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玻璃鋼一體化無漏水光伏電池板邊框。
背景技術:
太陽能是資源最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獨特的優勢和巨大的開發利用潛力。太陽能電池作為可再生的環保能源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近些年來太陽能的應用已經由傳統的光伏電站向屋頂分布式電站發展。
傳統的光伏電池板邊框需要安裝的屋面上,另外在拼接時,相鄰兩個光伏電池板邊框在拼接處存在縫隙,使用過程中會出現漏水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拼接處不存在縫隙,不會出現漏水現象,能夠替代屋面的玻璃鋼一體化無漏水光伏電池板邊框。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玻璃鋼一體化無漏水光伏電池板邊框,其特征在于它整體由玻璃鋼材料一體化制成,該玻璃鋼一體化無漏水光伏電池板邊框包括矩形的邊框主體,所述邊框主體的內部形成中空結構,所述邊框主體的頂部中心設置有矩形的第一開口,邊框主體的底部中心設置有矩形的第二開口,所述第一開口下方的邊框主體上設置有一圈矩形的光伏板嵌置槽,所述邊框主體的前側邊緣設置有向后下方傾斜的第一斜邊,所述邊框主體的后側邊緣設置有向前下方傾斜的第二斜邊,所述所述邊框主體的后側邊緣設置有向后下方傾斜的第三斜邊,第三斜邊的下方形成三角形嵌置槽,第一斜邊的尺寸與嵌置槽的形狀匹配。
邊框主體的頂面左側邊還設置有向左的延伸段。
所述第一斜邊和第二斜邊的低位與邊框主體的頂面齊平,第三斜邊的高位與第二斜邊的高位齊平。
第一開口的尺寸相對第二開口的尺寸大。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邊框主體的長度為1650mm,邊框主體的寬度為992mm,邊框主體的高度為35mm、40mm或者45mm。
作為一種優選,第一斜邊的高度為5mm,第二斜邊的高度為8mm。
作為一種優選,第一開口四邊距離邊框主體外邊緣的距離為12mm,第一開口的高度為3mm。
作為一種優選,第二開口四邊距離邊框主體外邊緣的距離為35mm,第二開口的高度為3mm。
作為一種優選,延伸段8的寬度為10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第二斜邊和第三斜邊的對雨水的導向作用,拼接處不存在縫隙,不會出現漏水現象。
2、代替傳統屋面和光伏邊框的組合,省料,省工,節省投資創建成本,并且避免傳統光伏電池板、支架的安裝,只需要將玻璃鋼一體化無漏水光伏電池板邊框直接緊固在橫梁上即可。
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拼接處不存在縫隙,不會出現漏水現象,能夠替代屋面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3為圖1的B-B剖視圖。
其中:
邊框主體1、第一開口2、第二開口3、光伏板嵌置槽4、第一斜邊5、第二斜邊6、第三斜邊7、延伸段8、嵌置槽9。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3,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玻璃鋼一體化無漏水光伏電池板邊框,它整體由玻璃鋼材料一體化制成,該玻璃鋼一體化無漏水光伏電池板邊框包括矩形的邊框主體1,所述邊框主體1的內部形成中空結構,所述邊框主體1的頂部中心設置有矩形的第一開口2,邊框主體1的底部中心設置有矩形的第二開口3,第一開口2的尺寸相對第二開口3的尺寸大,所述第一開口2下方的邊框主體1上設置有一圈矩形的光伏板嵌置槽4,所述邊框主體1的前側邊緣設置有向后下方傾斜的第一斜邊5,所述邊框主體1的后側邊緣設置有向前下方傾斜的第二斜邊6,所述所述邊框主體1的后側邊緣設置有向后下方傾斜的第三斜邊7,所述第一斜邊5和第二斜邊6的低位與邊框主體1的頂面齊平,第三斜邊7的高位與第二斜邊6的高位齊平,第三斜邊7的下方形成三角形嵌置槽9,邊框主體1的頂面左側邊還設置有向左的延伸段8。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邊框主體1的長度為1650mm,邊框主體1的寬度為992mm,邊框主體1的高度為35mm、40mm或者45mm,第一斜邊5的高度為5mm,第二斜邊6的高度為8mm,邊框主體1中段的壁厚為4mm,第一開口3四邊距離邊框主體1外邊緣的距離為12mm,第一開口2的高度為3mm,第二開口3四邊距離邊框主體1外邊緣的距離為35mm,第二開口3的高度為3mm,光伏板嵌置槽4的高度為3mm,延伸段8的寬度為10mm,第三斜邊7的高度為8mm,第三斜邊7的厚度為1.5mm。
使用時,光伏板嵌置槽4內嵌置光伏板,相鄰兩個玻璃鋼一體化無漏水光伏電池板邊框的第一斜邊5和第三斜邊7進行搭接,第一斜邊5位于嵌置槽9內即可完成相鄰兩個玻璃鋼一體化無漏水光伏電池板邊框的拼接,當雨水落至玻璃鋼一體化無漏水光伏電池板邊框上后,雨水隨著第二斜邊6和第三斜邊7的導向流至延伸段8上后向下落,避免積水,實現排水性能好的優點,另外由于玻璃鋼一體化無漏水光伏電池板邊框由玻璃鋼材料一體化制成,整體性好,具有結構強度高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