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終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終端,終端包括:設置有天線輻射區的中框、設置有非導電斷縫區域的金屬背板,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第一匹配/調諧電路和接地點;金屬背板與中框扣合,天線輻射區與非導電斷縫區域緊密接觸;天線輻射區包括第一輻射區和第二輻射區,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設置在第一輻射區,第一輻射區用于對GPS/WIFI天線的信號進行輻射;第一匹配/調諧電路設置在金屬背板上,用于對進入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的信號進行匹配和/或調諧;接地點設置在第一輻射區與第二輻射區之間,用于連接天線輻射區與金屬背板。
【專利說明】
一種終端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的電子設備領域的信號傳輸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終端。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電子產品的不斷發展,用戶在挑選手機時,不僅注重手機的通話性能,也越來越關心手機的美觀性,尤其是用戶追求的低調而奢華的消費理念,使得金屬質感的物品受到年青一代用戶的追捧。但是全金屬外殼會造成手機信號溢出困難,因此三段式金屬外殼已經成為了手機外觀設計的潮流。
[0003]現有技術中,三段式金屬外殼的上端設置有非導電斷縫區域,為了保證天線凈空區的面積,達到良好的信號溢出,通常將非導電斷縫區域設置在距手機上端較遠的位置,例如,距離上端5mm到15mm之間,因此影響了外殼金屬一體化的觀感。為了進一步提升手機的外觀,使手機外殼更加趨于金屬一體化,可以將非導電斷縫區域盡可能向上端移動,但這樣做會造成上端金屬區域變窄,導致天線凈空區縮小,進而影響手機的信號強度,而手機信號不佳還可能給用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用戶體驗較差。
【發明內容】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期望提供一種終端,能夠在保證天線性能的基礎上,提尚終端外殼金屬一體化的觀感,進而提尚用戶體驗。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6]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終端,所述終端包括:設置有天線輻射區的中框、設置有非導電斷縫區域的金屬背板,全球定位系統GPS/無線保真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第一匹配/調諧電路和接地點;
[0007]所述金屬背板與所述中框扣合,所述天線輻射區與所述非導電斷縫區域緊密接觸;
[0008]所述天線輻射區包括第一輻射區和第二輻射區,所述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設置在所述第一輻射區,所述第一輻射區用于對所述GPS/WIFI天線的信號進行輻射;
[0009]所述第一匹配/調諧電路設置在所述金屬背板上,用于對進入所述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的信號進行匹配和/或調諧;
[0010]所述接地點設置在所述第一輻射區與所述第二輻射區之間,用于連接所述天線輻射區與所述金屬背板。
[0011]可選的,所述終端還包括分集天線的饋電端口和第二匹配/調諧電路;
[0012]所述分集天線的饋電端口設置在所述第二輻射區,所述第二輻射區用于對所述分集天線的信號進行輻射;
[0013]所述第二匹配/調諧電路設置在所述金屬背板上,用于對進入所述分集天線的饋電端口的信號進行匹配和/或調諧。
[0014]可選的,所述終端還包括開關電路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開關電路連接;
[0015]所述開關電路設置在所述第二輻射區,并與所述金屬背板連接;
[0016]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在所述開關電路處于開啟狀態或關閉狀態時,所述分集天線實現不同的帶寬覆蓋。
[0017]可選的,所述控制器與所述第二匹配/調諧電路連接;所述控制器具體用于:
[0018]根據所述終端當前的工作頻率,確定是否開啟所述開關電路;
[0019]當確定開啟所述開關電路時,調整所述第二匹配/調諧電路,使得所述分集天線實現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4G網絡的帶寬覆蓋;
