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配電線路中邊相導線的張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操作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緊線方法。
背景技術:
在電力系統中從降壓變電站把電力輸送到配電變壓器或者將配電變壓器的電力輸送到用電單位的線路成為配電線路。配電線路的新建、大修或改造過程中大都采用混凝土電桿來對導線進行支撐,導線通過耐張桿橫擔架設在混凝土電桿上,這樣可以保證導線安裝的牢固性。配電線路中通常輸送的單相電壓,也就說相鄰混凝土電桿之間通常只平行架設兩根邊相導線。邊相導線放置在耐張桿橫擔上后,需要將相鄰混凝土電桿之間的邊相導線拉緊才能固定。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緊線器對每一根邊相導線分別進行拉緊操作, 但在緊線過程中,由于兩根邊相導線分別由兩組力量進行拉緊,因此緊線時施加在兩根邊相導線上的力量便不會均勻,當兩組力量相差較大時,極易造成耐張桿橫擔扭轉,當耐張桿橫擔扭轉至與邊相導線平行時,則會使兩根邊相導線交叉,出現這種情況后再去調正耐張桿橫擔,則會非常麻煩,耗費較大的人力物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緊線方法,能夠保證配電線路中兩邊相導線在緊線過程中的受力平衡,不會使耐張桿橫擔發生扭轉,并且還能夠提高緊線的工作效率。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用于配電線路中邊相導線的張緊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驟
A.首先在耐張桿橫擔兩端安裝邊相導線的位置分別設置一個導向滑輪;
B.將邊相導線的自由端繞過導向滑輪后再穿過一個鋁合金緊線器,用鋁合金緊線器將邊相導線卡緊;
C.在鋁合金緊線器上設置一個U型環扣;
D.將帶有牽引繩的牽引滑輪繞在平衡繩的中部;
E.將平衡繩的兩個自由端分別固定在兩個鋁合金緊線器的U型環扣中,通過牽引牽引繩將兩根邊相導線拉緊。上述平衡繩為鋼絲繩,鋼絲繩的直徑為l(Tl4mm,長度為l(Tl5m。本發明所述鋁合金緊線器的具體結構為所述鋁合金緊線器包括底板、連桿I、連桿II、連桿III以及拉手,底板上設置有凸塊、滑道I和滑道II ;所述連桿I和拉手通過銷軸 I活動鉸接在底板的滑道I中,連桿I和連桿II的一端通過銷軸II鉸接,連桿II的中部和連桿III通過銷軸III鉸接,連桿II的另一端與底板的凸塊通過銷軸IV鉸接,連桿III通過銷軸 V鉸接在底板的滑道II中,滑道II相對滑道I傾斜設置;所述凸塊與連桿III之間設置有用于穿過邊相導線的導線卡槽。所述拉手的改進在于拉手為U形結構,所述拉手的兩開口端分別位于底板的兩側并通過銷軸I鉸接。
本發明的改進還在于所述銷軸II上設置有使連桿I、連桿II及連桿III收縮的復位彈黃。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所取得的技術進步在于。本發明所述的緊線方法簡單、實用、易懂、易學,在實際工作中可操作性強。在配電線路建設過程中采用本發明所述的方法進行導線的拉緊,可通過設置在橫擔上的與導線相配裝的滑輪在緊線過程中將兩邊相的導線弧垂自動調平,免去在緊線過程中對單相導線進行相互調弧垂的工序,縮短了施工時間,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基礎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配電線路中平衡繩緊線法的使用,有效避免了配電線路在新建、大修或改造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過的耐張桿橫擔扭轉現象,為標準化的線路施工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平衡繩采用直徑為l(Tl4mm,長度為l(Tl5m的鋼絲繩,可以充分保證相鄰混凝土電桿之間邊相導線拉緊時所需的拉力要求。如果直徑較小,在張緊過程中則容易出現平衡繩斷裂;如果直徑較大則不能與牽引滑輪相配裝,并且容易滑出牽引滑輪的輪槽,造成張緊時平衡繩脫落現象的發生。本發明中所限定的鋁合金緊線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各部件以底板為基準,運用杠桿原理設計,使用壽命長。拉手設置為弧形結構,方便工作人員在操作時握持;復位彈簧的設置,能夠使邊相導線在穿過導線卡槽后使連桿I、連桿II及連桿III自動復位,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圖I :本發明緊線狀態時的示意圖。圖2 :為本發明所述的鋁合金緊線器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鋁合金緊線器,2.牽引滑輪,3.導向滑輪,4.平衡繩,5.邊相導線,6.耐張桿橫擔,7.混凝土電桿,8. U型環扣,9.牽引繩,11.底板,110.凸塊,111.滑道I,112. 滑道II,12.拉手,13.連桿I,14.連桿II,15.連桿III,161.銷軸I,162.銷軸II,163.銷軸III,164.銷軸IV,165.銷軸V,L.導線卡槽。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一種用于配電線路中邊相導線的張緊方法,在操作過程中主要用到鋁合金緊線器兩個,牽引滑輪一個,導向滑輪兩個,平衡繩一條,牽引機一臺。本實施例中牽引繩采用直徑為14mm、長度為IOm的鋼絲繩,鋼絲繩的兩自由端插成繩套形式。本發明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所述
