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濾波式動態智能電力電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934171閱讀:623來源:國知局
一種濾波式動態智能電力電容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濾波式動態智能電力電容器,包括殼體、三相共補電容器、電抗器組、微處理器、微型斷路器、隔板、散熱片、可控硅組、風扇、接地螺栓以及采集控制單元;本實用新型體積小、重量輕、易運輸、易安裝、投切無涌流;控制方式既支持網線通訊控制,又支持控制器DC12V電源信號控制;每個實用新型可以獨自成補償裝置,如果由某個本實用新型構成的裝置出現故障后,其就會就自動退出,不影響其他裝置工作。
【專利說明】
一種濾波式動態智能電力電容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低壓無功功率補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濾波式動態智能電力電容器。
【背景技術】
[0002]在低壓無功功率補償行業中,有很多場所負載波動特別頻繁,因此對無功功率的需求非常迫切,要求補償裝置在極短的時間內投入或者切除。這樣就出現了我們常見的晶閘管投切電容器裝置TSC。常規的晶閘管投切電容器裝置TSC屬于分體安裝,安裝步驟繁瑣,耗費工時,耗費線材;并且占用空間較大,重量較大,不易安裝及運輸;日后的改造或者增容非常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體積小、重量輕、易搬運、易安裝、投切無涌流、響應速度快的濾波式動態智能電力電容器。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濾波式動態智能電力電容器,其包括殼體、分別設置在所述殼體內底座上的三相共補電容器和電抗器組、設置在所述殼體側面的微處理器、設置在所述殼體頂部一端的微型斷路器、設置在殼體內上部的隔板、設置在所述隔板上的散熱片、設置在所述散熱片上的可控硅組、設置在所述可控硅組一側的與所述殼體側壁固定連接的風扇、設置在所述殼體側壁下部的接地螺栓以及采集控制單元;
[0005]所述三相共補電容器是由電容C1-C3構成的三角形接線電容器組;
[0006]所述電抗器組包括第一至第三電抗器L1-L3;
[0007]所述可控硅組包括第一雙向可控硅開關VTl和第二雙向可控硅開關VT2;
[0008]所述采集控制單元的輸入端接在電力系統A相CT二次側線路上;
[0009]所述微處理器的輸入端接所述采集控制單元的相應輸出端;
[00?0]所述三相共補電容器的第一接線端依次經所述第一電抗器L1、第一雙向可控娃開關VTl的電極兩端、微型斷路器的第一常開觸點UA接電容補償柜隔離開關下口的A相端口;
[0011]所述第一雙向可控硅開關VTl的控制極接所述微處理器相應端口;
[0012]所述三相共補電容器的第二接線端依次經所述第二電抗器L2、微型斷路器的第二常開觸點UB接電容補償柜隔離開關下口的B相端口;
[0013]所述三相共補電容器的第三接線端依次經所述第三電抗器L3、第二雙向可控硅開關VT2的電極兩端、微型斷路器的第三常開觸點UC接電容補償柜隔離開關下口的C相端口;
[0014]所述第二雙向可控硅開關VT2的控制極接所述微處理器的相應端口。
[0015]所述采集控制單元包括主控制器U和設置在電力系統A相CT二次側線路上的電流互感器TA;所述電流互感器TA的輸入線圈套在電力系統A相CT 二次側線路上;
[0016]所述電流互感器TA的輸出端接所述主控制器U的相應輸入端;
[0017]所述微處理器的輸入端接所述主控制器U的相應輸出端。
[0018]所述主控制器U的型號為WBK-ZNZ。
[0019]所述電流互感器TA為穿心式電流互感器。
[0020]所述采集控制單元包括型號為WBK-S的采集控制器;
[0021]所述采集控制器的輸入端接在電力系統A相的線路上;
[0022]所述微處理器的輸入端接所述采集控制器的相應輸出端。
[0023]在所述殼體的后側壁上設有接線端子。
[002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體積小、易運輸、易搬運、易安裝、重量輕、投切無涌流;響應速度可以達到20ms;控制方式既支持網線通訊控制,又支持控制器DC12V電源信號控制;每個實用新型構成的裝置裝置可安裝有7%或者14%的串聯濾波電抗器,保證補償裝置運行時不受諧波干擾;當有多個本實用新型構成的系統同時工作時,每個實用新型可以獨自成補償裝置,如果由某個本實用新型構成的裝置出現故障后,其就會就自動退出,不影響其他裝置工作。
