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移動充電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充電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手機的發展與普及,人們工作與生活越來越多的依賴于這些手機,而手機為了攜帶和使用方便電池大小有一定限制,那么在這些手機電量耗盡時就需要用到充電裝置。
目前市面上現有的充電裝置只有兩種,一種是一塊蓄電池通過充電線為手機充電,充電裝置與手機無連接拿用不便,另一種是按照某種手機大小形狀單獨設計的充電裝置,此種充電裝置只能為一種電子設備充電大大的降低了可拓展性。此外,由于手機等移動終端的音響輸出功率較低,聲音較小,當用戶在較為空曠的地方看視頻時往往聽覺比較吃力。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功能單一、可拓展性性能低、移動終端的音響輸出功率較低聲音較小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充電裝置。
一種充電裝置,該充電裝置包括:殼體、電池組件、夾持組件、音響組件。所述殼體的兩端開設有滑槽,所述殼體開設有USB接口,所述殼體設置有充電插頭,所述充電插頭滑動設置于所述殼體上,所述殼體設置有播音腔以及連通所述播音腔的多個播音口;所述電池組件設置于所述殼體中,所述電池組件通過所述USB接口向電池存儲電源或者輸出電源;所述夾持組件包括限位板、調節塊以及彈性件,所述限位板設置于所述殼體的側邊,所述調節塊的兩端設置有滑塊,所述滑塊嵌入所述滑槽中,所述彈性件容置于所述滑槽,所述彈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滑槽的端部,另一端與所述滑塊連接;所述限位板與所述調節塊之間形成有放置區,所述放置區用于放置移動終端,所述充電插頭位于所述放置區的底部,所述充電插頭用于與所述移動終端插接;所述音響組件包括擴音器和座體,所述座體收容于所述播音腔中,所述擴音器與所述座體連接,所述擴音器的輸出端朝向多個所述播音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調節塊為“工”字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塊的兩端一體設置所述滑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為彈簧。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的外徑等于所述滑槽的寬度。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寬度等于所述滑塊的寬度。
上述充電裝置,通過將移動終端例如手機放置在限位板與所述調節塊之間形成的放置區中,使得移動終端與位于該放置區中的充電插頭插接,由于調節塊通過滑塊與滑槽滑動連接,使得放置區的面積可調,因此放置在放置區中的移動終端的體積大小就不受限制,從而能為多種電子設備充電,大大地提高了其可拓展性和實用性;此外,移動終端可以通過音響組件的擴音器擴大其輸出聲音的音量大小,使得用戶可以在空曠或者嘈雜的環境下清晰地聆聽移動終端輸出的聲音。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個實施例中充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另一個實施例中充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另一個實施例中充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另一個實施例中充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另一個實施例中充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一個實施例中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