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通信方法、光學通信系統、站側光線路終端裝置及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多個終端通過公共的線路連接的通信系統、通信方法,例如涉及由 OLT(Optical Line Terminal 站側終端裝置)和多個ONU(Optical Network Unit 用戶側終端裝置)構成的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 無源光網絡)系統等。
背景技術:
在PON系統中,一邊在OLT和ONU之間取得同步一邊進行通信以使從ONU發送的上行方向的數據不沖突。OLT計劃提供針對各ONU的發送許可,以使上行方向的數據不沖突。 這時,考慮與各ONU之間的距離引起的延遲。因此,OLT計測與各ONU之間的往返時間,但在基于光纖的傳輸中存在抖動和漂移(wander)等傳輸路徑的變動,所以需要周期地進行計測。另一方面,數據通信不會總是進行,例如夜間等就完全不進行數據通信。但是,無論有無數據通信,都如上所述地周期地進行往返時間的計測。即使在不進行數據通信的情況下,為了計測往返時間而將ONU設為總能通信的狀態,將導致浪費電力。因此,正在研究通過從ONU請求向省電狀態的轉移并使ONU間歇地遷移到省電狀態的技術。此外,正在研究在沒有來自ONU的上行數據的情況下,對這樣的ONU不分配無用的發送頻帶,從而提高吞吐量(throughput)的PON系統(專利文獻1)。在該PON系統中,在 OLT檢測到在預先設定的一定期間內沒有用戶數據的狀態的情況下,OLT注銷ONU的登記, 對該ONU通知暫時停止光鏈路(link)的意思。然后,對ONU不分配發送頻帶,因為也抑制了用于維持鏈路的幀的發送,所以ONU能減少幀的發送次數。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7-27453
發明內容
但是,在專利文獻1記載的PON系統中,因為對不發送規定數據的ONU切斷了鏈路,所以能降低ONU的負荷。但是,在ONU重新開始上行數據的發送時,將再度進行發現未連接的ONU的發現處理,重新確立鏈路并再次登記0NU。因此,例如在低比特率下的通信持續的情況下,不能使用該通信方法。此外,因為OLT切斷了與ONU的鏈路,所以在0NU、上行通信線路自身發生了通信異常的情況下,不能檢測到異常情況。另外,因為OLT注銷了 ONU的登記,所以即使通過發現處理也不能發現通信異常狀態的0NU,通信異常的發現變得困難。本發明的通信方法是使用公共的光纖將多個ONU與OLT連接的光通信系統的通信方法,具有下述步驟(a) (e)。(a) ONU向OLT通知轉移到使光發送器停歇的省電狀態;(b)根據該通知,OLT檢測到該ONU的省電狀態;(c)0LT對光發送器在停歇中的ONU分配發送頻帶,并將發送頻帶通知發送給該 ONU ;
(d)收到發送頻帶通知的ONU暫時啟動光發送器并向OLT發送響應信號,再次轉移到省電狀態;(e)OLT觀測分配給光發送器在停歇中的ONU的發送頻帶,根據響應信號來檢測該 ONU是省電狀態還是在與該ONU的通信中發生了故障。此外,其他通信方法是使用公共的光纖將多個ONU與OLT連接的光通信系統的通信方法,具有下述步驟(a) (e)。(a)ONU向OLT通知轉移到使光發送器停歇規定的休眠期間的休眠模式;(b)根據該通知,OLT檢測到該ONU轉移到休眠模式;(C)OLT在休眠期間對省電狀態的ONU分配發送頻帶,并將發送頻帶通知發送給該 ONU ;(d)分配了發送頻帶通知的ONU在從休眠模式恢復到非休眠模式時,啟動光發送器并在發送頻帶下發送響應信號,另一方面,在繼續休眠模式時,能省略響應信號的發送;(e)OLT觀測分配給光發送器在停歇中的ONU的發送頻帶,根據響應信號,檢測該 ONU是省電狀態還是在與該ONU的通信中發生了故障,在休眠期間抑制基于響應信號的故障檢測。本發明的ONU具備光收發器,與光纖連接,能進行一邊繼續接收一邊停止發送而降低耗電的省電狀態下的動作;以及控制裝置,控制光收發器向省電狀態的轉移,并且在省電狀態下的動作中從OLT收到控制信號的情況下,暫時將光收發器的發送控制為有效并輸出響應信號。本發明的OLT包括光收發器,與光纖連接;以及控制裝置,即使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的光收發器在省電狀態下動作且處于發送停止中,也對該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分配發送頻帶,根據站側光線路終端裝置的收發器收到的響應信號,判別是在與該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的通信中發生了故障還是在省電狀態下的動作中。本發明的其他ONU包括光收發器,與光纖連接,能進行一邊繼續由接收部接收一邊間歇地停止發送部而降低耗電的休眠模式下的動作;以及控制裝置,構成為進行在休眠模式中間歇地停止發送部的控制,并且在休眠模式中的發送部的停止期間由OLT分配發送頻帶且繼續休眠模式的情況下,能省略向OLT發送響應信號,在發送部的周期性的停止期間的空閑時間被分配了發送頻帶的情況下,發送響應信號。本發明的其他OLT包括光收發器,與光纖連接;以及控制裝置,即使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的光收發器在休眠模式下動且處于發送停止中,也對該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分配發送頻帶,在光收發器的斷續的發送停止期間的空閑時間,觀測分配給休眠模式中的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的發送頻帶,判別是在與該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的通信中發生了故障,還是該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在休眠模式下的動作中。本發明的通信方法、光學通信系統、站側光線路終端裝置以及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能在基于斷續的通信的省電動作中進行故障檢測。
下面簡要說明附圖。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通信系統的結構的結構圖。
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通信方法的時序圖。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OLT的通信控制的流程圖。圖4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ONU的通信控制的流程圖。圖5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通信方法(發生故障時)的時序圖。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通信方法(切斷電源時)的時序圖。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通信方法(變形例)的時序圖。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的通信方法的時序圖。圖9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的OLT的通信控制的流程圖。圖10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ONU的通信控制的流程圖。