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立體顯示
技術領域:
,涉及真三維立體成像所用的顯示屏。
背景技術:
:利用旋轉螺旋曲面作為顯示屏產生真三維圖像在國外已經得到過實施,德州儀器公司的研究人員對激光掃描旋轉螺旋曲面產生真三維圖像的技術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他們與美國空軍合作開發的OmniView顯示設備,在螺旋屏加激光掃描技術的組合三維顯示上進行了嘗試。這種方法將一束激光掃描在一個可旋轉的單面螺旋屏上。螺旋面的反射可在三維空間中產生瞬間光點。激光器的開關時序和掃描方式與螺旋面的旋轉位置同步,便可在三維空間中顯示出真三維圖像。基于類似的原理,德國D.Bahr等利用三色激光器掃描一個快速旋轉的單螺旋曲面顯示屏,也形成了真三維圖像。這類真三維顯示方法的優點是使用了螺旋面,可見光點所在的三維空間得到充分利用。但也有不少問題最突出的是單面螺旋屏成像,圖像穩定性不夠。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單面屏所生成的圖像穩定性不夠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設計一個獨特的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更穩定可靠的真三維立體圖像的顯示屏。為了達成所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真三維立體圖像的顯示屏,由第一屏幕、第二屏幕、墻體和階梯軸組成,第一屏幕、第二屏幕、墻體合成一體;所述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中心對稱構成雙螺旋曲面型屏幕,所述墻體位于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之間;所述墻體由通孔和四個端部組成;第一屏幕的一端部與墻體的一端部連接,第一屏幕的另一端部與墻體的另一端部連接;第二屏幕的一端部與墻體的一端部連接,第二屏幕的另一端部與墻體的另一端部連接;所述墻體的中間部位具有一通孔,所述階梯軸位于通孔中。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提出了設計結構對稱、質量對稱、降低了對轉速要求的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不必過多考慮動平衡問題,易于克服單面螺旋顯示屏動態旋轉失衡的缺點。它是立體顯示屏的一種突破性發展,既充分利用了顯示空間,又屬于穩定結構。具有該特征的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創新性的把兩個單導程螺旋面組合成一個雙螺旋曲面型屏幕;較之單螺旋屏,對稱設計提高了雙螺旋曲面型屏幕自身在快速旋轉條件下的穩定性。在實現相同真三維顯示效果的情況下,相比較使用單一單導程螺旋面的系統,降低了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一半的轉速;同時雙螺旋曲面型屏幕本身的中心對稱性,保持了整個屏幕高速旋轉下的動態平衡,使得整個雙螺旋曲面型屏幕穩定的顯示真三維圖像。由于本發明穩定性好,產生的圖像清晰,在高速旋轉時優勢更加顯著,可以獲得一個高保真的圖像質量。圖la、圖Ib是本發明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立體結構圖;圖Ic是本發明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采用兩個基于單導程螺旋形式構成屏幕的立體結構圖;圖Id是本發明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的墻體結構圖;圖Ie是圖la、圖Ib的正視圖;圖If是圖la、圖Ib的俯視圖;圖Ig是本發明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的顯示區域圖,同時也為圖la、圖Ib的俯視簡圖;圖Ih是圖la、圖Ib的側視圖;圖Ii是圖la、圖Ib中第一螺線41包覆圈的側視圖;圖Ij是圖la、圖Ib中第二螺線61包覆圈的側視圖;圖2是本發明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的階梯軸的結構圖。主要部件說明中央成像區域1根部2、通孔3、第一屏幕4第一螺線41第一上端線42第一下端線43第一中心線44加強筋5第二屏幕6第二螺線61第二上端線62第二下端線63第二中心線64墻體7第一上邊緣71第一下邊緣72第二上邊緣73第二下邊緣74上端面75下端面76左邊緣77右邊緣78墻體中心線79圓角8包覆圈9鏤空10螺母11階梯軸12圓臺軸套13頭部端面1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技術方案中所涉及的各個細節問題。