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創造屬于汽車零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汽車水冷式電機殼。
背景技術:
電機做為電機驅動系統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要求:功率體積比大,輸出轉距大,使用電流小、過載能力強、工作環境惡劣以及適合頻繁啟動、加速、制動等工作狀態。電機在工作過程中,定子繞組等部件會產生能量損耗,這些損耗以熱量的形式向外發散,需要有效的冷卻介質及冷卻方式來帶走熱量,保證電機在一個穩定的冷熱循環平衡系統中安全可靠運行。電機冷卻系統設計得好壞直接影響電機的安全運行。雖然電機殼水冷散熱系統的冷卻雖然比風冷和自然冷卻效果顯著,但是需要復雜的密封結構,密封件會逐漸老化,存在泄漏隱患,如果發生水的滲漏,極易造成電機絕緣破壞燒毀電機。因此,亟需設計一種避免水滲漏,且散熱效果佳的電機殼。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創造旨在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種汽車水冷式電機殼。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創造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汽車水冷式電機殼,包括電機殼體、以及電機殼體兩端用于連接電機端蓋的法蘭、以及電機殼體內壁可拆卸安裝的水套;所述水套包括中空的水腔,在水套的外圓周面上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在所述電機殼體上對應所述進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別設有通孔;所述進水口上安裝有過濾組件。
進一步,所述電機殼體內壁設有定位臺,所述水套一端抵住該定位臺,另一端由固定環固定;所述固定環通過固定件與所述電機殼體固定。
進一步,所述水套中空的水腔內壁表面涂敷有防垢層。
進一步,所述進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別設置在所述水套的左右兩端,且二者在所述水套的圓周方向上呈180°夾角。
進一步,所述水套與所述電機殼體內壁之間填充有導熱膠。
進一步,所述導熱膠為導熱硅膠。
進一步,所述過濾組件包括可拆卸安裝的過濾網或活性炭濾芯。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創造具有以下優勢:
1)本發明創造所提供的水冷式電機殼采用了整體式的水套設計,在保證良好散熱效果的同時,在水套與電機殼體之間無需采用密封件,避免了傳統的水套上設置的密封件老化后,容易發生漏水的弊端。
2)上述水套與所述電機殼體內壁之間填充有導熱膠,可以將水套內的部分熱量傳遞到電機殼體上,排出到外部,提高了散熱效果。
附圖說明
構成本發明創造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創造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創造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創造,并不構成對本發明創造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創造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創造中電機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電機殼體;2-法蘭;3-水套;4-水腔;5-進水口;6-出水口;7-通孔;8-定位臺;9-固定環;10-過濾組件。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發明創造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本發明創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創造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創造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明創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發明創造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創造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創造。
一種汽車水冷式電機殼,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電機殼體1、以及電機殼體1兩端用于連接電機端蓋的法蘭2、以及電機殼體1內壁可拆卸安裝的水套3;所述水套3包括中空的水腔4,在水套3的外圓周面上設有進水口5和出水口6,在所述電機殼體1上對應所述進水口5和所述出水口6分別設有通孔7;所述進水口5上安裝有過濾組件10。
上述電機殼體1內壁設有定位臺8,所述水套一端抵住該定位臺8,另一端由固定環9固定;所述固定環9通過固定件與所述電機殼體1固定,通常,固定環為圓環狀結構,其內徑大于等于水套的內徑,不與其它結構件干涉,固定件一般可采用螺釘。
需要指出的是,為了進一步的增強水套3內部冷卻水的循環效果,增強散熱性能,可以在水套3內部的水腔內設置擋板或者鋪設管路,形成類似普通暖氣片的內部結構一樣的水流通道,冷卻水經進水口進入水腔后,在水套內部沿水套圓周方向沿螺旋方向循環,實現極佳的冷卻效果,水流經出水口排出,實現循環流動。
水套3可以焊接成型,需要說明的是,在生產加工完成后,需要對水套內注水、加壓試驗密封性,確保其不會發生滲漏。
上述水套3中空的水腔4內壁表面涂敷有防垢層,防垢層一般優選采用Cu-Ni-Zn三元合金涂層。Cu-Ni-Zn三元合金涂層能改變溶劑和溶質的物理化學特性,有效延緩或阻礙溶液中的離子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鹽類物質。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水垢等產生,保證閥腔內流量穩定。
上述進水口5和所述出水口6分別設置在所述水套3的左右兩端,且二者在所述水套3的圓周方向上呈180°夾角。盡量適當經過水套3的水腔內部的冷卻水通過面積最大,持續的有效循環散熱,使散熱效果提高。
上述水套3與所述電機殼體1內壁之間填充有導熱膠,可以將水套內的部分熱量傳遞到電機殼體上,排出到外部,提高了散熱效果。通常,導熱膠采用導熱效果極佳的導熱硅膠。
上述過濾組件10包括可拆卸安裝的過濾網或活性炭濾芯。可以對進入水腔內的冷卻水進行過濾,避免堵塞進水口或出水口,也不會淤積在水腔內部,而影響冷卻水循環,始終保持良好的散熱效果。
本發明創造所提供的水冷式電機殼采用了整體式的水套設計,在保證良好散熱效果的同時,在水套與電機殼體之間無需采用密封件,避免了傳統的水套上設置的密封件老化后,容易發生漏水的弊端。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創造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創造,凡在本發明創造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