圖1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的通信方法(發生故障時)的時序圖。圖12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的通信方法(切斷電源時)的時序圖。圖13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的通信方法(變形例)的時序圖。圖14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2的OLT的通信控制(變形例)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方式1硬件結構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PON系統的實施方式1的結構例的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PON系統具有OLTl和0NU10-1 10_3。OLTl和0NU10-1 10_3經由分路器40而通過用戶線30連接。分路器40將與OLTl連接的用戶線30分支為0NU10-1 10_3的數量。此外,0NU10-1與終端20-1和20-2連接。另外,這里表示出ONU為3臺的例子,但是 ONU的臺數并不局限于此,可以是任意臺。OLTl具有Ρ0Ν控制部2,根據PON協議實施OLT側的處理;接收緩存器3,是用于存儲從0NU10-1 10-3接收的上行數據的緩存器;發送緩存器4,是用于存儲向0NU10-1 10-3發送的下行數據的緩存器;光收發器5,進行光信號的收發處理;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復用)耦合器(WDM) 6,將上行數據和下行數據進行波分復用;以及物理層處理部(PHY) 7,在與網絡之間實現NNI (Network Node hterface:網絡節點接口)的物理接口功能。光收發器5具有進行接收處理的光接收器(Rx =Receiver) 51和進行發送處理的光發送器(Tx transmitter) 52。0NU10-1具有Ρ0Ν控制部2,根據PON協議實施ONU側的處理;發送緩存器(上行緩存器)12,是用于存儲向OLTl的發送數據(上行數據)的緩存器;接收緩存器(下行緩存器)13,是用于存儲來自OLTl的接收數據(下行數據)的緩存器;光收發器14;WDM15, 將上行數據和下行數據進行波分復用;以及物理層處理部(PHY) 16-1、16-2,在終端20-1、 20-2之間分別實現UNI^ser Network hterface 用戶網絡接口)的物理接口功能。光收發器14具有進行發送處理的光發送器(Tx transmitter) 141和進行接收處理的光接收器(Rx Receiver) 142。PHY16_1由進行接收處理的接收部(Rx =Receiver) 161-1 和進行發送處理的光發送器(Tx transmitter) 162-1構成,PHY16-2具有進行接收處理的接收部(Rx Receiver) 161-2和進行發送處理的光發送器CTx transmitter) 162-2。另外,與0NU10-1連接的終端為2臺,但是終端的數量并不局限于此,可以是任意臺,具有與終端的數量對應的物理層處理部(PHY)。此外,在圖1中,作為代表而表示了 0NU10-1的結構例,但是0NU10-2、10-3也是與0NU10-1同樣的結構。OLTl的PON控制部2與以往的PON系統同樣地進行上行數據的頻帶分配,以對 0NU10-1 10-3分別提供發送許可使得發送時間帶不重疊,防止0NU10-1 10_3的發送數據的沖突。在該頻帶分配中,可以使用任意的方法,例如能使用“Su-il Choi and Jae-doo 著,"Huh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Algorithm for Multimedia Services over Ethernet (注冊商標)PONs,,,ETRI Journal. Volume 24, Number 6, December 2002p. 465 p. 466 中記載的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Algorithm 等。下面說明本實施方式的OLTl和0NU10-1 10_3的整體動作。PON控制部2將經由PHY7從網絡接收到的下行數據(下行通信數據)存儲到發送緩存器4中。從OLTl發送數據時,PON控制部2讀出存儲在發送緩存器4中的下行數據并輸出到光收發器5,光收發器5的Tx52將發送數據作為光信號向WDM6輸出,WDM6對從光收發器5輸出的光信號進行波分復用,并作為下行信號經由用戶線30向0NU10-1 10-3輸出。此外,PON控制部2在發送發送頻帶分配等控制信息時,將PON控制部2生成的控制信息輸出到光收發器5,之后, 與下行數據同樣地向0NU10-1 10-3發送,其中該發送頻帶分配的控制信息發送許可發送的指示。另外,在圖1的PON系統中,為了進行波分復用,使用了 WDM6、15,但在用單一波長通信時,WDM6U5不是必須的。在0NU10-1 10-3中,如果從OLTl接收到下行信號,則WDM15就分離下行信號并向光收發器14輸出,光收發器14的Rxl42將下行信號變換為電信號的下行數據而向PON 控制部2輸出。PON控制部2將從光收發器14的Rxl42輸出的下行數據存儲到接收緩存器 13中。PON控制部2讀出存儲在接收緩存器13中的下行數據,按照該數據的接受地址,向 PHY16-1U6-2的雙方或一方輸出。收到下行數據的ΡΗΥ16-1、16-2對下行數據實施規定的處理,并向自身連接的終端20-1、20-2發送。另一方面,從0NU10-1 10-3發送上行數據時,PON控制部11將從終端20_1、20_2 經由ΡΗΥ16-1、16-2取得的上行數據存儲到發送緩存器12中。然后,根據從OLTl提供的發送頻帶而讀出存儲在發送緩存器中的上行數據,向光收發器14輸出。光收發器14的Txl41 將上行數據變換為光信號(上行信號),經由WDM15、用戶線30發送給0LT1。OLTl的PON控制部2將經由用戶線30、WDM6而從0NU10-1 10_3接收的上行數據存儲到接收緩存器3中。此外,PON控制部2讀出存儲在接收緩存器3中的上行數據,經由PHY7向網絡輸出。此外,0NU10-1 10-3的PON控制部2經由WDM15和光收發器14的Rxl42接收來自OLTl的控制信息,并實施基于控制信息的指示的動作,生成針對控制信息的響應等。省電動作下面,作為通信系統的省電動作的一個例子,使用圖2對PON系統的省電動作加以說明。(dl)-(d2)&(ul)-(u2)通常運行狀態下的通信在圖2中示出發現等處理結束、并且通常的通信狀態(Normal mode)下的通信開始后的時序。在圖2中,只記載有1個0NU10,但是實際上OLTl與多個0NU10用同樣的方法進行通信。在PON系統中,上行通信(uplink)通過分時多路復用通信而將發送頻帶分配給