應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旨在便于對本發明的理解,而對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一、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主體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的架構,如圖Ia以及Ib本發明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立體結構圖中示出,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選擇半透明高強度光敏樹脂材料,在保證整個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強度的基礎上,使其在快速旋轉情況下保持穩定,降低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和階梯軸12之間的磨損;以快速成型(RP)直接加工制造,抗拉強度為47.IMPa53.6MPa。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由第一屏幕4和第二屏幕6、墻體7和階梯軸12組成,所述第一屏幕4和第二屏幕6構成雙螺旋面型屏幕;所述第一屏幕4和第二屏幕6是兩個單導程螺旋面,所述墻體7位于第一屏幕4和第二屏幕6之間;所述墻體7由通孔3和四個端部a0、b0、d0’、C0’組成;第一屏幕4的一端部與墻體7的一端部ao連接,第一屏幕4的另一端部與墻體7的另一端部do’連接;第二屏幕6的一端部與墻體7的一端部bo連接,第二屏幕6的另一端部與墻體7的另一端部co’連接;所述墻體7中間具有一通孔3,所述階梯軸12位于通孔3中。如參考圖Ic示出本發明中的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第一屏幕4和第二屏幕6采用兩個單導程螺旋面的形式構成雙螺旋曲面型屏幕,所述第一屏幕4和第二屏幕6是兩塊尺寸和形狀完全相同的屏幕。再結合參考圖If所示出,第一屏幕4和第二屏幕6對稱的分布于墻體7上的部分ab的兩側。以單導程螺旋形式構成或其他類似的螺旋形式構成的第一屏幕4,所述第一屏幕4本體上具有第一螺線41為弧線wx、第一上端線42為線段we、第一下端線43為線段rx和第一中心線44為線段er;所述第一上端線42的一端設置有第一中心線44,第一上端線42與第一中心線44相互垂直;第一螺線41的一端與第一上端線42連接,第一螺線41與第一上端線42設有一角度,這個角度為85°-90°范圍的任意角度;第一中心線44的另一端與第一螺線41的另一端之間設有第一下端線43,第一中心線44與第一下端線43也相互垂直。同樣以單導程螺旋形式構成或其他類似的螺旋形式構成第二屏幕6,在第二屏幕6本體上具有第二螺線61為弧線uz、第二上端線62為線段ue’和第二下端線63為線段zr’和第二中心線64為線段e’r';所述第二上端線62的一端設有第二中心線64,第二上端線62與第二中心線64相互垂直;第二中心線64的另一端和第二螺線61的一端之間設置有第二下端線63,第二中心線64與第二下端線63相互垂直;第二螺線61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上端線62連接,第二螺線61與第二上端線62設有一角度,這個角度為85°-90°范圍的任意角度;第二中心線64的另一端與第二螺線61的另一端之間設有第二下端線63,第二中心線64與第二下端線63也相互垂直。參考圖Ic與圖la、圖Ib所示的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立體結構圖區別在于,參考圖Ic中抽去了墻體7。本發明中,這兩個單導程螺旋面與墻體7以如下方式連接第一螺線41上的兩個端點W、χ分別與墻體7上的端點a、d重合;由于第一中心線44和墻體中心線79長度相同,第一中心線上下端點e、r分別與墻體中心線79的上下端點ο、ο’自然重合;第二螺線61上的兩個端點u、z分別與墻體7上的另外兩個端點b、c重合;由于第二中心線64和墻體中心線79長度也相同,第二中心線上下端點e’、r’也分別與墻體中心線79的上下端點ο、O’自然重合。如參考圖la、ld中示出本發明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的墻體結構圖,其中有所述墻體7的四個端部ao、bo、do’、co’為圖Id中的第一上邊緣71、第一下邊緣72、第二上邊緣73、第二下邊緣74;還有上端面75、下端面76、左邊緣77、右邊緣78以及墻體中心線79。所述第一上邊緣71、第一下邊緣72、左邊緣77和墻體中心線79組成第一平行四邊形;第二上邊緣73、第二下邊緣74、右邊緣78和墻體中心線79組成第二平行四邊形,第一平行四邊形與第二平行四邊形對稱于通孔3。