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磁感應取電裝置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目前,電磁加熱線盤在正面給鍋具加熱同時,反面有部分高頻電磁,要么不做處理,要么加金屬材料屏蔽,這樣也是浪費,且處理不好反面有加熱材質易引起反面加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一種電磁感應取電裝置及其應用,其中電磁爐線盤正面給鍋具加熱,其反面產生的漏磁通過電磁感應并轉化為電能從而加以利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磁感應取電裝置及其應用,包括取電導體,所述取電導體呈螺旋盤狀,其包括徑向外側的第一連接端部以及位于取電導體中心部的第二連接端部,且取電導體的螺旋之間設有間隙。
對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化,所述間隙為2mm-10mm。
對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化,所述取電導體為片狀。
對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化,第一連接端部、第二連接端部均通過引導連線引出。
對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化,所述取電導體為螺旋狀盤狀銅片或鋁片。
一種應用電磁感應取電裝置的電磁爐,包括取電導體、電磁爐線盤,所述電磁爐線盤放置于該取電導體的上端。
對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化,所述取電導體為電磁爐線盤的散熱件。
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結構合理,制作方便;實際應用時如電磁爐線盤正面加熱時反面輻射的高頻漏磁,將電磁感應取電裝置放置在線盤反面,從而在第一連接端部與第二連接端部之間形成電勢差,該電勢差即為電源,同時金屬有屏蔽電磁作用,可降低電磁爐線盤反面漏磁現象;并且該取電導體同時可以作為電磁爐線盤的散熱體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電磁感應取電裝置的結構原理圖。
圖2是電磁爐電磁感應取電裝置的結構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照圖1和2。一種電磁感應取電裝置及其應用,包括取電導體1,所述取電導體1呈螺旋盤狀,其包括徑向外側的第一連接端部11以及位于取電導體1中心部的第二連接端部12,且取電導體1的螺旋之間設有間隙2。所述間隙2為2mm-10mm。所述取電導體1為片狀。第一連接端部11、第二連接端部12均通過引導連線3引出。所述取電導體1為螺旋狀盤狀銅片或鋁片。所述取電導體1可以作為為電磁爐線盤4的散熱件。
實施例2:參照圖1和2。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設計出一種電磁爐電磁感應取電裝置,其包括取電導體1、電磁爐線盤4,所述電磁爐線盤4放置于該取電導體1的上端。所述瓷板5置于電磁爐線盤4上方,而鍋具則置于瓷板上。
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實施例雖然對本實用新型作了比較詳細的說明,但是這些說明,只是對本實用新型的簡單說明,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實用新型實質精神內的發明創造,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