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電力線路除冰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電力線路除冰器,包括箱體和支架,箱體左右兩側開設有左、右通線孔,支架左端設有第一輪組和第一電機,支架右端設有第二輪組和第二電機,箱體頂壁中心設有上伸縮桿、上壓塊和上鋼絲刷,箱體底壁中心設有下伸縮桿、下壓塊和下鋼絲刷,上、下伸縮桿外部套設有上、下螺旋彈簧,上、下壓塊上開設有上、下壓塊通孔,內部嵌設有上、下電熱管,上壓塊頂部設有上風扇,下壓塊底部設有下風扇,箱體豎向側壁包括內、外層體,內層體上部和外層體下部分布有內、外通氣孔,箱體內部設有溫度傳感器、微控制器和無線發射器,通過采用上述結構,本發明能快速、徹底地進行除冰操作,且還有效避免了線路受損。
【專利說明】
新型電力線路除冰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電力線路除冰器。
【背景技術】
[0002]在電力領域,輸電線路起著輸送電力的重要作用,而確保輸電線路的安全可靠運行,對保證國家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我國少數高寒地區或者是大部分地區的寒冷冬季,雨雪天氣極易造成輸電線路表面產生附冰現象,嚴重的線路附冰帶來的超負荷的重力會使輸電線路斷裂,甚至導致電力塔架倒塌,從而引起大面積的電力中斷,造成巨大的損失,對于此,便需要相應的線路除冰裝置。但對于現有的線路除冰裝置來說,限于結構和設計上的限制,其除冰效率往往較低,并且在除冰過程還容易導致電路受損,從而大大影響了除冰裝置的使用性能。
【發明內容】
[0003]為克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更加快速、徹底地進行除冰操作,同時還有效避免了電力線路受損的新型電力線路除冰器。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電力線路除冰器,包括箱體和設于所述箱體內部的支架,在所述箱體的左側還開設有左通線孔,在所述箱體的右側還開設有右通線孔,在所述支架的左端分別設有第一輪組和用于驅動所述第一輪組的第一電機,在所述支架的右端分別設有第二輪組和用于驅動所述第二輪組的第二電機,在所述箱體的頂壁中心還設有豎直向下延伸的上伸縮桿,在所述上伸縮桿的底端連接有上壓塊,在所述上壓塊的底端設有上鋼絲刷,在所述箱體的底壁中心還設有豎直向上延伸的下伸縮桿,在所述下伸縮桿的頂端連接有下壓塊,在所述下壓塊的頂端設有下鋼絲刷,同時在所述上伸縮桿和下伸縮桿的外部還分別套設有上螺旋彈簧和下螺旋彈簧;在所述上壓塊上還均勻開設有多個豎向延伸的上壓塊通孔,在所述下壓塊上還均勻開設有多個豎向延伸的下壓塊通孔,在所述上壓塊的內部和下壓塊的內部還分別嵌設有橫向布置的上電熱管和下電熱管,在所述上壓塊的頂部還設有上風扇,在所述下壓塊的底部還設有下風扇,同時所述箱體的豎向側壁為包括了內層體和外層體的雙層結構,并且在所述內層體的上部還均勻分布有多個內通氣孔,在所述外層體的下部還均勻分布有多個外通氣孔;在所述箱體的內部還分別設有溫度傳感器、微控制器和無線發射器,且所述溫度傳感器的輸出端連接至所述微控制器的輸入端,所述微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至所述無線發射器的輸入端。
[0005]上述新型電力線路除冰器,其中在所述箱體的內部還設有報警器,且所述報警器的輸入端與所述微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
[0006]上述新型電力線路除冰器,其中在所述箱體的內部頂端還設有頂部紅外攝像頭,在所述箱體的內部底端還設有底部紅外攝像頭,且所述頂部紅外攝像頭和底部紅外攝像頭的輸出端分別連接至所述微控制器的輸入端。
[0007]上述新型電力線路除冰器,其中在所述箱體的外部頂端還設有尖部朝上的錐形罩。
[0008]上述新型電力線路除冰器,其中在所述箱體的左右兩側還分別設有左掛環和右掛環,在所述箱體的底端還設有下掛環。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采用上述結構,本發明能夠更加快速、徹底地進行除冰操作,同時還有效避免了電力線路受損,從而大大提升了除冰器的使用性能。
【附圖說明】
[0010]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1 ]圖1是新型電力線路除冰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箱體I,支架2,第一輪組3,第一電機4,第二輪組5,第二電機6,上伸縮桿7,上壓塊8,上鋼絲刷9,下伸縮桿10,下壓塊11,下鋼絲刷12,上螺旋彈簧13,下螺旋彈簧14,上電熱管15,下電熱管16,上風扇17,下風扇18,內層體19,外層體20,溫度傳感器21,頂部紅外攝像頭22,底部紅外攝像頭23,錐形罩24,左掛環25,右掛環26,下掛環27,電力線路28。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電力線路除冰器,包括箱體I和設于箱體I內部的支架2,在箱體I的左側還開設有左通線孔,在箱體I的右側還開設有右通線孔,在支架2的左端分別設有第一輪組3和用于驅動第一輪組3的第一電機4,在支架2的右端分別設有第二輪組5和用于驅動第二輪組5的第二電機6,在箱體I的頂壁中心還設有豎直向下延伸的上伸縮桿7,在上伸縮桿7的底端連接有上壓塊8,在上壓塊8的底端設有上鋼絲刷9,在箱體I的底壁中心還設有豎直向上延伸的下伸縮桿10,在下伸縮桿10的頂端連接有下壓塊11,在下壓塊11的頂端設有下鋼絲刷12,同時在上伸縮桿7和下伸縮桿10的外部還分別套設有上螺旋彈簧13和下螺旋彈簧14;在上壓塊8上還均勻開設有多個豎向延伸的上壓塊通孔,在下壓塊11上還均勻開設有多個豎向延伸的下壓塊通孔,在上壓塊8的內部和下壓塊11的內部還分別嵌設有橫向布置的上電熱管15和下電熱管16,在上壓塊8的頂部還設有上風扇17,在下壓塊11的底部還設有下風扇18,同時箱體I的豎向側壁為包括了內層體19和外層體20的雙層結構,并且在內層體19的上部還均勻分布有多個內通氣孔,在外層體20的下部還均勻分布有多個外通氣孔;在箱體I的內部還分別設有溫度傳感器21、微控制器和無線發射器,且溫度傳感器21的輸出端連接至微控制器的輸入端,微控制器輸出端連接至無線發射器的輸入端。