再如參考圖Ia和圖Ib中示出,第一上端線42與第一上邊緣71連接,第一下端線43與第二下邊緣74連接,第二上端線62與第二上邊緣73連接,第二下端線63與第一下邊緣72連接;由此墻體7將第一屏幕4和第二屏幕6連接,墻體7起到了對第一屏幕4與第二屏幕6的支撐作用。墻體7兩側的左邊緣77、右邊緣78部分很薄,可以看成是線;墻體7中間區域包含有上端面75、下端面76和墻體中心線79,在上端面75鉆出通孔3,而通孔3中是墻體7的內孔壁面;本發明中第一上端線42和墻體7的第一上邊緣71長度相同,第一下端線43和墻體7的第二下邊緣74長度相同,第一中心線44和墻體7的上端面75、下端面76之間的距離也相等;第二上端線62和墻體7的第一上邊緣71長度相同,第二下端線63和墻體7的第一下邊緣72長度相同,第二中心線64和墻體7的上端面75、下端面76之間的墻體中心線79距離也相等。在本發明中,將第一屏幕4上的第一上端線42與墻體7的第一上邊緣71相拼合,由于第一中心線44和墻體7的上端面75、下端面76之間的距離相等,故第一屏幕4的第一下端線43同時和墻體7的第二下邊緣74拼接;同樣的道理,第二上端線62和墻體7的第二上邊緣73拼接,同時第二下端線63和墻體7的第一下邊緣72拼接;第一中心線44、第二中心線64同時和墻體7的上端面75、下端面76之間的墻體中心線79拼接,就得到了圖la、lb的發明總體圖。從本發明圖1的正視圖Ie觀察,在第一屏幕4的第一螺線41與第二屏幕6的第二螺線61的外邊緣上的設計了強化性能的邊界包覆圈9;如參考圖Ii和圖Ij示出假設第一屏幕4和第二屏幕6厚度均為L,第一螺線41、第二螺線61分別沿著第一螺線41和第二螺線61,以直徑為2L的圓掃描而成一根螺旋形的包覆圈,此包覆圈即為邊界包覆圈9;墻體7上具有鏤空10設計。所述鏤空10為鏤空字樣或鏤空圖樣結構。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的單導程螺旋面的螺線可以用下面的數學方程來描述Hry=χtanY,Z=-=Υ,Ye,χe(1)180式中,X、y、ζ為單導程螺旋面立體顯示屏上任一點的笛卡爾坐標系,單位mm;γ是單導程螺旋面立體顯示屏上任意一條徑向線與χ軸正向所成的角度,單位度;H、R分別為單導程螺旋面立體顯示屏ζ向高度與ζ向投影圓周半徑,單位mm;ρ為H與180之比值數;考慮到由兩組單導程螺旋面組合而成的雙螺旋曲面型屏幕顯示屏的唯一不足比現有技術的整體顯示屏的強度下降1/2,以及為了彌補所選用的材料本身所可能具有的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吸水變形等缺陷,本發明從三個方面對由兩組單導程螺旋面組合而成的雙螺旋曲面型屏幕進行了結構優化,以期通過具有支撐功能墻體7的結構和局部改良的方式增加旋轉時第一屏幕4和第二屏幕6的強度和韌性。1、具有防塌和支撐功能的墻體如參考圖Ig示出,從頂部俯視整個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在第一屏幕4與第二屏幕6上,1為對稱分布的成像區域。如圖la、Ib示出的具有支撐功能的墻體7的結構,在第一屏幕4與第二屏幕6間插入一墻體7(分別如圖lc、圖Id、圖If),并按照之前敘述的那樣將第一屏幕4與第二屏幕6直接與墻體7固定連接,由于第一屏幕4、第二屏幕6所用供電光敏樹脂材料與空氣長時間接觸會因吸收水氣而逐漸軟化,故選取墻體7的中心厚度為15mm-30mm,可選為15mm、20mm、30mm;墻體7邊緣厚度為0.5mm-4mm,可選為0.5mm、lmm、2mm、3mm或4mm,利用墻體7幫助支撐,能防止本發明的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中央成像區域1的凹陷或坍塌。參圖Id示出的為本發明真三維立體圖像的顯示屏墻體7的結構圖包括通孔3、墻體7、螺母11、階梯軸12以及頭部端面14,階梯軸12深入在墻體7中間鉆出的通孔3中,階梯軸12接頭通過螺母11固緊階梯軸12的頭部端面14。參考圖Ih示出為圖la、圖Ib的側視圖,其中包含的第一屏幕4、第二屏幕6和墻體7之間的連接方式同參考圖Ic中的描述。2、具有強化功能的邊界包覆圈如圖la、Ib示出的第一螺線41、第二螺線61分別沿著第一屏幕4和第二屏幕6的外邊緣沿以一個兩倍于第一屏幕4和第二屏幕6厚度為直徑的圓掃描而成一根螺旋形的包覆圈9,包覆圈9對第一屏幕4和第二屏幕6起到邊界條件的加強作用。由于包覆圈9和第一屏幕4和第二屏幕6為一體加工制成,強度也能較好保證。3、墻體減小風阻的鏤空設計根據流體力學理論,在空氣中運動的物體所受的力,正比于物體運動速度的平方和物體的特征面積以及空氣的密度。考慮到空氣阻力與迎風面積的正比關系,在墻體7的本體上采用如圖Id示出的3D字樣的墻面鏤空10設計,將很好的改善風阻情況,墻體7上的鏤空10設計也可采用任意樣式,本發明在此不再贅述。4、減小應力的設計由應力分析得知,最大應力出現在通孔3與第一屏幕4和第二屏幕6連接的根部2附近,如圖la、圖Ib示出的加強筋5為杯狀加強筋的設計,可以適當緩解根部2區域一小段內應力過于集中的壓力。