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非接觸式的控制開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控制開關,尤其是指一種非接觸式的控制開關。
背景技術:
一般家庭設備如窗簾、燈光等,以前操作方式主要以實體按壓式開關為之,后來人們為求方便性,故逐漸改以無線操控技術為主,以供使用者與電氣設備在保持一定距離情況之下,仍可達控制設備運轉的功效,就以一般家用常見的電動窗簾來說,大多是設置一控制器(如遙控器)以及裝設在窗簾上的接收器,以便使用者按壓該遙控器的開關按鈕,該遙控器可發射一訊號至該接收器,進而控制窗簾產生開關;惟,此一搖控方式往往需持有遙控器的實體操作,才可實現開關控制,倘若遙控器遺失、突然有障礙物的阻擋、或是搖控距離過遠等因素,可能影響該接收器無法順利接收到該遙控器所傳送的訊號,造成該窗簾無法產生動作,有鑒于此,本設計人方才改以其他控制方式為的想法產生,以期擺脫以往直接按壓或無線遙控的開關控制方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非接觸式的控制開關,其透過至少兩感應元件受手的移動順序呈非接觸式的感應觸發,以控制該控制開關所連接的外部電氣設備進行啟閉動作。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一種非接觸式的控制開關,其供外部電氣設備連接,該控制開關包括有至少兩間隔設置且可感測物體的感應元件,一與該等感應元件連接的處理單元,以及一與該處理單元連接的儲存單元;其中,該等感應元件受到手呈非接觸式的感應觸發,且該等感應元件分別產生一觸發訊號傳送至該處理單元;另,該儲存單元內預先儲存有多組對應該等觸發訊號的觸發順序的指令訊號;又,該處理單元分別與該外部電氣設備、該等感應元件及該儲存單元連接,且該處理單元可將所接收的該等觸發訊號的觸發順序與該指令訊號做一比對、分析,以便控制該外部電氣設備產生相對應的啟閉動作。上述控制開關具有兩個以上的感應元件設置。上述感應元件為紅外線感應元件。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非接觸式的控制開關透過該等感應元件受手感應觸發的順序,配合該儲存單元預存的指令訊號,可供該處理單元進行比對、分析,并直接控制該外部電氣設備產生相對應的啟閉動作,可呈現出不同于以往傳統接觸式控制方式的非接觸式控制模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方塊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0011]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一實施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另一實施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又一實施示意圖;以及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實施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2非接觸式的控制開關 3外部電氣設備22處理單元23儲存單元21A-21E感應元件4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非接觸式的控制開關2,其可供一或多個外部電氣設備3 (如窗簾、門、燈光等設備)連接,而于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僅以一窗簾機構3 (以簡圖示出)與本案控制開關2連接做說明;其中,配合圖3所示,該控制開關2包括有至少兩間隔設置并可感測物體(如手4)的感應元件21A、21B,一與該等感應元件21A、21B連接的處理單元22,以及一與該處理單元22連接的儲存單元23 ;前述該等感應元件21A、21B可為紅外線感應 元件或其他適當感應元件,本實施例以紅外線感應元件為例來做說明,且該等感應元件21A、21B受到手4呈非接觸式的感應觸發,且該等感應元件21A、21B并分別產生一觸發訊號傳送至該處理單元22,即于本實施例中,該手4可依序由左至右、由右至左移動、或同時置放于該等感應元件21A、21B的前方,以使該等感應元件21A、21B可先后或同時受觸發以分別產生該等觸發訊號。再者,該處理單元22分別與該等感應元件21A、21B及該儲存單元23呈連接,同時該處理單元22更與該外部電氣設備3連接,以控制該外部電氣設備3產生動作,于本實施例中,該處理單元22與該外部電氣設備3、該儲存單元23、以及該等感應元件21A、21B的連接方式(有線或無線)并不加以局限,在此僅以無線連接方式做說明,至于,該儲存單元23預先儲存多組對應該等觸發訊號的觸發順序的指令訊號,例如先左后右的觸發對應至一開啟指令、先右后左的觸發對應至一關閉指令、同時觸發對應至一停止指令等等,故該處理單元22可將所接收的該等觸發訊號的觸發順序與該指令訊號做一比對、分析,以便控制該外部電氣設備3產生相對應的啟閉動作。