9多個0NU10。為了控制該分時多路復用,OLTl對0NU10指定發送頻帶Bw并發送許可通信的許可信號(Grant)。發送頻帶也能稱作發送時間,所以換言之,OLTl對0NU10分配發送時間并發送許可信號。Grant包含能識別各0NU10的信息、通信開始時間和通信結束時間(或者通信繼續時間)。0NU10在由該Grant指定的頻帶發送上行數據(Data)。OLTl在發送頻帶Bw下接收上行數據,并向存在于核心網絡側的上位裝置中繼數據,且檢測與0NU10之間的通信故障。這里,當在指定的發送頻帶Bw下未發送來上行數據的情況下,判定與該發送頻帶對應的0NU10中發生了異常。后面就該通信故障監視加以描述。(d3)-(d8)&(u3)-(u8)省電狀態下的通信0NU10在省電狀態下的通信成為可能時,或者省電狀態下的通信成為必要時, 0NU10對OLTl通知轉移到省電狀態的情況。雖然該通知能夠使用任意的請求信號,但是例如發送Dying_Gasp信號。如果接收到該通知,OLTl檢測出該0NU10進入了省電狀態的情況,停歇規定的期間(sle印time)的對該0NU10的頻帶分配。該通信方法能設定任意的值作為sle印time, 但是在1小時那樣的長期間中難以正常地維持鏈路,所以例如指定毫秒那樣的短的期間。如果轉移到省電狀態,則0NU10就切斷光收發器14的Txl41的激光功率,控制為斷開狀態。另外,這時的0NU10不進行光收發器14的Rxl42的功率切斷,繼續接收來自OLTl 的控制信號、下行數據。另一方面,OLTl對轉移到省電狀態的0NU10也不發送Grant,但是發送其他的控制信號、下行數據。在圖2中,在ONU時序的右側用“0N”、“0FF”表示0NU10 的Txl41的電源供給狀態。在省電狀態即休眠模式下,在該期間間歇地重復電源的開關。 用“OFF”表示的期間是停止Txl41的激光功率的停止期間。在間歇的停止期間和停止期間之間,0NU10 啟動 Τχ141、產生暫時的啟動時間(Tentative wake-up time)。"Sleep time” 是預先確定的時間長度,在該例子中,以頻帶更新周期的開始時為基準,確定停止期間的絕對的時間。在圖2中,“Sle印time”和“OFF期間”不一致,但這是因為發送了上行數據的 0NU10不等待下一個頻帶更新周期就切斷了供給電力的緣故。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并不局限于該例子,也可以使“Sle印time,,和"OFF期間” 一致。OLTl針對各0NU10的每一個計測sle印time,如果經過了 sle印time就對0NU10 發送Grant (d6)。該Grant是為了暫時喚醒處于省電狀態的0NU10而發送的。0NU10如果在該暫時啟動時間中從OLTl接收到了 Grant,則即使在省電狀態下的動作中也暫時對光收發器14的Txl41供給激光功率而成為接通狀態。另外,因為知道sle印time的結束時間, 所以0NU10也可能不等待來自OLTl的頻帶分配的通知而將電源設為接通狀態。而且,在 0NU10繼續省電狀態的情況下,如上述(u3)中說明的那樣,再次發送休眠請求,再次切斷光收發器14的Txl41的激光功率而轉移到省電狀態(u6)。OLTl觀測分配給省電狀態的0NU10的頻帶,檢測是否正常地發送來請求信號。這時,在未從省電狀態的0NU10正常地發送來信號的情況下,判斷為上行鏈路的通信路徑或者0NU10自身發生了故障,發出警報。后面利用圖5對該故障發生時的動作加以說明。(d9)_(dl0) &(u9)_(ul0)省電解除時的通信在0NU10中,在需要發送大量的數據的情況等需要解除省電狀態的情況下,在 sleep time后的暫時啟動時間,0NU10請求解除省電狀態。該省電狀態的解除可以通過0NU10發送特定的信號來進行,但是例如也可以通過以指定的頻帶發送有效的上行數據來實現。通過發送有效的上行數據而解除省電狀態,能節約發送比特而有效地利用發送數據的頻帶。與上述(d6)之后的動作同樣地,在定時(d9)之后,OLTl觀測分配給省電狀態的 0NU10的頻帶、進行故障檢測。同時,在0NU10發送來省電請求的情況下,OLTl繼續針對該 0NU10的省電狀態下的運行,但是如上所述地,在收到省電狀態的解除請求的情況下,解除省電狀態下的運行,對該0NU10開始通常運行下的動作。根據上述的動作,OLTl能夠維持對0NU10的鏈路不變地許可基于0NU10的省電動作,同時,在與通常不發送來數據的0NU10的通信中發生了故障的情況下,也能提前檢測到故障的發生。另外,0NU10停止針對光收發器14的Txl41的激光功率供給而能夠抑制耗電,并且即使在用于監視故障的通信中,與每個頻帶更新周期都強行要求信號發送的情況相比,能夠通過被間拔的Grant能抑制耗電。所謂發送頻帶分配周期是OLTl通知發送頻帶的分配、并將發送頻帶分配給該 0NU10的周期。上述被間拔的Grant是與以通常狀態動作時相比,使省電狀態的0NU10具有更長的發送頻帶的分配間隔的Grant。可以任意地確定分配給省電狀態的0NU10的發送頻帶分配周期,但是作為一個例子,能夠設為發送頻帶分配周期具有與MPCP (Multi-Point Control Protocol 多點控制協議)超時(timeout)警報的檢測時間T 一致的值。如果將發送頻帶分配周期設定得比MPCP 超時的時間更長,則休眠模式中的0NU10在MPCP超時期間將持續,所以OLTl將發送頻帶分配周期設定為小于等于MPCP超時的時間。此外,對0NU10提供多次(η次)發送期間,在一次也不能接收的情況下,在判定為MPCP超時時抑制無用的警報等。因此,例如在設定為 MPCP超時T毫秒時,OLTl將發送頻帶分配周期設定為Τ/η毫秒。此外,因為維持OLTl和0NU10之間的鏈路,所以,即使用戶終端彼此繼續通信中也能降低耗電。OLT的通信控制細節下面,使用圖3說明OLTl的通信處理的細節。圖3表示OLTl的PON控制部2 (PON controller)的處理。首先,PON控制部2根據通過discovery發現且設置有鏈路的0NU10的列表(ActiveONUList),確定應該分配上行鏈路的發送頻帶的0NU10,對各0NU10分配發送頻帶(步驟Si)。這時,例如在將1周期的發送頻帶N分割時,對應的0NU10的標識符ID通過idbw = ONU[bw], bw = 1,2,…,N來提{共。在ActiveONUList中排除了省電中的0NU10,所以PON控制部2能夠通過參照該列表能動態地進行頻帶分配,以不對省電動作中的0NU10分配發送頻帶。接著,PON控制部2將Grant和下行數據匯總成幀,控制收發器5,將該幀發送給 0NU10 (步驟S2)。Grant和下行數據既可以用同一幀發送,也可以用不同的幀發送。接著,PON控制部2通過以下的步驟進行Rx51接收到的各發送頻帶的接收處理 (步驟S3)。首先,PON控制部2確定分配到下一個發送頻帶的0NU10 (步驟S4)。這時,收發器 5的Rx51同時并行進行上行鏈路的接收,PON控制部2為了處理Rx51收到的數據而讀入到內置存儲器等中(步驟S5)。PON控制部2調查收到的上行信號的種類(步驟S6),在沒有有效的信號的情況下,進行步驟S17的處理,在檢測到省電狀態的請求信號(Dying_gaSp) 的情況下進行步驟S12的處理,在是其他的數據信號等的情況下,進行步驟S7的處理。在步驟S7中,PON控制部2調查接收數據的發送源0NU10,在該0NU10未包含在 ActiveONUList中的情況下,追加到ActiveONUList中。這里,根據省電狀態的0NU10發來通常的數據的情況,OLTl檢測到該0NU10解除了省電狀態。在接收數據中包含有來自0NU10的頻帶請求,PON控制部2從接收幀中讀取頻帶請求,為了步驟Sl的下一次的頻帶分配,與該0NU10的標識符(ID)對應地將該頻帶請求記錄到存儲器中(步驟S8)。通過0NU10的發送緩存器12中的數據的存儲量(占有度)等來表現頻帶請求。將0NU10發送關于發送緩存器12的占有度的報告、OLTl根據該報告進行動態頻帶分配的方法稱作SR-DBA (Status reporting DBA)。另外,也可以不需要明示地進行頻帶請求,OLTl對分配給0NU10的頻帶觀測0NU10實際發送的數據量,從而調整分配的頻帶。 將這種方法稱作TM-DBA (Traffic-monitoring DBA)。在步驟S8中,也可以進行該TM-DBA 中的流量觀測。接著,PON控制部2通過物理層處理部7向網絡發送接收緩存器3中保持的接收數據(步驟S9)。PON控制部2總是監視與各0NU10之間的上行鏈路的通信狀態。如果在0NU10發送幀的定時沒能收到所期待的幀的情況下,輸出LOSi (Loss of signal for ONUi)的警報信號。