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環衛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環衛設備智能環衛箱與鉤臂車的充電樁。
背景技術:
目前智能環衛箱與鉤臂車的自動充電裝置主要是充電樁,傳統的充電樁主要依靠轉軸和彈簧來實現充電觸板的貼合,也有用彈簧與滑槽來實現的,由于轉軸和滑槽的自由度只有一個,在制造或安裝精度較差時無法保障充電觸板的充分貼合,且在受到來自不同方向的外力時易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轉軸、可防多向撞擊的充電樁,其具有多向自由度的觸頭,可有效解決現有技術由于自由度差而無法充電和容易損壞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充電樁,包括U型底座、觸頭組和將觸頭組彈性的固定在U型底座上的多自由度組件,所述觸頭組包括觸頭座、疊放于觸頭座上的絕緣板和對稱設置在絕緣板兩端的觸頭,以及其兩端分別與觸頭座和多自由度組件相連的連接板,所述多自由度組件包括一端與U型底座相連、一端與連接板相連的多層彈簧組。
進一步,所述多層彈簧組包括置于U型底座上方的上彈簧組和下方的下彈簧組,所述上彈簧組包括水平設置在連接板上部兩側的彈簧I和彈簧II,所述下彈簧組包括水平設置在連接板下部兩側的彈簧III和彈簧IV。
進一步,所述U型底座U型內壁與所述彈簧I、彈簧II、彈簧III和彈簧IV之間設置有可拆卸連接結構I,所述連接板與所述彈簧I、彈簧II、彈簧III和彈簧IV之間設置有可拆卸連接結構II。
進一步,所述可拆卸連接結構I為圓環螺絲,所述可拆卸連接結構II為通孔。
進一步,在U型底座U型槽內壁上平行設置有兩根用于限制連接板前后移動范圍的限位桿,限位桿使觸頭組有一定的預頂力。
進一步,所述連接板上、位于限位桿的下方固定設置有限位銷,限位銷在限位桿以下可自由活動。
進一步,所述連接板與觸頭座之間通過球鉸多自由度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通過多層彈簧組使觸頭組具有多向自由度,保證觸頭貼合可靠的同時,允許來自各方向的撞擊并能自動回位,不易損壞,可顯著提高使用壽命。
本發明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發明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發明的目標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書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發明提供如下附圖進行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三維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3為圖2的俯視圖;
圖4為圖2的左視圖;
圖5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觸頭組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U型底座;2-觸頭組;3-多自由度組件;4-觸頭座;5-絕緣板;6-觸頭;7-連接板;8-彈簧I;9-彈簧II;10-彈簧III;11-彈簧IV;12-圓環螺絲;13-通孔;14-限位桿;15-限位銷;16-球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
第一實施例
如圖1、2、3、4所示,本實施例的充電樁包括U型底座1、觸頭組2和將觸頭組彈性的固定在U型底座上的多自由度組件3,觸頭組2包括觸頭座4、絕緣板5、觸頭6和連接板7,絕緣板5層疊于觸頭座4上,在絕緣板兩端對稱設置觸頭6,連接板7的兩端分別與觸頭座和多自由度組件相連,使觸頭組2彈性的固定在多自由度組件上,具有多自由度,本實施例的多自由度組件包括多層彈簧組,其一端與U型底座相連,另一端與連接板相連,具體的,本實施例多層彈簧組包括置于U型底座上方的上彈簧組和下方的下彈簧組,上彈簧組包括水平設置在連接板上部兩側的彈簧I 8和彈簧II 9,下彈簧組包括水平設置在連接板下部兩側的彈簧III 10和彈簧IV 11,為方便固定,本實施例在U型底座U型內壁上與彈簧I、彈簧II、彈簧III和彈簧IV對應設置有四個圓環螺絲12,圓環螺絲12通過螺母與U型底座固定,同樣,連接板上與彈簧I、彈簧II、彈簧III和彈簧IV對應設置有四個通孔13,彈簧I、彈簧II、彈簧III和彈簧IV一端分別與四個圓環螺絲12的圓環相連,一端分別與四個通孔13相連,這種可拆卸結構,使得組裝和維修非常方便。
由于彈簧I與彈簧II、彈簧III與彈簧IV均為水平設置,對觸頭組的作用力是水平的,可使觸頭組始終水平狀態,當然,各彈簧的剛度、旋轉長度及圈數最好是一致的,這樣,可使觸對組受力更加均衡。
本實施例通過多層彈簧組使觸頭組具有多向自由度,保證觸頭貼合可靠的同時,允許來自各方向的撞擊并能自動回位,不易損壞,可顯著提高使用壽命和充電效果,且結構簡單,拆卸方便,制作成本低,可推廣應用。
作為本施例的改進,在U型底座U型槽內壁上平行設置有兩根限位桿14,兩根限位桿一前一后將連接板即觸頭組限制在一個合理的前后移動空間內;連接板上、位于限位桿的下方固定設置有限位銷15,用限位銷將連接板始終限制在限位桿的下方,在彈簧組的恢復力作用下,使觸頭組保持在一個準確的水平位置上,同時,彈簧組彈性力又將觸頭組限制在一個合理的左右移動空間內,在三個方向形成一個可多自由度移動的三維運動空間,并在彈簧組彈性力的作用下以可復位到一個確定的位置,使觸頭組允許來自各方向的撞擊并能自動回位,保證觸頭貼合可靠,且不易損壞。
第二實施例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觸頭組的結構示意圖,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在于:在連接板與觸頭座之間通過球鉸16多自由度連接,在多自由度組件的基礎上,增加了另一自由度連接,使得觸頭座可以在更自由的條件下工作,同時,本實施例還將連接板的形狀設置為7字形,以方便其連接端與連接板可相對旋轉,也使得現場安裝更加靈活(不局限于觸板與觸頭正對情況,在觸板與觸頭錯位較大的情況下也可安裝并保證貼合可靠)。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優選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通過上述優選實施例已經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出各種各樣的改變,而不偏離本發明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