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伏電場支架,特別是一種復合式光伏電場支架。
背景技術:
能源是現代化的基礎和動力。近些年來,國家大力推進能源結構優化,積極鼓勵和加大可再生能源和非石化能源的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能源結構優化戰略部署的重要策略之一。目前,國內外大型并網光伏電站主要建設在太陽能資源豐富、非育林育農育牧或可耕種,但自然條件惡劣、產出較低的土地(屬性以戈壁灘、沙漠、荒漠、半荒漠、海邊灘涂等為主)上。隨著光伏電站裝機容量不斷增加,光照條件好、地勢平坦、建設條件較好的土地資源日趨減少,荒山、荒坡等建設條件次之的土地逐漸成為重要光伏電站建設資源,“山地光伏電站”將成為未來重要的光伏電站模式之一。
支架基礎是光伏電站重要的分項工程之一,其質量關系著支架和組件的整體穩定性、耐久性、發電效率,以及方陣整體的美觀性。山地光伏電站因受地形地貌條件限制,與地勢平坦地區相比,光伏支架基礎選型及其成本問題尤其突出。目前國內常見的山地光伏支架基礎主要為微孔灌注樁基礎或預應力管樁基礎,而實際工程中出現的均為單樁基礎或雙樁基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特別適用于地形的凹凸不平的山區的、可降低造價的一種復合式光伏電場支架。
一種復合式光伏電場支架,包括單立柱光伏支架及雙立柱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單立柱光伏支架和雙立柱光伏支架下分別采用單樁基礎及雙樁基礎。
所述的單樁基礎及雙樁基礎在光伏支架下的排列由光伏支架下方的地形決定,對于光伏陣列中同設計場地基本一致的場地采用雙樁基礎,而在明顯低于設計場地的坑洼處采用單樁基礎。
在光伏支架下設雙樁及單樁聯合的基礎,即一個光伏支架陣列下不僅存在雙樁基礎而且存在單樁基礎,根據地形的凹凸不同而具體選擇,特別適用于山地光伏的開發,在需要大面積平整場地的情況下,可以采用這種基礎,即可以減少甚至免除了平整場地的工期和費用。這種基礎是在一個光伏陣列中同設計場地基本一至的場地采用雙樁基礎,而在明顯低于設計場地的坑洼處采用單樁基礎。如若在凹谷處也采用雙樁基礎,這樣需要的樁長非常大,而且兩個樁的施工成本也比一根樁的高,因此這樣有選擇性的配置單樁基礎和雙樁基礎具有良好的適用性和經濟性。
綜上所述的,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單樁及雙樁基礎聯合的光伏電場支架根據山形地勢的實際情況,采用合理的單樁及雙樁基礎形式,提高了整個光伏電場的適用性、經濟性及縮短了光伏電場的施工工期。在陡坡地形且不進行場地平整的條件下,在下凹位置設置單樁基礎,減少了雙樁基礎的樁長及施工 ,該單樁及雙樁基礎聯合的光伏電場支架優勢較為明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單樁及雙樁基礎聯合的光伏電場支架
標號說明 1 鋼筋混凝土樁 2單立柱光伏支架 3雙立柱光伏支架 4主梁 5檁條 21中立柱 22前斜撐 23后斜撐 31前立柱 32后立柱 33斜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1
一種復合式光伏電場支架,包括單立柱光伏支架及雙立柱光伏支架,單立柱光伏支架2和雙立柱光伏支架3下分別采用單樁基礎及雙樁基礎。所述的單樁基礎及雙樁基礎在光伏支架下的排列由光伏支架下方的地形決定,對于光伏陣列中同設計場地基本一致的場地采用雙樁基礎,而在明顯低于設計場地的坑洼處采用單樁基礎。單樁基礎及雙樁基礎為鋼筋混凝土樁1。雙樁基礎主要由前立柱31、后立柱32、斜撐33、主梁4、檁條5組成,單樁基礎主要由中立柱21、前斜撐22、后斜撐23、主梁及檁條組成,兩者的支架用鋼量基本一直,故可以在同一陣列中同時采用兩種基礎形式而不至于與上部的光伏支架發生矛盾。
本實施例未述部分與現有技術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