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運載火箭測發控系統通信網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使用新型屬于運載火箭遠距離測發控系統,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運載火箭遠距離測發控系統的信息交換網絡。
背景技術:
目前,尚未見到運載火箭測發控系統通信網絡使用環形冗余網絡設計的報道。甚至,很多型號都沒有引入網絡通信的方法,仍使用串口等方法進行系統通信。有些型號使用了網絡通信技術,也只是最基本的點對點網絡通信,具有簡單的通信通道冗余功能,均不具備環形冗余功能,因此,難以滿足對火箭測試發控系統通信網絡的嚴格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發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性能高、抗干擾能力強、通信速度快的運載火箭測發控系統通信網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運載火箭測發控系統通信網絡,包括前端交換機、后端交換機和用于連接的網絡線,交換機共有四臺,其硬件設備完全相同,其中兩臺為前端交換機,另外兩臺為后端交換機;每臺交換機內設有3個單模光纖通信模塊,各交換機之間均通過單模光纖相連。
使用網絡通信提高了系統數據通信的速度,可達到1000M/S;數據通信主干道使用單模光纖,提高了通信系統抗干擾能力;使用環形冗余網絡提高了遠距離測發控系統網絡通信的可靠性,當系統中最多有兩臺設備出現故障后仍能保證網絡正常通信。
為了防止通信設備單點失效,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更優選的技術方案每臺前端測發控計算機通過兩塊服務器網絡適配器分別與兩個前端交換機相連,每臺后端測發控計算機通過兩塊服務器網絡適配器分別與后端交換機相連。
這種設置,使測發控計算機與兩臺交換機相連,若與其中一臺交換機的連接出現故障,則測發控計算機還可以從另外一臺交換機提取數據,從而有效的避免了單點失效造成的不利后果。
下面通過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網絡連接示意圖。其中,1、2為前端交換機,3、4為后端交換機,5為后端測發控計算機,6為單模光纖,7為六類雙絞線,8為前端測發控計算機。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運載火箭測發控系統通信網絡,設有四臺硬件組成完全相同的交換機,每臺交換機配置有三個單模光纖通信模塊。其中,交換機1、2為前端交換機,交換機3、4為后端交換機,這四臺交換機之間分別通過單模光纖6相連接。后端測發控計算機5有多臺,每臺均配置有兩個服務器網絡適配器,并通過兩根六類雙絞線分別和兩臺后端交換機3和4相連接。另有多臺前端測發控計算機8,每臺也配置有兩個服務器網絡適配器,通過兩根六類雙絞線分別與前端交換機1和2相連接。前、后端測發控計算機均使用windows2000操作系統。
權利要求1.一種運載火箭測發控系統通信網絡,包括前端交換機、后端交換機和用于連接的網絡線,其特征在于所說的交換機共有4臺,其硬件組成完全相同,每臺交換機配置有3個單模光纖通信模塊;其中,交換機(1)、(2)為前端交換機,交換機(3)、(4)為后端交換機,各交換機之間通過單模光纖(6)相互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載火箭測發控系統通信網絡,其特征在于每臺后端測發控計算機(5)配置有2個服務器網絡適配器,通過2根六類雙絞線(7)分別與后端交換機(3)、(4)相連接;每臺前端測發控計算機(8)也配置有2個網絡適配器,通過2根六類雙絞線(7)分別與前端交換機(1)、(2)相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運載火箭測發控系統通信網絡,屬于運載火箭測發控系統通信領域,它包括四臺硬件組成完全相同的交換機,每臺交換機配有三個光纖通信模塊,其中兩臺為前端交換機,另外兩臺為后端交換機,各交換機通過單模光纖相連接;它還包括前端測發控計算機和后端測發控計算機,每臺計算機都配置有兩個網絡適配器,分別通過兩根六類雙絞線與兩個前端交換機或者兩個后端交換機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通信網絡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傳輸速度快,可滿足運載火箭測發控系統通信的信息交換。
文檔編號H04B10/12GK2891495SQ20062001260
公開日2007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7日
發明者余力凡, 張磊, 宋征宇 申請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二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