,122第二凸臺,123第一凹槽,124第二凹槽;2金屬殼體,21鳩尾槽,22抓腳,23側壓片,24環形腔體,25缺口,26第三凹槽;3塑膠殼體,31第二定位凸臺,32塑膠密封圈,33第三定位凸臺,34臺階面;4防水膠圈。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請參照圖1-圖5,本實施例為USB Type-C疊層密封防水連接器,其包括端子模組1以及包覆端子模組1的且由金屬材質彎折成型的金屬殼體2。
端子模組1包括承載金屬端子引腳的承載部11以及與承載部11一體注塑成型的連接部12。本實施例USB Type-C疊層密封防水連接器還包括注塑成型包覆在金屬殼體2表面且將連接部12與承載部11完全隔離的塑膠殼體3、以及套設在塑膠殼體3一端外表的防水膠圈4。采用注塑成型且完全包覆設計的塑膠殼體3,大大提高了產品的密封性。
連接部12一表面相對對稱設置有一對第一凸臺121,連接部12靠近承載部11一端環繞其表面設置有第二凸臺122。第一凸臺121與第二凸臺122之間形成有第一凹槽123。第二凸臺122相對兩個表面上間隔設置有兩個第二凹槽124。連接部12對應于第一凸臺121所在表面的相對另一表面上露出有金屬端子引腳,承載部11的上下表面均露出有金屬端子引腳。
金屬殼體2在相鄰兩個表面交匯處對稱設置兩個鳩尾槽21,覆蓋鳩尾槽21處的金屬片向外翻折形成有兩個抓腳22。抓腳21主要用于連接器的固定安裝和定位。金屬殼體2表面對應于第二凹槽24位置設置有向內擠壓成型的第三凹槽26以及由第三凹槽26在金屬殼體2內表面形成的第一定位凸臺(圖中未標示)。第一定位凸臺收容在第二凹槽124中。金屬殼體2一端面抵持住第一凸臺121的側面,且該端面向外延伸設置有貼附在連接部12兩側的側壓片23。塑膠殼體3內表面對應于第三凹槽26位置設置有收容在第三凹槽26內的第二定位凸臺31。
第一定位凸臺依靠第二凹槽124的限位,能夠保證金屬殼體2與端子模組1組裝時的位置精度。第二定位凸臺31依靠第三凹槽26的限位,能夠增強塑膠殼體3與金屬殼體2兩者的連接強度。
金屬殼體2內部與第二凸臺122過盈配合,且與連接部12的上表面和下 表面之間形成有包含第一凹槽123的環形腔體24,塑膠殼體3成型過程中在環形腔體24內填充有塑膠從而形成一個塑膠密封圈32,依靠第一凸臺121的阻擋,使得此處形成疊層密封結構。環形腔體24主要有以下作用:1)使得塑膠殼體3中的一部分塑膠填充在此形成塑膠密封圈32,增強了密封性能;2)加長了密封距離且通過注塑成型的塑膠密封圈32塑膠填充充實,保證了氣密性,保證了防水的可靠性;3)保證了塑膠殼體3與端子模組1在連接器插拔方向上具有可靠的連接強度,不會造成脫離,提高了零部件之間的連接強度。
在塑膠殼體3成型過程中在鳩尾槽21內填充有塑膠從而形成第三定位凸臺33。原有技術中,金屬殼體2與塑膠殼體3的固定與連接還需要MIM件和抽引件來實現,而本實施例通過鳩尾槽21的設計,依靠鳩尾槽21對第三定位凸臺33的自由度限定,來實現兩者之間的連接,取代了原有的MIM件和抽引件,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減少了零件數量,提高了整體密封性和連接強度。
金屬殼體2上位于第一凹槽121上方的端面上設置有兩個缺口25。缺口25設置在第一凹槽121的上方,便于塑膠殼體3在成型過程中,液態塑膠流能夠順利的流動到環形腔體24中,有效的起到倒扣連接與提高抓附力的作用,使得金屬殼體2和塑膠殼體3連接更牢固,密封性更好。
塑膠殼體3靠近承載部11的一端外表面設置有臺階面34,防水膠圈4套設在臺階面34上。塑膠殼體3完全將連接部12的端面包覆住。
本實施例USB Type-C疊層密封防水連接器的有益效果在于:氣密性能好、防水性能高、整體強度高,制程成本低。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