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開關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三工位負荷開關。
背景技術:
三工位開關常用于全封閉組合電器(GIS)或復合電器(PASS)中,并不是一個單獨的產品。常用于環網柜中。所謂三工位是指三個工作位置:1隔離開關主斷口接通的合閘位置,2主斷口分開的隔離位置,3接地側的接地位置。三工位開關其實就是整合了隔離開關和接地開關兩者的功能,并由一把刀來完成,這樣就可以實現機械閉鎖,防止主回路帶電合地刀,因為一把刀只能在一個位置,而不象傳統的隔離開關,主刀是主刀,地刀是地刀,兩把刀之間就可能出誤操作。而三工位隔離開關用的是一把刀,一把刀的工作位置在某一時刻是唯一的,不是在主閘合閘位置,就是在隔離位置或接地位置。
三工位開關通過機構內部的硬機械聯鎖結構保證該三工位開關智能在接地-分閘-合閘位置之間切換,但硬機械聯鎖結構復雜,成本高,且容易出現故障,亟需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三工位負荷開關。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三工位負荷開關,包括:一截面呈“C”形或類“C”形的支架,設置在該支架上的至少一組三工位開關組件以及一限位裝置;
所述三工位開關組件包括:固定設置在支架的一端并外接電源的一電極端的靜觸頭、固定設置在支架的另一端并對應該靜觸頭的接地觸頭以及通過一轉軸鉸接在支架上并外接電源的另一電極端的動觸頭,所述轉軸還穿設在支架表面并連接一旋鈕,所述旋鈕的轉動帶動轉軸旋轉,進而帶動動觸頭在與接地觸頭形成電連接的接地狀態、處于懸空的分閘狀態、及與靜觸頭形成電連接的合閘狀態之間旋轉切換;
所述限位裝置為一絕緣件,該絕緣件上設有一弧形長槽孔,所述動觸頭與絕緣件的一端形成鉸接,所述弧形長槽孔具有靠近該動觸頭的第一端口及遠離該動觸頭的第二端口,所述支架設有一固定部并穿設在絕緣件的弧形長槽孔內,當所述動觸頭處于懸空的分閘狀態時,所述固定部位于第一端口與第二端口之間的弧形長槽孔內;所述動觸頭由分閘狀態旋轉至與接地觸頭形成電連接的接地狀態時,所述固定部頂觸在弧形長槽孔的第二端口上進而限制動觸頭繼續旋轉;所述動觸頭由分閘狀態旋轉至與靜觸頭形成電連接的合閘狀態時,所述固定部頂觸在弧形長槽孔的第一端口上進而限制動觸頭繼續旋轉。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三工位開關組件設有多組,多組三工位開關組件并排設置在支架上。
進一步的,多組三工位開關組件的動觸頭均設置在同一轉軸上。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對應旋鈕位置的支架上設有三個卡槽,所述旋鈕上設有一卡接部,旋鈕在旋轉過程中,其卡接部依次卡接在三個卡槽內,并分別對應該三工位開關組件的接地狀態、分閘狀態及合閘狀態。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接地觸頭上設有一凹槽,所述動觸頭凸出設置一與該凹槽配合的動觸頭座,動觸頭向接地觸頭方向移動時,其動觸頭座卡接在接地觸頭的凹槽內進而使接地觸頭與動觸頭形成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靜觸頭上向內凹陷設置一“U”形卡槽,所述動觸頭向該靜觸頭方向移動時,動觸頭卡接在靜觸頭的“U”形卡槽內進而形成電連接。
通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動觸頭通過一轉軸鉸接在支架上,所述轉軸還穿設在支架表面并連接一旋鈕,所述旋鈕的轉動帶動動觸頭旋轉進而改變工作狀態,操作簡便;動觸頭的旋轉通過一具有弧形長槽孔的絕緣件進行限位,結構簡單,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實施例中三工位負荷開關在接地狀態時的正視圖;
圖2所示為實施例中三工位負荷開關在接地狀態時的側視圖;
圖3所示為實施例中三工位負荷開關在分閘狀態時的側視圖;