[0020]當確定關閉所述開關電路時,調整所述第二匹配/調諧電路,使得所述分集天線實現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2G網絡的帶寬覆蓋。
[0021]可選的,所述控制器與所述第一匹配/調諧電路連接;所述控制器還用于:
[0022]根據所述終端當前的工作頻率,調整所述第一匹配/調諧電路,使得所述GPS/WIFI天線同時實現GPS網絡和WIFI網絡的雙頻覆蓋。
[0023]可選的,所述天線輻射區設置在所述中框的第一邊框,所述第一邊框為所述中框靠近所述終端聽筒一側的邊框,且所述天線輻射區與所述中框的第二邊框和第三邊框斷開,所述第二邊框和所述第三邊框與所述第一邊框垂直。
[0024]可選的,所述天線輻射區的第一輻射區具有向所述第二邊框彎曲的第一彎曲部;所述天線輻射區的第二輻射區具有向所述第三邊框彎曲的第二彎曲部。
[0025]可選的,所述非導電斷縫區域的第一端具有與所述第一彎曲部弧度相同的第三彎曲部;所述非導電斷縫區域的第二端具有與所述第二彎曲部弧度相同的第四彎曲部。
[0026]可選的,所述非導電斷縫區域在所述金屬背板上的寬度大于或等于Imm(毫米),小于或等于2mm。
[0027]可選的,所述接地點至所述分集天線的饋電端口之間的距離大于或等于所述接地點至所述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之間的距離。
[0028]可選的,所述接地點至所述分集天線的饋電端口之間的距離與所述接地點至所述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之間的距離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
[0029]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終端,包括:設置有天線輻射區的中框、設置有非導電斷縫區域的金屬背板,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第一匹配/調諧電路和接地點;所述金屬背板與所述中框扣合,所述天線輻射區與所述非導電斷縫區域緊密接觸;所述天線輻射區包括第一輻射區和第二輻射區,所述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設置在所述第一輻射區,所述第一輻射區用于對所述GPS/WIFI天線的信號進行輻射;所述第一匹配/調諧電路設置在所述金屬背板上,用于對進入所述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的信號進行匹配和/或調諧;所述接地點設置在所述第一輻射區與所述第二輻射區之間,用于連接所述天線輻射區與所述金屬背板。相較于現有技術,由于天線輻射區設置在中框上,并分為兩個輻射區,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設置在對GPS/WIFI天線的信號進行輻射的第一輻射區,使得在天線凈空區較小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保證GPS或WIFI信號的輻射功率,進而保證了GPS/WIFI天線的性能,同時由于金屬背板與中框扣合時,天線輻射區與非導電斷縫區域緊密接觸,即非導電斷縫區域位于終端外殼的頂端,最大限度的實現了終端外殼的金屬一體化,提高了用戶體驗。
【附圖說明】
[0030]圖1為實現本發明各個實施例的移動終端的硬件結構示意圖;
[0031]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終端的結構示意圖1;
[0032]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終端的結構示意圖2;
[0033]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終端的結構示意圖3;
[0034]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終端的結構示意圖4;
[0035]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終端的結構示意圖5;
[0036]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終端的結構示意圖6;
[0037]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終端的結構示意圖7。
【具體實施方式】
