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機,具體提供一種電機軸電壓的疏導結構及電機。
背景技術:
1、相關的電機軸電壓疏導結構中,通常在電機軸的非輸出端附近安裝導電良好的金屬環或碳刷用于疏導電機軸電壓,以防止軸電流對軸承的損害。雖然這種結構能夠有效的減少軸電流對軸承的影響,但是金屬環或碳刷與電機軸之間的滑動接觸會因摩擦產生磨損,使得金屬環或碳刷與電機軸之間產生縫隙,導致無法疏導電機軸電壓,因而需要定期檢修和更換,增加了維護成本和工作量。
2、相應地,本領域需要一種新的電機軸電壓的疏導結構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旨在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即,解決現有的電機軸電壓疏導結構中金屬環或碳刷與電機軸之間的滑動接觸會因摩擦產生磨損,需要定期檢修和更換的問題。
2、在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電機軸電壓的疏導結構,所述疏導結構包括:
3、第一導電部,其形成在所述電機軸的非輸出端或與所述電機軸的非輸出端連接;
4、電機端蓋,其設于靠近所述電機軸的非輸出端的一側,所述電機端蓋包括容納腔,所述容納腔具有朝向所述電機軸方向開設的開口;和
5、第二導電部,其安裝于所述容納腔,構造成始終與所述第一導電部接觸,以使所述電機軸的軸電壓/軸電流從所述電機軸疏導至所述電機端蓋。
6、在上述電機軸電壓的疏導結構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二導電部包括:
7、導電件,其與所述容納腔的側壁接觸;和
8、彈性件,其靠近所述導電件的一端止抵于所述導電件,遠離所述導電件的一端止抵于所述容納腔的頂壁,使得所述導電件在所述彈性件的作用下與所述容納腔接觸。
9、在上述電機軸電壓的疏導結構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導電件為導電板,所述導電板對應所述電機軸的非輸出端為封閉端。
10、在上述電機軸電壓的疏導結構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導電部為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形成于所述封閉端中面向所述導電板的表面。
11、在上述電機軸電壓的疏導結構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導電部包括:
12、固定環,其套接在所述電機軸的非輸出端的側壁處并與之過盈配合;和
13、第二凸起,其形成于所述固定環中靠近所述第二導電部的端面。
14、在上述電機軸電壓的疏導結構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導電件為導電環。
15、在上述電機軸的疏導結構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彈性件為彈簧。
16、在上述電機軸電壓的疏導結構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彈性件為波簧。
17、在上述電機軸的疏導結構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導電件與所述彈性件一體連接;或
18、所述導電件與所述彈性件分體連接。
19、在第二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電機,所述電機包括有前述任一項方案所述的電機軸電壓的疏導結構。
20、在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的電機軸電壓的疏導結構包括第一導電部、第二導電部和電機端蓋,整體的疏導結構簡單、易于實現,本申請的第一導電部與電機軸的非輸出端連接,第二導電部安裝在電機端蓋上的容納腔,且第二導電部的位置構造成始終與第二導電部保持連接,這樣因電機軸長期轉動而導致第一導電部和第二導電部之間發生磨損,由于第二導電部構造成能夠始終與第一導電部操持連接,這樣也就能夠保證疏導結構的疏導性能,實現降低了檢修和更換的頻率,減少了維護成本和工作量的效果。
1.一種電機軸電壓的疏導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疏導結構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疏導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電部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疏導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件為導電板,所述導電板對應所述電機軸的非輸出端為封閉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疏導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部為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形成于所述封閉端中面向所述導電板的表面。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疏導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電部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疏導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件為導電環。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疏導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為彈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疏導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為波簧。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疏導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件與所述彈性件一體連接;或
10.一種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設置有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疏導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