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功率調節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嵌接下基于SCADA的功率調節系統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風電場無功功率控制系統的改造面臨的問題是,購入完整一套無功調節系統費用較高,改造周期較長。原有SCADA系統結構也面臨著改造的問題。
由此推出了一種基于SCADA的功率調節系統,其包括SCADA系統結構,還包括:
與SCADA系統結構中的監控系統通訊連接,用于風電場無功功率調節分配的風電場無功控制器;與風電場無功控制器通訊連接,用于將獲取的風場并網點無功功率和相線電壓波動和需求作為無功功率調節目標反饋給風電場無功控制器的風電場無功功率需求讀取模塊。所述風電場SCADA系統,其監控的風機為雙饋風力發電機。所述風電場SCADA系統結構還包括與監控系統通過以太網通訊連接的監控系統后臺服務器、數據存儲服務器、網絡通訊用交換機,所述網絡通訊用交換機之間通過光纖通訊環路連接。
數據存儲服務器一般都放置在主控箱中,主控箱中還設置有其他的電子部件,主控箱往往設置在室內,而現在室內位于主控箱上方往往有保持室內溫度的制冷管道,這些管道中的制冷液一旦出現泄露,就會由主控箱的上部縱向流進、偏向流進主控箱中,數據存儲服務器和其他電子部件就會被制冷液所滲進,數據存儲服務器中的部件和其他電子部件就會發生毀損而出現故障,要避免制冷液由主控箱的上部縱向流進、偏向流進主控箱中,目前把主控箱整體構造成封閉形式,這樣即使在某些方面避免了數據存儲服務器就會被制冷液所滲進的缺陷,然而卻沒考慮主控箱的制冷性能,另外更為不容易避免的缺陷為:當室內由于打掃衛生而噴灑在室內底部表面的清洗液不少時,就常常經過主控箱的換氣槽、主控箱的蓋板滲進主控箱里,使得主控箱里的部件就會發生毀損而出現故障,這樣主控箱面對制冷與避免液流進入主控箱里的缺陷面臨無法同步避免的問題,實現了制冷而不容易實現避免液流進入主控箱里,避免了液流進入主控箱里而不容易實現制冷的缺陷,要實現對主控箱的制冷,部分主控箱應用的技術為朝主控箱里送入外部氣流,經由外部氣流的運動實現制冷,然而進氣扇把主控箱之外的氣流送進主控箱里之際往往也會流進不少顆粒物雜質,該顆粒物雜質附著在數據存儲服務器和其他電子部件壁面,影響了數據存儲服務器的工作周期。
而目前為了防塵,單模光電交換機往往設置在固定在機架上的第二箱體中,因為單模光電交換機執行時會發熱,如果熱流無法實時排除,往往使得第二箱體中熱氣增多,讓單模光電交換機在這樣的環境下故障頻發,乃至于出現燒壞的問題;另外目前設置單模光電交換機的第二箱體下端基本上均為銅合金支撐架,質量不小,若須般動第二箱體、實行維護,無法容易挪動,這樣給維護產生了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嵌接下基于SCADA的功率調節系統及其方法,有效避免了現有技術中面對制冷與避免液流進入主控箱里的缺陷面臨無法同步避免、顆粒物雜質附著在數據存儲服務器和其他電子部件的壁面影響了數據存儲服務器和其他電子部件的工作周期、讓單模光電交換機在這樣的環境下故障頻發乃至于出現燒壞、給維護產生了困難的缺陷。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嵌接下基于SCADA的功率調節系統及其方法的解決方案,具體如下:
一種嵌接下基于SCADA的功率調節系統,包括SCADA系統結構;
所述SCADA系統結構包括監控系統、與監控系統通過以太網通訊連接的CISCO2960 24口交換機、監控系統后臺服務器、數據存儲服務器、單模光電交換機,及與單模光電交換機通過光纖通訊環路連接的各臺風機對應的單模光電交換機,還包括與CISCO2960 24口交換機連接的CISCO1841路由器;