該警報信號是網絡管理所需要的警報,在發生了 LOSi的情況下,通知到網絡操作員,網絡操作員根據LOSi采取故障對策。步驟SlO是清除用于該LOSi的故障計數的處理。LOSi 是在從第i個0NU10例如連續4次不能接收信號的情況下,判斷為真的故障、輸出的信號, 故障計數是對該不接收的連續數進行計數的變量。PON控制部2通過后面描述的步驟S17 進行LOSi的計數的正計數。如果步驟SlO的處理結束,則PON控制部2為了處理下一頻帶而返回步驟S3的循環處理的最初。該循環處理是從第1到第N重復對第W個頻帶的處理的處理。接著,在步驟S6中,說明OLTl收到休眠請求(Dying_GaSp)信號時的處理。在本實施方式中,Dying_GaSp有2種。一個是0NU10切斷鏈路、將電源設為斷開時所輸出的Dying_GaSp (0),另一個是0NU10作為休眠請求而輸出的Dying_GaSp (1)。Dying_ Gasp信號具有包含表示是Dying_GaSp信號的信號標識符、0NU10的ID、表示是休眠請求的標記(選項)的格式。PON控制部2調查在步驟S12中收到的Dying_GaSp信號是否是休眠請求,在是休眠請求即Dying_GaSp(l)的情況下,進入步驟S13的處理。在步驟S12中,PON控制部2檢測到該0NU10轉移到省電狀態,對此進行記錄,具體而言,進行從發送頻帶的分配對象列表ActiveONUList中去除該0NU10的ID的處理。此外, PON控制部2為了計測省電期間,對第i個0NU10設置sle印time的定時器(步驟S14)。 該sle印time可以是OLTl預先存儲的時間,或者根據通信狀況而計算出的時間,也可以從 0NU10取得具體的時間并設置該值。此外,sleep time的測量只要能夠判別省電期間則可以使用任意的方法,也可以通過按照規定的經過時間而進行正計數、倒計數那樣的相對的時間經過的測定、或者通過指定了時鐘的絕對時間的絕對的時間觀測來進行。接著,PON控制部2轉移到上述的上行數據接收處理(步驟S9),重復同樣的處理。另外,如果設為能夠將上行數據也與Dying_GaSp(l) —起通過同一頻帶(或者幀)發送的規格,則即使0NU10 在發送緩存器12中只剩下很少的數據斷片而數據發送完成的狀況下,也具有能立刻進入省電狀態的優點。另一方面,在省電狀態可能的狀況下,在很多情況下0NU10不具有上行數據,所以也可以設為在收到了休眠請求的情況下不進行該幀的上行數據的處理的規格。另一方面,在步驟S12中,在判定為收到了 Dying_GaSp (0)的情況下,PON控制部2 檢測到切斷了 0NU10的電源的狀態(步驟S15),進行從ActiveONUList中去除該0NU10、并刪除分配給該0NU10的鏈路信息和資源的處理。這時,OLTl對0NU10發送Deactivate信號(DeactivateJ)NU-ID),指示鏈路被切斷了的情況、廢棄鏈路信息等全部信息。0NU10接收該信號,斷開收發器14的電源。如果該處理結束,則PON控制部2為了再處理下一個頻帶而回到步驟S3的處理。步驟S17是在通過步驟S6分配給0NU10的發送頻帶下未收到有效的信號時的處理,PON控制部2通過該處理而檢測通信故障。這里,在具有僅斷開收發器的Txl41的電源而設為省電狀態的省電模式的系統中,省電狀態的0NU10當然不會發來上行數據等,所以 OLTl不能進行故障檢測。在本實施方式中,OLTl對省電動作中的0NU10也暫時分配發送頻帶,0NU10也在sle印time之后暫時接通1^x141的電源并發送幀。因此,在步驟S6中,根據在所分配的發送頻帶下0NU10是否發來幀,能檢測上行鏈路的通信故障。這里,在沒能該頻帶中接收到幀的情況下,PON控制部2將針對第i個0NU10的不接收次數進行計數的變量L0S[i]進行正計數。在變量L0S[i]達到了預先確定的規定數L0S_Max (例如4)的情況下,PON控制部 2判斷該0NU10的上行鏈路中發生了通信異常,發出上述的警報LOSi (步驟S19)。此外, PON控制部2轉移到步驟S16的處理,切斷鏈路。另一方面,在變量L0S[i]未達到L0S_Max 的情況下,PON控制部2不發出警報,回到針對下一個頻帶的處理(步驟S3)。在對一個頻帶更新周期內的全部發送頻帶進行了以上的處理之后,PON控制部2 對省電動作中的各0NU10調查是否有sle印time結束的0NU10。如果發現sle印time結束的0NU10,就暫時啟動該0NU10,所以在ActiveONUList中追加其ID (步驟S20)。通過該處理,在步驟S17 19中說明的省電動作中的0NU10的監視動作成為可能。此外,在0NU10 繼續省電狀態的情況下,使用在步驟Sl中分配的發送頻帶回送休眠請求,所以0NU10能繼續進行一邊維持鏈路一邊再次抑制耗電的動作。PON控制部2判斷是否繼續下一頻帶更新周期的動作,在繼續的情況下,回到步驟 Sl的處理,再次開始上述的動作。ONU的通行控制細節下面,使用圖4對0NU10的通信處理的細節加以說明。圖4是表示0NU10的PON控制部11執行的通信控制的流程圖。通信控制大致分為下行鏈路接收控制(步驟S30 S3!3)和上行鏈路發送控制(S35 S51)。下行鏈路接收控制首先,對下行鏈路的接收控制加以說明。光接收器14的Rxl42接收從OLTl發送的下行鏈路幀,在接收緩存器13中記錄該接收數據。PON控制部11觀測光接收器14收到的幀(步驟S30),從包含于幀中的頭部信息中抽出上行鏈路的發送頻帶信息(步驟S31)。 發送頻帶信息具有能確定分配對象的0NU10的信息和能確定發送開始時間、發送結束時間的信息。另外,PON控制部11從接收幀中抽出負荷部分,向上位層處理部件輸出(步驟 S32)。該處理是用于發送以適合于與0NU10連接的終端20-1、2的上位協議接收的數據的處理。接著,PON控制部11判斷是否結束接收控制并切斷電源,在不切斷電源而繼續接收的情況下回到步驟S30,繼續上述的接收控制。上行鏈路發送控制下面,對上行鏈路的發送控制加以說明。PON控制部11在步驟S35中等待從OLTl分配(Grant)發送頻帶。如果分配了發送頻帶,則PON控制部11對光收發器14的Txl41供給電力,設為激光功率接通狀態(步驟 S36)。特別是在從省電狀態恢復時需要該處理,所以在通常的運行狀態下,在動作中Τχ141 已經是接通狀態時,不需要重新進行開始電力供給的處理。這里,PON控制部11在實際的發送頻帶的開始時間前,在大于等于光收發器14的 Txl41啟動且光輸出達到穩定之前的時間之前,對Τχ141指示電源供給。本實施方式的頻帶更新周期是非常短的周期,從省電狀態向暫時的啟動狀態(Tentative wake-up)的轉移是非常短的時間,并且頻繁地進行。因此,在不考慮Txl41的啟動時的光輸出的動作地在發送時間緊跟前啟動了的情況下,在OLTl中出現無法接收、出錯率的惡化等影響。因此,如圖4 所示地,如果檢測到發送頻帶的分配,則PON控制部11開始Txl41的電源供給。然后,進行其他的幀生成作業等,PON控制部11實際進行幀發送的是此后的步驟S46。接下來,PON控制部11檢測發送緩存器12的數據存儲狀態、終端20-1、20-2等下游側的連接設備的動作狀態(步驟S37),判斷是否轉移到省電狀態(Sleep mode)(步驟 S38)。例如,在判斷為發送緩存器的數據存儲狀態是沒有數據的狀態或者在規定的期間只存儲有小于等于規定的閾值的數據量的少量數據而還有富裕空間時,OLTl判斷為轉移到省電狀態。在是省電狀態時維持上行鏈路,所以0NU10對于發送緩存器的容量或通信線路的傳輸速度,應該關注能夠發送比較小的頻帶的數據的方面。此外,作為0NU10轉移到省電狀態的判斷基準的其他例子,有例如是否通過IEEE802. 3az規定的LPI接收等方法檢測到(1) 各終端的電源狀態和接通狀態的臺數、有通信響應的端子的數量;( 連接的全部終端(這里為終端20-、20-幻都進入到省電狀態。在判斷為沒轉移到省電狀態的情況下,PON控制部11根據發送緩存器中存儲的發送數據,制作發送負荷(步驟S39)。