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件維修用位置調節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專利公開了一種電子元件維修用位置調節裝置,包括安裝在配電柜內的支架,支架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所述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之間安裝有電氣元件的安裝底板,所述轉軸的兩端分別鉸接在配電柜的頂板和底板上,在L形滑桿上設有與滑槽相配合的滑動滾輪,所述L形滑桿的底部均連接有柱桿,在配電柜的內壁上安裝有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所述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的輸出端分別和L形滑桿底部的柱桿相固接,所述配電柜上安裝有伺服電機,所述轉軸的一端和伺服電機的輸出端固接,本實用新型意在解決現有配電柜在安裝電子元件時,由于電子元件在配電柜中的位置不能調節,導致工作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
【專利說明】
電子元件維修用位置調節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氣元件的安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子元件維修用位置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配電柜是將電器及其線路放置在其中的箱子,包括頂板和底板,用來分配電力能源,統稱為動力配電中心。它們集中安裝在企業的變電站,把電能分配給不同地點的下級配電設備。
[0003]低壓配電柜廣泛應用于現代建筑物中,如將配電柜安裝在墻體,或預埋在墻體中,配電柜中有眾多的電器元件安裝在柜體內,但現有的配電柜只是一個簡單鐵箱,操作工人在配電柜中維修電子元件時,往往存在操作空間小,操作性困難的問題,特別是在維修電子元件的過程中,由于電子元件在配電柜中的位置是不能移動或調節的,就需要重新整體拆卸下來后安裝,這樣大大影響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工作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種電子元件維修用位置調節裝置,以解決現有配電柜在安裝電子元件時,由于電子元件在配電柜中的位置不能調節,導致工作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基礎方案如下:電子元件維修用位置調節裝置,包括安裝在配電柜內的支架,支架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所述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之間安裝有電氣元件的安裝底板,所述第二撐桿為套筒,第二撐桿內嵌設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兩端分別鉸接在配電柜的頂板和底板上,所述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上均設有豎向的滑槽,安裝底板的下端設有沿安裝地板的中軸線左右對稱的L形滑桿,在L形滑桿上設有與滑槽相配合的滑動滾輪,所述L形滑桿的底部均連接有柱桿,在配電柜的內壁上安裝有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所述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的輸出端分別和L形滑桿底部的柱桿相固接,所述配電柜上安裝有伺服電機,所述轉軸的一端和伺服電機的輸出端固接。
[0006]本基礎方案的原理和優點為:在實際使用時,配電柜中的安裝底板用于安裝電子元件,安裝完成后,當需要調整電子元件的位置時,通過安裝底板在支架上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中豎向的滑槽中上下滑動,具體過程是安裝底板下端的L形滑桿上的滑動滾輪能在滑槽中滾動,并由安裝在配電柜上的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分別帶動沿安裝地板的中軸線左右對稱的L形滑桿移動,以此便能帶動L形滑桿和滑動滾輪移動,方便整體的位置調節,并能通過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將L形滑桿的位置進行固定,當需要對配電柜與安裝底板之間的空間進行使用時,通過配電柜上安裝的伺服電機帶動轉軸轉動,使得圍繞第二撐桿內的轉軸能向外轉動安裝底板,以此便能對配電柜中的內部空間進行調節和電子元件的維修,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能在配電柜內自動調節安裝有電氣元件的安裝底板的升降和向外翻轉,確保電氣元件的正確安裝位置,也便于安全操作。
[0007]優選方案1:作為基礎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支架中部設有U形的加強桿,加強桿能增強支架的整體結構強度和穩定性。
[0008]優選方案2:作為優選方案I的一種改進,所述伺服電機連接有能控制伺服電機啟停的控制手柄,通過控制手柄控制伺服電機的工作狀態,自動性強,使用更為方便。