[0038]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0039]現在將參考附圖描述實現本發明各個實施例的移動終端。在后續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諸如“模塊”、“部件”或“單元”的后綴僅為了有利于本發明的說明,其本身并沒有特定的意義。因此,"模塊"與"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0040]移動終端可以以各種形式來實施。例如,本發明中描述的終端可以包括諸如移動電話、智能電話、筆記本電腦、數字廣播接收器、個人數字助理(PDA)、平板電腦(PAD)、便攜式多媒體播放器(PMP)、導航裝置等等的移動終端以及諸如數字TV、臺式計算機等等的固定終端。下面,假設終端是移動終端。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將理解的是,除了特別用于移動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構造也能夠應用于固定類型的終端。
[0041]圖1為實現本發明各個實施例的移動終端的硬件結構示意。
[0042]移動終端100可以包括無線通信單元110和電源單元190等等。圖1示出了具有各種組件的移動終端,但是應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實施所有示出的組件。可以替代地實施更多或更少的組件。將在下面詳細描述移動終端的元件。
[0043]無線通信單元110通常包括一個或多個組件,其允許移動終端100與無線通信系統或網絡之間的無線電通信。例如,無線通信單元可以包括廣播接收模塊111、移動通信模塊112、無線互聯網模塊113、短程通信模塊114和位置信息模塊115中的至少一個。
[0044]廣播接收模塊111經由廣播信道從外部廣播管理服務器接收廣播信號和/或廣播相關信息。廣播信道可以包括衛星信道和/或地面信道。廣播管理服務器可以是生成并發送廣播信號和/或廣播相關信息的服務器或者接收之前生成的廣播信號和/或廣播相關信息并且將其發送給終端的服務器。廣播信號可以包括TV廣播信號、無線電廣播信號、數據廣播信號等等。而且,廣播信號可以進一步包括與TV或無線電廣播信號組合的廣播信號。廣播相關信息也可以經由移動通信網絡提供,并且在該情況下,廣播相關信息可以由移動通信模塊112來接收。廣播信號可以以各種形式存在,例如,其可以以數字多媒體廣播(DMB)的電子節目指南(EPG)、數字視頻廣播手持(DVB-H)的電子服務指南(ESG)等等的形式而存在。廣播接收模塊111可以通過使用各種類型的廣播系統接收信號廣播。特別地,廣播接收模塊111可以通過使用諸如多媒體廣播-地面(DMB-T)、數字多媒體廣播-衛星(DMB-S)、數字視頻廣播-手持(DVB-H),前向鏈路媒體(MediaFLO)的數據廣播系統、地面數字廣播綜合服務(ISDB-T)等等的數字廣播系統接收數字廣播。廣播接收模塊111可以被構造為適合提供廣播信號的各種廣播系統以及上述數字廣播系統。經由廣播接收模塊111接收的廣播信號和/或廣播相關信息可以存儲在存儲器160(或者其它類型的存儲介質)中。
[0045]移動通信模塊112將無線電信號發送到基站(例如,接入點、節點B等等)、外部終端以及服務器中的至少一個和/或從其接收無線電信號。這樣的無線電信號可以包括語音通話信號、視頻通話信號、或者根據文本和/或多媒體消息發送和/或接收的各種類型的數據。
[0046]無線互聯網模塊113支持移動終端的無線互聯網接入。該模塊可以內部或外部地耦接到終端。該模塊所涉及的無線互聯網接入技術可以包括無線局域網(WLAN)(W1-Fi)、無線寬帶(Wibro)、全球微波互聯接入(Wimax)、高速下行鏈路分組接入(HSDPA)等等。
[0047]短程通信模塊114是用于支持短程通信的模塊。短程通信技術的一些示例包括藍牙?、射頻識別(RFID)、紅外數據協會(IrDA)、超寬帶(UWB)、紫蜂?等等。
[0048]位置信息模塊115是用于檢查或獲取移動終端的位置信息的模塊。位置信息模塊的典型示例是全球定位系統(GPS)。根據當前的技術,GPS模塊115計算來自三個或更多衛星的距離信息和準確的時間信息并且對于計算的信息應用三角測量法,從而根據經度、瑋度和高度準確地計算三維當前位置信息。當前,用于計算位置和時間信息的方法使用三顆衛星并且通過使用另外的一顆衛星校正計算出的位置和時間信息的誤差。此外,GPS模塊115能夠通過實時地連續計算當前位置信息來計算速度信息。
[0049]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動終端的總體操作。例如,控制器180執行與語音通話、數據通信、視頻通話等等相關的控制和處理。另外,控制器180可以包括用于再現(或回放)多媒體數據的多媒體模塊181,多媒體模塊181可以構造在控制器180內,或者可以構造為與控制器180分離。控制器180可以執行模式識別處理,以將在觸摸屏上執行的手寫輸入或者圖片繪制輸入識別為字符或圖像。
[0050]電源單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電力或內部電力并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組件所需的適當的電力。
[0051]至此,已經按照其功能描述了移動終端。下面,為了簡要起見,將描述諸如折疊型、直板型、擺動型、滑動型移動終端等等的各種類型的移動終端中的直板型移動終端作為示例。因此,本發明能夠應用于任何類型的移動終端,并且不限于滑動型移動終端。
