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磁線生產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玻璃絲繞包線繞包機構。
背景技術:
老式的玻璃絲包機繞包玻璃絲張力調整是用螺絲擰的,1個玻璃絲大概在1kg左右,在1kg的使用中,要停車5次左右來調整張力,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而且要用老虎鉗等工具才能調整,工人經常用力過猛擰斷螺絲,或者調整了沒有作用,開車的時候感覺不行,只能停車在重新調整。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目前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玻璃絲繞包線繞包機構,僅用調整一次,并能精確調整張力,省時省力。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玻璃絲繞包線繞包機構,所述玻璃絲繞包線繞包機構包括空心軸、行星盤、展紗盤和展紗撥絲棍,所述行星盤和展紗盤同心設于所述空心軸上,所述展紗撥絲棍設于所述展紗盤上,所述行星盤上設有若干玻璃絲紗團和若干展紗裝置,所述展紗裝置包括展紗勾、張力杠桿和彈簧,所述展紗勾通過張力杠桿與所述彈簧相連,所述彈簧通過一杠桿連接在所述行星盤上,所述展紗勾連接所述玻璃絲紗團和展紗撥絲棍,所述玻璃絲紗團通過軸承活動連接在所述行星盤上,該繞包機構通過所述空心軸與生產設備主體連接。
依照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展紗盤上設有斂紗勾,所述斂紗勾連接所述展紗勾與展紗撥絲棍。
依照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展紗撥絲棍相互對應垂直固定在展紗盤上。
依照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展紗撥絲棍設有4-8根。
依照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行星盤后同心連接導電環裝置。
依照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導電環裝置與生產設備主體連接。
本實用新型實施的優點: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玻璃絲繞包線繞包機構,包括空心軸、行星盤、展紗盤和展紗撥絲棍,所述行星盤和展紗盤同心設于所述空心軸上,所述展紗撥絲棍設于所述展紗盤上,所述行星盤上設有若干玻璃絲紗團和若干展紗裝置,所述展紗裝置包括展紗勾、張力杠桿和彈簧,所述展紗勾通過張力杠桿與所述彈簧相連,所述彈簧通過一杠桿連接在所述行星盤上,所述展紗勾連接所述玻璃絲紗團和展紗撥絲棍,所述玻璃絲紗團通過軸承活動連接在所述行星盤上,該繞包機構通過所述空心軸與生產設備主體連接;通過杠桿原理及彈簧彈性調整,只要調整一次就行了,不用任何工具就能調整,而且能看到調整的杠桿長度,對應張力大小,省時省力,對應產品質量也有很大提高,產品產量也由于少停車而增加。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玻璃絲繞包線繞包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玻璃絲繞包線繞包機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玻璃絲繞包線繞包機構,所述玻璃絲繞包線繞包機構包括空心軸1、行星盤2、展紗盤3和展紗撥絲棍31,所述行星盤2和展紗盤3同心設于所述空心軸1上,所述展紗撥絲棍31設于所述展紗盤3上,所述行星盤2上設有若干玻璃絲紗團21和若干展紗裝置4,所述展紗裝置4包括展紗勾41、張力杠桿42和彈簧43,所述展紗勾41通過張力杠桿42與所述彈簧43相連,所述彈簧43通過一杠桿44連接在所述行星盤2上,所述展紗勾41連接所述玻璃絲紗團21和展紗撥絲棍31,所述玻璃絲紗團21通過軸承活動連接在所述行星盤2上,該繞包機構通過所述空心軸1與生產設備主體連接。
在實際應用中,所述展紗盤3上設有斂紗勾32,所述斂紗勾32連接所述展紗勾41與展紗撥絲棍31。
在實際應用中,所述展紗撥絲棍相互對應垂直固定在展紗盤上。
在實際應用中,所述展紗撥絲棍設有4-8根。
在實際應用中,所述行星盤2后同心連接導電環裝置5。
在實際應用中,所述導電環裝置5與生產設備主體連接。
本實用新型實施的優點: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玻璃絲繞包線繞包機構,包括空心軸、行星盤、展紗盤和展紗撥絲棍,所述行星盤和展紗盤同心設于所述空心軸上,所述展紗撥絲棍設于所述展紗盤上,所述行星盤上設有若干玻璃絲紗團和若干展紗裝置,所述展紗裝置包括展紗勾、張力杠桿和彈簧,所述展紗勾通過張力杠桿與所述彈簧相連,所述彈簧通過一杠桿連接在所述行星盤上,所述展紗勾連接所述玻璃絲紗團和展紗撥絲棍,所述玻璃絲紗團通過軸承活動連接在所述行星盤上,該繞包機構通過所述空心軸與生產設備主體連接;通過杠桿原理及彈簧彈性調整,只要調整一次就行了,不用任何工具就能調整,而且能看到調整的杠桿長度,對應張力大小,省時省力,對應產品質量也有很大提高,產品產量也由于少停車而增加。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技術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