配合墻體7上的圓角8的過渡使用,減少應力集中,對內應力均勻化的推進也起到了相應的促進作用。二、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約束結構除上述本體結構外,還對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進行機械約束。約束結構的作用是對第一屏幕4與第二屏幕6沿通孔3徑向和軸向的位移進行制約,通過機械傳動來實現。主要包括階梯軸12(如圖2示出)的結構設計和軸向連接。在保證足夠的強度、剛度的前提下,階梯軸12以細長桿型為最佳,且最大負載時變形不大于0.05mm。1、階梯軸12本發明用于立式電機直接傳動,即將階梯軸12固定在電機的轉軸上;同時階梯軸作為傳動元件,將高度旋轉的動作傳遞給本發明的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250mm的階梯軸12是細長桿件,除了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變形小之外,也要能夠安全可靠地工作。階梯軸12作為傳動裝置一端插入通孔3;階梯軸12與墻體7的上端面75相連,由受力分析可知,若階梯軸12截面為圓,階梯軸12變形以扭轉為主。在工程中,作用于圓截面的階梯軸12上的外力偶矩一般不是直接給出的,通常給出的是圓截面的階梯軸12所需傳遞的功率和轉速。因此,需要由功率、轉速和外力偶矩三者之間的關系求得外力偶矩M,即<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9</formula>式中,M—作用于階梯軸12上的外力偶矩,單位N-m;P-階梯軸12所傳遞的功率,單位kW;η——階梯軸12的轉速,單位r/min。說明階梯軸12上輸入力偶矩是主動力偶矩,其轉向與階梯軸12的轉向相同;階梯軸12上輸出力偶矩是阻力偶矩,其轉向與軸轉向相反。由于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旋轉的階梯軸12的使用常態為恒定轉動,可近似為常見的轉軸。對于轉軸,常用扭矩估算軸的最小直徑,然后進行階梯軸12的結構設計。對于圓截面的階梯軸12,扭轉強度條件為<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9</formula>式中,τ為階梯軸12的扭轉剪應力,單位MPa;Τ為階梯軸12傳遞的扭矩,單位N-mm;P為階梯軸12傳遞的功率,單位kW;η為階梯軸12的轉速,單位r/mmin;d為階梯軸12的直徑,單位mm;[τ]為許用扭轉剪應力,單位MPa,其值查表1選取;Wp為階梯軸12抗扭截面系數,單位mm3,對圓截面階梯軸12WP0.2d3。由式(3),推出階梯軸12的設計公式為<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9</formula>式中,C為由階梯軸的12材料和承載情況確定的常數,見表1。采用45鋼作為設計階梯軸I2的材料,查表1得[τ]=3O40MPa,C=Il810了,分別取[τ]=30MPa,C=110且要求階梯軸12所傳遞的功率P=8.17Xl(T3kW,轉速η=600r/min。表1常用材料的[τ]和C值<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由上式得「0078]<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9</formula>因此,如圖2示出的階梯軸12徑只需大于3mm即可滿足強度要求。2、軸向連接通孔3的軸向連接是旋轉的階梯軸12與一體的第一屏幕4、第二屏幕6以及墻體7的接觸、咬合、自鎖結構的設計。在已經成為一體的第一屏幕4、第二屏幕6以及墻體7與通孔3的連接處,我們使用膠接和機械連接相結合的方式。通孔3徑向配合和軸向定位尺寸制造精度高,要保證同心度和軸向竄量要求,在裝單導程螺旋面時以墻體7的下端面76定位,將如圖If示出的墻體7的通孔3的內壁面與階梯軸12緊密配合,所述緊密配合是在頭部端面14上用螺母11來壓緊階梯軸12及與通孔3連成一體的第一屏幕4、第二屏幕6以及墻體7;由于通過螺母11和頭部端面14將階梯軸12固定,則對通孔3徑向和軸向的位移進行約束,也實現了對第一屏幕4、第二屏幕6以及墻體7無軸向竄量約束。由于階梯軸12—端沒有固定,長度達250mm,第一屏幕4和第二屏幕6與通孔3的內壁面完全貼合接觸的可能性相對較小,因此,階梯軸12的軸身采用兩端粗中間細的階梯狀的局部配合方式以改進階梯軸12與通孔3之間的接觸情況,同時,所述階梯軸12還包括圓臺軸套13和頭部端面14,所述頭部端面14位于階梯軸12的上端部,階梯軸12向下延伸出一個半徑逐漸擴大的圓臺軸套13(如圖2示出),所述圓臺軸套13位于階梯軸12的下端部,圓臺軸套13與階梯軸12滑動配合,圓臺軸套13用于防止階梯軸12受到磨損。