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半自動貼片機用管殼定位夾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267912閱讀:417來源:國知局
半自動貼片機用管殼定位夾具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定位夾具,尤其涉及一種半自動貼片機用管殼定位夾具。



背景技術:

目前半自動貼片機上管殼是通過加熱臺底下的真空孔來吸住,定位不穩固,在貼片時管殼還是會錯位移動,直接影響到產品焊接質量而且操作不方便,因此真空吸管殼不能滿足目前的生產,急需一種專門固定管殼的夾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適用不同尺寸管殼的定位夾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半自動貼片機用管殼定位夾具,包括主板、分別安裝在所述主板兩端的第一副板和第二副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副板內側的第三副板,所述主板上開有鏤空孔,所述第一副板部分置入所述鏤空孔內,一連接桿的一端水平穿過所述第一副板且與所述第三副板固定,所述第三副板與所述第二副板相對設置。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半自動貼片機用管殼定位夾具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一副板與所述第三副板的相對側面分別開有至少一個第一容納槽、至少一個第二容納槽,還包括至少一個彈簧,所述彈簧的兩自由端分別置入所述第一容納槽、第二容納槽內。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半自動貼片機用管殼定位夾具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一容納槽和第二容納槽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容納槽和第二容納槽的深度均為2-4mm。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半自動貼片機用管殼定位夾具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一副板的側部開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三副板的一側面開有第一螺紋孔,所述連接桿的一端穿過所述第一通孔且旋緊在所述第一螺紋孔內。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半自動貼片機用管殼定位夾具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二副板與所述第三副板相對的側面分別設置有第一倒角、第二倒角。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半自動貼片機用管殼定位夾具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一倒角的角度為70°-85°、第二倒角的角度為60°-80°。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半自動貼片機用管殼定位夾具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二副板上開有長條形孔。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半自動貼片機用管殼定位夾具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三副板上設置有第四副板,所述第四副板與所述主板固定。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半自動貼片機用管殼定位夾具進一步包括所述主板的一端設有兩個第一凹槽,每個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均設置有第二螺紋孔,另一端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設置有第三螺紋孔,所述主板上設置有多個第四螺紋孔。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半自動貼片機用管殼定位夾具進一步包括所述鏤空孔貫穿所述主板的側端,所述鏤空孔的外開口小內開口大。

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第三副板與第二副板之間彈簧的設置,使得第三副板來回伸縮,調節第三副板與第二副板之間的的距離,便于適用不同尺寸的管殼的夾持,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夾持效率,第三副板上設置有第四副板,避免第三副板的翹起,同時第二副板上第一倒角和第三副板上第二倒角的設置,進一步提高了夾持的穩固性,在貼片時管殼不會錯位移動,從而保證了貼片質量。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主板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主板的左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主板的右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第一副板的主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第一副板的右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第二副板的主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第二副板的俯視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第三副板的主視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第三副板的左視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第三副板的俯視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第四副板的主視圖;

圖12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設置第四副板之前的裝配圖;

圖13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2、圖13所示,一種半自動貼片機用管殼定位夾具,包括主板2、分別安裝在主板2兩端的第一副板4和第二副板6以及位于第一副板4內側的第三副板8,主板2上開有鏤空孔10,第一副板6部分置入鏤空孔10內,方便安裝,一連接桿12的一端水平穿過第一副板6且與第三副板8固定,第三副板8與第二副板6相對設置,管殼定位在第三副板8與第二副板6之間。

如圖4、圖5、圖8-圖10、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優選第一副板6與第三副板8的相對側面分別開有至少一個第一容納槽14、至少一個第二容納槽16,還包括至少一個彈簧18,彈簧18的兩自由端分別置入第一容納槽14、第二容納槽16內,避免彈簧18的脫落,同時在彈簧18壓縮或伸長的過程中,第三副板8與第二副板6之間的距離變寬或變窄,便于適用不同尺寸的管殼的夾持。優選第一容納槽14和第二容納槽16均呈圓形,第一容納槽14與第二容納槽16相對設置,第一容納槽14和第二容納槽16的大小相同,第一容納槽14和第二容納槽16的深度均為2-4mm。進一步優選第一容納槽14、第二容納槽16和彈簧18的數量均為兩個,每個彈簧18的兩自由端分別置入第一容納槽14、第二容納槽16內。

本實用新型優選第一副板6的側部開有第一通孔20,第三副板8的一側面開有第一螺紋孔22,連接桿12的一端穿過第一通孔20且旋緊在第一螺紋孔22內,連接桿12的一端與第三副板8緊固連接,連接桿12帶動第三副板8實現對彈簧18不同的壓縮程度,從而調節第三副板8與第二副板6之間的距離,調節方便快捷。進一步優選第一通孔20呈圓形,連接桿12為手擰螺絲,成本低廉。

如圖6-圖10所示,為了提高對管殼夾持的穩固性,本實用新型優選第二副板6與第三副板8相對的側面分別設置有第一倒角24、第二倒角26。進一步優選第一倒角24的角度A為70°-85°、第二倒角的角度B為60°-80°,這樣,第二副板6與第三副板8均給管殼一個壓力,使得管殼夾持的更緊。進一步優選第一倒角24的角度A為77°、第二倒角26的角度B為70°。

為了便于調節第二副板6,使得第二副板6安裝在主板2上不同的位置,本實用新型優選第二副板6上開有長條形孔28。進一步優選第二副板6呈倒L形,第二副板6的水平段固定在主板2上,豎直段伸入鏤空孔10內。

本實用新型優選第三副板8上設置有第四副板30,第四副板30與主板2固定,避免第三副板8往上翹,提高夾持的穩固性。本實用新型優選第三副板8與第四副板30部分錯位,避免第四副板30全部遮擋住第三副板8,便于了解第三副板8的狀況,方便操作,實現更好的夾緊效果。

如圖1-圖3、圖11-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優選主板2的一端設有兩個第一凹槽32,每個第一凹槽32的底壁均設置有第二螺紋孔34,另一端設有第二凹槽36,第二凹槽36的底壁設置有第三螺紋孔38,主板2上設置有多個第四螺紋孔40,第一凹槽32和第二凹槽36均貫穿主板2且與鏤空孔10連通。第一副板4呈倒凸字形,第一副板4的兩端部分別置于兩個第一凹槽32內,實現限位,凸起部41置入鏤空孔10內,第一副板4上設置有兩個第二通孔42,通過兩個第一螺絲44分別穿過兩個第二通孔42旋入第二螺紋孔34內,實現第一副板4與主板2之間的固定。第二副板6部分置入第二凹槽36內,通過第二螺絲46穿過長條形孔28旋入第三螺紋孔38內,實現第二副板6與主板2之間的固定。第三副板8上設置有兩個第三凹槽48。第四副板30上設置有兩個第三通孔50,通過兩個第三螺絲52分別穿過兩個第三通孔50旋入兩個第四螺紋孔40內,實現第四副板30與主板2之間的固定。

本實用新型優選鏤空孔10貫穿主板2的側端,鏤空孔10的外開口小內開口大。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將主板2安裝在一個基座(圖中未示出)上,基座是固定不動的,根據管殼的尺寸,移動第二副板6,然后擰緊第二螺絲46,通過連接桿12帶動第三副板8實現對彈簧18不同的壓縮程度,將管殼放置在第三副板8與第二副板6之間,手松開連接桿12,彈簧18對第三副板8有一個朝向管殼的推力,同時第一倒角24和第二倒角26均對管殼有一個朝向基座的壓力,同時管殼被基座抵住,這樣使得管殼被夾緊。

以上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技術性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