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系統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變配電系統。
背景技術:
變配電站是電力系統中變換電壓、接受和分配電能、控制電力的流向和調整電壓的電力設施,它通過其變壓器將各級電壓的電網聯系起來。變配電系統中的主要設備為變壓器、互感器以及開關設備等。
在變配電站中,輸入的高壓交流母線作為電源,通過變壓器將高壓電變為低壓電然后提供給負載。為了提高供電可靠性,還出現了雙電源變配電站。一般中間都配置聯絡開斷裝置,用以符合在兩路電源間切換,但是,當母線聯絡開斷裝置或變壓器的進線側的開斷裝置出現故障或者檢修時,往往使用變壓器低壓側聯絡開關將負荷切換至另一臺變壓器,但是另一臺變壓器往往無法保障所有負荷的供電,即使使用備用應急發電機也只能保證重要負荷的供電,如果該用戶的重要負荷很多,則無法保障全面的供電,因此供電可靠性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變配電站供電可靠性差的缺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變配電系統,至少包括第一變壓器、第一高壓交流母線以及第二高壓交流母線,包括:所述第一變 壓器的高壓側通過第一開斷裝置與所述第一高壓交流母線連接,所述第一變壓器的高壓側還通過第二開斷裝置與所述第二高壓交流母線連接。
優選地,在所述所述第一開斷裝置和第二開斷裝置之間加裝電氣閉鎖,用于每次只能閉合其中一個開斷裝置。
優選地,還包括第二變壓器,所述第二變壓器的高壓側通過第三開斷裝置與所述第一高壓交流母線連接,所述第二變壓器的高壓側還通過第四開斷裝置與所述第二高壓交流母線連接。
優選地,所述第一變壓器的低壓側連接低壓交流母線。
優選地,所述第一變壓器的低壓側通過第五開斷裝置連接負載。
優選地,在所述第三開斷裝置和第四開斷裝置之間加裝電氣閉鎖,用于每次只能閉合其中一個開斷裝置。
優選地,所述第二變壓器的低壓側連接所述低壓交流母線。
優選地,所述第二變壓器的低壓側通過第六開斷裝置連接負載。
優選地,所述第一開斷裝置或第二開斷裝置為斷路器。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變配電系統,第一變壓器的高壓側通過第一開斷裝置與所述第一高壓交流母線連接,所述第一變壓器的高壓側還通過第二開斷裝置與所述第二高壓交流母線連接,形成Y型雙斷路器接線方式,這樣當母線聯絡斷路器或變壓器進線側的一 臺斷路器出現故障或檢修時,將可將負荷通過Y型雙斷路器接線的另一臺斷路器切換至另一側母線上,由另外一臺斷路器,從而提高了供電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實施方式中提供的變配電系統的接線示意圖;
圖2為Y型雙斷路器接線方式;
附圖標記說明:
1-第一變壓器;2-第一高壓交流母線;3-第二高壓交流母線;4-第一開斷裝置;5-第二開斷裝置;7-第二變壓器;8-第三開斷裝置;9-第四開斷裝置;10-第五開斷裝置;12-第六開斷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結合。
實施例1
本實施例中提供一種變配電系統,至少包括第一變壓器1、第一高壓交流母線2以及第二高壓交流母線3,其中,所述第一變壓器1的高壓側通過第一開斷裝置4與所述第一高壓交流母線2連接,所述第一變壓器1的高壓側還通過第二開斷裝置5與所述第二高壓交流母線3連接。其中第一開斷裝置4和第二開斷裝置5分別為斷路器,在變壓器的進線側分別接兩臺斷路器,構成了Y型雙斷路器 接線方式,如圖1所示。這樣,當母線聯絡控制器或變壓器進線側的一臺斷路器出現故障或檢修時,就可以將負荷通過Y型雙斷路器接線的另一臺斷路器切換至另一側母線上,由另外一臺斷路器供電,從而提高了供電可靠性。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案,這兩臺斷路器間還設置電氣閉鎖裝置,防止同時合閘,即所述第一開斷裝置4和第二開斷裝置5之間加裝電氣閉鎖(圖中未示出),用于每次只能閉合其中一個開斷裝置。此外,所述第一變壓器1的低壓側連接低壓交流母線。或者所述第一變壓器1的低壓側通過第五開斷裝置10連接負載。
作為其他實現方式,該變配電系統還包括第二變壓器7,所述第二變壓器7的高壓側通過第三開斷裝置8與所述第一高壓交流母線2連接,所述第二變壓器7的高壓側還通過第四開斷裝置9與所述第二高壓交流母線3連接。
與第一變壓器1相似,所述第三開斷裝置8和第四開斷裝置9之間也加裝電氣閉鎖,用于每次只能閉合其中一個開斷裝置。
此外,所述第二變壓器的低壓側連接所述低壓交流母線,或者所述第二變壓器的低壓側通過第六開斷裝置12連接負載。
其中,第一開斷裝置、第二開斷裝置、第三開斷裝置、第四開斷裝置、第五開斷裝置或第六開斷裝置選擇斷路器或其它電力電子開斷裝置。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 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