[0014]在上述結構下,將除冰器放置于電力線路28上,通過第一輪組3、第一電機4以及第二輪組5、第二電機6,便可實現除冰器可沿電力線路28進行往復運動,在上螺旋彈簧13和下螺旋彈簧14的作用下,上鋼絲刷9和下鋼絲刷12便緊貼電力線路28,同時通過上電熱管15和下電熱管16對電力線路28的外表面進行加熱操作,從而可對電力線路28進行快速、徹底的除冰操作,同時還有效避免了電力線路28受損。
[0015]作為優選,對于上述新型電力線路除冰器,其中在箱體I的內部還設有報警器,且報警器的輸入端與微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
[0016]作為進一步的優選,對于上述新型電力線路除冰器,其中在箱體I的內部頂端還設有頂部紅外攝像頭22,在箱體I的內部底端還設有底部紅外攝像頭23,且頂部紅外攝像頭22和底部紅外攝像頭23的輸出端分別連接至微控制器的輸入端,以能對線路28進行觀察。
[0017]作為更進一步的優選,對于上述新型電力線路除冰器,其中在箱體I的外部頂端還設有尖部朝上的錐形罩24,以有效避免外部雨雪對箱體I頂部進行沖擊,同時還可防止大量雪堆積于箱體I的頂部。
[0018]作為再進一步的優選,對于上述新型電力線路除冰器,其中在箱體I的左右兩側還分別設有左掛環25和右掛環26,在箱體I的底端還設有下掛環27,以便還可以進一步地通過在各掛環上掛接拉繩,便可同時還實現了采用人工方式來拉動除冰器。
[0019]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和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和實施例,在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主權項】
1.一種新型電力線路除冰器,包括箱體和設于所述箱體內部的支架,在所述箱體的左側還開設有左通線孔,在所述箱體的右側還開設有右通線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的左端分別設有第一輪組和用于驅動所述第一輪組的第一電機,在所述支架的右端分別設有第二輪組和用于驅動所述第二輪組的第二電機,在所述箱體的頂壁中心還設有豎直向下延伸的上伸縮桿,在所述上伸縮桿的底端連接有上壓塊,在所述上壓塊的底端設有上鋼絲刷,在所述箱體的底壁中心還設有豎直向上延伸的下伸縮桿,在所述下伸縮桿的頂端連接有下壓塊,在所述下壓塊的頂端設有下鋼絲刷,同時在所述上伸縮桿和下伸縮桿的外部還分別套設有上螺旋彈簧和下螺旋彈簧; 在所述上壓塊上還均勻開設有多個豎向延伸的上壓塊通孔,在所述下壓塊上還均勻開設有多個豎向延伸的下壓塊通孔,在所述上壓塊的內部和下壓塊的內部還分別嵌設有橫向布置的上電熱管和下電熱管,在所述上壓塊的頂部還設有上風扇,在所述下壓塊的底部還設有下風扇,同時所述箱體的豎向側壁為包括了內層體和外層體的雙層結構,并且在所述內層體的上部還均勻分布有多個內通氣孔,在所述外層體的下部還均勻分布有多個外通氣孔; 在所述箱體的內部還分別設有溫度傳感器、微控制器和無線發射器,且所述溫度傳感器的輸出端連接至所述微控制器的輸入端,所述微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至所述無線發射器的輸入端。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電力線路除冰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體的內部還設有報警器,且所述報警器的輸入端與所述微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電力線路除冰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體的內部頂端還設有頂部紅外攝像頭,在所述箱體的內部底端還設有底部紅外攝像頭,且所述頂部紅外攝像頭和底部紅外攝像頭的輸出端分別連接至所述微控制器的輸入端。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電力線路除冰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體的外部頂端還設有尖部朝上的錐形罩。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電力線路除冰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體的左右兩側還分別設有左掛環和右掛環,在所述箱體的底端還設有下掛環。
【文檔編號】H02G7/16GK105826890SQ201610263216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6日
【發明人】繆家戌
【申請人】成都科創佳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