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鍵盤,更具體的涉及背光鍵盤和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背光鍵盤主要體現在鍵盤按鍵或者面板發光,可以在夜晚不開燈的情況下也能清楚的看到按鍵字母,對于在夜間處理事務的人員來說相當方便,而且鍵盤外觀很美觀。
目前,背光鍵盤包括:薄板Membrane層、鐵板、導光板、反光板、發光元件以及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電路板),FPC附著在導光板的側面,發光元件貼裝在FPC的內側,使得背光鍵盤較厚,且由于FPC的成本較高,導致背光鍵盤的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背光鍵盤和電子設備,以克服現有技術中背光鍵盤較厚且成本較高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背光鍵盤,依次包括:薄膜Membrane層、支撐板以及導光板;
其中,所述薄膜Membrane層上設置有多個發光元件;
所述薄膜Membrane層布置有:用于在背光鍵盤中的按鍵被按下時產生相應信號的第一線路,以及,用于向各所述發光元件傳輸控制信號的第二線路,所述控制信號用于控制各所述發光元件導通或斷開;
所述支撐板設置有通孔,各所述發光元件通過相應的通孔嵌入所述導光板。
其中,所述薄膜Membrane層的所述第一線路具有第一出線端,所述第一出線端用于與系統端的第一連接端口相連;所述第二線路具有第二出線端,所述第二出線端用于與所述系統端的第二連接端口相連,所述系統端通過所述第一連接端口接收所述第一線路產生的信號;所述系統端通過所述第二連接端口向各所述發光元件發送所述控制信號。
其中,所述第一線路和所述第二線路具有共同出線端;所述共同出線端用于與系統端的連接端口相連,所述系統端通過所述連接端口向各所述發光元件發送所述控制信號;以及接收所述第一線路產生的信號。
其中,所述第一線路為銀線組成的線路,和/或,所述第二線路為銀線組成的線路。
其中,所述支撐板為鐵板。
其中,所述薄膜Membrane層上設置有多個發光元件具體為:
各所述發光元件設置在所述薄膜Membrane層的底層,所述薄膜Membrane層與所述支撐板相對的一面為所述薄膜Membrane層的底層。
其中,每一所述發光元件為360°發光LED燈。
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背光鍵盤,所述背光鍵盤依次包括:薄膜Membrane層、支撐板以及導光板;
其中,所述薄膜Membrane層上設置有多個發光元件;
所述薄膜Membrane層布置有:用于在背光鍵盤中的按鍵被按下時產生相應信號的第一線路,以及,用于向各所述發光元件傳輸控制信號的第二線路,所述控制信號用于控制各所述發光元件導通或斷開;
所述支撐板設置有通孔,各所述發光元件通過相應的通孔嵌入所述導光板。
經由上述的技術方案可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背光鍵盤,利用“將各發光元件設置在薄膜Membrane層上,且在薄膜Membrane層布置用于向各發光元件傳輸控制信號的第二線路”的方式,替換現有技術中利用FPC向各發光元件傳輸控制信號的方式,降低了背光鍵盤的成本,且使得背光鍵盤的厚度減小。由于各發光元件設置在薄膜Membrane層上,為了能夠實現背光鍵盤,需要使得各發光元件嵌入在導光板中,本發明實施例巧妙的在支撐板上設置通孔,以便各發光元件通過相應的通孔嵌入至導光板。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背光鍵盤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薄膜Membrane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又一薄膜Membrane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計算機背光鍵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圖4所示背光鍵盤的A處細節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背光鍵盤的內部結構示意圖,該背光鍵盤依次包括:薄膜Membrane層11、支撐板12以及導光板13。
其中,薄膜Membrane層11上設置有多個發光元件14。
薄膜Membrane層11布置有:用于在背光鍵盤中的按鍵被按下時產生相應信號的第一線路,以及,用于向各所述發光元件傳輸控制信號的第二線路,所述控制信號用于控制各所述發光元件導通或斷開。
以計算機中的鍵盤為例對薄膜Membrane層11中的第一線路進行說明,當用戶按下字母“a”時,第一線路就會產生與字母“a”相應的信號。即第一線路是用于實現背光鍵盤的功能的線路。
支撐板12設置有通孔121,各發光元件14通過相應的通孔121嵌入導光板13。發光元件14發光時,光源在導光板13中傳播,從實現了鍵盤的背光功能。
支撐板12對整個架構起固定和支撐作用。可選的,支撐板12可以為鐵板。
圖1中僅示出了兩個發光元件14,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薄膜Membrane層11中設置發光元件14的位置,以及需要的個數,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進行限制,例如薄膜Membrane層11中設置發光元件14的個數可以為2個、3個,…,等等。
支撐板12至少設置有與薄膜Membrane層11上設置的發光元件14的個數相同的通孔121,如圖1中虛線所示,虛線連接的發光元件14和通孔121就是相對應的,即發光元件14通過與之相應的通孔121嵌入至導光板13。