該負荷是在上位層處理和制作的數據。接著,為了確保下一個周期的發送頻帶,根據發送緩存器12的數據占有率等制作狀態報告(步驟S40)。 這以實際在緩存器中存儲的數據相對PON控制部11通過OMCI (Optical Network Uni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hterface :光網絡單元管理控制接口)等協議指示的緩存器尺寸的比例來表示,用規定的編碼方法對該比例進行編碼,制作報告。只要知道上行鏈路的通信流量,則可以以任意的基準制作狀態。此外,在使用TM-DBA的情況下,該報告不是必須的。另一方面,在轉移到省電狀態的情況下,PON控制部11在后面描述的步驟S48中轉移到省電狀態,所以在內置存儲器中記錄轉移到省電狀態的信息(標記)。此外,PON控制部11生成作為休眠請求的Dying_GaSp(l)信號(步驟S51)。在步驟S41中,PON控制部11判斷是否切斷0NU10的電源。在切斷電源的情況下,為了在發送幀中插入Dying_GaSp(0)信號并發送給OLTl,PON控制部11制作該信號(步驟 S42)。如果電源斷開,也包含Rxl4停止收發器14的電源供給,0NU10成為收發都不能的狀態。因此,PON控制部11實際斷開電源是在結束了必要的發送處理的步驟S49以后。PON控制部11匯總在上述的步驟中制作的各種信號,生成收容這些信號的幀(步驟S44)。這時,PON控制部11制作幀頭(步驟S43),并插入到該幀內。如果幀的制作結束,則PON控制部11就進行等待,直到以在步驟S31中抽出的發送頻帶信息指定的發送開始時間為止(步驟S45),開始幀的發送(步驟S46)。如果幀的發送結束,則PON控制部11判斷是否轉移到了省電狀態(Sleep mode)(步驟S47),在轉移到省電狀態的情況下,停止Txl41的電源供給(步驟S48)。具體而言,PON控制部11對光收發器14的Txl41發送切斷電源或關閉等電信號,從而能將Τχ141設為省電狀態。通過該處理,PON控制部11制作出休眠模式中的間歇的發送停止期間(發送部的停止期間)。最后,PON控制部11判斷是斷開電源還是為了下次發送而待機(步驟S49),在斷開電源的情況下,切斷收發器14等的電源,結束處理。這里,在由于單發的通信錯誤而 Dying_Gasp(0)未正確地傳遞到OLTl的情況下,在OLTl中頻繁發送無用的警報,所以在電源斷開前,能夠在多次發送Dying_GaSp(0)信號后斷開電源。在這種情況下,PON控制部11 在步驟S49中對Dying_GaSp(0)信號的發送次數進行計數,在達到規定次數之前回到步驟 S35的處理。另一方面,在判斷為不斷開電源的情況下,PON控制部11回到步驟S35,重復與上述同樣的處理。故障發生時的動作下面,對發生通信故障時的通信系統的動作加以說明。圖5是表示在省電狀態下動作中的0NU10中發生了通信故障時的時序圖。0NU10 在發送定時(舊)后轉移到省電狀態,然后,從終端20-1大量地接收發送數據并在定時(u4) 后從省電狀態恢復。這里,如果在上行通信路線30中發生通信故障,則不能進行數據的發送。OLTl知道0NU10斷開光收發器14的Txl41的電源且未發送來數據的情況,所以如果從 OLTl觀察,則即使暫時沒有上行鏈路通信也沒有異常,OLTl不能檢測到發生異常的情況。 但是,在本實施方式的通信系統中,在sle印time中抑制該0NU10的上行通信,但另一方面在sle印time后(d6),對省電狀態的0NU10暫時分配發送頻帶。因此,OLTl通過觀測在 (d6)處分配的頻帶,能夠檢測在與省電狀態的0NU10的鏈路中是否發生通信異常(Loss of Signal for ONUi)。在圖5的例子中,在定時(d6)分配的頻帶Bw中沒有來自該0NU10的響應信號的情況下,在接著的定時(d7)中還對該0NU10分配頻帶Bw,進行合計2次的頻帶觀測,根據第 2次的頻帶的觀測結果輸出LOSi警報。另外,該頻帶分配不需要以連續的頻帶更新周期進行分配,也可以間歇地發送。此外,觀測的次數也能設定任意的數量。輸出警報LOSi的OLTl切斷與該0NU10的鏈路,通過輸出3次Deactivate_ONU_ID, 對0NU10通知該意思。取得Deactivate_ONU-ID的0NU10檢測到鏈路的切斷,廢棄關于該連接而保持的信息,并且必須中止數據發送。然后,0NU10轉移到來自OLTl的通信等待的狀態(standby mode)。在切斷鏈路之后,為了在0NU10與OLTl之間進行再連接,0NU10響應從OLTl發送
15的發現請求,在OLTl中登記自己。OLTl通過發現來登記0NU10,直到確立鏈路為止不對該 0NU10分配發送頻帶。電源斷開時的動作接著,對0NU10電源斷開時的動作加以說明。圖6是說明0NU10在省電狀態后電源斷開的情況的時序圖。在定時(u8)之前, 0NU10進行省電狀態下的動作,但是例如在用戶進行了切斷0NU10的電源的動作的情況下等,在0NU10中產生開始電源斷開的動作的需要。這時,如果0NU10從省電狀態立刻切斷電源,則OLTl無法檢測到該情況將會發出LOSi。因此,0NU10進行等待直到sle印time后的頻帶分配為止(d9),對OLTl發送Dying_GaSp(0)信號(u9),然后,切斷電源。另一方面,OLTl接收到Dying_GaSp (0)信號,從而也能識別與0NU10之間發生通信故障、或者沒有從休眠狀態恢復的情況,所以能防止輸出無用的警報。Sleep time 的可變設定禾口 Acknowledgement圖7表示通過信號傳輸來確定省電狀態的sle印time的通信方法的時序。0NU10 在輸出休眠請求時,指定與自己的通信狀態對應而設定的sle印time,并輸出給0LT1。例如在完全沒有上行的數據時,將sle印time設定得長,在非常小的頻帶或者間歇的通信繼續的情況下,將sle印time設定得短(但是,轉移到省電狀態)等,0NU10能夠與0NU10的通信狀態對應地變更sle印time并輸出休眠請求(u3)。另一方面,OLTl也能與0NU10的請求和最大延遲條件等網絡條件對應地設定 sleep time。如果從ONUlO接收到休眠請求,則該OLTl判斷是否能夠許可休眠狀態,此外, 考慮所請求的sle印time,確定能許可的sleep time,并與該sle印time —起發送針對休眠請求的肯定響應信號(Acknowledgement) (d4)。另外,OLTl也可以不與肯定響應信號一起通知針對該0NU10的發送頻帶分配。0NU10在接收到肯定響應信號之前不轉移到省電狀態,在接收到肯定響應信號后轉移到省電狀態。由此,通過等待肯定響應信號,在與OLTl之間不會發生狀態的誤認,能抑制OLTl誤發警報的事態。此外,0NU10在被許可sle印time的期間能在省電狀態下動作, 所以能夠與通信狀況對應地適當地調整耗電的降低與通信的平衡。另外,在上述的說明中,0NU10和OLTl雙方發送了 sle印time,但是為了能夠調整 sleep time,也可以只有某一方的裝置發送sle印time。此外,通信系統也能使用沒有肯定響應信號的時序。實施方式2實施方式2是對省電狀態(休眠模式)的0NU10也分配發送頻帶,從而減少休眠中的上行流的延遲的實施方式。通信系統的硬件結構與通過圖1說明的上述的通信系統相同。圖8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通信方法的時序。在圖8中,觀察OLTl的發送定時(d4)、 (d5)、(d7)、(d8)可知,在本實施方式中,與圖2的時序不同,OLTl對休眠模式的0NU10也分配發送頻帶。因此,0NU10不等待sle印time的結束就解除休眠模式,并轉移到通常模式而能重新開始上行數據的發送。另一方面,在警報監視的方面,休眠模式的0NU10通過自己的判斷發送或者不發送幀,所以需要下工夫。因此,OLTl觀測分配給休眠模式中的0NU10的發送頻帶,但是將用于警報監視的LOSi的計數屏蔽掉,并進行控制以便即使未能在該發送頻帶下接收有效的信號也不輸出警報。