參閱圖1、圖2,使用時,可將一與該外部電氣設備3 (如窗簾)連接的控制開關2安裝至任何一處,如墻壁等,以供控制窗簾3的動作;當欲操作窗簾3產生開啟或關閉時,使用者可直接利用手4呈非接觸式感應觸發該等感應元件21A、21B,即如圖3所示,使用者由左至右(或如圖4由右至左)擺動手部4時,會先觸發置于一邊的感應元件21B (或21A),再觸發另一邊的感應元件21A(或21B)后,以便該等感應元件21B、21A分別產生一觸發訊號并先后傳送至該處理單元22,此時該處理單元22可依照該所接收觸發訊號的順序,即先左后右(或先右后左)的觸發順序,來與該儲存單元23內所預先儲存的指令訊號進行比對,并同步分析該觸發順序是對等于該指令訊號的何種指令意義(如左一右=開窗、右一左=關窗等)后,故如圖中箭頭所示,當手4移動時,該處理單元22可同步控制該窗簾3的簾布31自動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移動,以達窗簾3的開啟或關閉作業。配合參閱圖5,倘若使用者令該左、右邊的感應元件21A、21B同時受到手4非接觸式的觸發,即利用手4同時面對該等感應元件21A、21B以感應觸發,該處理單元22即同時接收到該等感應元件21A、21B的觸發訊號,并判斷出該等感應元件21A、21B同時受觸發狀態,即控制該窗簾3停止移動;因此,只要透過該等感應元件21A、21B受該手4非接觸式感應觸發的先后順序或同時受觸發,配合該儲存單元23預存的指令訊號,該處理單元22即針對所接收的該等觸發訊號的觸發順序與該指令訊號做一比對、分析,以便控制該外部電氣設備3產生相對應的啟閉動作,使用不需按壓實體開關或透過控制儀器的接觸式控制模式,即可直接控制該外部電氣設備3產生動作,故呈現出不同于傳統模式的非接觸式控制模式。參閱圖6,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非接觸式的控制開關21,其仍包含至少兩感應元件21A、21B、一處理單元22及一儲存單元23 ;特別在于,該控制開關2包括有超過兩個以上的感應元件,于本實施中以設置有五個感應元件21A至21E為例做說明,以適用控制于具較長尺寸的外部電氣設備3 ;借此,當使用者的手4移動時,該處理單元22分析、判斷出該等感應元件21A至21E受手部4觸發的順序,并依該觸發順序以調整、控制該外部電氣設備3 (如窗簾)停止動作的位置,換言之,倘若窗簾3的簾布31恰可區隔出可分別對應該等感應元件21A-21E的五個區段A-E,當手4于任兩感應元件間進行移動,如由設于一邊的感應元件21A開始移動,一直到至中間的感應元件21C即停止移動時,該處理單元22依序接收移動過程所受觸發的感應元件21A、21B、21C的觸發訊號,同時進行該等感應元件21A-21C的先后觸發順序的比對、分析,以便在手4移動觸發過程中,同步控制該窗簾3的簾布31產生移動,且手4停止移動時,該簾布31亦恰可停置于一對應于該感應觸發的停止處的位置上,即該簾布31由A處移動至C處即停止動作,以達調整簾布31的開關范圍,因此,按使用者需求,該控制開關2以非接觸式不僅同步控制外部電氣設備3產生相對應的啟閉動作,更可控制其移動方向及距離,有利呈現不同以往的控制模式。歸納前述,本實用新型非接觸式的控制開關主要透過該等感應元件受觸發的順序,配合該儲存單元預存的指令訊號,以供該處理單元依所接收該等觸發訊號的順序與該儲存單元的指令訊號做一比對、分析,進而控制該外部電氣設備產生相對應的啟閉動作,可以呈現出不一樣的控制模式,故能確實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爰依法提出申請。上述實施例和附圖并非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形態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疇。
權利要求1.一種非接觸式的控制開關,其供外部電氣設備連接,其特征在于:該控制開關包括有至少兩間隔設置且可感測物體的感應元件,一與該等感應元件連接的處理單元,以及一與該處理單元連接的儲存單元;其中,該等感應元件受到手呈非接觸式的感應觸發,且該等感應元件分別產生一觸發訊號傳送至該處理單元;另,該儲存單元內預先儲存有多組對應該等觸發訊號的觸發順序的指令訊號;又,該處理單元分別與該外部電氣設備、該等感應元件及該儲存單元連接,且該處理單元可將所接收的該等觸發訊號的觸發順序與該指令訊號做一比對、分析,以便控制該外部電氣設備產生相對應的啟閉動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非接觸式的控制開關,其特征在于:該控制開關具有兩個以上的感應元件設置。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非接觸式的控制開關,其特征在于:該等感應元件為紅外線感應元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非接觸式的控制開關,其包括有一可控制外部電氣設備產生動作的處理單元,以及分別與該處理單元連接的至少兩感應元件與一儲存單元;其中,利用該等感應元件可依手呈非接觸式的感應觸發,以便該等感應元件依序傳送觸發訊號至該處理單元,且該處理單元再依所接收該等觸發訊號的順序與該儲存單元的指令訊號做一比對、分析,進而控制該外部電氣設備產生相對應的啟閉動作,可呈現出不一樣的控制模式。
文檔編號H03K17/945GK202998044SQ20122058685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8日
發明者葉威成 申請人:彬騰企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