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源,具體是一種新型電源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傳統調光器皆已使用雙向可控硅來做切相控制,其優點為線路架構簡單,成本低,搭配使用一搬電阻性負載可完美搭配。缺點敘述如下:因近期民生照明轉向于LED發光,而每一個LED發光源皆必須帶一特殊的可控硅調光驅動才可調光,否則會出現無法調光產生燈閃甚至無法點燈的情形。主要缺點一:TRIAC在元件特性上屬于電流截止型,若無法持續提供穩定電流,則往往容易發生燈閃的情形,這也是為何只能搭配早期的純電阻性負載的主要原因(例如鹵素燈源)。主要缺點二:可控硅屬于電壓觸發導通,也就同時代表在輸入電壓低時難以觸發工作,表示傳統電路無法做到較低的調光(搭配LED驅動時),否則會有不點燈或燈閃爍的情況。主要缺點三:傳統調光器皆有最小負載功率限制,但往往會有小功率調光市場需求,便只能尋求其他較昂貴且接線麻煩的調光型產品。主要缺點四:因傳統調光器為使用壓差起電,此壓差起電無法提供足夠高的電壓驅動微處理器(CPU),進而無法結合許多的智能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電源控制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電源控制系統,包括整流橋Q、負載LED DRIVER和控制模塊Phase-Cut Controller,所述整流橋Q兩個輸入端分別連接市電電壓源AC Input兩端,整流橋Q兩個輸出端分別連接負載LED DRIVER和控制模塊Phase-Cut Controller。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負載LED DRIVER能夠為發光二極管。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模塊Phase-Cut Controller包含了一微處理器以及一功率晶體,微處理器負責偵測市電頻率,進而驅動功率晶體來控制導通時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完美驅動匹配性、極小調光不發生燈閃,并可簡單配合無線控制等智能方案。
附圖說明
圖1為新型電源控制系統的電路原理框圖;
圖2為新型電源控制系統中第一實施例的電路圖;
圖3為新型電源控制系統中第二實施例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新型電源控制系統,包括整流橋Q、負載LED DRIVER和控制模塊Phase-Cut Controller,所述整流橋Q兩個輸入端分別連接市電電壓源AC Input兩端,整流橋Q兩個輸出端分別連接負載LED DRIVER和控制模塊Phase-Cut Controller;所述負載LED DRIVER能夠為發光二極管;所述控制模塊Phase-Cut Controller包含了一微處理器以及一功率晶體,微處理器負責偵測市電頻率,進而驅動功率晶體來控制導通時間。
下面通過兩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1.請參閱圖2,AC_Input為交流電壓,BD1為橋式整流器,C_Filter為高頻濾波器,D1用作于凸波電流抑制器,MOS1為開關晶體,Vo兩端點接負載,PWM泛指任何可產生交流方波之驅動信號源(可能來自于微處理器或類比震蕩電路)。
2.圖3表示此電路可以簡單的利用降壓電路達到驅動微處理器或無線通訊等應用。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