圖4所示為實施例中三工位負荷開關在合閘狀態時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說明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提供有附圖。這些附圖為本實用新型揭露內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說明實施例,并可配合說明書的相關描述來解釋實施例的運作原理。配合參考這些內容,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應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實施方式以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圖中的組件并未按比例繪制,而類似的組件符號通常用來表示類似的組件。
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至圖4所示,其中圖1中,已省去限位裝置的結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三工位負荷開關,包括:一截面呈類“C”形的支架10,并排設置在該支架10上的三組三工位開關組件以及一限位裝置;所述三工位開關組件包括:固定設置在支架10的一端并外接電源的負電極端的靜觸頭20、固定設置在支架10的另一端并對應該靜觸頭20的接地觸頭40以及通過一轉軸50鉸接在支架10上并外接電源的正電極端的動觸頭30,其中,三組三工位開關組件的動觸頭30均設置在同一轉軸50上,所述轉軸50還穿設在支架10表面并連接一旋鈕60,所述旋鈕60的轉動帶動轉軸50旋轉,進而帶動動觸頭30在與接地觸頭40形成電連接的接地狀態(如圖1、圖2所示)、處于懸空的分閘狀態(如圖3所示)、及與靜觸頭20形成電連接的合閘狀態(如圖4所示)之間旋轉切換。
所述限位裝置為一絕緣件70,該絕緣件70的材質為塑料,該絕緣件70上設有一弧形長槽孔71,所述動觸頭30與絕緣件70的一端形成鉸接,所述弧形長槽孔71具有靠近該動觸頭的第一端口及遠離該動觸頭的第二端口,所述支架10設有一固定部11并穿設在絕緣件70的弧形長槽孔71內,當所述動觸頭30處于懸空的分閘狀態時,所述固定部11位于第一端口與第二端口之間的弧形長槽孔71內;所述動觸頭30由分閘狀態旋轉至與接地觸頭40形成電連接的接地狀態時,所述固定部11頂觸在弧形長槽孔71的第二端口上進而限制動觸頭繼續旋轉;所述動觸頭30由分閘狀態旋轉至與靜觸頭20形成電連接的合閘狀態時,所述固定部11頂觸在弧形長槽孔71的第一端口上進而限制動觸頭繼續旋轉。
本實施例中,固定部11可沿圖2至圖4中的支架10上下短距離移動,保證在合閘狀態時(如圖4所示),固定部11不會阻擋動觸頭30與靜觸頭20形成電連接。在其他實施例中,固定部11可設置在支架10里端,只要增長弧形長槽孔71的長度即可。這是簡單的機械設置,是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可輕易掌握的,在此不再詳述。
本實施例中,所述對應旋鈕位置的支架上設有三個卡槽(未示出),所述旋鈕60上設有一卡接部(未示出),旋鈕60在旋轉過程中,其卡接部60依次卡接在三個卡槽內,并分別對應該三工位開關組件的接地狀態、分閘狀態及合閘狀態。該種設置是旋鈕領域內的一種常見的設置,是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可輕易掌握的,在此不再詳述。
本實施例中,所述接地觸頭40上設有一凹槽(未示出),所述動觸頭30凸出設置一與該凹槽配合的動觸頭座31,動觸頭30向接地觸頭40方向移動時,其動觸頭座31卡接在接地觸頭40的凹槽內進而使接地觸頭40與動觸頭30形成電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靜觸頭20上向內凹陷設置一“U”形卡槽21,所述動觸頭30向該靜觸頭20方向移動時,動觸頭30卡接在靜觸頭20的“U”形卡槽21內進而形成電連接。
本實施例中,支架10的截面呈類“C”形結構,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采用“C”形結構或“V”形等結構;只要具有相對兩端的結構即可。
本實施例中,支架10上并排設置三組三工位開關組件,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單獨設置一組,或設置更多組三工位開關組件,以滿足具體需求。
通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動觸頭通過一轉軸鉸接在支架上,所述轉軸還穿設在支架表面并連接一旋鈕,所述旋鈕的轉動帶動動觸頭旋轉進而改變工作狀態,操作簡便;動觸頭的旋轉通過一具有弧形長槽孔的絕緣件進行限位,結構簡單,效果好。
盡管結合優選實施方案具體展示和介紹了本實用新型,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