所述數據存儲服務器設置在主控箱中,所述主控箱包括第一箱體O3,所述第一箱體O3包括下壁板、第一邊壁板、第二邊壁板O51、正面蓋板、上壁板和背面壁板O52,所述下壁板上端兩頭分別連接著縱向的第一邊壁板和第二邊壁板O51,所述第一邊壁板的背面和第二邊壁板O51的背面通過背面壁板O52相連接,所述第一邊壁板的上端、第二邊壁板O51的上端和背面壁板O52的上端同上壁板的下端相連接,所述正面蓋板鉸接在所述第一箱體O3的正面;所述主控箱還包括用于阻液的拱狀罩O1以及筒狀阻液設備O2;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的俯視圖的輪廓為扇形,所述扇形的圓心角為180度;所述第一箱體第一箱體O3設在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里,所述用于阻液的拱狀罩O1設在所述第一箱體O3的上端,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的俯視圖的外部輪廓O6完整的被包圍在所述用于阻液的拱狀罩O1的俯視圖的外部輪廓所圍的區域里;
所述背面壁板O52同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的背部壁面互相保持并列,另外所述正面蓋板到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的背部壁面的距離比所述背面壁板O52到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的背部壁面的距離更長;所述正面蓋板同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的邊壁之間的距離能讓正面蓋板可被拉開,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的下壁和邊壁都為封閉結構;
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的下壁同水平面保持并列;
所述主控箱也包括有兩對水平擋片O41、熱電偶、MSP430F149單片機、包括可控硅、冷卻風扇和冷卻控制電路的冷卻單元以及帶有若干篩孔的篩板設備;
所述熱電偶設在所述第一箱體里,所述熱電偶把測量到的信號傳遞至MSP430F149單片機,所述MSP430F149單片機驅動冷卻風扇運行和停止;
所述第一箱體O1中從高到低順序設有兩對水平擋片O41,從高到低的兩對水平擋片O41順序為上端水平擋片、位于中間上部位置的水平擋片、位于中間下部位置的水平擋片和下端水平擋片;
所述上端水平擋片同所述第一箱體的第一邊壁板與背面壁板間密合連接,而所述上端水平擋片同所述第一箱體的第二邊壁板間保留有距離;
所述位于中間上部位置的水平擋片同所述第一箱體的第二邊壁板與背面壁板間密合連接,而所述位于中間上部位置的水平擋片同所述第一箱體的第一邊壁板間保留有距離;
所述位于中間下部位置的水平擋片同所述第一箱體的第一邊壁板與背面壁板間密合連接,而所述位于中間下部位置的水平擋片同所述第一箱體的第二邊壁板間保留有距離;
所述下端水平擋片同所述第一箱體的第二邊壁板與背面壁板間密合連接,而所述下端水平擋片同所述第一箱體的第一邊壁板間保留有距離;
所述第一箱體的上壁板在水平向上距離第一邊壁板比距離第二邊壁板更近的一處位置上開有用來送風的貫通槽O42,所述第一箱體的第二邊壁板在縱向上距離下壁板比距離上壁板更近的一處位置上開有用來排風的貫通槽O43;
所述帶有若干篩孔的篩板設備包括第一筒狀罐體O8、第一帶有若干篩孔的篩板O10、第二筒狀罐體O9和第二帶有若干篩孔的篩板O11;