【附圖說明】
[0025]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26]圖2為本實用新型電路原理圖。
[0027]圖3為采集控制單元是主控制器U電流互感器TA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4為采集控制單元是型號為WBK-S的采集控制器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5為多個本實用新型現場工作連接示意圖。
[0030]在圖1-5中,I殼體、2微處理器、3三相共補電容器、4電抗器組、5可控硅組、6微型斷路器、7接線端子、8風扇、9隔板、10散熱片、11接地螺栓、3-1三相共補電容器的第一接線端、3-2三相共補電容器的第二接線端、3-3三相共補電容器的第三接線端。
【具體實施方式】
[0031]由圖1-5所示的實施例可知,它包括殼體1、分別設置在所述殼體I內底座上的三相共補電容器3和電抗器組4、設置在所述殼體I側面的微處理器2、設置在所述殼體I頂部一端的微型斷路器6、設置在殼體I內上部的隔板9、設置在所述隔板9上的散熱片10、設置在所述散熱片10上的可控硅組5、設置在所述可控硅組5—側的與所述殼體I側壁固定連接的風扇8、設置在所述殼體I側壁下部的接地螺栓11以及采集控制單元;
[0032]所述三相共補電容器3是由電容C1-C3構成的三角形接線電容器組;
[0033]所述電抗器組4包括第一至第三電抗器L1-L3;
[0034]所述可控硅組5包括第一雙向可控硅開關VTl和第二雙向可控硅開關VT2;
[0035]所述采集控制單元的輸入端接在電力系統A相CT二次側線路上;
[0036]所述微處理器2的輸入端接所述采集控制單元的相應輸出端;
[0037]所述三相共補電容器3的第一接線端3-1依次經所述第一電抗器L1、第一雙向可控硅開關VTl的電極兩端、微型斷路器6的第一常開觸點UA接電容補償柜隔離開關下口的A相端口;
[0038]所述第一雙向可控硅開關VTl的控制極接所述微處理器2相應端口 ;
[0039]所述三相共補電容器3的第二接線端3-2依次經所述第二電抗器L2、微型斷路器6的第二常開觸點UB接電容補償柜隔離開關下口的B相端口 ;
[0040]所述三相共補電容器3的第三接線端3-3依次經所述第三電抗器L3、第二雙向可控硅開關VT2的電極兩端、微型斷路器6的第三常開觸點UC接電容補償柜隔離開關下口的C相端口;
[0041 ]所述第二雙向可控硅開關VT2的控制極接所述微處理器2的相應端口。
[0042]所述采集控制單元包括主控制器U和設置在電力系統A相CT二次側線路上的電流互感器TA;所述電流互感器TA的輸入線圈套在電力系統A相CT 二次側線路上;
[0043]所述電流互感器TA的輸出端接所述主控制器U的相應輸入端;
[0044]所述微處理器2的輸入端接所述主控制器U的相應輸出端。
[0045]所述主控制器U的型號為WBK-ZNZ。
[0046]所述電流互感器TA為穿心式電流互感器。
[0047]所述采集控制單元包括型號為WBK-S的采集控制器;
[0048]所述采集控制器的輸入端接在電力系統A相的線路上;
[0049]所述微處理器2的輸入端接所述采集控制器的相應輸出端。
[0050]在所述殼體I的后側壁上設有接線端子7。
[0051]圖5為多個本實用新型現場工作連接示意圖。在圖4中,WBCZ是本實用新型濾波式動態智能電力電容器,DRBCG是電容補償柜。
[0052]采集控制單元通過對電網系統的電壓和電流信號的采集,進行信號處理,進而確定要投入或者切除哪一只電容器,發出投切命令給可控硅開關,可控硅開關執行導通或者關斷的動作,可控硅開關關斷則電容器切除,晶閘管開關導通則電容器投入。
[0053]本實用新型將微處理器、微型斷路器、可控硅開關、電抗器和電力電容器完美結合成一體,集成到一個金屬殼體中;而且通過兩種不同的采集控制單元實現控制。第一種采集控制單元是通過電流互感器互感器WBH-1將電力系統的電流信號采集到主控制器(WBK-ZNZ),主控制器進行信號處理,進而發出控制信號去控制可控硅開關的投切;第二種采集控制單元是通過采集控制器WBK-S獲取電力系統的電流信號并發出控制信號去控制可控硅開關的投切。投切過程中,采集控制單元會自動判斷電壓零點和電流零點,并且可以控制開關在電壓零點的時候投入電容器,在電流零點的時候切除電容器。從而達到過零投切,保證電容器的投切過程中沒有涌流和電弧。響應時間< 20msο
