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動車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電動車控制器。
背景技術:
近年來,電動車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其中,電動車控制器是用來控制電動車電機的啟動、運行、進退、速度、停止以及電動車的其它電子器件的核心控制器件,它就像是電動車的大腦,是電動車上重要的部件。
如中國專利【申請號:200810153813.9;申請公布號:CN101754625A】公開了一種電動車控制設備,包括外殼和電路板,外殼包括上蓋和底殼,電路板放置于上蓋和底殼之間,底殼的內表面設置有托臺,電路板上的功率管放置在電路板的下面,功率管的散熱面緊壓在底殼的上表面,底殼的上表面和功率管之間設置有散熱墊,用于傳導所述功率管的熱量,電路板和上蓋之間設置有密封墊,密封墊和上孟之間還設置有壓板,帶有螺紋結構的連接件依次穿過壓板、密封墊和電路板,旋入所述底殼上。
由于控制設備單元作為電動車的主要功能部件,對控制設備的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上述公開的電動車控制設備還存在以下不足:由于上述控制設備中的上蓋和底殼的連接方式是采用開設螺紋孔并利用螺釘螺紋連接的連接方式,上蓋和底殼不僅組裝不便,而且上蓋和底殼的接合處以及螺紋孔處容易出現防水問題,導致防水性能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電動車控制器,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在提高控制器防水性能的同時使控制器的組裝更加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電動車控制器,包括上蓋和底座,所述底座的兩側具有側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的內表面和側邊部的上端面之間設置有呈條狀的防水條,所述上蓋扣接在側邊部的外側面上并使防水條壓緊貼靠在側邊部的上端面上。
區別于現有技術,本電動車控制器中的上蓋采用扣接的方式與底座的外側連接,取消了螺紋孔,不僅有利于防水,而且使得控制器的組裝簡單方便;同時通過在上蓋和底座之間設置防水條,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控制器此處的防水性能;具體來說,在上蓋組裝扣接過程中防水條會受到上蓋擠壓而壓緊貼靠在底座側邊部的上端面上,從而使得上蓋和底座之間形成密封,由此提高了防水性能,并且采用扣接的組裝防水,簡單方便;綜上所述,通過以上結構設計,不僅提高了控制器的防水性能,而且控制器的組裝也更加方便。
在上述的電動車控制器中,所述側邊部的上端面上具有呈條狀的凸筋,所述凸筋嵌入防水條的下表面形成密封。通過以上凸筋,不僅增加了防水條下表面與側邊部上端面之間的密封面積,而且凸筋能夠使防水條壓的更緊,從而有利于提高控制器此處的防水性能。
在上述的電動車控制器中,與防水條接觸的所述上蓋內表面上具有呈條狀的凸筋,所述凸筋嵌入防水條的上表面形成密封。通過以上凸筋,不僅增加了防水條上表面與上蓋內表面之間的密封面積,而且凸筋能夠使防水條壓的更緊,從而有利于提高控制器此處的防水性能。
作為優先,在上述的電動車控制器中,所述側邊部的上端面上具有呈條狀并嵌入防水條下表面形成密封的凸筋;與防水條接觸的所述上蓋內表面上也具有呈條狀并嵌入防水條上表面形成密封的凸筋,位于側邊部上的凸筋與位于上蓋內的凸筋相互錯開。通過在上蓋和底座側邊部上均設置凸筋,并且對凸筋的位置進行設計,進一步提高了控制器此處的防水性能;另外,上述凸筋的數量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設計。
在上述的電動車控制器中,所述側邊部的外側面上具有沿底座長度方向設置的安裝卡槽,所述上蓋的兩側側邊的端部上均具有卡勾部,所述卡勾部扣接在對應的所述安裝卡槽內。通過以上安裝卡槽和卡勾部的設計,使得控制器能夠實現快速方便地組裝。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電動車控制器具有以下優點:本控制器通過防水條和扣接結構的設計,不僅具備了良好的防水性能,而且組裝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電動車控制器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圖1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本電動車控制器的部分結構爆炸圖。
圖中,1、上蓋;11、卡勾部;2、底座;21、側邊部;22、安裝卡槽;3、防水條;4、凸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一:
本電動車控制器包括上蓋1、卡勾部11、底座2、側邊部21、安裝卡槽22、防水條3、凸筋4。
具體來說,如圖1和圖4所示,本電動車控制器包括上蓋1和底座2。底座2的兩側具有側邊部21,側邊部21的外側面上具有沿底座2長度方向設置的安裝卡槽22,上蓋1的兩側側邊的端部上均具有卡勾部11,卡勾部11扣接在對應的安裝卡槽22內。
如圖2和圖3所示,其中,上蓋1的內表面和側邊部21的上端面之間設置有呈條狀的防水條3,上蓋1扣接在側邊部21的外側面上并使防水條3壓緊貼靠在側邊部21的上端面上。側邊部21的上端面上還具有呈條狀并嵌入防水條3下表面形成密封的凸筋4;與防水條3接觸的上蓋1內表面上也具有呈條狀并嵌入防水條3上表面形成密封的凸筋4,位于側邊部21上的凸筋4與位于上蓋1內的凸筋4相互錯開。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與實施例一中的技術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只有側邊部21的上端面上具有呈條狀的凸筋4,凸筋4嵌入防水條3的下表面形成密封,而上蓋1內并未設計凸筋4結構。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與實施例一中的技術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只有與防水條3接觸的上蓋1內表面上具有呈條狀的凸筋4,凸筋4嵌入防水條3的上表面形成密封,而底座2的側邊部21上并未設計凸筋4結構。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上蓋1、卡勾部11、底座2、側邊部21、安裝卡槽22、防水條3、凸筋4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