所述第一筒狀罐體O8中按水平向設有第一帶有若干篩孔的篩板O10,所述第二筒狀罐體O9中按水平向設有第二帶有若干篩孔的篩板O11;
所述第一筒狀罐體O8的下端開有貫通式第一導進槽,所述第一筒狀罐體O8處在比第一帶有若干篩孔的篩板O10更低位置的邊壁上開有貫通式第二導進槽;
所述第一筒狀罐體O8的上端同所述第二筒狀罐體O9的上端經過兩端貫通的第一腔體相通,所述第一筒狀罐體O8處在比第一帶有若干篩孔的篩板O10更高位置的邊壁部分同所述第二筒狀罐體O9處在比第二帶有若干篩孔的篩板O11更高位置的邊壁部分間經過兩端貫通的第二腔體相通;
所述第二筒狀罐體O9處在比第二帶有若干篩孔的篩板O11更低位置的邊壁部分開有貫通式導出槽;
另外所述冷卻風扇設置在兩端貫通的第三腔體中,在冷卻風扇運行時第三腔體送出氣流的那一端同所述貫通式第一導進槽與貫通式第二導進槽相連接,所述貫通式導出槽同所述第一箱體的用來送風的貫通槽O42相連接;
所述單模光電交換機設置在固定在機架上的箱子中。
所述嵌接下基于SCADA的功率調節系統還包括與SCADA系統結構中的監控系統通訊連接,用于風電場無功功率調節分配的風電場無功控制器;與風電場無功控制器通訊連接。
所述數據存儲服務器和其他電子部件分別放置在所述兩對水平擋片O41上。
所述箱子含有第二箱體Y1、位于第二箱體的正面板上的蓋板Y2以及支撐板Y3,所述支撐板Y3的大小大于所述第二箱體Y1的下壁板的大小,所述第二箱體Y1鉚接于支撐板Y3上,所述第二箱體Y1的一側部同一對滑撐Y12的一頭相鉚接,所述滑撐Y12的另一頭同位于第二箱體的正面板上的蓋板Y2相鉚接;
所述第二箱體Y1里面的一對邊部表面上鉚接著若干對支撐片Y6,每對支撐片Y6相向鉚接于所述第二箱體Y1里面的一對邊部表面上,每對支撐片Y6上擱有同地面保持平行的用來讓氣流流過的片狀體Y7,所有片狀體Y7的一邊均開設著長腔道狀的用來讓氣流流過的貫通槽Y8,另外毗鄰的一對用來讓氣流流過的片狀體Y7在水平面的投影間保持有間隔,用來讓氣流流過的貫通槽Y8間交叉分布。
所述的嵌接下基于SCADA的功率調節系統的方法包括將獲取的風場并網點無功功率和相線電壓波動和需求作為無功功率調節目標反饋給風電場無功控制器的風電場無功功率需求讀取模塊。
本發明在清洗時在室內底部表面產生的液流的蓄液不少之際,亦無法經由主控箱結合不密合的地方滲透至第一箱體里,而主控箱在上方的制冷液出現泄露時,憑借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的俯視圖的外部輪廓O6完整的被包圍在所述用于阻液的拱狀罩O1的俯視圖的外部輪廓所圍的區域里,也讓上方的制冷液無法滲進第一箱體中,另外第一箱體中的獨特的架構確保了氣流能更佳的散布至第一箱體里的每個地方,讓第一箱體里的熱量不會蓄積太多,讓第一箱體里的部件的工作周期增大;另外經由篩板結構,能夠除去氣流中的顆粒物雜質,并結合氣流間的交互交織更佳改善了篩除顆粒物雜質的功能。另外讓用來讓氣流流過的片狀體Y7間構成片流,改善了熱流輸送效果,極大改善了冷卻效果;在出氣機Y4出氣之際,所述箱體Y1中熱氣流朝高處流動來讓出氣機Y4移除,另外涼氣從第一貫通腔Y51與所述位于箱體的正面板上的蓋板Y2的第二貫通腔Y52流進箱體Y1中,構成往復式氣流冷卻架構;讓鋼珠Y11能伴著所述起落絲杠Y10完整擰進內嵌有絲母的槽道Y9,所述起落絲杠Y10頂部帶有絲杠頭,擰轉絲杠頭能達到起落絲杠Y10的起落;兩對起落絲杠Y10于持續升起之際,所述鋼珠Y11整體進入槽道Y9中,此時支撐板Y3同地上相挨,升高至架設效果,此時箱體牢靠置于地上;另外于兩對起落絲杠Y10持續降低之際,所述鋼珠Y11即能夠經由鋼珠的挪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功率調節系統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主控箱的結構圖。