在圖8的左側,將Loss of Signal的警報監視狀態記載為“ON”(監視有效)和“MASK”(監視無效)。從該圖可知,在sle印time中,Loss of Signal的警報監視被設為“MASK”。OLT的通信控制細節下面,使用圖9對OLTl的通信處理的細節加以說明。圖9表示OLTl的PON控制部2的處理。在圖9中,與圖3相同的符號表示與圖3 相同或相當的處理。在圖3中,PON控制部2進行控制,以在步驟Sl和步驟S13中對省電狀態的ONUlO不分配發送頻帶。在一方的圖9的控制中,PON控制部2在步驟S60中,也包含休眠模式的0NU10地分配發送頻帶。另外,認為在休眠模式下動作中的0NU10所需要的發送頻帶小,所以PON控制部2分配比通常模式的0NU10少的發送頻帶。在步驟S61中識別上行信號的種類,但是PON控制部2不檢測Dying_GaSp(l) 言號,而檢 IlJ 基于 PLOAM(Physical Layer OAM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s and Maintenance :物理層0AM運行、管理和維護)消息的休眠請求。在休眠請求中包含能確定 0NU10的標識符(也可以是與該0NU10的鏈路的標識符)、表示PLOAM消息是休眠請求的消息種類的標識符。另外,休眠請求也可以與實施方式1同樣地是Dying_GaSp(l)信號。在收到的上行信號中包含有休眠請求的情況下,PON控制部2在步驟S13中檢測到該0NU10轉移到休眠模式的情況,但如上所述地,此時不需要從發送頻帶的分配對象中去除該0NU10。此外,在步驟S61中,在判定為在頻帶Im中沒有有效的接收信號的情況下,在步驟 S62中,PON控制部2通過調查定時器ti來檢測分配到該頻帶的0NU10是否為休眠模式。 然后,在判定是休眠模式的情況下,PON控制部2屏蔽警報處理(步驟S17 19),轉移到步驟S11,進行下一個發送頻帶的處理。如上所述,OLTl具有如下單元對休眠模式的0NU10分配發送頻帶,但對休眠模式中的0NU10許可不進行幀的發送,防止故障監視的誤報。ONU的通信控制細節下面,使用圖10對0NU10的通信處理細節加以說明。圖10是表示0NU10的PON控制部11執行的通信控制的流程圖。在圖10中,與圖 4相同的符號表示與圖4相同或相當的處理。在圖10的通信控制中,0NU10即使在休眠模式下被分配了發送頻帶,在休眠模式時也不使用該發送頻帶發送數據(步驟S70、S71)。因此,0NU10不需要啟動Txl41,能節約耗電。此外,在步驟S70中,PON控制部11判斷是否有發送數據,即使是休眠模式,在有發送數據的情況下,也執行步驟S36以后的發送處理。因此,在采用圖10中記載的通信方法的0NU10中,在sle印time結束前解除休眠模式,能減少休眠模式中的發送延遲。在步驟S72中,PON控制部11不制作圖4的Dying_GaSp (1)信號,而制作使用了 PLOAM Message的休眠請求。另一方面,在步驟S73中,作為電源斷開時的Dying_GaSp信號而制作通常的Dying_GaSp信號。發生故障時的動作下面,對發生通信故障時的通信系統的動作加以說明。圖11是表示在以省電狀態動作中的0NU10中發生了通信故障時的時序圖。在休眠模式中的定時(dl)、(d2)、(d5)、(d6),屏蔽了故障監視,不會誤檢測LOSi。另一方面,在 0NU10的發送定時(u4)之后,在上行鏈路中發生了故障時,在OLTl的發送定時(d6)、(d7), 在所分配的發送頻帶Bw下,OLTl檢測到LOSi的故障,輸出警報LOSi。電源斷開時的動作接著,說明0NU10電源斷開時的動作。圖12是說明0NU10在省電狀態后電源斷開的情況的時序圖。在定時(u8)之前, 0NU10進行省電狀態下的動作,但是,例如在用戶進行了切斷0NU10的電源的操作的情況下等,在0NU10中需要開始電源斷開的動作。這時,0NU10如果從省電狀態立刻切斷電源,則 OLTl無法檢測該情況而會發出LOSi。因此,0NU10進行等待直到sle印time后的頻帶分配(d9),對OLTl發送Dying_GaSp信號(u9),然后切斷電源。另一方面,OLTl接收到Dying_GaSp信號,從而也能識別在與0NU10之間發生通信故障、或者未從休眠狀態恢復的情況,所以能防止輸出無用的警報。Sleep time 的可變設定禾口 Acknowledgement圖13與圖7同樣地表示通過信號傳輸來確定省電狀態的sle印time的通信方法的時序。0NU10在輸出休眠請求時,指定對應于自己的通信狀態而設定的sle印time,并輸出給0LT1。例如在完全沒有上行的數據時將sle印time設定得長,在非常小的頻帶或者間歇的通信繼續的情況下,將sle印time設定得短(但是,轉移到省電狀態)等,0NU10能夠對應于ONU的通信狀態來變更sle印time并輸出休眠請求(u3)。另一方面,OLTl也能對應于0NU10的請求和最大延遲條件等網絡條件來設定 sleep time。如果該OLTl從0NU10接收休眠請求,則判斷是否能夠許可休眠狀態,此外,考慮所請求的sle印time而確定能許可的sle印time,并與該sle印time —起發送針對休眠請求的肯定響應信號(Acknowledgement) (d4)。另外,OLTl也可以不與肯定響應信號一起通知針對該0NU10的發送頻帶分配。0NU10在接收肯定響應信號之前不轉移到省電狀態,接收肯定響應信號后轉移到省電狀態。由此,通過等待肯定響應信號,與OLTl之間不會發生狀態的誤認,能抑制OLTl 誤發警報的事態。此外,0NU10在被許可的sle印time的期間,能在省電狀態下動作,所以能夠對應于通信狀況而適當地調整耗電的降低和通信的平衡。另外,在上述的說明中,0NU10和OLTl雙方發送了 sle印time,但是為了能夠調整 sleep time,也可以只某一方的裝置發送sle印time。此外,也能使用沒有肯定響應信號的時序。基于PLOAM Message的休眠模式的明確解除在上述的實施方式1和2中,在從省電狀態(休眠模式)恢復到通常狀態時,0NU10 在所分配的頻帶中執行不伴隨休眠請求的數據發送。OLTl通過接收該數據發送而檢測到該 0NU10轉移到通常狀態的情況,但是0NU10和OLTl也能使用利用了 PLOAM Message的明確的休眠解除請求來執行該省電狀態(休眠模式)。圖14的流程圖表示處理該明確的Sleep 解除請求的OLTl的通信控制。在圖14中,與圖9相同的符號表示與圖9相同或相當的處理。圖14的步驟S62是判別OLTl接收的休眠請求是轉移請求還是解除請求的處理。 PLOAM Message的格式可以是任意的。例如,休眠請求包含能確定0NU10的標識符(也可以是與該0NU10的鏈路的標識符)、表示PLOAM消息是休眠請求的消息種類的標識符以及表示轉移/解除中的某一個的標記。該標記是表示休眠請求是請求向休眠模式轉移還是請求解除的標記。此外,作為其他例子,還考慮代替標記而通過轉移/解除能區別地分配消息種類的標識符的方法。通過這樣明確地進行休眠模式的解除,0NU10和OLTl兩者能更可靠地識別休眠模式的轉移和解除,所以處理變得更可靠。此外,如果采用返回針對休眠模式的解除的Acknowledgement信號的握手方法,則通信系統的可靠性將進一步提高。以上就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本發明并不局限于這些實施方式,只要包含在本發明的主旨中則可以進行任意的變形。例如,應用該通信方法的通信系統不需要是 PON系統。也能應用到使用有源元件的光通信系統中。此外,并不局限于光通信,也能應用于使用電信號在終端間通信的通信系統。本發明的通信系統或者通信方法首先是能夠抑制耗電的優異的通信系統。因此, 即使從上述的實施方式中去除故障監視功能也能使用,在這種情況下也發揮能抑制耗電的發明效果。此外,作為第二附加效果,具有在抑制了耗電的通信系統中能一邊維持鏈路一邊進行故障監視的特長。本發明適合于需要省電的通信方法、通信系統。附圖標記說明1-0LT ;2-P0N控制部;3、13_接收緩存器;4、12_發送緩存器;5、14_光收發器; 6-WDM ;7-PHY ;10-1 ~ 10-3-0NU ; 11-P0N 控制部;20-1、20-2-終端;30-用戶線;40-分路器;51、142、161-l、161-2-Rx ;52、141、162-1、162-2-Tx