圖1中示出的薄膜Membrane層11、支撐板12以及導光板13的形狀,是以計算機的鍵盤為例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背光鍵盤可以應用于具有鍵盤的各種電子設備,例如手機、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掌上電腦)、個人計算機等等。
不同的電子設備相應的薄膜Membrane層11、支撐板12以及導光板13的形狀可能與圖1所示不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進行限定。
背光鍵盤還可以包括反光板,即背光板依次包括:薄膜Membrane層11、支撐板12、導光板13以及反光板。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背光鍵盤,利用“將各發光元件設置在薄膜Membrane層上,且在薄膜Membrane層布置用于向各發光元件傳輸控制信號的第二線路”的方式,替換現有技術中利用FPC向各發光元件傳輸控制信號的方式,降低了背光鍵盤的成本,且使得背光鍵盤的厚度減小,且取消了FPC的組裝步驟,消除了手工組裝帶來的不確定因素。由于各發光元件設置在薄膜Membrane層上,為了能夠實現背光鍵盤,需要使得各發光元件嵌入在導光板中,所以需要在支撐板上設置通孔,以便各發光元件通過相應的通孔嵌入至導光板。
可以理解的是,薄膜Membrane層11中的第一線路需要將其產生的信號發送至系統端,以便系統端依據該信號判斷出用戶按下了哪個按鍵。系統端需要向第二線路發送控制信號,以便控制各發光元件導通(亮)或斷開(滅)。
以計算機為例,則系統端為主機。主機是指計算機除去輸入輸出設備以外的主要機體部分。也是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控制箱體(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內存、硬盤、光驅、電源、以及其他輸入輸出控制器和接口。
第一線路具有第一出線端,第一出線端用于與系統端的第一連接端口相連;第二線路具有第二出線端,第二出線端用于與系統端的第二連接端口相連。系統端通過第一連接端口接收第一線路產生的信號;系統端通過第二連接端口向各發光元件發送控制信號。
如圖2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薄膜Membrane層的結構示意圖。
薄膜Membrane層11的第一突出端110中布置有第一出線端;薄膜Membrane層11的第二突出端111中布置有第二出線端。
第一線路和第二線路可以有共同的出線端,這樣系統端可以節省一個連接端口,且由于現有技術中的薄膜Membrane層11就具備一布置出線端的突出端,這樣,就節省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Assembly)的布板空間。
具體的,第一線路和第二線路具有共同出線端,如圖3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又一薄膜Membrane層的結構示意圖;共同出線端用于與系統端的連接端口相連,系統端通過連接端口向發光元件發送控制信號;以及接收第一線路產生的信號。
共同出線端是指圖3所示的共同突出端113布置有第一線路的第一出線端和第二線路的第二出線端。
圖2和圖3中所示的出線端的位置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不同而不同,以計算機為例,若主機包含光驅,則布置有第二出線端的突出端可以布置在薄膜Membrane層的左側;若主機不包含光驅,則布置有第二出線端的突出端可以布置在薄膜Membrane層的右側。
優選的,第一線路為銀線組成的線路,和/或,第二線路為銀線組成的線路。此時,將發光元件14設置在薄膜Membrane層上時,可以采用Membrane銀漿印刷線路的工藝。
如圖1所示的背光鍵盤,為了讓設置在薄膜Membrane層上的各發光元件以最短的路徑通過支撐板上的通孔嵌入至導光板中,優選的,各所述發光元件設置在所述薄膜Membrane層的底層,所述薄膜Membrane層與所述支撐板相對的一面為所述薄膜Membrane層的底層。
為了降低設置在薄膜Membrane層上的各發光元件的個數,優選的,發光元件為360°發光LED燈。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該電子設備包括背光鍵盤,所述背光鍵盤依次包括:薄膜Membrane層、支撐板以及導光板;
其中,所述薄膜Membrane層上設置有多個發光元件;
所述薄膜Membrane層布置有:用于在背光鍵盤中的按鍵被按下時產生相應信號的第一線路,以及,用于向各所述發光元件傳輸控制信號的第二線路,所述控制信號用于控制各所述發光元件導通或斷開;
所述支撐板設置有通孔,各所述發光元件通過相應的通孔嵌入所述導光板。
仍以計算機為例,則該電子設備的背光鍵盤的結構如圖4所示。
圖4中薄膜Membrane層具有兩個突出端。
在計算機中的背光鍵盤中,發光元件14對應的第二線路的走線及焊接方式可以與背光鍵盤中大小寫指示LED燈的工藝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如圖5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圖4所示背光鍵盤的A處細節放大示意圖。
圖5由上至下(圖4中指示了上下)依次包括:薄膜Membrane層11、支撐板12、導光板13以及反光板51,其中,發光元件14設置在薄膜Membrane層11的底層,通過支撐板12中的通孔,嵌入至導光板13中,因此,發光元件14的位置如圖5所示,涉及到了3個層。
最后,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申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申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申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