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河船舶用小型風力發電變換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內河船舶用小型風力發電變換器,屬于電力電子技術和新能源【技術領域】,其結構包括一個非工頻整流電路;一個具有升降壓功能的無源逆變電路、一個負載端低通濾波器、一個為蓄電池充電的電流反饋降壓型斬波電路;其中,具有升降壓功能的無源逆變電路又包括:一個具有升壓功能的直流斬波級、一個由電感和電容構成的阻抗網絡級、一個由單向全控型電力電子器件構成的逆變電路。本發明適合于電阻、電容、電感等任何負載;在最大負載到空載范圍內均可工作;可靠性、抗電磁干擾性能等方面符合船舶電磁環境的要求。
【專利說明】 內河船舶用小型風力發電變換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風力發電系統的配套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內河船舶用小型風力發電變換器,該變換器特別適合于在內河船舶中的1000W10000W范圍的中小型風力發電設備中使用。
【背景技術】
[0002]內河船舶采用小型風力發電作為輔助電源,特別是在停泊狀態,是一種節能、環保的有效措施。現在有一些內河船舶安裝了風力發電設備。作為其核心部件的電能變換器一般都采用通用的離網式小型風力發電設備的產品,并沒有考慮船舶上的電氣負載的諸多特殊點。就船舶用風力發電設備的負載而言,有以下特殊之處:(1)負載性質多變,電感性、電容性、純電阻性均有可能運行。(2)負載變化較大,有可能滿載甚至過載,也有可能負載極輕甚至空載。(3)內河船舶的空間局促,電磁干擾很強烈。(4)由于船舶行駛和停泊的關系,風力和風向變化很大而且頻繁,可能造成風力發電機輸出電壓有大的波動,變換器必須具有特殊的適應能力。一般通用小型風力發電變換器是難以很好地應對上述問題的。本發明針對上述特殊要求,開發一種適合于在內河船舶供電系統中使用,并能夠兼顧其他工作環境的離網式小型風力發電變換裝置。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技術任務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內河船舶用小型風力發電變換器。
[0004]風力發電機發出的頻率、幅值均變化的交流電壓經非工頻整流器整流后成為幅度隨風力變化的直流電壓。該能量的走向可以為后級電路提供能源經各級變換后為負載供電;也可以經過充電器為蓄電池供電。
[0005]負載獲得的工頻交流電能由無死區逆變電路提供;逆變電路由直流升壓電路供給直流能量;而直流升壓電路獲取能量的途徑有二:其一是由風力發電機經非工頻整流器輸出提供;另一途徑是在無風或風力過小時由蓄電池供給。兩者的選擇靠圖1中二極管Da和Db的連接自動完成,即上述2個能量源中輸出電壓較高者向后級電路提供能量。
[0006]非工頻整流輸出的另一用途是為蓄電池充電,在非工頻整流電壓高于蓄電池電壓時,可以通過充電電路為蓄電池供應穩定的充電電流。
[0007]為了使負載得到規范的50Hz正弦波電壓,并且對于電感性、電容性和純電阻性任何負載都能夠可靠用電,在逆變器輸出與負載之間接有LC濾波器。
[0008]整個強電系統靠控制電路控制,控制電路的輸入信號為:1)來自負載端的反饋信息,為直流電壓信號,其值正比于輸出正弦電壓的有效值。2)蓄電池電壓檢測信號,為直流電壓信號,其值正比于蓄電池電壓,該信號作為決定蓄電池充電與否的依據。3)非工頻整流的輸出電壓信號,正比于風力發電機的輸出電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風力的大小。
[0009]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內河船舶用小型風力發電變換器,內河船舶用小型風力發電變換器,其特征在于,它包
括:
一個非工頻整流電路;
一個具有升降壓功能的無源逆變電路;
一個負載端低通濾波器;
一個為蓄電池充電的電流反饋降壓型斬波電路。