[0052]如圖1中所示的移動終端100可以被構造為利用經由幀或分組發送數據的諸如有線和無線通信系統以及基于衛星的通信系統來操作。
[0053]基于上述移動終端硬件結構,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54]實施例一
[0055]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終端20,所述終端20可以為手機,平板電腦或其他需要設置天線的設備,本發明實施例以手機為例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所述終端20包括:設置有天線輻射區2011的中框201、設置有非導電斷縫區域2021的金屬背板202,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1ning System,GPS)/無線保真(Wireless-FideIity,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 203,第一匹配/調諧電路204和接地點205。
[0056]其中,所述金屬背板202與所述中框201扣合,所述天線輻射區2011與所述非導電斷縫區域2021緊密接觸。所述天線輻射區2011包括第一輻射區2011a和第二輻射區2011b,所述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 203設置在所述第一輻射區2011a,所述第一輻射區201 Ia用于對所述GPS/WIFI天線的信號進行輻射。所述第一匹配/調諧電路204設置在所述金屬背板202上,用于對進入所述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 203的信號進行匹配和/或調諧。所述接地點205設置在所述第一輻射區2011a與所述第二輻射區2011b之間,用于連接所述天線輻射區2011與所述金屬背板202。
[0057]示例的,所述中框為手機側面的一圈邊框,介于屏幕和后殼之間,通常設置有音量鍵,鎖屏鍵,耳機插孔和電源插孔等。天線輻射區2011可以設置在中框201的任意一個邊上,本發明實施例以天線輻射區2011設置在中框201靠近聽筒的頂邊上為例進行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手機后殼為金屬背板202,為了盡量實現手機后殼的金屬一體化的觀感,需要在金屬背板202與中框201扣合時,使得天線輻射區2011與非導電斷縫區域2021緊密接觸,此時非導電斷縫區域2021位于金屬背板202上最靠近天線輻射區2011的頂端。當用戶觀察手機后殼時,看到的是整面金屬背板202,其頂端設置的非導電斷縫區域2021由于非常接近天線輻射區2011,基本可以被忽略,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手機后殼的金屬一體化的觀感。
[0058]同時,將非導電斷縫區域2021設置在金屬背板202的頂端,導致天線凈空區較小,影響了現有天線的性能。但是影響天線性能的參數有很多,天線的饋電端口以及接地點的位置,都會對天線的性能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可以通過對天線的饋電端口和接地點位置的調整,改善天線的性能。通常手機頂端會設置GPS/WIFI天線,即同一個天線既可以用于GPS信號的收發,也可以用于WIFI信號的收發。較佳的,可以將天線輻射區2011分為第一輻射區2011a和第二輻射區2011b,其中第一輻射區2011a用于對GPS/WIFI天線的信號進行輻射,將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204設置在第一輻射區2011a內,將接地點205設置在第一輻射區2011a和第二輻射區2011b之間,用于實現第一輻射區2011a和第二輻射區2011b的接地。
[0059]這樣一來,由于天線輻射區設置在中框上,并分為兩個輻射區,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設置在對GPS/WIFI天線的信號進行輻射的第一輻射區,使得在天線凈空區較小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保證GPS或WIFI信號的輻射功率,進而保證了GPS/WIFI天線的性能,同時由于金屬背板與中框扣合時,天線輻射區與非導電斷縫區域緊密接觸,即非導電斷縫區域位于終端外殼的頂端,最大限度的實現了終端外殼的金屬一體化,提高了用戶體驗。
[0060]可選的,如圖3所示,所述終端20還包括分集天線的饋電端口206和第二匹配/調諧電路207。其中,所述分集天線的饋電端口206設置在所述第二輻射區2011b,所述第二輻射區2011b用于對所述分集天線的信號進行輻射。所述第二匹配/調諧電路207設置在所述金屬背板202上,用于對進入所述分集天線的饋電端口 206的信號進行匹配和/或調諧。