圖3是本發明第一箱體的剖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5是篩板的結構圖。
圖6為本發明的箱子的內部主視圖;
圖7為本發明的箱子的右視圖;
圖8為本發明的箱子的部分;
圖9為本發明的箱子的部分。
圖10為本發明的箱子的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地說明。
根據附圖1-圖10可知,本發明的一種嵌接下基于SCADA的功率調節系統,包括SCADA系統結構;
所述SCADA系統結構包括監控系統、與監控系統通過以太網通訊連接的CISCO2960 24口交換機、監控系統后臺服務器、數據存儲服務器、單模光電交換機,及與單模光電交換機通過光纖通訊環路連接的各臺風機對應的單模光電交換機,還包括與CISCO2960 24口交換機連接的CISCO1841路由器;
所述數據存儲服務器設置在主控箱中,所述主控箱包括第一箱體O3,所述第一箱體O3包括下壁板、第一邊壁板、第二邊壁板O51、正面蓋板、上壁板和背面壁板O52,所述下壁板上端兩頭分別連接著縱向的第一邊壁板和第二邊壁板O51,所述第一邊壁板的背面和第二邊壁板O51的背面通過背面壁板O52相連接,所述第一邊壁板的上端、第二邊壁板O51的上端和背面壁板O52的上端同上壁板的下端相連接,所述正面蓋板鉸接在所述第一箱體O3的正面;所述主控箱還包括用于阻液的拱狀罩O1以及筒狀阻液設備O2;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的俯視圖的輪廓為扇形,所述扇形的圓心角為180度;所述第一箱體第一箱體O3設在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里,所述用于阻液的拱狀罩O1設在所述第一箱體O3的上端,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的俯視圖的外部輪廓O6完整的被包圍在所述用于阻液的拱狀罩O1的俯視圖的外部輪廓所圍的區域里;
所述背面壁板O52同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的背部壁面互相保持并列,另外所述正面蓋板到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的背部壁面的距離比所述背面壁板O52到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的背部壁面的距離更長;所述正面蓋板同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的邊壁之間的距離能讓正面蓋板可被拉開,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的下壁和邊壁都為封閉結構,由此就帶有了阻液效果;
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的下壁同水平面保持并列;
所述主控箱也包括有兩對水平擋片O41、熱電偶、MSP430F149單片機、包括可控硅、冷卻風扇和冷卻控制電路的冷卻單元以及帶有若干篩孔的篩板設備;
所述熱電偶設在所述第一箱體里,所述熱電偶把測量到的信號傳遞至MSP430F149單片機,所述MSP430F149單片機驅動冷卻風扇運行和停止;
所述第一箱體O1中從高到低順序設有兩對水平擋片O41,從高到低的兩對水平擋片O41順序為上端水平擋片、位于中間上部位置的水平擋片、位于中間下部位置的水平擋片和下端水平擋片;