[0010]所述非工頻整流電路包括二極管Drf Dr4和電容Cr,二極管Drl的正極與二極管Dr3的負極相連接并一起接風力發電機的其中一輸出端,二極管Dr2的正極與二極管Dr4的負極相連接并一起接風力發電機的另一輸出端,二極管Drl和二極管Dr2的負極分別接Uin+端,二極管Dr3和二極管Dr4的正極分別接Uin-端和接地線,電容Cr串聯在Uin+端和Uin-端之間。該電路適合于對IOHf 1000Hz的交流電進行整流,輸入交流電壓可以是正弦波,也可以是非正弦波。所采用的整流元件具有高于工頻的頻率特性。風力發電機輸出電壓的基波頻率在20Hz?300Hz范圍變化,電壓有效值在50疒300V之間變化。該電壓進入本變換器后,首先被由Drf Dr4和Cr組成的非工頻整流電路整流、濾波形成直流電,輸出到圖2中的Uin+和Uin-端。為后級電路供電。
[0011]所述具有升降壓功能的無源逆變電路又包括:
一個具有升壓功能的直流斬波級;
一個由電感和電容構成的阻抗網絡級;
一個由單向全控型電力電子器件構成的逆變電路。
[0012]所述直流斬波級包括電感LO、功率場效應管VTO、二極管D0、電容CO,所述電感LO一端接Uin+端,一端接二極管DO的正極,功率場效應管VTO的漏極(a0節點)接極管DO的正極,功率場效應管VTO的源極(b0節點)接Uin-端,電容CO接在二極管DO的負極和Uin-端之間。該直流升壓級為直流Boost電路,其輸入端連接在非工頻電路的輸出端,在風力發電機整流輸出電壓低于要求值時,可以對風力發電機輸出整流電壓進行升壓,升壓幅度實際運用中能夠達到輸入電壓的3倍。保持逆變級直流母線電壓在負載電壓振幅值以上。如果風力發電機整流輸出電壓高于要求值,直流升壓級停止工作,逆變級直流母線電壓即為風力發電機整流輸出電壓。輸入電源電壓的正端Uin+,負端Uin-分別接在升壓直流斬波電路的輸入兩端。在其作用下,a0、b0兩端可以得到高于Uin+、Uin-的直流電壓,調節VTO的占空比可以得到所需的直流電壓值。D0UC01和RO構成RCD保護電路,對VTO和DO進行保護。VTO和DO的電壓應力不大于a0、b0之間的電壓。
[0013]所述阻抗網絡級包括兩個對稱的電感L1、電感L2和兩個對稱電容Cl、電容C2,所述電感LI接于節點al和節點a2之間,電感L2接于節點b I和節點b 2之間,電容Cl接于節點al和節點b 2之間,電容C2接于節點a2和節點b I之間,所述節點al與二極管Da的負極相連接,二極管Da的正極接二極管DO的負極,節點bl接Uin-端。其作用是,保證a0、b0端,al、bl端電壓不會出現突跳;同時保證a0、b0、al、bl這4個節點的電流不會出現突跳。因此在橋臂出現瞬間短路和瞬間開路時,均不會出現短路和開路的現象。該電路部分區別于一般阻抗源變換器之點在于,由于電路工作時不設置直通零矢量,出現的瞬間短路和瞬間開路均由干擾引起,持續時間很短,達不到us數量級。所以L1、L2、C1、C2的數值都非常小,經計算,對于輸出功率為1000W的電路,電容只需幾μ F,電感只需幾μ H。可以大大縮小體積和重量。
[0014]所述逆變電路,其結構包括場效應管VT1-VT4和續流二極管D1-D4,構成逆變橋,由于前級的升壓型直流斬波的作用,可以保持a2、b2兩端的電壓穩定在所要求的數值,無需像阻抗源電路那樣,由于直通零矢量的作用,占用了一個斬波周期的一定的時間段,從而影響了最大調制度的調節,進而又迫使進一步增加直通零矢量的時間,最終導致直流母線a2、b2兩端的電壓很高,導致增加橋臂器件的電壓應力。續流二極管DfD4在感性和電容性負載時輸出電壓和輸出電流的方向矛盾時,為負載電流提供通路。場效應管VTl的漏極與場效應管VT2的漏極相連接并一起接節點a2,場效應管VTl的源極接場效應管VT4的漏極,場效應管VT2的源極接場效應管VT3的漏極,場效應管VT3的源極與場效應管VT4的源極相連接并一起接節點b2,續流二極管D1-D4分別接在場效應管VT1-VT4的漏極和源極之間且續流二極管的負極均與場效應管的漏極相連接。用于阻抗網絡的存在,同側橋臂允許短時間的瞬間短路和瞬間開路,不需要設置防止共態導通和共態關斷的死區,也無需設置RCD吸收網絡。逆變電路工作在SPWM模式,可以通過調節占空比調節輸出電壓的大小,只要直流母線的電壓不低于負載電壓振幅值,就可以為負載提供頻率、振幅均穩定的正弦交流電。而由于直流升壓級的存在,直流母線的電壓不會低于負載電壓的振幅值。