根據“邊界包覆”的應力模擬分析,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和階梯軸12接觸部分的應力范圍集中在0.10.7Mpa,而旋轉產生的離心力在連接處所產生的最大拉應力只有不到IMPa,在階梯軸12與通孔3用WP無機粘接劑,其套接粘接強度高達120130MPa,遠遠滿足強度要求。并且該粘接劑耐老化性能良好,粘接時間可控制。階梯軸12接頭則改變粘接的方式,換為機械固定,比如螺母11連接。通過階梯軸12的頭部端面14由螺母11來保證固緊。這種連接方式結構設計合理,大大減少了由于增加階梯軸12而造成的因裝配精度、定位精度等等帶來的額外誤差以及強度上的損失。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中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該技術的人在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理解想到的變換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包含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權利要求一種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其特征在于由第一屏幕(4)、第二屏幕(6)、墻體(7)和階梯軸(12)組成,第一屏幕(4)、第二屏幕(6)、墻體(7)合成一體;所述第一屏幕(4)和第二屏幕(6)中心對稱構成雙螺旋曲面型屏幕,所述墻體(7)位于第一屏幕(4)和第二屏幕(6)之間;所述墻體(7)由通孔(3)和四個端部(ao、bo、do’、co’)組成;第一屏幕(4)的一端部與墻體(7)的一端部(ao)連接,第一屏幕(4)的另一端部與墻體(7)的另一端部(do’)連接;第二屏幕(6)的一端部與墻體(7)的一端部(bo)連接,第二屏幕(6)的另一端部與墻體(7)的另一端部(co’)連接;所述墻體(7)的中間部位具有一通孔(3),所述階梯軸(12)位于通孔(3)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屏幕(4)和第二屏幕(6)是兩個單導程螺旋面,所述單導程螺旋面的單導程螺線繞階梯軸(12)的軸心旋轉180度形成;第一屏幕⑷和第二屏幕(6)對稱的分布與墻體(7)上的部分(ab)的兩側。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其特征是,所述墻體(7)是一片防塌支撐的墻體,墻體(7)的中間厚度為15mm-30mm,左邊緣(77)和右邊緣(78)厚度為0.5mm-4mm0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其特征是,所述階梯軸(12)的軸身采用兩端粗中間細的階梯狀的局部配合,階梯軸(12)具有圓臺軸套(13)和頭部端面(14),該頭部端面(14)位于階梯軸(12)的上端部,所述階梯軸(12)向下延伸出一個半徑逐漸擴大的圓臺軸套(13),該圓臺軸套(13)位于階梯軸(12)的下端部并滑動配合,圓臺軸套(13)用于防止階梯軸(12)受到磨損。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其特征是,所述階梯軸(12)作為傳動部件一端插入通孔(3);階梯軸(12)與墻體(7)的上端面相連。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其特征是,所述通孔(3)的內壁與階梯軸(12)緊密配合,是在頭部端面(14)上用螺母(11)壓緊階梯軸(12)及與通孔(3)連成一體的第一屏幕(4)、第二屏幕(6)以及墻體(7);通過螺母(11)、頭部端面(14)將階梯軸(12)固定,則對通孔(3)徑向和軸向的位移進行約束,實現對第一屏幕(4)、第二屏幕(6)以及墻體(7)的無軸向竄量約束。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其特征是,所述墻體(7)上還具有鏤空(10),所述鏤空(10)為鏤空字樣或鏤空圖樣結構。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屏幕(4)和第二屏幕(6)的外邊緣還具有包覆圈(9)。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屏幕(4)、第二屏幕(6)、墻體(7)合成一體結構的重心與傳動旋力的階梯軸(12)重合,這樣確保整個屏幕對稱的圍繞其重心快速穩定的旋轉。