A.首先在耐張桿橫擔6的兩端、安裝邊相導線的位置上分別固定一個導向滑輪3 ;導向滑輪朝上設置,導向滑輪的輪槽深度大于邊相導線的直徑,以邊相導線保證在張緊過程中不會脫離導向滑輪而飛離。B.分別將兩條邊相導線5的自由端繞過耐張桿橫擔上相應位置的導向滑輪3,然后再將該自由端穿過一個鋁合金緊線器I,用鋁合金緊線器將邊相導線卡緊。上述的鋁合金緊線器包括底板11、連桿I、連桿II、連桿III以及拉手;底板上設置有凸塊、滑道I和滑道II ;拉手為U形結構,拉手的兩開口端分別位于底板的兩側;凸塊與連桿III之間設置有用于穿過邊相導線的導線卡槽L。其中連桿I和拉手通過銷軸I活動鉸接在底板的滑道I中,連桿I和底板均位于拉手的兩開口端之間。滑道I中靠近導線卡槽的一端還設置有用于使銷軸I復位的復位彈簧。連桿II的一端和連桿I通過銷軸II鉸接,連桿II的中部和連桿III通過銷軸III鉸接,連桿 II的另一端與底板的凸塊通過銷軸IV鉸接。連桿III通過銷軸V鉸接在底板的滑道II中。本實施例中滑道I、銷軸I以及銷軸V三者的連線為一條直線,滑道II相對該直線傾斜設置。在穿邊相導線的過程中,首先通過操作拉手,使拉手和連桿I在滑道I中向導線卡槽L側運動,此時連桿II在連桿I作用下導線卡槽L側運動,并同時帶動連桿III在滑道II 中向導線卡槽L的進線端移動,從而將連桿III與凸塊分離,并形成導線卡槽L ;然后將邊相導線穿過導線卡槽,再松開拉手,此時連桿I、連桿II及連桿III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復位, 將邊相導線卡緊。C.在鋁合金緊線器的拉手上設置一個U型環扣8,U型環扣環接在拉手上。D.將鋼絲繩穿在一個帶有牽引繩9的牽引滑輪2中。E.最后再將鋼絲繩兩個自由端的繩套分別套接在兩個鋁合金緊線器的U型環扣的扣環中,通過牽引機牽引牽引繩的另一端,將兩根邊相導線拉緊。由于牽引滑輪設置在鋼絲繩的中部,牽引線固定在牽引滑輪中,牽引機在緊線過程中對兩邊相導 線同時施加拉力,使兩邊相導線受力平衡,然后根據邊相導線的弧垂要求進行牽引。采用本發明所述的方法對邊相導線進行張緊后,兩邊相導線的弧垂是一樣的,并且耐張桿橫擔不會轉動,保證了施工的規范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權利要求
1.用于配電線路中邊相導線的張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驟 A.首先在耐張桿橫擔兩端安裝邊相導線的位置分別設置一個導向滑輪; B.將邊相導線的自由端繞過導向滑輪后再穿過一個鋁合金緊線器,用鋁合金緊線器將邊相導線卡緊; C.在鋁合金緊線器上設置一個U型環扣; D.將一平衡繩穿在一帶有牽引繩的牽引滑輪中; E.將平衡繩的兩個自由端分別固定在兩個鋁合金緊線器的U型環扣中,通過牽引牽引繩將兩根邊相導線拉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配電線路中邊相導線的張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繩為鋼絲繩,鋼絲繩的直徑為l(Tl4mm,長度為l(Tl5m。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配電線路中邊相導線的張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鋁合金緊線器包括底板(11)、連桿I (13)、連桿II (14)、連桿111(15)以及拉手(12),底板上設置有凸塊(110)、滑道I (111)和滑道II (112);所述連桿I (13)和拉手(12)通過銷軸I(161)活動鉸接在底板的滑道I(111)中,連桿I (13)和連桿II (14)的一端通過銷軸II(162)鉸接,連桿II(14)的中部和連桿III (15)通過銷軸III (163)鉸接,連桿II (14)的另一端與底板的凸塊(110)通過銷軸IV (164)鉸接,連桿III (15)通過銷軸V (165)鉸接在底板的滑道(112)中,滑道II (112)相對滑道I (111)傾斜設置;所述凸塊(110)與連桿111(15)之間設置有用于穿過邊相導線的導線卡槽(U。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配電線路中邊相導線的張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12)為U形結構,所述拉手的兩開口端分別位于底板的兩側并通過銷軸I (161)鉸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配電線路中邊相導線的張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銷軸II (162)上設置有使連桿I (13)、連桿II (14)及連桿III (15)收縮的復位彈簧。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配電線路中邊相導線的張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耐張桿橫擔兩端設置導向滑輪;將邊相導線的自由端繞過導向滑輪后再穿過一個鋁合金緊線器;在鋁合金緊線器上設置一個U型環扣;將帶有牽引繩的牽引滑輪繞在平衡繩的中部;最后將平衡繩的兩個自由端分別固定在兩個鋁合金緊線器的U型環扣中,通過牽引牽引繩將兩根邊相導線拉緊。本發明的應用能夠保證配電線路中兩邊相導線在緊線過程中的受力平衡,不會使耐張桿橫擔發生扭轉,并且還能夠提高緊線的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H02G7/02GK102709855SQ20121013390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日
發明者陳俊科 申請人:元氏縣供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