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用于變換器的均壓電路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132401閱讀:471來源:國知局
一種用于變換器的均壓電路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變換器的均壓電路。



背景技術:

隨著市場對大功率電源的需求越來越多,目前市場上很多采用高輸入、輸出電壓供電,在高壓情況下,變換器內部元器件(例如輸入、輸出電容等)電壓應力相應增大。因此,如圖1所示,常采用兩個或者更多相同變換器的串、并聯技術來滿足電源性能要求,特別是為了滿足電源穩定性(紋波、環路等),通常在輸入、輸出端采用兩個或者更多相等容值的電容并、串聯,理想情況下每個變換器的參數一致,這樣每個變換器的輸入、輸出電壓由于電容分壓降低到N分之一(N為變換器個數,N≥2),相應開關電壓應力可以同樣減低。圖1中僅示出兩個相等輸入、輸出電容串聯框圖,多于兩個相等電容串聯框圖,只要依次增加,不再示出。

但實際電路中,由于輸入、輸出電容本身內部參數(如ESR等)差異、變換器中控制電路參數的離散性導致驅動脈寬不一致等因素,會使輸入、輸出電容上的電壓不能均壓。特別在每路參數差異很大,變換器工作于輕載下,有可能造成輸入、輸出電容嚴重不均壓,會使得電容、開關管、輸出整流二極管等元器件耐壓不夠而損壞變換器。

上述缺陷,值得解決。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的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變換器的均壓電路。

本發明技術方案如下所述:

一種用于變換器的均壓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變壓器和若干個串聯的輸出電容,所述變壓器設有兩個或以上的共磁芯的原邊線圈,所述原邊線圈的個數與所述輸出電容的個數相同,其中,

第N個原邊線圈的同名端通過單向導電的第N1開關管連接第N1電感,所述第N1電感另一端連接第N個輸出電容的正端;所述第N個原邊線圈的同名端連接第N1功率開關管的源極,所述第N1功率開關管的漏極連接第N2二極管的陰極,所述第N2二極管的陽極連接所述第N個輸出電容的正端;所述第N個原邊線圈的同名端還連接第N4二極管的陰極,所述第N4二極管的陽極連接所述第N個輸出電容的負端;

所述第N個原邊線圈的異名端連接第N2功率開關管的漏極,所述第N2功率開關管的源極連接所述第N個輸出電容的負端;所述第N個原邊線圈的異名端還連接第N3二極管的陽極,所述第N3二極管的陰極連接所述第N個輸出電容的正端。

根據上述方案的本發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1開關管為二極管,所述二極管的陽極連接所述第N個原邊線圈的同名端,其陰極連接所述第N1電感。

根據上述方案的本發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1開關管為功率開關管。

根據上述方案的本發明,其特征在于,各個所述原邊線圈的匝數相同,同名端相同。

根據上述方案的本發明,其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適用于高輸入、輸出電壓電源變換器電路,使得整個變壓過程中輸入、輸出電容的電壓能夠達到均壓,均壓效果好;保護電容、開關管、輸出整流二極管等元器件不會損壞,整個過程控制簡單、可靠性高。本發明電路應用廣泛,同時具有隔離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變換器具體實施例的電路圖。

圖2為本發明中一具體實施例的電路圖。

圖3為圖2中電路的電流流向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描述:

一種用于變換器的均壓電路,包括變壓器和若干個串聯的輸出電容,變壓器設有兩個或以上的共磁芯的原邊線圈,原邊線圈的個數與輸出電容的個數相同。

如圖2所示,以均衡變換器輸出端兩個串聯輸出電容(容值相等)電壓(對于輸入、輸出端多于兩個相等輸出電容且串聯,依此類似,不再說明)為例進行原理說明。圖中包含一個變壓器T1,該變壓器T1包含兩個共磁芯的原邊線圈T1-A、T1-B,兩個原邊線圈T1-A、T1-B匝數相同,同名端相同。

原邊線圈T1-A與第三二極管D3、第一功率開關管Q1、第二功率開關管Q2相串聯,原邊線圈T1-A的同名端連接第一功率開關管Q1的源極,第三二極管D3的陽極連接到變換器第五輸出電容C5的正端,第三二極管D3的陰極連接到第一功率開關管Q1的漏極;第二功率開關管Q2的源極連接到變換器輸出端兩電容第五輸出電容C5和第六輸出電容C6的中點(即第六輸出電容C6的正極),其漏極連接原邊線圈T1-A的異名端,同時原邊線圈T1-A的同名端連接單向導電的第N1開關管DN1(優選為第一二極管D1,第一二極管D1也可以采用功率開關管替代。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有源開關管代替,開關管可以包含MOSFET管、可控硅、IGBT、等功率開關管半導體器件。)的陽極,第一二極管D1的陰極,第N1開關管DN1通過電感L1(此電感感量變換范圍可以從0到無窮大)連接到變換器第五輸出電容C5的正端;原邊線圈T1-A的同名端連接第六二極管D6的陰極,第六二極管D6的陽極連接到輸出端第五輸出電容C5和第六輸出電容C6的中點,原邊線圈T1-A的異名端通過第五二極管D5連接到變換器輸出正端。

在優選實施例中,原邊線圈T1-A的同名端連接第一二極管D1的陽極,第一二極管D1的陰極連接電感L1。

原邊線圈T1-B與第四二極管D4、第三功率開關管Q3、第四功率開關管Q4相串聯,原邊線圈T1-B的同名端連接第三功率開關管Q3的源極,第四二極管D4的陽極連接到變換器第六輸出電容C6的正端,第四二極管D4的陰極連接到第三功率開關管Q3的漏極;第四功率開關管Q4的源極連接到變換器輸出端第六輸出電容C6的負端,其漏極連接原邊線圈T1-B的異名端,同時原邊線圈T1-B的同名端連接第二二極管D2的陽極,第二二極管D2的陰極通過電感L2連接到變換器第六輸出電容C6的正端;原邊線圈T1-B的同名端連接第八二極管D8的陰極,第八二極管D8的陽極連接第六輸出電容C6的負端,原邊線圈T1-B的異名端通過第七二極管D7連接到變換器輸出端第五輸出電容C5和第六輸出電容C6的中點。

如圖3所示,本發明的結構原理為:

第一功率開關管Q1、第二功率開關管Q2、第三功率開關管Q3、第四功率開關管Q4驅動完全相同且各自占空比小于50%,當給一個脈沖時,四個功率管同時導通,兩個串聯輸出電容電壓均壓時,上下兩個繞組電路工作一致,沒有能量交換。當兩個變換器的輸入電壓不一致時,假設Vout/2>VDC2,根據電磁感應定律,由于第四二極管D4的存在,輸入高壓一路(T1-A)的感應電壓將輸入電壓低那路(T1-B)頂“死”,輸出高壓端的能量將通過變壓器繞組T1-B和第二二極管D2、第二電感L2傳遞到輸出低壓端,其電流流向如圖3中的箭頭所示,從而達到均壓效果。其相關整流和續流原理同熟知的雙管正激拓撲原理一樣,在此不詳細闡述。同理,如果Vout/2<VDC2時,其工作原理同上。

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專利進行了示例性的描述,顯然本發明專利的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發明專利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發明專利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