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預絕緣鋁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鋁管,特別涉及一種預絕緣鋁管。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在用于0.6/lkV架空集束電纜的系統中,連接電纜用的鋁管11的兩端各加工一個導線孔12,鋁管用于導體穿入,借助壓接工具,使鋁管變形握緊導體;使用時,將電纜的連接端的絕緣去除,其長度略長于導線孔12的深度,然后按施工要求處理電纜剝裸的導體,將電纜導體插入導線孔12內,確保插到導線孔12的孔底,然后借助壓接工具,使鋁管11變形握緊導體壓接完成后,因為安全原因,在鋁管11的表面需熱縮絕緣層以達到絕緣性能。0.6/lkV架空集束電纜的系統多用在城鎮及人口密集型地域,現階段有很大部分轉向地下布置,所以要求安全等級高,防水、密封、絕緣性能要好,然此款表面裸露的鋁管 11,僅通過后續熱縮絕緣層,為達到足夠的防水、密封、絕緣性,往往須不同種材料數層處理才能達到。施工時須配置很多的器材,器具,需要很大的施工空間,致施工成本高,施工速度慢,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預絕緣鋁管,其為施工提供了便捷, 提高了施工效率,節約成本。為解決所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預絕緣鋁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絕緣密封帽、鋁管本體、絕緣塑料管、導線孔,絕緣塑料管包裹在鋁管本體的外圍,兩只絕緣密封帽分別裝于鋁管本體的兩端口,通過絕緣塑料管的內縮端口固定絕緣密封帽,導線孔開在鋁管本體內且與絕緣密封帽連接。優選地,所述絕緣塑料管的長度大于鋁管本體的長度。本實用新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為施工提供了便捷,提高了施工效率,節約成本。
圖1為現有鋁管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預絕緣鋁管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預絕緣鋁管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舉個較佳實施例,并結合附圖來更清楚完整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預絕緣鋁管包括絕緣密封帽5、鋁管本體6、絕緣塑料管7、導線孔8,絕緣塑料管7包裹在鋁管本體6的外圍,絕緣塑料管7的長度大于鋁管本體6的長度,兩只絕緣密封帽5分別裝于鋁管本體6的兩端口,通過絕緣塑料管7的內縮端口固定絕緣密封帽5。導線孔8開在鋁管本體6內且與絕緣密封帽5連接。本實用新型預絕緣鋁管通過制造工廠的標準化作業控制,在鋁管本體6的外圍采用注塑工藝注塑成型絕緣塑料管7,且在鋁管本體6的端口與絕緣塑料管7的端口之間設計預留有足夠安裝絕緣密封帽5的空間,此結構把鋁管本體6嚴實包裹起來,以替代常規鋁管在現場做絕緣時需用多種材料、多層絕緣、防水、密封、需用很多的器具及器材輔助施工,為施工提供了便捷,提高了施工效率,節約成本。本實用新型預絕緣鋁管的整個預絕緣過程轉移到制造工廠的標準化作業,進一步提高連接質量。絕緣塑料管7采用高強度、高韌性、高絕緣性塑料材料制成,提高了產品的耐壓性能,可在水下承受6Kv/60s的電壓測試。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預絕緣鋁管上通過注塑模形成一系列的永久性標志,包括電纜剝離長度標志1、壓模標志2、壓次標志3、電纜規格標志4 ;電纜剝離長度標志1指示剝裸電纜的長度;壓模標志2指示鉗壓應使用的壓模,壓次標志3指示施工鉗壓的次數及順序;電纜規格標志4指示此產品用線規格,所有標志以指導施工,規范施工過程,保證施工質量。絕緣密封帽5設計有不同種顏色,每種顏色對應一種規格的電纜,以便于施工人員識別用線規格,一目了然,也便于施工監查的人員容易檢查,如有施工錯誤,提早發現,消除急 ^^ ο本實用新型預絕緣鋁管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依據電纜規格標志4 (參考絕緣密封帽5的顏色)選適配的電纜,依據電纜剝離長度標志1剝裸相應長度的電纜,按施工規范處理裸導體。其次,將剝裸的電纜導體端先經過絕緣密封帽5中間的小孔,插入到鋁管本體 6的導線孔8的底部,依據壓模標志2,選取壓模,裝于適配的工具鉗壓,按壓次標志3,指示的次數及順序進行鉗壓,壓完壓次標志3的次數即施工完成。雖然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 這些僅是舉例說明,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多種變更或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
權利要求1.一種預絕緣鋁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絕緣密封帽、鋁管本體、絕緣塑料管、導線孔, 絕緣塑料管包裹在鋁管本體的外圍,兩只絕緣密封帽分別裝于鋁管本體的兩端口,通過絕緣塑料管的內縮端口固定絕緣密封帽,導線孔開在鋁管本體內且與絕緣密封帽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絕緣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塑料管的長度大于鋁管本體的長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預絕緣鋁管,其包括絕緣密封帽、鋁管本體、絕緣塑料管、導線孔,絕緣塑料管包裹在鋁管本體的外圍,兩只絕緣密封帽分別裝于鋁管本體的兩端口,通過絕緣塑料管的內縮端口固定絕緣密封帽,導線孔開在鋁管本體內且與絕緣密封帽連接。本實用新型為施工提供了便捷,提高了施工效率,節約成本。
文檔編號H02G1/16GK202178531SQ201120324520
公開日2012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31日
發明者施小鋒, 施希鋒 申請人:江蘇嘉盟電力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