[0061]示例的,手機中除了設置在底部的中心天線之外,還可以在頂部設置分集天線,當中心天線的性能難以滿足用戶需求時,可以通過分集天線輔助實現性能增強。具體的,在天線凈空區較小的情況下,可以將天線輻射區2011的第二輻射區2011b作為分集天線的輻射區,并將分集天線的饋電端口206設置在第二輻射區2011b內,使得分集天線的性能能夠滿足用戶需求。
[0062]可選的,如圖4所示,所述終端20還包括開關電路208和控制器209,所述控制器209分別與所述開關電路208和所述第二匹配/調諧電路207連接。所述開關電路208設置在所述第二輻射區2011b,并與所述金屬背板202連接;所述控制器209用于控制在所述開關電路208處于開啟狀態或關閉狀態時,所述分集天線實現不同的帶寬覆蓋。
[0063]示例的,手機的天線需要能夠實現4G和2G的帶寬覆蓋。如果手機接入4G網絡,則不需使用2G信號,如果手機接入2G網絡,則不需使用4G信號,因此實際應用中4G網絡和2G網絡是交替使用的,為了實現4G網絡和2G網絡的交替覆蓋,可以設置開關電路208,開關電路208處于開啟狀態和處于關閉狀態,分別對應不同的帶寬覆蓋。
[0064]可選的,所述控制器209具體用于:根據所述終端20當前的工作頻率,確定是否開啟所述開關電路208;當確定開啟所述開關電路208時,調整所述第二匹配/調諧電路207,使得所述分集天線實現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紅(1-66116作1:;[011,46)網絡的帶寬覆蓋;當確定關閉所述開關電路208時,調整所述第二匹配/調諧電路207,使得所述分集天線實現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2nd-Generat i on,2G)網絡的帶寬覆蓋。
[0065]示例的,當分集天線工作時,GPS和WIFI天線相當于50歐姆負載端,即分集天線與GPS和WIFI天線的相互獨立工作的,互不影響。當控制器209確定當前手機的工作頻率處于4G網絡時,可以控制開關電路208開啟,使得第二輻射區2011b與金屬背板202連接,開關電路208輸出第一電感值,控制器209在檢測到第一電感值之后,調整第二匹配/調諧電路207,使得集天線實現1710-2700MHZ的帶寬覆蓋,即實現4G網絡的帶寬覆蓋;當控制器209確定當前手機的工作頻率處于2G網絡時,可以控制開關電路208關閉,使得第二輻射區2011b與金屬背板202斷開,開關電路208輸出第二電感值,控制器209在檢測到第二電感值之后,調整第二匹配/調諧電路207,使得集天線實現824-960MHZ的帶寬覆蓋,即實現2G網絡的帶寬覆蓋。其中,所述第一電感值與所述第二電感值不同。
[0066]可選的,如圖5所示,控制器209與所述第一匹配/調諧電路204電連接;所述控制器209還用于:根據所述終端20當前的工作頻率,調整所述第一匹配/調諧電路204,使得所述GPS/WIFI天線同時實現GPS網絡和WIFI網絡的雙頻覆蓋。
[0067]示例的,當GPS和WIFI天線工作時,分集天線相當于50歐姆負載端,當控制器209確定手機當前正在使用GPS或WIFI時,可以調節第一匹配/調諧電路204中的電感值和電容值,使得手機可以同時實現1520-1680MHZ和2400-2500MHZ的雙頻覆蓋,即實現GPS和WIFI的通ig需求。
[0068]可選的,如圖6所示,所述天線輻射區2011設置在所述中框201的第一邊框201a,所述第一邊框201a為所述中框201靠近所述終端20聽筒一側的邊框,且所述天線輻射區2011與所述中框201的第二邊框201b和第三邊框201c斷開,所述第二邊框201b和所述第三邊框201 c與所述第一邊框201a垂直。
[0069]示例的,中框201總共有四個邊框,其中靠近手機聽筒的邊框為第一邊框201a,天線輻射區2011設置在所述第一邊框201a上,實際應用中,可以使用整個第一邊框201a作為天線輻射區2011,也可以使用部分第一邊框201a作為天線輻射區2011,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其中第二邊框201b和第三邊框201c與第一邊框201a垂直,為了保證天線信號的正常溢出,天線輻射區2011需要與第二邊框201b和第三邊框201c斷開。
[0070]可選的,如圖7所示,所述天線輻射區2011的第一輻射區2011a具有向所述第二邊框201b彎曲的第一彎曲部2011ai;所述天線輻射區2011的第二輻射區2011b具有向所述第三邊框201c彎曲的第二彎曲部2011bi。
[0071]示例的,為了達到更好的輻射效果,可以在天線輻射區2011的兩端設置彎曲部,彎曲部覆蓋手機的兩個頂點,增大了輻射區的面積。
[0072]可選的,如圖8所示,所述非導電斷縫區域2021的第一端具有與所述第一彎曲部2011ai弧度相同的第三彎曲部2021i;所述非導電斷縫區域2021的第二端具有與所述第二彎曲部2011bi弧度相同的第四彎曲部2021j。
