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視頻多路復用光纖以太網傳輸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視頻多路復用光纖以太網傳輸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視頻多路復用光纖以太網傳輸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電荷耦合元件和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工業數字相機已經應用在各個領域,在數字相機把圖像傳輸到終端時,大部分處理系統需要對原始的無損圖像進行處理,數據的傳輸量非常龐大,原有的傳輸接口在速率上已經不能滿足要求,在這種趨勢下,應運而生了很多傳輸標準,但是現有的傳輸標準均不能很好的實現數據遠距離的傳輸。發明內容[0003]鑒于上述的分析,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視頻多路復用光纖以太網傳輸裝置,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不能很好的實現數據遠距離的傳輸的問題。[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0005]一種視頻多路復用光纖以太網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0006]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分別與輸入接口芯片、輸出接口芯片以及網絡芯片連接,所述網絡芯片還與光纖接口連接。[0007]優選地,所述輸入接口芯片將接收到的一路或多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當所述圖像數據為多路時,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將接收到的多路圖像數據轉換為一路數據信號,并將裝換后的所述一路數據信號發送給所述網絡芯片,或者所述圖像數據為一路時,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直接將該一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網絡芯片,所述網絡芯片接收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發送來的所述圖像數據,并對該圖像數據加入網絡協議,發送給所述光纖接口[0008]優選地,所說光線接口將接收到的所述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網絡芯片,所述網絡芯片將所述圖像數據解除網絡協議,將解除網絡協議后的所述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接收所述網絡芯片發送來的所述圖像數據,當該圖像數據的原始圖像數據為多路時,將所述圖像數據由轉換為多路圖像數據,并將該多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輸出接口芯片,或者當所述圖像數據為一路時,直接將該一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輸出接口芯片,所述輸出接口芯片,將該一路或多路圖像數據進行輸出。[0009]優選地,還包括: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與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連接。[0010]優選地,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將接收所述輸入接口芯片發送來的所述一路或多路圖像數據,并將該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將接收的所述一路或多路圖像數據進行壓縮,并將壓縮后的所述一路或多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當所述圖像數據為多路時,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將壓縮后的所述多路圖像數據轉換為一路數據信號,并將轉換后的所述一路數據信號發送給所述網絡芯片,或者當所述圖像數據為一路時,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直接將壓縮后的一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網絡芯片。[0011]優選地,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接收所述網絡芯片發送來的圖像數據,檢測該圖像數據的原始圖像數據是一路還是多路,當該圖像數據的原始圖像數據是多路時,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將所述網絡芯片發送來的圖像數據轉換為多路圖像數據,并將其發送給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進行解壓,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對所述多路圖像數據進行解壓,并將解壓后的所述多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再將所述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輸出接口芯片,或者當所述圖像數據的原始圖像數據為一路時,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直接將該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對上述一路圖像數據進行解壓,并將解壓后的該一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將上述的一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輸出接口芯片。[0012]優選地,還包括:存儲器,所述存儲器與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連接。[0013]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001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視頻多路復用光纖以太網傳輸裝置,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分別與輸入接口芯片、輸出接口芯片、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以及網絡芯片連接,所述網絡芯片還與光纖接口連接;圖像數據通過輸入接口芯片經現場可編程門陣列進行路數變換后再經網絡芯片和光纖接口輸出,并通過光纖接口、網絡芯片,經現場可編程門陣列進行路數變換后再通過輸出接口芯片進行輸入,通過本實用新型的視頻多路復用光纖以太網傳輸裝置能夠很好的實現多路數據的遠距離、大容量的無損傳輸。[0015]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的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而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通過在所寫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視頻多路復用光纖以太網傳輸裝置;[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視頻多路復用光纖以太網傳輸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18]
以下結合附圖來具體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其中,附圖構成本申請一部分,并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闡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為了清楚和簡化目的,當其可能使本實用新型的主題模糊不清時,將省略本文所描述的器件中已知功能和結構的詳細具體說明。[0019]實施例1[0020]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視頻多路復用光纖以太網傳輸裝置,參見圖1,該裝置包括:[0021]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分別與輸入接口芯片1、輸出接口芯片2以及網絡芯片4連接,所述網絡芯片4還與光纖接口 5連接。[0022]所述輸入接口芯片I將接收到的一路或多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當所述圖像數據為多路時,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將接收到的多路圖像數據轉換為一路數據信號,并將裝換后的所述一路數據信號發送給所述網絡芯片4,或者所述圖像數據為一路時,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直接將該一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網絡芯片4,所述網絡芯片4接收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發送來的所述圖像數據,并對該圖像數據加入網絡協議,發送給所述光纖接口 5。[0023]所說光線接口 5將接收到的所述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網絡芯片4,所述網絡芯片4將所述圖像數據解除網絡協議,將解除網絡協議后的所述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接收所述網絡芯片4發送來的所述圖像數據,當該圖像數據的原始圖像數據為多路時,將所述圖像數據由轉換為多路圖像數據,并將該多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輸出接口芯片2,或者當所述圖像數據為一路時,直接將該一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輸出接口芯片2,所述輸出接口芯片2,將該一路或多路圖像數據進行輸出。[0024]通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視頻多路復用光纖以太網傳輸裝置能夠很好的實現多路數據的遠距離、大容量的無損傳輸。[0025]實施例2[002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視頻多路復用光纖以太網傳輸裝置,參見圖2,該裝置包括:[0027]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將接收所述輸入接口芯片I發送來的所述一路或多路圖像數據,并將該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6,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6將接收的所述一路或多路圖像數據進行壓縮,并將壓縮后的所述一路或多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當所述圖像數據為多路時,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將壓縮后的所述多路圖像數據轉換為一路數據信號,并將轉換后的所述一路數據信號發送給所述網絡芯片4,或者當所述圖像數據為一路時,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直接將壓縮后的一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網絡芯片4。