所述上端水平擋片同所述第一箱體的第一邊壁板與背面壁板間密合連接,而所述上端水平擋片同所述第一箱體的第二邊壁板間保留有距離;
所述位于中間上部位置的水平擋片同所述第一箱體的第二邊壁板與背面壁板間密合連接,而所述位于中間上部位置的水平擋片同所述第一箱體的第一邊壁板間保留有距離;
所述位于中間下部位置的水平擋片同所述第一箱體的第一邊壁板與背面壁板間密合連接,而所述位于中間下部位置的水平擋片同所述第一箱體的第二邊壁板間保留有距離;
所述下端水平擋片同所述第一箱體的第二邊壁板與背面壁板間密合連接,而所述下端水平擋片同所述第一箱體的第一邊壁板間保留有距離;
所述第一箱體的上壁板在水平向上距離第一邊壁板比距離第二邊壁板更近的一處位置上開有用來送風的貫通槽O42,所述第一箱體的第二邊壁板在縱向上距離下壁板比距離上壁板更近的一處位置上開有用來排風的貫通槽O43;
所述帶有若干篩孔的篩板設備包括第一筒狀罐體O8、第一帶有若干篩孔的篩板O10、第二筒狀罐體O9和第二帶有若干篩孔的篩板O11;
所述第一筒狀罐體O8中按水平向設有第一帶有若干篩孔的篩板O10,所述第二筒狀罐體O9中按水平向設有第二帶有若干篩孔的篩板O11;
所述第一筒狀罐體O8的下端開有貫通式第一導進槽,所述第一筒狀罐體O8處在比第一帶有若干篩孔的篩板O10更低位置的邊壁上開有貫通式第二導進槽;
所述第一筒狀罐體O8的上端同所述第二筒狀罐體O9的上端經過兩端貫通的第一腔體相通,所述第一筒狀罐體O8處在比第一帶有若干篩孔的篩板O10更高位置的邊壁部分同所述第二筒狀罐體O9處在比第二帶有若干篩孔的篩板O11更高位置的邊壁部分間經過兩端貫通的第二腔體相通;
所述第二筒狀罐體O9處在比第二帶有若干篩孔的篩板O11更低位置的邊壁部分開有貫通式導出槽;
另外所述冷卻風扇設置在兩端貫通的第三腔體中,在冷卻風扇運行時第三腔體送出氣流的那一端同所述貫通式第一導進槽與貫通式第二導進槽相連接,所述貫通式導出槽同所述第一箱體的用來送風的貫通槽O42相連接;
所述單模光電交換機設置在固定在機架上的箱子中。
所述嵌接下基于SCADA的功率調節系統還包括與SCADA系統結構中的監控系統通訊連接,用于風電場無功功率調節分配的風電場無功控制器;與風電場無功控制器通訊連接。
所述拱狀罩O1的俯視圖為扇形,所述扇形的弧度為π。
所述熱電偶、變換電路、A/D轉換器和MSP430F149單片機依次順序相連接,這樣熱電偶測量的信號經變換電路放大之后由A/D轉換器數字化傳輸至MSP430F149單片機,MSP430F149單片機還同冷卻控制電路相連接,冷卻控制電路、可控硅和冷卻風扇依次順序相連接,這樣MSP430F149單片機通過冷卻控制電路使可控硅進行通斷操作,以控制冷卻風扇的冷卻強度。
所述數據存儲服務器和其他電子部件分別放置在所述兩對水平擋片O41上。
所述的嵌接下基于SCADA的功率調節系統的方法包括將獲取的風場并網點無功功率和相線電壓波動和需求作為無功功率調節目標反饋給風電場無功控制器的風電場無功功率需求讀取模塊。
另外所述熱電偶若測量出第一箱體中的氣溫比預先設定的值要大,通過MSP430F149單片機就驅動冷卻風扇,朝著第一箱體里送進氣流。
本發明的結構的功能如下:
經由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把室內底部表面產生的液流同所述主控箱的第一箱體分開,由此縱然清洗過程產生大量的蓄液亦無法滲進所述第一箱體里面;另外所述用于阻液的拱狀罩O1能夠避免制冷液由主控箱的上部縱向流進、偏向流進主控箱,憑借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的俯視圖的外部輪廓O6完整的被包圍在所述用于阻液的拱狀罩O1的俯視圖的外部輪廓所圍的區域里,上方泄露的制冷液亦無法滲進至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里面,由此主控箱的第一箱體處在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里面會無危險,避免了上方泄露的制冷液的滲進;還有就是所述第一箱體的正面蓋板同所述筒狀阻液設備O2的邊壁間的跨度不小于正面蓋板的水平跨度,如此方可確保所述第一箱體的正面蓋板可無妨礙的拉開;