一個實施例中支架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一個實施例中支架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一個實施例中支架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一個實施例中支架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另一個實施例中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另一個實施例中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13為一個實施例中密封板、過渡板或轉板的組成結構示意圖;
圖14為圖13所示實施例中A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發明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發明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發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其為一個實施例中充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例如,一種充電裝置10包括:殼體11、電池組件12及夾持組件13。電池組件12設置于殼體11內,夾持組件13設置于殼體11外。電池組件12用于存儲電源或者對外輸出電源。夾持組件13用于夾持放置在殼體11上的移動終端。
例如,殼體11為長方體結構。例如,殼體11的兩端開設有滑槽14,殼體11開設有USB接口15,殼體11設置有充電插頭16,充電插頭16滑動設置于殼體11上。例如,殼體11開設有移動槽17,充電插頭16的座體18嵌入該移動槽17中并沿移動槽17的長度方向滑動。充電插頭16通過設置在殼體11內的導線與電池組件電性連接。
例如,電池組件12設置于殼體11中,電池組件12通過USB接口向電池存儲電源或者輸出電源。本實施例中,電池組件12采用現有技術,其結構和原理比在贅述。例如,電池組件12的電池為可充放電的鋰離子電池。
例如,USB接口的數量為兩個。例如,殼體11的兩端部分別設置有一USB接口。例如,充電插頭16為Lightning接口插頭。例如,充電插頭16為Mini USB接口插頭。
例如,夾持組件13包括限位板19、調節塊20以及彈性件21,限位板19設置于殼體11的側邊,調節塊20的兩端設置有滑塊,滑塊嵌入滑槽14中,彈性件21容置于滑槽14,彈性件21的一端固定于滑槽14的端部,另一端與滑塊連接;限位板19與調節塊20之間形成有放置區22,放置區22用于放置移動終端,充電插頭16位于放置區22的底部,充電插頭16用于與移動終端插接。
上述充電裝置,通過將移動終端例如手機放置在限位板19與調節塊20之間形成的放置區22中,使得移動終端與位于該放置區22中的充電插頭16插接,由于調節塊20通過滑塊與滑槽14滑動連接,使得放置區22的面積可調,因此放置在放置區22中的移動終端的體積大小就不受限制,從而能為多種電子設備充電,大大地提高了其可拓展性和實用性。
例如,限位板19為L字形。例如,殼體11的側邊開設有插槽,限位板19插設于插槽中。例如,限位板19與殼體11一體成型。例如,限位板19與殼體11一體注塑成型。
例如,調節塊20為“工”字形。例如,調節塊20的兩端一體設置滑塊。例如,彈性件21為彈簧。例如,彈簧的外徑等于滑槽14的寬度。例如,滑槽14的寬度等于滑塊的寬度。
請參閱圖2,其為另一個實施例中充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例如,充電裝置還包括照明裝置31。本實施例中,殼體11開設有安裝槽32。照明裝置31包括燈座33和LED燈芯34。例如,燈座33插設與安裝槽中并通過開關與電池組件12連接,LED燈芯34設置在燈座33上,LED燈芯34與燈座33電性連接。本實施例中,LED燈芯34的數量為三個。如此,通過燈座和LED燈芯,可以使得移動電源具備照明的功能,當用戶臨時需要照明時不需要借助外部的照明工具即可實現照明的需求,功能實用。