[0028]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接收所述網絡芯片4發送來的圖像數據,檢測該圖像數據的原始圖像數據是一路還是多路,當該圖像數據的原始圖像數據是多路時,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將所述網絡芯片4發送來的圖像數據轉換為多路圖像數據,并將其發送給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6進行解壓,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6對所述多路圖像數據進行解壓,并將解壓后的所述多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再將所述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輸出接口芯片2,或者當所述圖像數據的原始圖像數據為一路時,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直接將該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6,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6對上述一路圖像數據進行解壓,并將解壓后的該一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將上述的一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輸出接口芯片2。[0029]該裝置還包括存儲器7,所述存儲器7與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連接。[003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視頻多路復用光纖以太網傳輸裝置,圖像數據經過輸入接口芯片I傳輸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將該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6,并接收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6壓縮后的所述圖像數據,所述圖像數據轉換為一路圖像數據,然后發送給網絡芯片4,圖像數據經網絡芯片4加入網絡協議,最后通過光纖接口 5輸出。輸入時,光纖接口 5將圖像數據輸入,圖像數據經過網絡芯片4解除網絡協議后,輸送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如果圖像數據的原始圖像數據是多路的,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將其轉換為多路圖像數據,然后發送給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6進行解壓,并將解壓后的所述多路圖像數據通過輸出接口芯片2輸出,當所述圖像數據的原始圖像數據為一路時,直接將所述圖形數據發送給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6進行解壓,并將解壓后的所述圖像數據通過輸出接口芯片2輸出。通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視頻多路復用光纖以太網傳輸裝置能夠很好的實現多路數據的遠距離、大容量的無損傳輸。[0031]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視頻多路復用光纖以太網傳輸裝置,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分別與輸入接口芯片1、輸出接口芯片2、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6、存儲器7以及網絡芯片4連接,所述網絡芯片4還與光纖接口 5連接;圖像數據通過輸入接口芯片I經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進行路數變換后再經網絡芯片4和光纖接口 5輸出,并通過光纖接口 5、網絡芯片4,經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進行路數變換后通過輸出接口芯片2進行輸入,通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視頻多路復用光纖以太網傳輸裝置能夠很好的實現多路數據的遠距離、大容量的無損傳輸。[0032]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視頻多路復用光纖以太網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分別與輸入接口芯片(I)、輸出接口芯片(2)以及網絡芯片(4)連接,所述網絡芯片(4)還與光纖接口(5)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輸入接口芯片(I)將接收到的一路或多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當所述圖像數據為多路時,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將接收到的多路圖像數據轉換為一路數據信號,并將裝換后的所述一路數據信號發送給所述網絡芯片(4),或者所述圖像數據為一路時,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直接將該一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網絡芯片(4),所述網絡芯片(4)接收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發送來的所述圖像數據,并對該圖像數據加入網絡協議,發送給所述光纖接口( 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線接口(5)將接收到的所述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網絡芯片(4),所述網絡芯片(4)將所述圖像數據解除網絡協議,將解除網絡協議后的所述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接收所述網絡芯片(4)發送來的所述圖像數據,當該圖像數據的原始圖像數據為多路時,將所述圖像數據由轉換為多路圖像數據,并將該多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輸出接口芯片(2),或者當所述圖像數據為一路時,直接將該一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輸出接口芯片(2),所述輸出接口芯片(2),將該一路或多路圖像數據進行輸出。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6),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6)與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將接收所述輸入接口芯片(I)發送來的所述一路或多路圖像數據,并將該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6),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6)將接收的所述一路或多路圖像數據進行壓縮,并將壓縮后的所述一路或多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當所述圖像數據為多路時,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將壓縮后的所述多路圖像數據轉換為一路數據信號,并將轉換后的所述一路數據信號發送給所述網絡芯片(4),或者當所述圖像數據為一路時,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直接將壓縮后的一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網絡芯片(4)。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接收所述網絡芯片(4)發送來的圖像數據,檢測該圖像數據的原始圖像數據是一路還是多路,當該圖像數據的原始圖像數據是多路時,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將所述網絡芯片(4)發送來的圖像數據轉換為多路圖像數據,并將其發送給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6)進行解壓,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6)對所述多路圖像數據進行解壓,并將解壓后的所述多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 ),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 )再將所述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輸出接口芯片(2),或者當所述圖像數據的原始圖像數據為一路時,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直接將該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6),所述無損壓縮與解壓縮芯片(6)對上述一路圖像數據進行解壓,并將解壓后的該一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將上述的一路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輸出接口芯片(2)。
7.根據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存儲器(7),所述存儲器(7)與所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3)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視頻多路復用光纖以太網傳輸裝置,圖像數據經過輸入接口芯片傳輸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現場可編程門陣列處理將所述圖像數據轉換為一路圖像數據,然后發送給網絡芯片,圖像數據經網絡芯片加入網絡協議,最后通過光纖接口輸出。輸入時,光纖接口將圖像數據輸入,圖像數據經過網絡芯片解除網絡協議后,輸送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如果圖像數據原本是多路的,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將其轉換為多路圖像數據,然后發送給輸出接口芯片。通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視頻多路復用光纖以太網傳輸裝置能夠很好的實現多路數據的遠距離、大容量的無損傳輸。
文檔編號H04N7/52GK202979171SQ201220587580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8日
發明者邢剛, 祁蒙, 李麗亞, 劉鑫, 宋亞 申請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