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通過基于第二無線電來控制第一無線電以省電的方法和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用于通過基于第二無線電來控制第一無線電而省電的方法、裝置以及系統。在各種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無線電可通常接通或周期性地接通,且與第一無線電網絡通信或嘗試建立與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所述裝置可基于由主無線電建立的一個或一個以上連接或無連接來確定是否供能或接通第二無線電以與第二無線電網絡連接。此確定可進一步基于各種因素,例如,經由主無線電連接發送的信標或識別符、從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獲得或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信息、存儲于所述裝置內的一個或一個以上數據結構或所述裝置的先前所記錄狀態。
【專利說明】用于通過基于第二無線電來控制第一無線電以省電的方法和系統
[0001]相關串請案的交叉參考
[0002]本申請案主張2011年8月3日申請的第61 / 514,760號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的優先權利益,所述申請案特此以引用的方式全部并入本文中。
【背景技術】
[0003]蜂窩式和無線通信技術在過去的幾年中已經歷了爆炸性增長。無線裝置的大小和成本的減小已開創了新的應用。并且,多數智能電話現在包含向用戶提供較寬范圍的通信選項的蜂窩式和W1-Fi收發器兩者。然而,伴隨著通信能力的數目和種類的此增長,已出現對于通信裝置電池電力的增加的需求。因此,需要針對減小的功率消耗進行配置以便延長電池壽命的方法和通信裝置。
【發明內容】
[0004]各種實施例提供用于通過基于第二無線電來控制第一無線電而省電的方法、裝置和系統。主無線電可通常接通且嘗試建立連接。所述裝置可基于由所述主無線電建立的一個或一個以上連接或無連接來確定是否供能(energize)或接通次無線電。此確定可進一步基于各種因素,例如,經由主無線電連接發送的信標或識別符、存儲于所述裝置內的一個或一個以上數據結構或所述裝置的先前所記錄狀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5]并入本文中并構成本說明書一部分的【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了本發明的示范性實施例,并且與上文給出的大體描述以及下文給出的詳細描述一起用于闡釋本發明的特征。
[0006]圖1A和圖1B為說明具有多個無線電的通信裝置的通信系統圖和組件框圖。
[0007]圖1C為適合于供各種實施例使用的資產追蹤器通信裝置的說明。
[0008]圖2A和圖2B為根據各種實施例的用于基于主無線電來控制次無線電的兩種方法的過程流程圖。
[0009]圖3為根據各種實施例的用于基于主無線電來控制次無線電的方法的過程流程圖。
[0010]圖4A為用于產生主無線電連接的白名單的實施例方法的過程流程圖。
[0011]圖4B為根據各種實施例的用于基于主無線電和白名單來控制次無線電的方法的過程流程圖。
[0012]圖5A為用于產生主無線電連接的黑名單的實施例方法的過程流程圖。
[0013]圖5B為根據各種實施例的用于基于主無線電和黑名單來控制次無線電的方法的過程流程圖。
[0014]圖6A為根據各種實施例的用于基于白名單和黑名單來控制次無線電的方法的過程流程圖。[0015]圖6B為根據各種實施例的用于基于已知名單來控制次無線電的方法的過程流程圖。
[0016]圖7A和圖7B為根據各種實施例的用于基于失去到主無線電的連接或不能夠建立到主無線電的連接來控制次無線電的方法的過程流程圖。