[0015]負載端低通濾波器包括電感L31、L32和電容C31,電感L31接在場效應管VTl的源極和U0+之間,電感L32接在場效應管VT2的源極和U0-之間,電容C31串聯在Utj+和U0-之間。考慮到電路的對稱性,電感電容組成對稱拓撲結構,使得負載的任何一端在任何時刻都不會與風力發電機的接地端直接連接。
[0016]所述電流反饋降壓型斬波電路包括場效應管VT5、電感L5、二極管D51、D52,所述場效應管VT5的源極與Uin+端連接,場效應管VT5的源極與二極管D51的正極相連接,二極管D51的負極串聯電感L5后與蓄電池組的正極相連接,蓄電池組的正極與二極管Db的正極相連接,二極管Db的負極與二極管Da的負極相連接,二極管D52的負極與二極管D51的負極相連接,二極管D52的正極分別接Uin-端和蓄電池組的負極。該電路在傳統同類電路中增加了起逆止作用的二極管D51,使得主電路電流只能順時針流動,不能反向,可有效防止在風力發電機電壓較低時蓄電池電流向非工頻整流電路“倒灌”。蓄電池充電模塊電路的控制對象為其輸出電流(即蓄電池充電電流),所以閉環方式為電流反饋。
[0017]在風力較大且蓄電池欠電時,非工頻整流器輸出的能量的一部分經過充電模塊為蓄電池充電。充電模塊的基本原理為一個降壓型直流斬波器,由VT5、L5、D51、D52組成,VT5為主斬波開關,其輸出占空比由充電電流決定,該電路經過電池電流的反饋信號確定占空比,保證所需的充電電流。D52為續流二極管,D51的作用是使充電電流只能流向電池而不能反向流動,保證能量傳遞的單向性。
[0018]當雖然蓄電池電壓欠電,但是風力發電機輸出電壓較低,不足以給電池充電時,用于充電模塊的Buck結構,VT5的占空比雖然增大到最大值,但由于二極管D51的作用,形不成充電電流,相當于充電模塊開路。因此,充電模塊的控制方案可以只考慮電池電壓是否充電這一個因素,而不必顧忌風力情況,可以簡化控制電路。這對于風力大小隨航向、航速頻繁、大幅度改變的船舶風力發電系統是非常適用的。
[0019]負載獲得電能有兩個途徑:蓄電池或者風力發電機。控制原則是在風力較大時盡量使用發電機的電,電池電壓較低時盡量不使用電池的電。這個原則可以通過圖1中二極管Da和Db來實現。Da、Db的陰極接在一起,Da的陽極接非工頻整流電路輸出的正極,該電壓正比于風力發電機的輸出電壓(也可以認為正比于風力的大小);Db的陽極接蓄電池的正極。Da、Db任何時候只能有一個導通,另一個處于關斷狀態。哪一個導通取決于其陽極所接的電壓比另一個高,而導通的二極管將其陽極連接的電路引入后級電路,為負載供電。即風力發電機輸出經整流得到的電壓和蓄電池電壓哪一個高,哪一個就為負載供電,另一路處于阻斷狀態,這符合前面所述的原則。
[0020]本發明的內河船舶用小型風力發電變換器與現有技術相比,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
將本發明安裝在船舶上的風力發電設備上,輸出的頻率、電壓均大范圍、頻繁快速變化的交流電能,轉換成穩定的220V/50HZ工頻交流電。可以驅動電感性、電容性、純電阻性等多種性質的用電負載。其中的逆變器可以升壓、也可以降壓,能適應各種風力、風向狀態下的供電。逆變器工作時可以不設置死區,提高效率、減少散熱負擔。本系統與外接蓄電池組配合,根據風力大小和負載用電要求的不同情況,可以實現風力發電機向負載供電、蓄電池組向負載供電、風力發電機為蓄電池組充電、風力發電機同時向負載供電和為蓄電池組充電等多種功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內河船舶用小型風力發電變換器的方框圖;
圖2為內河船舶用小型風力發電變換器的主電路接線圖。
[0022]圖2所示電路采用的元件與通用電路相同。分別焊接在非工頻整流、直流升壓、逆變器、蓄電池充電這4塊印刷電路板上。Z網絡電路直接安裝在機箱底板,無需使用印刷電路板。各印刷電路板的連線間隔、線寬符合有關電子產品設計標準,無特殊要求。圖2中各功率器件按照通用電路設計要求加裝散熱器,或采取其他散熱措施。
[0023]圖2所示的變換器主電路均受控制電路的控制,控制電路的設計要求與一般電力電子產品的控制電路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1、2對本發明的內河船舶用小型風力發電變換器作以下詳細地說明。