另外所述熱電偶設在所述第一箱體里,若測量出第一箱體中的氣溫比預先設定的值要大,通過MSP430F149單片機就驅動冷卻風扇,朝著第一箱體里送進氣流;而兩對水平擋片O41的架構讓經過第一箱體上用來送風的貫通槽O42而送進的氣流要經過每一個水平擋片分開的區域后方能進入到第一箱體內的下部,加上所述數據存儲服務器和其他電子部件分別放置在所述兩對水平擋片O41上,氣流由第一箱體上用來送風的貫通槽O42直到第一箱體上用來排風的貫通槽O43的期間氣流的運行是起伏狀的,經過了所有的水平擋片上的部件,由此讓氣流可同所述數據存儲服務器和其他電子部件進一步作用,實現了更佳的冷卻功能;還有就是冷卻風扇運行之際朝第一箱體中送進氣流時,流入的氣流亦經過篩除的,篩除了顆粒物雜質,由此在實現冷卻功能之際還避免了顆粒物雜質的損害,讓所述數據存儲服務器和其他電子部件得以改善。
所述箱子含有第二箱體Y1、位于第二箱體的正面板上的蓋板Y2以及支撐板Y3,所述支撐板Y3的大小大于所述第二箱體Y1的下壁板的大小,所述第二箱體Y1鉚接于支撐板Y3上,所述第二箱體Y1的一側部同一對滑撐Y12的一頭相鉚接,所述滑撐Y12的另一頭同位于第二箱體的正面板上的蓋板Y2相鉚接;讓所述位于第二箱體的正面板上的蓋板Y2可以滑撐Y12鉚接的一頭作為中心線來做旋轉。
所述第二箱體Y1里面的一對邊部表面上鉚接著若干對支撐片Y6,每對支撐片Y6相向鉚接于所述第二箱體Y1里面的一對邊部表面上,每對支撐片Y6上擱有同地面保持平行的用來讓氣流流過的片狀體Y7,所有片狀體Y7的一邊均開設著長腔道狀的用來讓氣流流過的貫通槽Y8,另外毗鄰的一對用來讓氣流流過的片狀體Y7在水平面的投影間保持有間隔,用來讓氣流流過的貫通槽Y8間交叉分布,讓用來讓氣流流過的片狀體Y7間構成片流,改善了熱流輸送效果,極大改善了冷卻效果;
所述第二箱體Y1上部的背面設置著出氣機Y4,所述出氣機Y4運行之際能夠把第二箱體Y1中的氣流移除,從而低于大氣壓;另外于所述第二箱體Y1一對邊部接近支撐板Y3所在之處都開設著兩個以上的第一貫通腔Y51,于所述位于第二箱體的正面板上的蓋板Y2底部亦設有兩個以上的第二貫通腔Y52;在出氣機Y4出氣之際,所述第二箱體Y1中熱氣流朝高處流動來讓出氣機Y4移除,另外涼氣從第一貫通腔Y51與所述位于第二箱體的正面板上的蓋板Y2的第二貫通腔Y52流進第二箱體Y1中,構成往復式氣流冷卻架構;
所述的支撐板Y3的兩對頂點所在之處各自開設著內嵌有絲母的槽道Y9,所述槽道Y9絲接有起落絲杠Y10,所述起落絲杠Y10能按照絲母的絲槽擰進槽道Y9中;所述起落絲杠Y10下部均帶有鋼珠Y11,所述鋼珠Y11的橫向跨度與縱向跨度各自都不大于絲母的橫向跨度與縱向跨度;讓鋼珠Y11能伴著所述起落絲杠Y10完整擰進內嵌有絲母的槽道Y9,所述起落絲杠Y10頂部帶有絲杠頭,擰轉絲杠頭能達到起落絲杠Y10的起落;兩對起落絲杠Y10于持續升起之際,所述鋼珠Y11整體進入槽道Y9中,此時支撐板Y3同地上相挨,升高至架設效果,此時第二箱體牢靠置于地上;另外于兩對起落絲杠Y10持續降低之際,所述鋼珠Y11即能夠經由鋼珠的挪動。
以上以附圖說明的方式對本發明作了描述,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公開不限于以上描述的實施例,在不偏離本發明的范圍的情況下,可以做出各種變化、改變和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