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紫外線燈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雙排氣管工藝結構的紫外線燈管。
背景技術:
現有的紫外線燈管采用單排氣管工藝結構,利用該排氣管先排氣后充入惰性氣體,但是對于只有一根排氣管的燈管而言,排氣過程只能是抽真空的過程,且當燈管的長度比較長,例如U型燈管達到40厘米以上或者長條直管達到60厘米以上時,就會出現排氣過程中一些微小的固體雜質不能隨排氣而被帶出的現象,特別是U型的燈管因為只有單排氣管,非排氣管所在段至排氣管所在段的距離較遠,導致影響到紫外線燈管的壽命和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雙排氣管工藝結構的紫外線燈管,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導致的上述多項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雙排氣管工藝結構的紫外線燈管,包括燈管和設在燈管內部兩端的燈芯,所述燈芯固定在連接座上,所述連接座固定于燈管內壁上,燈管固定有燈芯的兩端處分別設有第一排氣管和第二排氣管,所述第一排氣管和第二排氣管與燈管內部連通,燈芯包括兩根內導桿、兩根外導桿、兩片封裝片和燈絲,所述兩根外導桿伸入到燈管內并分別與封裝片連接,所述封裝片的另一端分別連接所述內導桿,所述內導桿的兩端連接所述燈絲,所述內導桿上設有第一轉折部和第二轉折部。
優選的,所述燈管為U型管,U型管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間距為1-10mm。
優選的,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管徑為10-20mm。
優選的,所述封裝片為耐高溫鉬片。
優選的,所述內導桿和外導桿為耐高溫鉬桿。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裝配方便,采用雙排氣管工藝結構,可以提高對燈管內雜質氣體和雜質固體的去除能力,排氣過程更加均勻,以及提高生成效率,改進燈芯結構,提高了燈絲的壽命,從而得到高性能和高壽命的紫外線燈管。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單排氣管工藝紫外線燈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的正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的側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的正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的側視圖。
圖6是現有技術燈芯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燈芯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燈管,11-第一支管,12-第二支管,2-第一排氣管,3-第二排氣管,4-連接座,5-內導桿,51-第一轉折部,52-第二轉折部,6-封裝片,7-外導桿,8-燈絲。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現有技術單排氣管工藝紫外線燈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現有技術燈芯的結構示意圖,采用的是內導桿和外導桿先是被焊接成一個整體,然后讓內導桿扣夾住燈絲,至此完成燈芯的制作。內導桿與各自的封裝片碰焊的時候,內導桿兩者應該是相互平行并保持一定的距離的,該距離收到燈管的直徑限制,然而由于燈絲的有效長度通常是會大于兩個內導桿之間的距離的,此時兩根內導桿會被燈絲撐開,同時內導桿會對燈絲產生一個壓縮的力,這樣的力對于燈管最終的穩定性是不利的。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雙排氣管工藝結構的紫外線燈管。
實施例1
圖2、圖3和圖7出示本實用新型雙排氣管工藝結構的紫外線燈管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種雙排氣管工藝結構的紫外線燈管,包括燈管1和設在燈管1內部兩端的燈芯,燈管1為長條狀直管,所述燈芯固定在連接座4上,所述連接座4固定于燈管1內壁上,燈管1固定有燈芯的兩端處分別設有第一排氣管2和第二排氣管3,所述第一排氣管2和第二排氣管3與燈管1內部連通,燈芯包括兩根內導桿5、兩根外導桿7、兩片封裝片6和燈絲8,所述兩根外導桿7伸入到燈管1內并分別與封裝片6連接,所述封裝片6的另一端分別連接所述內導桿5,所述內導桿5的兩端連接所述燈絲8,所述內導桿5上設有第一轉折部51和第二轉折部52。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封裝片6為耐高溫鉬片。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內導桿5和外導桿7為耐高溫鉬桿。
實施例2
圖4、圖5和圖7出示本實用新型雙排氣管工藝結構的紫外線燈管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種雙排氣管工藝結構的紫外線燈管,包括燈管1和設在燈管1內部兩端的燈芯,燈管1為U型管,所述燈芯固定在連接座4上,所述連接座4固定于燈管1內壁上,燈管1固定有燈芯的兩端處分別設有第一排氣管2和第二排氣管3,所述第一排氣管2和第二排氣管3與燈管1內部連通,燈芯包括兩根內導桿5、兩根外導桿7、兩片封裝片6和燈絲8,所述兩根外導桿7伸入到燈管1內并分別與封裝片6連接,所述封裝片6的另一端分別連接所述內導桿5,所述內導桿5的兩端連接所述燈絲8,所述內導桿5上設有第一轉折部51和第二轉折部52。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U型管的第一支管11和第二支管12的間距為1-10mm。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支管11和第二支管12的管徑為10-20mm。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封裝片6為耐高溫鉬片。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內導桿5和外導桿7為耐高溫鉬桿。
上述的兩個實施例中,燈芯的內導桿5上各自形成了兩個轉折部位(0第一轉折部51和第二轉折部52),這樣兩根內導桿5一端之間的距離可以適配燈絲8的長度,另一端之間的距離可以適配封裝片6(燈管對引腳即外導桿7距離)的距離限定。
通過第一排氣管2和第二排氣管3的雙排氣管工藝結構在排氣重啟過程中可以采用:1)第一排氣管2和第二排氣管3一起排氣,然后密封一根排氣管,另一根進行充氣;2)第一排氣管2和第二排氣管3一起充氣。這樣可以提高對燈管1內雜質氣體和雜質固體的去除能力,排氣過程更加均勻,以及提高生成效率。
基于上述,本實用新型結構雙排氣管工藝結構的紫外線燈管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為:結構簡單,裝配方便,采用雙排氣管工藝結構,可以提高對燈管內雜質氣體和雜質固體的去除能力,排氣過程更加均勻,以及提高生成效率,改進燈芯結構,提高了燈絲的壽命,從而得到高性能和高壽命的紫外線燈管。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