[0025]如附圖1、2所示,本發明的內河船舶用小型風力發電變換器,其結構包括:
一個非工頻整流電路;
一個具有升降壓功能的無源逆變電路;
一個負載端低通濾波器;
一個為蓄電池充電的電流反饋降壓型斬波電路。
[0026]所述非工頻整流電路包括穩壓二極管Drf Dr4和電容Cr組成整流電路。二極管Drl的正極與二極管Dr3的負極相連接并一起接風力發電機的一個輸出端,二極管Dr2的正極與二極管Dr4的負極相連接并一起接風力發電機的另一輸出端,二極管Drl和二極管Dr2的負極分別接整流輸出端即Uin+端,二極管Dr3和二極管Dr4的正極分別接輸出端Uin-,并與強電地線連接,濾波電容Cr并聯在Uin+端和Uin-端之間。[0027]所述具有升降壓功能的無源逆變電路又包括:
一個具有升壓功能的直流斬波級Ia ;
一個由電感和電容構成的阻抗網絡級Ib ;
一個由單向全控型電力電子器件構成的逆變電路lc。
[0028]所述直流斬波級Ia包括電感LO、功率場效應管VTO、二極管D0、電容CO,所述電感LO 一端接Uin+端,一端接二極管DO的正極,功率場效應管VTO的漏極(a0節點)接極管DO的正極,功率場效應管VTO的源極(bo節點)接Uin-端,電容CO接在二極管DO的負極和Uin-端之間。
[0029]所述阻抗網絡級Ib包括電感L1、電感L2和電容Cl、電容C2,所述電感LI接于節點al和節點a2之間,電感L2接于節點b I和節點b 2之間,電容Cl接于節點al和節點b 2之間,電容C2接于節點a2和節點b I之間,所述節點al與二極管Da的負極相連接,二極管Da的正極接二極管DO的負極,節點bl接Uin-端。
[0030]所述逆變電路Ic包括場效應管VT1-VT4和續流二極管D1-D4,場效應管VTl的漏極與場效應管VT2的漏極相連接并一起接節點a2,場效應管VTl的源極接場效應管VT4的漏極,場效應管VT2的源極接場效應管VT3的漏極,場效應管VT3的源極與場效應管VT4的源極相連接并一起接節點b2,續流二極管D1-D4分別接在場效應管VT1-VT4的漏極和源極之間且續流二極管的負極均與場效應管的漏極相連接。
[0031]負載端低通濾波器包括電感L31、L32和電容C31,電感L31接在場效應管VTl的源極和U0+之間,電感L32接在場效應管VT2的源極和U0-之間,電容C31并聯在Utj+和U0-之間。
[0032]所述電流反饋降壓型斬波電路包括場效應管VT5、電感L5、二極管D51、D52,所述場效應管VT5為N溝道M0SFET,其漏極與Uin+端連接,場效應管VT5的源極與二極管D51的正極相連接,二極管D51的負極串聯電感L5后與蓄電池組的正極相連接,蓄電池組的正極與二極管Db的正極相連接,二極管Db的負極與二極管Da的負極相連接,二極管D52為續流二極管,其負極與二極管D51的負極相連接,二極管D52的正極分別接Uin-端和蓄電池組的負極。
[0033]圖2所示的本主電路,以下是對控制信號的具體要求。
1.對于直流升壓電路的主開關管VTO的控制:
VT0,電感L0、二極管DO承擔著整個為負載供電的通道的能量傳遞和變換任務。VTO周期性地接通與關斷使電感中形成周期性地從前級電源中吸取能量-向Z網絡供出能量的效果,其通斷占空比決定能量傳遞的強度和輸出電壓的大小。VTO的柵極G和源極S之間接受控制電路的驅動信號,占空比根據電路所要求的輸出電壓和實際檢測到的al、bl間的電壓形成的誤差值決定。驅動信號的電壓大小和波形形狀為所采用的器件對該信號的要求所決定,本電路無特殊要求。關于al、bl間電壓的檢測以及與控制器的連接與一般電壓檢測與連接相同。VTO的源極S與本主電路的接地線相連,控制電源可以與之共地,也可以經過光電隔離控制電路與主電路分別接地。
[0034]2.對于無死區逆變電路的橋臂VTf VT4的控制:
逆變電路的4個橋臂均為場控型電力電子器件,如MOSFET或IGBT (圖2中為M0SFET)。器件的控制端(M0SFET為柵極G和源極S之間,IGBT為柵極G和發射極E之間)為電壓信號,脈沖幅度為12疒18V。可以采用單極性SPWM控制,控制規則簡述如下:
在輸出電壓的正半周,PWM有輸出時VT1、VT3得到驅動信號,VT2、VT4無驅動信號而阻斷,輸出負載電壓為Ua2-Ub2。在PWM無輸出時(脈沖間隙),要求輸出負載電壓為O,但是,考慮到如果是電感性負載,必須為其提供續流通道,所以此時要求:2個上橋臂VT1、VT2或者2個下橋臂VT3、VT4中的一組同時得到驅動信號,形成續流通道。
[0035]在輸出電壓的負半周,PWM有輸出時VT2、VT4得到驅動信號,VT1、VT3無驅動信號而阻斷,輸出負載電壓為Ub2-Ua2。在PWM無輸出時(脈沖間隙),同樣要求輸出負載電壓為
O,同時也要考慮電感性負載的續流問題,方法也是要求2個上橋臂VT1、VT2或者2個下橋臂VT3、VT4中的一組同時得到驅動信號而形成續流通道。
[0036]也可以采用雙極性SPWM控制,控制規則為,無論是正半周還是負半周,均有2種狀態,其一是VT1、VT3同時導通(此時VT2、VT4關斷);其二是VT2、VT4同時導通(此時VT1、VT3關斷)。上述兩組器件交替導通,正負半周的區別僅在于兩組橋臂導通時間的長短。此時沒有上端2橋臂或下端2橋臂同時導通的狀態,電感性負載的續流問題完全由4個續流二極管Dl?D4完成。
[0037]由于本電路結構的特點,無論是單極性還是雙極性,在兩組橋臂切換時,都無需設置死區。
[0038]3.對蓄電池充電模塊的控制:
蓄電池充電模塊電路實際是一個改進了的降壓型(Buck)電路。VT5為本單元電路的主斬波開關,D52為續流二極管,L5為濾波電感,D51起電流逆止作用,防止蓄電池電壓過高時形成電流向電源端流動的“電流倒灌”現象。控制VT5的導通占空比可以得到所需的輸出電壓,該電壓可以轉換成所需的蓄電池充電電流。蓄電池電流檢測裝置串聯在蓄電池回路,電流的檢測方法與一般電流檢測相同,可以采用檢測電阻獲得檢測電壓,也可以采用霍爾傳感器等。蓄電池電壓低于一定數值時,該電路啟動工作,在電流反饋信號的控制下,向蓄電池輸出給定的充電電流。如果此時風力發電機輸出電壓過低,不足以完成充電任務,則本電路的控制方案無需變化,只是輸出端暫時無輸出電流而已。待風力發電機輸出增大時,電路會自行恢復充電。
[0039]4.蓄電池/非工頻整流器供電選擇:
在風力較大時非工頻整流器可以輸出較大的能量,這些能量可以分配給負載,也可以給蓄電池充電,而蓄電池被充滿后,也可以向負載輸出能量。從電路結構上看,二者是不可能同時向負載供電的。使用二者中哪個能量源為負載供電,遵循的原則是:哪個電源輸出電壓較高就由其為負載供電。此功能由圖2中的二極管Da和Db來實現。兩個二極管的陰極相連,并與后級的直流升壓電路輸入端al連接,而陽極分別接非工頻整流器輸出和蓄電池輸出。如果蓄電池電壓高于非工頻整流器電壓,則二極管Db導通,同時加反壓于Da使其關斷,形成蓄電池供電通道。反之,如果蓄電池電壓較低,則二極管Da導通,同時使Db關斷,形成蓄電池供電通道。
[0040]5.非工頻整流器的構成:
由于風力發電機的輸出電壓頻率隨風力的大小變化,并且有一些風力發電機輸出頻率遠高于50Hz,所以整流電路必須采用特殊的元件。本整流電路的仍采用單相橋式結構,但橋臂二極管Drl-Dr4選用超快速二極管或肖特基二極管,并且濾波電容采用大容量電解電容并聯小容量無感電容,以消除電解電容的電感效應。
[0041]6.阻抗源網絡元件的選擇:
阻抗源網絡由電感L1、L2和電容Cl、C2構成,其參數選擇原則是,在逆變器的一個工作周期(斬波周期)中,電容電壓的變化可以忽略;電感產生的自感電動勢不足以達到功率電阻器件的額定電壓,而且在控制信號的誤差使得逆變器的同側橋臂產生短時間的同時導通時,電感的慣性可以使得電路不至于形成損壞逆變橋臂的電流。其具體參數應該由逆變器的工作頻率、負載最大電流、負載最小電流等因素決定,其中最主要的是逆變器的工作頻率。工作頻率越高所需的參數就越小。
【權利要求】