請參閱圖3和圖4,例如,充電裝置還包括音響組件41,殼體11設置有播音腔42以及連通播音腔42的多個播音口43。例如,音響組件41包括擴音器44和座體45。例如,座體45收容于播音腔42中,擴音器44與座體45連接,擴音器44的輸出端朝向多個播音口43。例如,移動終端通過音頻線與擴音器44連接。如此,移動終端可以通過音響組件41的擴音器44擴大其輸出聲音的音量大小,使得用戶可以在空曠或者嘈雜的環境下清晰地聆聽移動終端輸出的聲音。解決移動終端本身的音響輸出功率較低,聲音較小,當用戶在較為空曠的地方看視頻時往往聽覺比較吃力的技術問題。
請參閱圖5,其為另一個實施例中充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例如,充電裝置還包括支架51。例如,殼體11于背向放置區22的另一側面上設置有連接位(圖未示),支架51設置在該連接位上。具體的,連接位設置在殼體11于背向放置區22的另一側面上靠端部的區域。例如,殼體11一體設置該連接位。例如,支架51與連接位轉動連接。例如,支架51與連接位鉸接。也就是說,支架51可以離開殼體11,形成三角形的支撐架構,使得殼體11在傾斜設置時,支架51可以支撐起殼體11,保持殼體11與其放置面之間形成有一定的夾角。
請參閱圖6,其為一個實施例中支架的結構示意圖,為了理解例如,支架包括:支撐組件110、外接件120及吸合組件130。支撐組件110分別與外接件120及吸合組件130連接,外接件120連接安裝在桌板或者豎板上。吸合組件130用于吸附外部物體的平整的表面例如快遞紙箱的表面;又如吸附儲物箱的表面,以將吸合組件130吸附固定在外部物體上。
請參閱圖7,其為一個實施例中支架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例如,支撐組件110包括支撐板111和過渡板112。例如,支撐板111和過渡板112相互連接。例如,支撐板111的表面所在的第一平面113與過渡板112的表面所在的第二平面114相交。
外接件120包括第一套筒121和第二套筒122。例如,第一套筒121和第二套筒122同軸設置。例如,第一套筒121和第二套筒122分別設置于過渡板112的側邊。例如,第一套筒121和第二套筒122用于與外部物件轉動連接。
請一并參閱圖7和圖8,例如,吸合組件130包括轉板131、吸盤132及鉸鏈133。例如,轉板131通過鉸鏈133與過渡板112連接,吸盤132設置于轉板131的底部,吸盤132用于與外部平面相吸。
上述支架,由支撐組件110和吸合組件130兩部分構成,其中支撐組件110安裝在殼體上通過外接件120連接,可相對殼體左右轉動,吸合組件130通過鉸鏈133安裝在支撐組件110的背部的底邊上并與支撐組件110相鉸鏈連接,可相對支撐組件110上下轉動,吸合組件130由硬性的兩支撐板111和過渡板112以及吸盤132兩部分組成,具有更耐磨耐用耐久的性能,結構簡單。
為了提高吸附強度,例如,轉板131的長度等于支撐板111的長度。又如,轉板131的厚度等于支撐板111的厚度。例如,轉板131的底部所在的平面與支撐板111的底部所在的平面平齊。這樣,設置在轉板131的底部所在的平面的吸盤132可以充分地與外部物體的表面接觸,從而緊緊地吸附在外部物體的表面,形成與外部物體的緊密吸附配合。
為了進一步地提高吸附強度,例如,吸盤132的敞口面積小于轉板131的面積。例如,吸盤132為硅膠材料制成;例如,吸盤132為軟性的橡膠材料制成。本實施例中,吸盤132為漏斗狀吸盤,吸盤132的敞口面積小于轉板131的面積。又如,吸盤132的敞口的橫截面為橢圓形;例如,吸盤132固定在轉板131的底部,例如,吸盤132通過螺釘固定在轉板131的底部;又如,吸盤132通過鉚釘固定在轉板131的底部;又如,吸盤132通過強性膠水固定在轉板131的底部上,如此,當吸盤132吸附在外部物體的表面時,由于吸盤132的敞口面積小于轉板131的面積且吸盤132固定在轉板131的底部上,可以有效地提高吸附強度,使得吸盤132緊固地吸附在外部物體的表面。
