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幅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電子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穩幅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半導體元器件的高度集成化,電子設備體積越來越小,傳統電機加葉片的旋轉式散熱風扇噪聲大、電磁干擾嚴重、風向風速不穩定、不易清潔等缺點日益凸顯。而采用壓電材料與薄金屬板粘合制成的壓電風扇,因其具有體積小、成本低、無電磁噪聲、壽命長、低功耗等諸多優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在各種電子設備散熱場合中都開始嘗試使用壓電風扇替代傳統風扇。
[0003]壓電風扇通常由風扇扇葉和安裝于扇葉上的壓電陶瓷元件組成,通過電壓驅動壓電陶瓷元件產生逆壓電效應,引起風扇葉片發生彎曲振動。當交流電壓的頻率和振動片的固有頻率相等時,風扇扇葉的懸伸端振幅顯著增大,從而輸出高速、定向的穩定氣流,產生通風、降溫的效果。
[0004]壓電風扇需要一個高壓交流驅動器,其輸出電壓的頻率需要與風扇的固有振動頻率一致方能取得最好的效果。簡單的驅動器僅僅在出廠時把二者的頻率調到相近。但使用一段時間后,電路特性及風扇特性都會發生變化,從而風扇很難在工作在最佳頻率位置。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穩幅結構,能夠使振動片工作在最佳頻率,進而穩定振動片的振動幅度。
[000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穩幅結構,應用于供風設備,該穩幅結構包括:振動片;驅動元件,用于驅動振動片振動,振動片設置在驅動元件的第一端;探測元件,設置在驅動元件的第二端,與驅動元件錯位連接,用于探測振動片的振動信息;以及反饋電路,連接在驅動元件與探測元件之間,用于根據探測元件探測到的振動片的振動信息調整驅動元件的輸出頻率,使驅動7Π件的輸出頻率與振動片的固有頻率一致。
[0007]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探測元件為第一壓電雙晶片,第一壓電雙晶片的中間電極接反饋電路,第一壓電雙晶片的上電極和下電極與地連接。
[0008]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探測元件為壓電單晶片,壓電單晶片與驅動元件連接的電極與地連接,壓電單晶片的另一電極與反饋電路連接。
[0009]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探測元件包括應變傳感器和彈簧片,彈簧片的一側與應變傳感器連接,彈簧片的另一側與驅動元件連接。
[0010]結合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彈簧片為金屬彈簧片。
[0011]結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種至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驅動元件為第二壓電雙晶片,第二壓電雙晶片的中間電極與反饋電路連接。
[0012]結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種至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六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反饋電路包括:放大器、相位提取器和控制電路。
[0013]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穩幅結構,應用于供風設備,該穩幅結構包括:振動片;驅動元件,用于驅動振動片振動,振動片設置在驅動元件的第一端;探測元件,設置在驅動元件的第二端,與驅動元件錯位連接,用于探測振動片的振動信息;以及反饋電路,連接在驅動元件與探測元件之間,用于根據探測元件探測到的振動片的振動信息調整驅動元件的輸出頻率,使驅動7Π件的輸出頻率與振動片的固有頻率一致。
[0014]結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探測元件設置在振動片的二階振型的波腹位置。
[0015]結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探測元件與反饋電路之間的連接線采用之字形走線方式。
[0016]結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種或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探測元件為壓電元件。
[0017]結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壓電元件與振動片之間設置絕緣膜進行絕緣。
[0018]結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種至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驅動元件為壓電雙晶片,壓電雙晶片的中間電極與反饋電路連接。
[0019]結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種至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任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反饋電路包括:放大器、相位提取器和控制電路。
[0020]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根據探測元件探測到的振動片的振動信息調整驅動元件的輸出頻率,使得驅動元件的輸出頻率與振動片的固有頻率一致,能夠使振動片工作在最佳頻率,進而穩定振動片的振動幅度。
【附圖說明】
[002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2]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穩幅結構的示意性框圖。
[0023]圖2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穩幅結構的示意性框圖。
[0024]圖3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穩幅結構的示意性框圖。
[0025]圖4A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壓電雙晶片的示意性圖。
[0026]圖4B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壓電單晶片的示意圖。
[0027]圖5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穩幅結構的示意性框圖。
[0028]圖6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穩幅結構的示意性框圖。
[0029]圖7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穩幅結構的示意性框圖。
[0030]圖8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穩幅結構的示意性框圖。
[0031]圖9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穩幅結構的走線方式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33]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穩幅結構的示意性框圖,該穩幅結構可以應用于供風設備。如圖1所示,穩幅結構100包括:振動片110、驅動元件120、探測元件130和反饋電路 140。
[0034]振動片110可以為金屬振動片,也可以為碳纖維振動片,也可以為塑料振動片或者其它材料的振動片,本發明實施例對振動片的材料不做限定。
[0035]驅動元件120用于驅動振動片110振動,其中振動片110設置在驅動元件120的
AA-上山弟一棲。
[0036]驅動元件120可以為壓電元件(如壓電雙晶片),也可以為磁性元件或能夠驅動振動片110振動的其他元件,本發明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于描述,下文所示附圖將以驅動元件為壓電雙晶片為例進行描述。
[0037]探測元件130,設置在驅動元件120的第二端,與驅動元件120錯位連接,用于探測振動片110的振動信息。
[0038]其中,探測元件130還可以通過支撐元件(例如基座)進行固定。此時探測元件130除了可以通過驅動元件探測振動片110的振動,還可以對驅動元件120進行支撐固定。
[0039]探測元件130接觸驅動元件120的一側與地連接或者在探測元件120與驅動元件120之間設置絕緣層,以確保探測元件130與驅動元件120之間沒有電流通過。
[0040]探測元件130與驅動元件120錯位連接可以是如圖1所示將探測元件130與驅動元件120交錯連接,其中探測元件130僅一端與驅動元件120的一端(如圖1所示下部)交錯連接,且探測元件130的另一端與驅動元件120無接觸。但本發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將整個探測元件130設置在驅動元件120的下部表面上。
[0041]反饋電路140,連接在驅動元件120與探測元件130之間,用于根據探測元件130探測到的振動片I1的振動信息調整驅動元件120的輸出頻率,使驅動元件120的輸出頻率與振動片110的固有頻率一致。
[0042]其中,反饋電路140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