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其特征是,所述階梯軸(12)如下所述<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2</formula>式中,d為階梯軸的直徑;<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3</formula>為階梯軸(12)的扭轉剪應力;其中T為階梯軸(12)傳遞的扭矩;P為階梯軸(12)傳遞的功率;η為階梯軸(12)的轉速;[τ]為許用扭轉剪應力,其值查表1選取;WP為階梯軸(12)抗扭截面系數,對圓截面階梯軸(12)Wp^0.2d3。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屏幕(4)本體上具有第一螺線(41)、第一上端線(42)、第一下端線(43)和第一中心線(44),所述第一上端線(42)的一端設置有第一中心線(44),第一上端線(42)與第一中心線(44)相互垂直;第一螺線(41)的一端與第一上端線(42)連接,第一螺線(41)與第一上端線(42)的角度范圍為90°-85°;第一中心線(44)的另一端與第一螺線(41)的另一端之間設有第一下端線(43),第一中心線(44)與第一下端線(43)也相互垂直。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屏幕(6)本體上具有第二螺線(61)、第二上端線(62)和第二下端線(63)和第二中心線(64);所述第二上端線(62)的一端設有第二中心線(64),第二上端線(62)與第二中心線(64)互為90度;第二中心線(64)的另一端和第二螺線(61)的一端之間設置有第二下端線(63),第二中心線(64)與第二下端線(63)相互垂直;第二螺線(61)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上端線(62)連接,第二螺線(61)與第二上端線(62)的角度范圍為90°-85°;第二中心線(64)的另一端與第二螺線(61)的另一端之間設有第二下端線(63),第二中心線(64)與第二下端線(63)也相互垂直。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屏幕(4)和第二屏幕(6)與墻體(7)以如下方式連接第一螺線(41)上的兩個端點(w、χ)分別與墻體(7)上的端點(a、d)重合;第一中心線(44)和墻體中心線(79)長度相同,第一中心線(44)的上下端點(e、r)分別與墻體中心線(79)的上下端點(ο、ο’)自然重合;第二螺線(61)上的兩個端點(u、ζ)分別與墻體(7)上的另外兩個端點(b、c)重合;第二中心線(64)和墻體中心線(79)長度也相同,第二中心線上下端點(e’、r’)也分別與墻體中心線(79)的上下端點(ο、O’)自然重合。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其特征是,所述所述墻體(7)具有的四個端部為第一上邊緣(71)、第一下邊緣(72)、第二上邊緣(73)、第二下邊緣(74);還有上端面(75)、下端面(76)、左邊緣(77)、右邊緣(78)以及墻體中心線(79);所述第一上邊緣(71)、第一下邊緣(72)、左邊緣(77)和墻體中心線(79)組成第一平行四邊形;第二上邊緣(73)、第二下邊緣(74)、右邊緣(78)和墻體中心線(79)組成第二平行四邊形,第一平行四邊形與第二平行四邊形對稱于通孔(3);所述左邊緣(77)、右邊緣(78)為線狀;墻體(7)中間區域包含有上端面(75)、下端面(76)和墻體中心線(79),在上端面(75)鉆出通孔(3);第一上端線(42)與第一上邊緣(71)連接,第一下端線(43)與第二下邊緣(74)連接,第二上端線(62)與第二上邊緣(73)連接,第二下端線(63)與第一下邊緣(72)連接;墻體(7)將第一屏幕(4)和第二屏幕(6)連接,墻體(7)對第一屏幕(4)與第二屏幕(6)的起支撐作用。全文摘要本發明涉及高保真成像的真三維立體成像顯示屏,由第一屏幕、第二屏幕、墻體和階梯軸組成,所述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中心對稱,墻體位于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之間;墻體由通孔和四個端部組成;第一屏幕的一端部與墻體的一端部連接,第一屏幕的另一端部與墻體的另一端部連接;第二屏幕的一端部與墻體的第三端部連接,第二屏幕的另一端部與墻體的第四端部連接;所述墻體的中間部位具有一通孔,所述階梯軸位于通孔中。本發明選用較高透明度和較強機械性能材料,運用符合強度分布和精度要求的階梯軸作為整體屏幕的約束結構,克服單螺旋顯示屏運動失穩的缺點。本發明結構即保證自身在快速旋轉條件下的穩定性,充分利用顯示空間,得到清除的真三維圖像。文檔編號H04N13/00GK101800906SQ20091007768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申請日期2009年2月11日優先權日2009年2月11日發明者張趙行,李莉,樊瓊劍,耿征申請人: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