請再次參閱圖7,例如,轉板131、支撐板111和過渡板112三者呈T字形結構,其中,過渡板112為豎直部分,轉板131及支撐板111為水平部分。為提高機械強度,使支撐組件110的密封性能最大化,本實施例中,支撐板111和過渡板112一體成型為L字形的結構。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支撐板111和過渡板112之間連接的機械強度,更有利于用戶操作使用該支撐組件。
進一步的,例如,轉板131、支撐板111和過渡板112均為長方體的板狀結構。例如,支撐板111與過渡板112之間的夾角為90度。又如,支撐板111與過渡板112之間的夾角為100度。例如,在保持過渡板112為豎直的狀態的情況下,支撐板111與過渡板112之間的夾角為90度。又如,支撐板111與過渡板112之間的夾角為100度。
需要說明的是,在保持過渡板112為豎直的狀態的情況下,支撐板111與過渡板112之間的夾角的不同意味著支撐板111與外部物體的表面例如地面之間的夾角也不一樣,也就是支撐板111與外部物體之間的受力也不一樣;例如,當支撐板111與過渡板112之間的夾角為90度時,支撐板111與外部物體的表面為面面抵接;又如,當支撐板111與過渡板112之間的夾角為100度時,支撐板111與外部物體的表面為線性抵接,可以理解,面面抵接與線性抵接均可達到密封的效果,只是需要根據實際的使用環境進行選擇。
請參閱圖9,其為一個實施例中支架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例如,第一套筒121為中空的圓柱體,第二套筒122為中空的圓柱體。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套筒121為中空的長方體,第二套筒122為中空的長方體。例如,中空的圓柱體具有一定的厚度,以提高機械強度,使得在將支架安裝在外部物體后,支架能長時間與外部物體保持良好的鉸接關系。
為了均衡過渡板112的側邊與外部物體的受力,例如,第一套筒121和第二套筒122之間具有預設間隙410。也就是說,過渡板112的側邊是通過具有預設間隙的兩套筒即第一套筒121和第二套筒122實現與外部物體的鉸接,具有預設間隙可以使過渡板112的重力以及支撐板111和轉板131的重力均衡的分攤到第一套筒121和第二套筒122上,進而間接的作用到外部物體上。
如此,通過該預設間隙的設計,巧妙的將支架的重力均衡的傳遞到過渡板112的側邊的第一套筒121和第二套筒122上,避免了第一套筒121和第二套筒122中的某一個套筒因為受力過重而損壞斷裂,提高了使用壽命。
在優選的實施例中,該預設間隙為3~5厘米。例如,預設間隙為3厘米。例如,預設間隙為5厘米。例如,預設間隙為4厘米。
為使轉板131與過渡板112的連接更穩定,例如,鉸鏈133的數量為多個。例如,多個鉸鏈133均勻設置在過渡板112的鄰近支撐板111的側邊上。也就是說,轉板131通過多個均勻設置在過渡板112的鉸鏈133與過渡板112的側邊連接,使得在吸盤132的吸附下,當外部物體出現受力并通過吸盤132傳遞到轉板131上時,多個均勻設置在過渡板112的鄰近支撐板111的側邊上的鉸鏈133可以為轉板131提供有效的機械強度的保障,避免因鉸鏈133的數量較少而影響轉板131與過渡板112的連接的穩定性。
請參閱圖10,其為一個實施例中支架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為提高密封性能,例如,支撐板111的底部設置有若干密封膠條510。例如,密封膠條510采用軟性的橡膠材料制成。例如,密封膠條510采用硅膠材料制成。例如,若干密封膠條覆蓋于支撐板111的底部。例如,若干密封膠條呈矩陣均勻覆蓋于支撐板111的底部。例如,各個密封膠條彼此相互平行設置。例如,各個密封膠條彼此相互交叉設置。
請參閱圖11,其為另一個實施例中支架的結構示意圖,例如,支架還包括磁性組件600,具體的,磁性組件600包括第一磁塊610和第二磁塊620。例如,第一磁塊610和第二磁塊620均為板狀,其中,第一磁塊610鑲嵌于過渡板112中,第二磁塊620通過磁力與第一磁塊610相吸并與過渡板112的表面抵接,第二磁塊620用于設置在桌板或者豎板中。例如,第一磁塊610和第二磁塊620均為具有磁性的物質。例如,第一磁塊610和第二磁塊620均為磁鐵。
也就是說,在一實施例中,第二磁塊620預先設置在在桌板或者豎板中,使用時,將過渡板112往殼體的方向打開時,第一磁塊610與第二磁塊620在磁力的作用下相互磁性相吸,使得過渡板112磁性貼設在殼體上。如此,通過磁性組件以使得過渡板112能較好地穩定在桌板或者豎板中。