1.內河船舶用小型風力發電變換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個非工頻整流電路; 一個具有升降壓功能的無源逆變電路; 一個負載端低通濾波器; 一個為蓄電池充電的電流反饋降壓型斬波電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河船舶用小型風力發電變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工頻整流電路包括二極管Drf Dr4和電容Cr,二極管Drl的正極與二極管Dr3的負極相連接并一起接風力發電機的其中一輸出端,二極管Dr2的正極與二極管Dr4的負極相連接并一起接風力發電機的另一輸出端,二極管Drl 二極管Dr2的負極分別接Uin+端,二極管Dr3和二極管Dr4的正極分別接Uin-端和接地線,電容Cr串聯在Uin+端和Uin-端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河船舶用小型風力發電變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升降壓功能的無源逆變電路又包括: 一個具有升壓功能的直流斬波級(Ia); 一個由電感和電容構成的阻抗網絡級(Ib); 一個由單向全控型電力電子器件構成的逆變電路(Ic)。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河船舶用小型風力發電變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斬波級(Ia)包括電感LO、功率場效應管VTO、二極管D0、電容CO,所述電感LO —端接Uin+端,一端接二極管DO的正極,功率場效應管VTO的漏極(a0節點)接二極管DO的正極,功率場效應管VTO的源極(b0節點)接Uin-端,電容CO接在二極管DO的負極和Uin-端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河船舶用小型風力發電變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網絡級(Ib)包括電感L1、電感L2和電容Cl、電容C2,所述電感LI接于節點al和節點a2之間,電感L2接于節點b I和節點b 2之間,電容Cl接于節點al和節點b 2之間,電容C2接于節點a2和節點b I之間,所述節點al與二極管Da的負極相連接,二極管Da的正極接二極管DO的負極,節點bl接Uin-端。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河船舶用小型風力發電變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變電路(Ic)包括場效應管VT1-VT4和續流二極管D1-D4,場效應管VTl的漏極與場效應管VT2的漏極相連接并一起接節點a2,場效應管VTl的源極接場效應管VT4的漏極,場效應管VT2的源極接場效應管VT3的漏極,場效應管VT3的源極與場效應管VT4的源極相連接并一起接節點b2,續流二極管D1-D4分別接在場效應管VT1-VT4的漏極和源極之間且續流二極管的負極均與場效應管的漏極相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河船舶用小型風力發電變換器,其特征在于,負載端低通濾波器包括電感L31、L32和電容C31,電感L31接在場效應管VTl的源極和U0+之間,電感L32接在場效應管VT2的源極和U0-之間,電容C31串聯在U0+和U0-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河船舶用小型風力發電變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流反饋降壓型斬波電路包括場效應管VT5、電感L5、二極管D51、D52,所述場效應管VT5的漏極與Uin+端連接,場效應管VT5的源極與二極管D51的正極相連接,二極管D51的負極串聯電感L5后與蓄電池組的正極相連接,蓄電池組的正極與二極管Db的正極相連接,二極管Db的負極與二極管Da的負極相連接,二極管D52的負極與二極管D51的負極相連接,二極管D52的正極分別接Uin-端和蓄電池組的負極。
【文檔編號】H02M5/458GK103595265SQ201310569231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5日
【發明者】王旭光, 丁行 申請人:山東航宇船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