[0009]優選方案3:作為優選方案2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分別通過六角螺栓安裝在配電柜的內壁上,安裝、拆卸維修方便。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子元件維修用位置調節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2]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配電柜1、支架2、加強桿3、第一撐桿4、第二撐桿5、安裝底板6、轉軸7、滑槽8、L形滑桿9、滑動滾輪10、柱桿11、第一氣缸12、第二氣缸13、伺服電機14。
[0013]實施例基本如附圖1所示:電子元件維修用位置調節裝置,包括安裝在配電柜I內的支架2,支架2中部設有U形的加強桿3,支架2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第一撐桿4和第二撐桿5,第一撐桿4和第二撐桿5之間安裝有電氣元件的安裝底板6,第二撐桿5為套筒,第二撐桿5內嵌設有轉軸7,轉軸7的兩端分別鉸接在配電柜I的頂板和底板上,第一撐桿4和第二撐桿5上均設有豎向的滑槽8,安裝底板6的下端設有沿安裝地板6的中軸線左右對稱的兩根L形滑桿9,在L形滑桿9上設有與滑槽8相配合的滑動滾輪10,L形滑桿9的底部均連接有柱桿11,在配電柜I的內壁上通過六角螺栓安裝有第一氣缸12和第二氣缸13,第一氣缸12和第二氣缸13的輸出端分別和L形滑桿9底部的柱桿11相固接,配電柜I上安裝有伺服電機14,轉軸7的一端和伺服電機14的輸出端固接,伺服電機14連接有能控制伺服電機14啟停的控制手柄。
[0014]工作時,配電柜I中的安裝底板6用于安裝電子元件,安裝完成后,當需要調整電子元件的位置時,通過安裝底板6在支架2上第一撐桿4和第二撐桿5中豎向的滑槽8中上下滑動,具體過程是安裝底板6下端的L形滑桿9上的滑動滾輪10能在滑槽8中滾動,并由安裝在配電柜I上的第一氣缸12和第二氣缸13分別帶動沿安裝地板的中軸線左右對稱的L形滑桿9移動,以此便能帶動L形滑桿9和滑動滾輪10移動,方便整體的位置調節,并能通過第一氣缸12和第二氣缸13將L形滑桿9的位置進行固定,當需要對配電柜I與安裝底板6之間的空間進行使用時,通過配電柜I上安裝的伺服電機14帶動轉軸7轉動,使得圍繞第二撐桿5內的轉軸7能向外轉動安裝底板6,以此便能對配電柜I中的內部空間進行調節和電子元件的維修,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能在配電柜I內自動調節安裝有電氣元件的安裝底板6的升降和向外翻轉,確保電氣元件的正確安裝位置,也便于安全操作。
[0015]本實施例中的支架2中部設有U形的加強桿3,加強桿3能增強支架2的整體結構強度和穩定性;伺服電機14連接有能控制伺服電機14啟停的控制手柄,通過控制手柄控制伺服電機14的工作狀態,自動性強,使用更為方便;第一氣缸12和第二氣缸13分別通過六角螺栓安裝在配電柜I的內壁上,安裝、拆卸維修方便。
[0016]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和/或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主權項】
1.電子元件維修用位置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在配電柜內的支架,支架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所述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之間安裝有電氣元件的安裝底板,所述第二撐桿為套筒,第二撐桿內嵌設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兩端分別鉸接在配電柜的頂板和底板上,所述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上均設有豎向的滑槽,安裝底板的下端設有沿安裝地板的中軸線左右對稱的L形滑桿,在L形滑桿上設有與滑槽相配合的滑動滾輪,所述L形滑桿的底部均連接有柱桿,在配電柜的內壁上安裝有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所述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的輸出端分別和L形滑桿底部的柱桿相固接,所述配電柜上安裝有伺服電機,所述轉軸的一端和伺服電機的輸出端固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元件維修用位置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中部設有U形的加強桿。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元件維修用位置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電機連接有能控制伺服電機啟停的控制手柄。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子元件維修用位置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分別通過六角螺栓安裝在配電柜的內壁上。
【文檔編號】H02B1/32GK205509292SQ201521022889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0日
【發明人】魏廣乾
【申請人】重慶凱西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