[0073]示例的,為了更進一步的提高手機外殼金屬一體化的觀感,在視覺方面進一步減小了其寬度,可以將非導電斷縫區域2021設置為具有弧度的形狀,具體的,可以在非導電斷縫區域2021設置與第一彎曲部2011ai弧度相同的第三彎曲部2021i和與第二彎曲部2011bi弧度相同的第四彎曲部2021 j。
[0074]可選的,所述非導電斷縫區域2021在所述金屬背板202上的寬度大于或等于Imm(毫米),小于或等于2_。
[0075]示例的,由于設置在金屬背板201上的非導電斷縫區域2021的寬度僅有l-2mm,因此用戶在查看手機的金屬背板時,可以基本忽略頂端的非導電斷縫區域2021,最大限度的實現了金屬一體化的觀感。示例的,假設第一邊框201a厚度為0.6mm,垂直于紙面方向的高度為5mm,其作為天線輻射區2011的有效長度為86mm,非導電斷縫區域2021寬度為1.5mm,第二邊框201b和第三邊框201c垂直于紙面方向的高度為5mm,金屬背板201的長為138mm,寬為71mm,厚度為0.3mm,此時從背面看整個金屬背板201的金屬占比高達95 %。
[0076]可選的,所述接地點205至所述分集天線的饋電端口206之間的距離大于或等于所述接地點205至所述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203之間的距離。較佳的,所述接地點205至所述分集天線的饋電端口 206之間的距離與所述接地點205至所述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203之間的距離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
[0077]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終端,包括:設置有天線輻射區的中框、設置有非導電斷縫區域的金屬背板,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第一匹配/調諧電路和接地點;所述金屬背板與所述中框扣合,所述天線輻射區與所述非導電斷縫區域緊密接觸;所述天線輻射區包括第一輻射區和第二輻射區,所述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設置在所述第一輻射區,所述第一輻射區用于對所述GPS/WIFI天線的信號進行輻射;所述第一匹配/調諧電路設置在所述金屬背板上,用于對進入所述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的信號進行匹配和/或調諧;所述接地點設置在所述第一輻射區與所述第二輻射區之間,用于連接所述天線輻射區與所述金屬背板。相較于現有技術,由于天線輻射區設置在中框上,并分為兩個輻射區,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設置在對GPS/WIFI天線的信號進行輻射的第一輻射區,使得在天線凈空區較小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保證GPS或WIFI信號的輻射功率,進而保證了GPS/WIFI天線的性能,同時由于金屬背板與中框扣合時,天線輻射區與非導電斷縫區域緊密接觸,即非導電斷縫區域位于終端外殼的頂端,最大限度的實現了終端外殼的金屬一體化,提高了用戶體驗。
[0078]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裝置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裝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該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裝置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79]上述本發明實施例序號僅僅為了描述,不代表實施例的優劣。
[0080]在實際應用中,所述加密單元1072、解密單元1073可由位于移動終端中的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處理器(Micro Processor Unit,MPU)、數字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FPGA)等實現,顯示單元1071包括顯示屏以及驅動該顯示屏工作的硬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實施例方法可借助軟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臺的方式來實現,當然也可以僅通過硬件來實現,但很多情況下前者是更佳的實施方式。
[0081]基于這樣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可以以軟件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計算機軟件產品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如R0M/RAM、磁碟、光盤)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移動終端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述的方法。
