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濾波器的雜散耦合消除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移動通信領域,特別是一種濾波器,具體地說是一種濾波器的雜散耦合消除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發射功率越來越大,頻率資源越來越緊張。同一通信系統的發射和接收信號之間為了互不干擾,需要很高的收發抑制;不同通信系統和通信模式之間需要很好的抗干擾能力,也要求把帶外的信號盡可能大的被衰減掉。所有頻段的分割、開發利用都是用濾波器來實現的。濾波器的主要功能便是應用于通信系統中,用以濾除有用信號外的其他干擾信號。
[0003]在移動通信領域,隨著技術的發展,對于系統內濾波器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要求的提高,微波濾波器呈現出指標高,體積小,低成本的特征。在實現這些高性能濾波器的時候,受限于腔體尺寸,有時候需要在腔體內部引入交叉耦合,而有些濾波器隨著腔體內部諧振腔分布的不同,濾波器的內部會產生雜散耦合。
[0004]濾波器內部如果存在雜散耦合,會對濾波器性能產生影響,其主要影響通帶外的抑制特性,這樣降低了對通帶外的干擾信號抑制能力,也使得濾波器的特性能達不到設計時的設計要求。同時,濾波器交叉耦合極點之間會因為濾波器自身的雜散耦合產生串擾,使得濾波器的性能不能達到要求,因此需要消除濾波器中的雜散耦合以保證濾波器的性能。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結構簡單、合理,能夠有效消除雜散耦合,提高濾波器性能的一種濾波器的雜散耦合消除結構。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7]—種濾波器的雜散耦合消除結構,包括有殼體和固定于所述殼體的腔體內的諧振器,其中,諧振器包括第一諧振器、第二諧振器、第三諧振器、第四諧振器以及第五諧振器,諧振器呈W型結構分布,第二諧振器、第三諧振器以及第五諧振器依次分布于W型結構上部的三個頂角上,第一諧振器和第四諧振器依次分布于W型結構下部的兩個底角上;第一諧振器和第四諧振器之間設置有與所述諧振器的極性相反的耦合棒,耦合棒包括耦合棒主體和耦合棒支架,耦合棒主體的兩端分別對應與第一諧振器和第四諧振器相抵配合。
[0008]優化的技術措施還包括:
[0009]上述的第一諧振器和第四諧振器之間設置有隔板。
[0010]上述的耦合棒支架的截面呈工字型結構,隔板上開設有與所述耦合棒支架的凹槽,親合棒支架嵌置于隔板的凹槽內。
[0011 ]上述的耦合棒支架的底部設置有卡槽,該卡槽與所述隔板的凹槽底部相配合;耦合棒支架工字型結構兩側的滑槽與所述隔板的凹槽側壁相配合。
[0012]上述的第二諧振器、第一諧振器以及第三諧振器呈正三角形分布;第三諧振器、第四諧振器以及第五諧振器呈正三角形分布。
[0013]上述的諧振器的截面呈T型結構,諧振器的中心開設有空腔。
[0014]上述的諧振器通過沉頭螺釘固定于所述殼體上,沉頭螺釘置于對應諧振器的空腔內。
[0015]上述的殼體外蓋設有調諧蓋板,該調諧蓋板通過調諧螺桿以及螺母與所述殼體相固定。
[0016]上述的諧振器的極性為正極,耦合棒的極性為負極。
[0017]上述的諧振器的極性為負極,耦合棒的極性為正極。
[001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濾波器的雜散耦合消除結構,濾波器內設置有呈W型結構分布的五個諧振器,即第一諧振器、第二諧振器、第三諧振器、第四諧振器以及第五諧振器;第二諧振器、第三諧振器以及第五諧振器依次分布于W型結構上部的三個頂角上,第一諧振器和第四諧振器依次分布于W型結構下部的兩個底角上,第一諧振器和第四諧振器之間設置有與諧振器的極性相反的耦合棒,耦合棒的耦合棒主體兩端分別對應與第一諧振器和第四諧振器相抵配合。通過在產生雜散耦合處引入與諧振器的極性相反的耦合棒,以此來消除濾波器內產生的雜散耦合,從而保證濾波器的性能能夠滿足使用需求,其結構簡單、合理,能夠有效消除雜散耦合,提高濾波器的性能。
[0019]另外,在第一諧振器和第四諧振器之間設置有隔板,并將耦合棒通過耦合棒支架嵌置于隔板上相適配的凹腔內,保證了耦合棒固定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使耦合棒能夠充分發揮其消除的雜散耦合的作用,保證濾波器內的雜散耦合能夠被有效消除。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21 ]圖2是圖1蓋上調諧蓋板后沿A-A的剖視結構圖;
[0022]圖3是圖2中I部放大圖;
[0023]圖4是圖1中耦合棒的結構示意。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5]如圖1至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液壓工作原理示意圖以及結構示意圖。
[0026]其中的附圖標記為:殼體1、腔體la、空腔2a、第一諧振器21、第二諧振器22、第三諧振器23、第四諧振器24、第五諧振器25、耦合棒3、耦合棒主體31、耦合棒支架32、卡槽32a、滑槽32b、隔板4、沉頭螺釘5、調諧蓋板6、調諧螺桿7、螺母8。
[0027]如圖1至圖4所示:
[0028]實施例一,
[0029]—種濾波器的雜散耦合消除結構,包括有殼體I和固定于所述殼體I的腔體Ia內的諧振器,其中,諧振器包括第一諧振器21、第二諧振器22、第三諧振器23、第四諧振器24以及第五諧振器25,諧振器呈W型結構分布,第二諧振器22、第三諧振器23以及第五諧振器25依次分布于W型結構上部的三個頂角上,第一諧振器21和第四諧振器24依次分布于W型結構下部的兩個底角上;第一諧振器21和第四諧振器24之間設置有與所述諧振器的極性相反的耦合棒3,親合棒3包括親合棒主體31和親合棒支架32,親合棒主體31的兩端分別對應與第一諧振器21和第四諧振器24相抵配合。
[0030]相對應的,殼體I呈W型結構,殼體I的腔體Ia也呈W型結構;第一諧振器21、第二諧振器22、第三諧振器23、第四諧振器24以及第五諧振器25呈W型結構排列,并固定于殼體I的腔體Ia內。
[0031]實施例中,第一諧振器21和第四諧振器24之間設置有隔板4。
[0032]實施例中,耦合棒支架32的截面呈工字型結構,隔板4上開設有與所述耦合棒支架32的凹槽,耦合棒支架32嵌置于隔板4的凹槽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