19
權利要求
1.一種光通信系統的通信方法,該光通信系統使用公共的光纖將多個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以下稱為0NU)與站側光線路終端裝置(以下稱為0LT)連接,該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下述步驟(a) (e)(a)所述ONU向所述OLT通知轉移到使光發送器停歇的省電狀態;(b)根據該通知,所述OLT檢測該ONU的省電狀態;(c)所述OLT對所述光發送器在停歇中的所述ONU分配發送頻帶,并將發送頻帶通知發送給該ONU ;(d)收到所述發送頻帶通知的所述ONU暫時啟動所述光發送器,并且向所述OLT發送響應信號,再次轉移到省電狀態;(e)所述OLT觀測分配給所述光發送器在停歇中的所述ONU的發送頻帶,根據所述響應信號,檢測該ONU是省電狀態還是在與該ONU的通信中發生了故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LT在所述步驟(e)中檢測到該ONU是省電狀態的情況下,維持與該ONU的邏輯鏈路,在檢測到在與該ONU的通信中發生了故障的情況下,釋放所述邏輯鏈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與轉移到省電狀態之前相比,所述OLT間拔針對轉移到省電狀態的所述ONU的發送頻帶分配周期。
4.根據權利要求1 3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e)中,所述OLT根據所述響應信號,觀測分配給所述光發送器在停歇中的所述ONU的發送頻帶,從而檢測該ONU從省電狀態恢復了的狀態、省電狀態、在與該ONU的通信中發生了故障的狀態的至少這3個狀態。
5.根據權利要求1 4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a)中,所述ONU對Dying fesp信號附加識別所述ONU是電源供給停止狀態還是所述省電狀態的附加信息,并向所述OLT通知向省電狀態的轉移,從而由所述OLT判別該ONU是由電源供給停止所致的停止狀態還是通信故障狀態。
6.根據權利要求1 5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c)中,所述OLT空出大于等于在所述ONU接收到發送頻帶通知后所述光發送器從停歇狀態變為能發送的時間的間隔,指定所述發送頻帶。
7.—種光通信系統的通信方法,該光通信系統使用公共的光纖將多個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以下稱為0NU)與站側光線路終端裝置(以下稱為0LT)連接,該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下述步驟(a) (e)(a)所述ONU向所述OLT通知轉移到使光發送器停歇規定的休眠期間的休眠模式;(b)根據該通知,所述OLT檢測該ONU轉移到休眠模式;(c)所述OLT在所述休眠期間對所述省電狀態的所述ONU分配發送頻帶,并將發送頻帶通知發送給該ONU ;(d)分配了所述發送頻帶通知的所述0NU,在從所述休眠模式恢復到非休眠模式時啟動所述光發送器并在所述發送頻帶下發送響應信號,另一方面,在繼續所述休眠模式時能省略所述響應信號的發送。(e)所述OLT觀測分配給所述光發送器在停歇中的所述ONU的發送頻帶,根據所述響應信號,檢測該ONU是所述休眠模式還是在與該ONU的通信中發生了故障,在所述休眠期間抑制基于所述響應信號的故障檢測。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e)中,所述OLT計測在分配給所述ONU的發送頻帶中的在所述休眠期間以外的期間分配的發送頻帶下沒有所述響應信號的次數,在所述次數大于等于既定的故障監視次數η (η是大于等于2的自然數)的情況下檢測故障,另一方面,在所述休眠期間中的所述發送頻帶下沒有響應信號的情況下,將所述次數的計測設為無效。
9.根據權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a)中,所述ONU指定所述休眠期間的時間長度并通知向所述休眠模式的轉移;在所述步驟(e)中,所述OLT根據所述時間長度確定所述休眠期間,并檢測故障。
10.根據權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b)中,所述OLT指定所述休眠期間并發送針對該ONU的許可向休眠模式的轉移的肯定響應信號。
11.根據權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休眠期間結束后,在繼續休眠模式的情況下,所述ONU為了再次開始所述步驟 (b) (e)的動作,向所述OLT發送所述步驟(a)中的通知。
12.一種光通信系統,使用公共的光纖將多個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以下稱為0NU) 與站側光線路終端裝置(以下稱為0LT)連接,該通信系統的特征在于所述ONU具有光收發器,與所述光纖連接,能進行一邊繼續接收一邊停止發送而降低耗電的省電狀態下的動作;以及控制裝置,控制所述光收發器向省電狀態的轉移,并且在省電狀態下的動作中從所述 OLT接收到控制信號的情況下,暫時將所述光收發器的發送控制為有效并輸出響應信號,所述OLT具有光收發器,與所述光纖連接;以及控制裝置,即使所述ONU的光收發器在省電狀態下動作且在發送停止中,也對該ONU分配發送頻帶,并根據所述OLT的收發器接收到的所述響應信號來判別是在與ONU的通信中發生了故障還是在省電狀態下的動作中。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光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OLT的控制裝置將省電狀態的發送頻帶分配周期控制得比非省電狀態的發送頻帶分配周期長。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光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OLT的控制裝置將應該檢測故障的檢測時間預定為T秒以內,在確定了在作為故障監視次數所預定的n(n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數)個發送頻帶下沒有所述響應信號時輸出故障警報的情況下,根據Τ/η來確定所述省電狀態的發送頻帶分割周期。
15.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光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OLT的控制裝置使MPCP即多點控制協議的超時警報的檢測時間與發送頻帶分配周期一致。