[0082]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終端包括:設置有天線輻射區的中框、設置有非導電斷縫區域的金屬背板,全球定位系統GPS/無線保真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第一匹配/調諧電路和接地點; 所述金屬背板與所述中框扣合,所述天線輻射區與所述非導電斷縫區域緊密接觸; 所述天線輻射區包括第一輻射區和第二輻射區,所述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設置在所述第一輻射區,所述第一輻射區用于對所述GPS/WIFI天線的信號進行輻射; 所述第一匹配/調諧電路設置在所述金屬背板上,用于對進入所述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的信號進行匹配和/或調諧; 所述接地點設置在所述第一輻射區與所述第二輻射區之間,用于連接所述天線輻射區與所述金屬背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終端還包括分集天線的饋電端口和第二匹配/調諧電路; 所述分集天線的饋電端口設置在所述第二輻射區,所述第二輻射區用于對所述分集天線的信號進行輻射; 所述第二匹配/調諧電路設置在所述金屬背板上,用于對進入所述分集天線的饋電端口的信號進行匹配和/或調諧。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終端還包括開關電路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開關電路連接; 所述開關電路設置在所述第二輻射區,并與所述金屬背板連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在所述開關電路處于開啟狀態或關閉狀態時,所述分集天線實現不同的帶寬覆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與所述第二匹配/調諧電路連接;所述控制器具體用于: 根據所述終端當前的工作頻率,確定是否開啟所述開關電路; 當確定開啟所述開關電路時,調整所述第二匹配/調諧電路,使得所述分集天線實現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4G網絡的帶寬覆蓋; 當確定關閉所述開關電路時,調整所述第二匹配/調諧電路,使得所述分集天線實現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2G網絡的帶寬覆蓋。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與所述第一匹配/調諧電路連接;所述控制器還用于: 根據所述終端當前的工作頻率,調整所述第一匹配/調諧電路,使得所述GPS/WIFI天線同時實現GPS網絡和WIFI網絡的雙頻覆蓋。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輻射區設置在所述中框的第一邊框,所述第一邊框為所述中框靠近所述終端聽筒一側的邊框,且所述天線輻射區與所述中框的第二邊框和第三邊框斷開,所述第二邊框和所述第三邊框與所述第一邊框垂直。7.根據權利要求6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輻射區的第一輻射區具有向所述第二邊框彎曲的第一彎曲部;所述天線輻射區的第二輻射區具有向所述第三邊框彎曲的第二彎曲部。8.根據權利要求7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導電斷縫區域的第一端具有與所述第一彎曲部弧度相同的第三彎曲部;所述非導電斷縫區域的第二端具有與所述第二彎曲部弧度相同的第四彎曲部。9.根據權利要求6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導電斷縫區域在所述金屬背板上的寬度大于或等于I毫米_,小于或等于2_。10.根據權利要求2至5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點至所述分集天線的饋電端口之間的距離大于或等于所述接地點至所述GPS/WIFI天線的饋電端口之間的距離。
【文檔編號】H01Q1/44GK105958198SQ201610284146
【公開日】2016年9月2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9日
【發明人】陳龍
【申請人】努比亞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