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太陽能充電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車載太陽能充電裝置是將太陽能電池板的電能通過補償器向蓄電池充電,用直流電配合充電裝置為電力驅動車充電。系統通過補償器對太陽能電池的最大功率跟蹤、蓄電池智能充電,可以保證光伏充電裝置穩定為電力驅動車充電的同時實現太陽能的最優利用。
【專利說明】
車載太陽能充電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為車載太陽能充電裝置的電動車充電系統裝置,主要應用于各種電力驅動車,本發明屬新能源及電力驅動車動力驅動及充電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電力驅動車以電能代替石油作為動力源,真正做到了尾氣零排放,具有清潔、環保、節能的特點,是世界汽車工業發展的熱點和趨勢。電力驅動車充電裝置為電力驅動車電池提供能源補給,是電力驅動車發展的關鍵環節。我國目前使用的充電裝置分為固定地點的交流和直流充電裝置兩種。交流充電裝置是采用交流充電模式為自帶充電裝置控制裝置的電力驅動車蓄電池進行充電的充電裝置,特征是充電機為車載系統,目前電力驅動車大部分采用交流充電模式;直流充電裝置是采用可控直流為電力驅動車動力蓄電池進行充電的模式。目前充電裝置的電能來源于電網,而電網的電能主要來源于以煤炭為主的火力發電,這樣電力驅動車僅僅是將化石能源的消耗從汽車轉移到煤炭發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和環境污染問題。車載太陽能充電裝置系統裝置可以在只要有太陽的地方,就可以充電這是目前的充電裝置無法完成的。因此車載太陽能充電裝置是最終發展目標是和可再生能源相結合的多功能電力驅動車充電裝置。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太陽能光伏發電與充電裝置相配合的車載太陽能充電裝置,解決現有電力驅動車充電裝置只能利用固定地點交流、直流電網進行充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再生和環境污染的問題。而車載太陽能充電裝置在只要有太陽的地方,就可為電力驅動車自身或其它電力驅動車提供應急能源。
[0004]本發明是將安裝在車輛上的太陽能電池板的電能通過補償器向蓄電池充電,用直流電配合充電裝置為電力驅動車充電。系統通過協調控制太陽能電池的最大功率跟蹤、蓄電池智能充電,可以保證光伏充電裝置穩定為電力驅動車充電的同時實現太陽能的最優利用。
[0005]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0006]安裝在車輛上的車載太陽能充電裝置,所述車載太陽能充電裝置包括太陽能電池組(I)、LC電路(2)、執行器(3)、原邊線圈(4)、付邊線圈(5)、二極管(6)、電容器(7)、蓄電池(8)、補償器(9)。
[0007]具體方案是太陽能電池板吸收太陽能轉化成的電壓,通過LC電路送至補償器,補償器的作用是當輸入太陽能電池組電壓波動時或用電負載擾動時可以保持至蓄電池電壓穩定。同時,通過補償器可做到太陽能電池對蓄電池的全天時充電。
[000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09]本發明結構簡單,易于實現,利用太陽能給電動車的電池充電,避免了電池電量耗盡而不能行使的窘況。
[0010]【附圖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車載太陽能充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
[0011]太陽能電池板(I)輸出電壓到LC電路(2),LC電路(2)作用是防止外部擾動進行電壓補償器(9);
[0012]LC電路(2)輸出電壓進入電壓補償器(9),當輸入補償器(9)的電壓波動或負載擾動時反饋電壓也隨之發生變化和基準電壓進行比較,由執行器(3)調整補償變壓器的一次電壓以克服電壓波動或負荷擾動對輸出電壓的影響;
[0013]通過執行器(3)進入原邊線圈A(4),感應到付邊線圈B(5)經二極管D(6),送入蓄電池(8),D(6)二極管同時起到防止電流反向流動的作用,C為電容器(7)形成穩定端電壓,做到太陽能電池對電動車的全天時充電。
[0014]以上實施例僅供說明本發明之用,而非對本發明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不可以做出各種變換或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屬于本發明的范疇,應由各權利要求所限定。
【主權項】
1.車載太陽能充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安裝在車輛上的太陽能電池板吸收太陽能轉化成的電壓,送至補償器,補償器的作用是當輸入太陽能電池組電壓波動時或用電負載變動時可以保持至蓄電池的電壓穩定; 所述車載太陽能充電裝置包括太陽能電池組、LC回路、執行器、原邊線圈、負邊線圈、二極管、電容器、蓄電池、補償器; 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輸出電壓到LC電路,LC電路作用是防止外部擾動進行電壓補償器; LC電路輸出電壓進入電壓補償器,當輸入補償器的電壓波動或負載擾動時,反饋電壓也隨之發生變化和基準電壓進行比較,由執行器調整補償變壓器的一次電壓以克服電壓波動或負荷擾動對輸出電壓的影響;通過執行器進入原邊線圈A,感應到付邊線圈B經二極管D,送入蓄電池,二極管D同時起到防止電流反向流動的作用,C為電容器,形成穩定端電壓,做到太陽能電池對電動車的全天時充電。
【文檔編號】H02J7/35GK205489756SQ201620080607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2日
【發明人】陳鳳軍
【申請人】遼寧立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