進一步的,過渡板開設有條形凹槽,該條形凹槽的形狀構造與第一磁塊的相同。例如,條形凹槽位于過渡板的中部區域,為提高磁吸的效果,例如,條形凹槽的寬度為過渡板的寬度的十分之八,例如過渡板的寬度為50厘米則條形凹槽的寬度為40厘米。如此,較寬的條形凹槽可對應的適配較寬的第一磁塊,使得第一磁塊可覆蓋的面積較大,配合較大面積的第二磁塊可以有效地提高吸附效果。此外,需要說明的是,當殼體為磁性金屬制成時,第二磁塊相當于為該磁性金屬整體而忽略。
請參閱圖12,其為另一個實施例中支架的結構示意圖,例如,支架還包括鏡子組件700,鏡子組件包括鏡片710和鏡框720。例如,鏡片710嵌入鏡框720中。例如,鏡框720可拆卸地設置于過渡板112上。例如,鏡片710的反射平面與過渡板112的第二平面114平行設置。如此,當用戶需要穿鞋裝扮時,通過鏡子組件即可檢測鞋子是否被泥土弄臟以及鞋子與褲子的搭配是否合理整潔等,該過程方便快捷。
例如,鏡片的寬度為過渡板的寬度的十分之久,例如過渡板的寬度為50厘米則鏡片的寬度為45厘米。例如,鏡片為反射鏡,其可反射位于其前方的物體的輪廓外觀。如此,通過反射鏡制成的以及較大反射面積的鏡片,當用戶需要穿鞋裝扮時,通過該鏡片即可快速的檢查,同時較大的鏡片具有良好的可視范圍,使得在使用場合中根據不同光線的強弱也能看到鏡片中的反射的物體,提高用戶體驗,同時也進一步增強支架的實用性。
請參閱圖13,其為一個實施例中密封板、過渡板或轉板的組成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中,密封板、過渡板或轉板的內部組成結構相同,均是采用圖8所述的內部構造進行的設計,以實現高強度的機械性能,滿足支架在較大的外力作用下保持較好的機械形態的需求,提高支架的使用壽命。
本實施例中,以密封板為例并結合圖13和圖14對該結構進行闡述,具體的:密封板包括接觸層901、固定層902、加強層903、硬質層904及柔韌層905。例如,接觸層901、固定層902、加強層903、硬質層904及柔韌層905依次層疊設置。接觸層901采用耐磨材料制成,例如接觸層901為不銹鋼材料制成,又如接觸層901為耐磨陶瓷材料制成。例如,固定層902為具有較強的韌性的材料制成,例如,固定層902為玻纖增強塑料制成;又如,固定層902為荔枝木塊一體成型制成。例如,加強層903為機械強度較大的金屬鋁合金材料制成。例如,硬質層904為金屬鐵制成。例如,柔韌層905為不銹鋼材料制成。
優選的,接觸層901、固定層902、加強層903、硬質層904及柔韌層905兩兩之間通過涂抹適量的酚醛樹脂粘結劑后連接,以提高密封板的耐火、耐摩擦、高機械強度、耐熱性能等。
為了使接觸層901、固定層902、加強層903、硬質層904及柔韌層905兩兩之間的連接更加牢固穩定,例如,固定層902的端部一體設置有第一插設部911和第二插設部912。第一插設部911插設于接觸層901的端部,第二插設部912插設于加強層903的端部。同時,加強層903包裹接觸層901和固定層902,本實施例中,固定層902裹設于加強層903中。進一步的,加強層903一體設置有若干加強部913,若干加強部913深入硬質層904中與硬質層904緊密配合。例如,加強部913水平延伸設置在硬質層904中。進一步的,硬質層904一體設置有若干斜插部915,斜插部915與水平方向呈銳角。若干斜插部915延伸設置于柔韌層905中。如此,通過上述的第一插設部911、第二插設部912、加強部913以及斜插部915,使得接觸層901、固定層902、加強層903、硬質層904及柔韌層905兩兩之間的連接更加牢固穩定,有效地提高了密封板的機械強度。
值得一提的是,過渡板也包括接觸層、固定層、加強層、硬質層及柔韌層,且接觸層、固定層、加強層、硬質層及柔韌層依次層疊設置。同時,接觸層、固定層、加強層、硬質層及柔韌層之間也是通過上述實施例的方式進行連接。同樣的,轉板也包括接觸層、固定層、加強層、硬質層及柔韌層,且接觸層、固定層、加強層、硬質層及柔韌層依次層疊設置。同時,接觸層、固定層、加強層、硬質層及柔韌層之間也是通過上述實施例的方式進行連接。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