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物聯網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無線通信網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新的物聯網系統。
背景技術:
物聯網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按照目前普通技術人員從技術架構對于物聯網的理解,物聯網可分為三層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感知層由各種傳感器以及接入網關(傳感器網關)構成、網絡層由各種私有網絡、互聯網、有線和無線通信網、網絡管理系統和云計算平臺等組成、應用層是物聯網和用戶(包括人、組織和其他系統)的接口。 但普通的物聯網系統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進一步細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的物聯網系統,通過該系統在農業、環境、海事等多個領域測試,均可廣泛應用。下面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發明的物聯網系統包括a.統一的硬件平臺;b.統一的應用層協議(核心); C.高效安全的網絡節點數據庫管理;d.便捷的客戶端。本發明的物聯網系統,其中統一的硬件平臺包括1)多種傳感器接入方式適配;比如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氣壓傳感器等。2)多種網絡鏈路方式適配;如GPRS、WiFi等。3)多種執行器控制方式適配;如繼電器等。4)根據物聯網協議向網絡傳送數據。本發明的物聯網系統,其中統一的應用層協議包括易于拓展的基于測控的物聯網協議。本發明的物聯網系統,其中高效安全的網絡節點數據庫管理包括1)根據物聯網協議完成數據合理存儲;2)安全易于拓展的數據庫架構;3)依據數據內容為各行業決策系統提供統一數據接口。本發明的物聯網系統,其中便捷的客戶端包括1)采用IE瀏覽器作為客戶端2)提供用戶基于各個平臺的終端觀察方式;3)提供用戶基于各個平臺的終端控制方式。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新的物聯網設計更加合理,通過在農業的大棚溫濕度采集、環境監測、海事等不同領域的應用,發揮了比以往物聯網系統更佳的效果。
圖1、本發明物聯網系統結構示意圖;圖中1、硬件平臺;2、應用層協議;3、網絡節點數據庫管理;4、客戶端。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物聯網系統在具體技術領域的應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智能農業大棚溫濕度采集物聯網平臺農業生產中,溫室大棚的溫度和濕度采集,對于生產及其重要,然而,現場測量比較麻煩,本實施例應用新的物聯網系統,成功解決農業大棚環境指標監測、記錄、報警、分析等一系列問題,對農戶農業大棚生產及科研院所農業大棚作物研究都有積極意義。本實施例的智能大棚溫濕度采集系統,包含攝像頭監控、數據實時顯示(根據需要選擇前端傳感器)、歷史數據查詢與分析、短信實時查詢、短信報警等功能。結合圖1所示,該具體系統包括1、自適應前端傳感器適配(溫度、濕度、氣壓及其他農業大棚希望監測的指標);2自適應網絡鏈路接入(GPRS或WIFI) ;3、提供繼電器控制輸出;4、基于云存儲的網絡服務器;5、統一的應用層協議;6、通用的客戶端平臺(B/S系統, 基于HTML5的WEB訪問);硬件平臺為樂為物聯智能農業大棚物聯網平臺(SATHP-I),SATHP-I系統由2部分組成(1)、樂為物聯SATHD-I終端設備;( 、海康威視網絡攝像機或網絡視頻服務器(選配)。網絡鏈路方式適配為WIFI和GPRS自適應選擇;執行器控制方式為12V直流繼電器輸出;統一的應用層協議包括記錄終端用戶用戶名、密碼、傳感器數據類型、傳感器數據、密碼算法、RTC時間等內容的樂為物聯公司物聯網私有協議。通用客戶端采用B/S模式的TOB管理系統,采用IE瀏覽器,提供用戶以下功能1) 提供用戶基于SATHP-I平臺的終端(SATHD-I)觀察方式;2)提供用戶基于SATHP-I平臺的終端(SATHD-I)控制方式;幻提供用戶基于所采集到數據的數學模型分析功能;4)提供用戶基于采集數據的數據電子表格下載功能;5)提供用戶基于所采集數據超限短信報警功能;B/S系統詳細功能如下我們的物聯網網絡攝像頭、我的設備列表、實時統計、重點對比監控。統計報表歷史走勢分析、數據分布統計、歷史數據查詢、數據報警分析、數據導
出ο短信管理我的通信錄、短信報警設置、群發短信、短信群發歷史、短信報警歷史、 回復短信歷史。我的賬戶設置個人信息、設置密碼、退出登錄。實施例2智能環境監測物聯網平臺STHP-I本實施例是對糧倉、環境監測站及所有需要監測環境指標的場所的應用。本實施例的智能環境監測平臺STHP-I具有如下特點1、自適應前端傳感器適配 (溫度、濕度、氣壓、二氧化碳含量、光照、顆粒物);2自適應網絡接入(GPRS或WIFI) ;3、基于云存儲的網絡服務器;4、統一的應用層協議;5、通用的客戶端平臺(B/S系統,基于HTML5的TOB訪問)。系統特點為高集成度,可以根據實際傳感器接入情況自動適配環境監測指標,包括溫度、濕度、氣壓、二氧化碳含量、光照、顆粒物含量及其他環境監測希望涉及的指標;可以根據用戶實際網絡接入情況選擇系統網絡接入形式(GPRS或者WIFI);可以根據環境監測的需要自動生成實驗記錄報表。尤其適用于環境監測點比較分散的環境監測需求。該系統基本指標如下
權利要求
1.一種新的物聯網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a.統一的硬件平臺;b.統一的應用層協議;c.高效安全的網絡節點數據庫管理;d.便捷的客戶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新的物聯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統一的硬件平臺包括1)多種傳感器接入方式適配;2)多種網絡鏈路方式適配;3)多種執行器控制方式適配;4)根據物聯網協議向網絡傳送數據。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的物聯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統一的應用層協議包括易于拓展的基于測控的物聯網協議。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的物聯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安全的網絡節點數據庫管理包括1)根據物聯網協議完成數據合理存儲;2)安全易于拓展的數據庫架構;3)依據數據內容為各行業決策系統提供統一數據接口。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的物聯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捷的客戶端包括1)采用IE瀏覽器作為客戶端2)提供用戶基于各個平臺的終端觀察方式;3)提供用戶基于各個平臺的終端控制方式。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的物聯網系統,包括四大部分即統一的硬件平臺;統一的應用層協議(核心);高效安全的網絡節點數據庫管理;便捷的客戶端。通過該系統在農業大棚溫濕度采集、對糧倉、環境監測、船用超載監控等多個領域測試,均可廣泛應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新的物聯網設計更加合理,發揮了比以往物聯網系統更佳的效果。
文檔編號H04W84/18GK102438336SQ201210007969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2日
發明者于家鳳, 何宜根, 劉碩, 徐靜, 王曉寧, 管偉, 陸欲飛 申請人:劉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