[0054]每臺智能電力電容器都具備顯示功能,通過網線進行聯網后,可以正常運行。如果有個別子機發生故障,會自動退出,不影響其他回路的正常工作。使用過程中,如果按照控制方式進行接線,只需要連接一次線,二次線都是通過網線通訊來控制,插拔接線非常方便。整體裝置的通斷通過微型斷路器進行控制。
[005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濾波式動態智能電力電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I)、分別設置在所述殼體(1)內底座上的三相共補電容器(3)和電抗器組(4)、設置在所述殼體(I)側面的微處理器(2)、設置在所述殼體(I)頂部一端的微型斷路器(6)、設置在殼體(I)內上部的隔板(9)、設置在所述隔板(9)上的散熱片(10)、設置在所述散熱片(10)上的可控硅組(5)、設置在所述可控硅組(5 )—側的與所述殼體(I)側壁固定連接的風扇(8 )、設置在所述殼體(I)側壁下部的接地螺栓(11)以及采集控制單元; 所述三相共補電容器(3)是由電容C1-C3構成的三角形接線電容器組; 所述電抗器組(4)包括第一至第三電抗器L1-L3; 所述可控硅組(5)包括第一雙向可控硅開關VTI和第二雙向可控硅開關VT2; 所述采集控制單元的輸入端接在電力系統A相CT 二次側線路上; 所述微處理器(2)的輸入端接所述采集控制單元的相應輸出端; 所述三相共補電容器(3)的第一接線端(3-1)依次經所述第一電抗器L1、第一雙向可控硅開關VTl的電極兩端、微型斷路器(6)的第一常開觸點UA接電容補償柜隔離開關下口的A相端口 ; 所述第一雙向可控硅開關VTl的控制極接所述微處理器(2)相應端口; 所述三相共補電容器(3)的第二接線端(3-2)依次經所述第二電抗器L2、微型斷路器(6)的第二常開觸點UB接電容補償柜隔離開關下口的B相端口; 所述三相共補電容器(3)的第三接線端(3-3)依次經所述第三電抗器L3、第二雙向可控硅開關VT2的電極兩端、微型斷路器(6)的第三常開觸點UC接電容補償柜隔離開關下口的C相端口 ; 所述第二雙向可控硅開關VT2的控制極接所述微處理器(2)的相應端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濾波式動態智能電力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控制單元包括主控制器U和設置在電力系統A相CT 二次側線路上的電流互感器TA;所述電流互感器TA的輸入線圈套在電力系統A相CT 二次側線路上; 所述電流互感器TA的輸出端接所述主控制器U的相應輸入端; 所述微處理器(2 )的輸入端接所述主控制器U的相應輸出端。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濾波式動態智能電力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U的型號為WBK-ZNZ。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濾波式動態智能電力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流互感器TA為穿心式電流互感器。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濾波式動態智能電力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控制單元包括型號為WBK-S的采集控制器; 所述采集控制器的輸入端接在電力系統A相的線路上; 所述微處理器(2)的輸入端接所述采集控制器的相應輸出端。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濾波式動態智能電力電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殼體(I)的后側壁上設有接線端子(7)。
【文檔編號】H02J3/18GK205622231SQ201521123613
【公開日】2016年10月5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1日
【發明人】馬洪亮, 仁俊輝, 王廣帥
【申請人】河北沃邦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