16.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光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ONU的控制裝置在轉移到省電狀態時,向所述OLT通知向省電狀態的轉移。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光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ONU的控制裝置在轉移到省電狀態時,發送Dying fesp信號,在所述Dying Gasp 信號中附加有區別所述ONU轉移到停止狀態還是轉移到所述省電狀態的附加信息。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光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OLT的控制裝置在根據所述Dying Gasp信號的附加信息而判斷為該ONU轉移到停止狀態的情況下,切斷與該ONU的鏈路且在下一次發現之前不對該ONU分配發送頻帶,在判斷為該ONU轉移到省電狀態的情況下,維持與該ONU的鏈路,對該ONU分配發送頻帶,從而檢測該ONU的停止狀態、低省電狀態以及故障。
19.一種光通信系統,使用公共的光纖將多個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以下稱為0NU) 與站側光線路終端裝置(以下稱為0LT)連接,該光通信系統的特征在于所述ONU具有光收發器,與所述光纖連接,能進行一邊繼續由接收部接收一邊間歇地停止發送部而降低耗電的休眠模式下的動作;以及控制裝置,構成為進行在所述休眠模式中間歇地停止所述發送部的控制,并且在所述休眠模式中的所述發送部的停止期間由所述OLT分配發送頻帶且繼續所述休眠模式的情況下,能省略向所述OLT發送響應信號,在所述發送部的間歇的停止期間的空閑時間分配了發送頻帶的情況下,發送所述響應信號,所述OLT具有光收發器,與所述光纖連接;以及控制裝置,即使所述ONU的光收發器在所述休眠模式下動作且所述發送部在停止中, 也對該ONU分配所述發送頻帶,在所述間歇的停止期間的空閑時間,觀測分配給所述休眠模式中的所述ONU的發送頻帶,從而判別是在與該ONU的通信中發生了故障還是所述ONU 在休眠模式下的動作中。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光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收發器具有發送器和接收器;在所述停止期間從所述休眠模式恢復到通常模式的情況下,所述ONU的控制裝置啟動所述發送部,在所述發送頻帶下發送所述響應信號;在所述停止期間接收到所述響應信號的情況下,所述OLT的控制裝置檢測該ONU恢復到通常模式的情形,進行通常模式下的故障監視。
21.根據權利要求19或者20所述的光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ONU的控制裝置發送對所述OLT請求向所述休眠模式轉移的響應信號;所述OLT的控制裝置向所述ONU返回肯定響應信號。
22.根據權利要求19 21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光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ONU的控制裝置或者所述OLT的控制裝置對通信對方通知確定了所述停止期間的信號。
23.一種光通信系統的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該光通信系統使用公共的光纖將多個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與站側光線路終端裝置連接,該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光收發器,與所述光纖連接,能進行一邊繼續接收一邊停止發送而降低耗電的省電狀態下的動作;以及控制裝置,控制所述光收發器向省電狀態的轉移,并且在省電狀態下的動作中從所述 OLT接收到控制信號的情況下,暫時將所述光收發器的發送控制為有效并輸出響應信號。
24.一種光通信系統的站側光線路終端裝置,該光通信系統使用公共的光纖將多個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與站側光線路終端裝置連接,該站側光線路終端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光收發器,與所述光纖連接;以及控制裝置,即使所述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的光收發器在省電狀態下動作且在發送停止中,也對該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分配發送頻帶,根據所述站側光線路終端裝置的收發器接收到的所述響應信號,判別是在與該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的通信中發生了故障還是在省電狀態下的動作中。
25.一種光通信系統的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該光通信系統使用公共的光纖將多個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與站側光線路終端裝置連接,該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光收發器,與所述光纖連接,能進行一邊繼續由接收部接收一邊間歇地停止發送部而降低耗電的休眠模式下的動作;以及控制裝置,構成為進行在所述休眠模式中間歇地停止所述發送部的控制,并且在所述休眠模式中的所述發送部的停止期間由所述OLT分配發送頻帶且繼續所述休眠模式的情況下,能省略向所述OLT發送響應信號,在所述發送部的周期性的停止期間的空閑時間被分配了發送頻帶的情況下發送所述響應信號。
26.一種光通信系統的站側光線路終端裝置,該光通信系統使用公共的光纖將多個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與站側光線路終端裝置連接,該站側光線路終端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光收發器,與所述光纖連接;以及控制裝置,即使所述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的光收發器在所述休眠模式下動作且在發送停止中,也對該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分配發送頻帶,在所述光收發器的間歇的發送停止期間的空閑時間,觀測分配給所述休眠模式中的所述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的發送頻帶,判別是在與該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的通信中發生了故障還是該用戶側光線路終端裝置在所述休眠模式下的動作中。
全文摘要
站側ONU(10)具有光收發器(14),能進行一邊繼續接收一邊停止發送而減少耗電的省電模式下的動作;以及控制裝置(11),在省電模式下的動作中,在從OLT接收到控制信號的情況下,暫時將光收發器的發送控制為有效并輸出響應信號。此外,OLT具有控制裝置(2),即使ONU的光收發器在省電模式下動作且發送停止中,也對該ONU分配發送頻帶,根據OLT的收發器收到的響應信號來判別是通信故障還是在省電模式的動作中。
文檔編號H04L12/44GK102379106SQ20108001512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24日
發明者向井宏明, 平野幸男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