[0017]圖8為根據各種實施例的用于基于失去到主無線電的連接來控制次無線電的方法的過程流程圖。
[0018]圖9為根據各種實施例的用于基于主無線電來控制次無線電的方法的過程流程圖。
[0019]圖10為適合于供各種實施例使用的移動裝置的組件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將參看附圖來詳細地描述各種實施例。只要有可能,將貫穿圖式使用相同參考數字來指代相同或相似部分。對特定實例和實施方案進行的參考是出于說明性目的,且不意欲限制本發明或權利要求書的范圍。
[0021]詞語“示范性”在本文中用以表示“充當實例、個例或例示”。本文中被描述為“示范性”的任何實施方案未必被理解為比其它實施方案優選或有利。
[0022]術語“手機”、“無線裝置”和“通信裝置”在本文中可互換地用以指代以下各者中的任一者或所有者:蜂窩式電話、智能電話(例如,iPhone)、連網板、平板計算機、具備因特網功能的蜂窩式電話、具備W1-Fi功能的電子裝置、個人數據助理(PDA)、膝上型計算機、個人計算機、發送和接收短消息服務(SMS)消息、多媒體消息服務(MMS)消息和/或電子郵件(email)的計算機以及類似電子裝置。術語“通信裝置”也用以指代可實施各種實施例的多種無線通信標簽和追蹤裝置。然而,術語“手機”、“無線裝置”和“通信裝置”不應限于所列舉的裝置列表。
[0023]現代通信裝置可并有多個無線無線電,例如,一個或一個以上蜂窩式無線電、藍牙無線電、W1-Fi無線電、近程無線電或各種其它無線電。多個無線電設備可呈現對通信裝置的有限電力資源的實質性耗用。如果一些無線電在無一連接可用時搜尋連接,那么此電力耗用可為不必要的。
[0024]各種實施例提供用于通過基于由同一裝置內的第二無線電獲得的信息來控制第一無線電而在通信裝置內省電的方法、裝置和系統。主無線電可通常接通且嘗試建立連接或維持已建立的連接,例如,適合于執行因特網協議(IP)通信的無線網絡連接。由主無線電獲得的任何信息可指示無線連接經建立、無線連接無法建立還是無線連接被終止。在各種實施例中,通信裝置可基于由主無線電建立的一個或一個以上連接或無連接來確定是否供能或接通次無線電。此確定可進一步基于各種因素,例如,經由主無線電連接發送的信標或識別符、存儲于裝置內的一個或一個以上數據結構或裝置的先前所記錄狀態。在另一實施例中,主無線電可接收信號,所述信號被編碼有通信裝置可用以自動地確定次無線電應接通的信息。此類經編碼信息的實例包含蜂窩式無線電網絡塔的識別符、SMS消息、電子郵件等。
[0025]第一無線電和第二無線電可經配置以使用多種通信協議建立無線通信鏈路。在第一實施例中,通信裝置為蜂窩式電話(例如,智能電話),主無線電為蜂窩式電話收發器,且次無線電為W1-Fi收發器。此些通信裝置也通常包含未單獨展示但具有與圖1A中所說明的大體配置相同的大體配置的其它次無線電(例如,藍牙收發器)。
[0026]圖1A說明通信系統100,所述通信系統包含實施例通信裝置102,所述實施例通信裝置具有用兩種不同類型的無線通信協議通信的兩個無線電。通信裝置102可包含處理器104,其耦合到存儲器106和例如電池108等電源。第一無線電收發器110可耦合到處理器104且經配置以建立與第一類型的無線網絡的通信鏈路130。第二無線電收發器112也可耦合到處理器104且經配置以建立與第二類型的無線網絡的通信鏈路120。另外的實施例裝置可包含額外無線電。本文中對“第一無線電”、“第二無線電”、“主無線電”和“次無線電”的引用僅僅為了便利和易于參考,而并不表明或推斷出一種類型的無線電比另一者重要或一定為通信裝置內的“主”無線電。
[0027]在蜂窩式電話實施例中,主無線電110可經配置以通過建立與多個蜂窩式網絡塔132中的至少一者的通信鏈路130而與一個或一個以上蜂窩式電話無線廣域網絡131通信。在各種實施例中,主無線電110可始終接通以促進蜂窩式電話呼叫的接收。蜂窩式塔132可具有到蜂窩式網絡134的連接136,所述連接也可包含到因特網128的連接。
[0028]在所述蜂窩式電話實施例中,次無線電112可經配置以與無線局域網121(例如,W1-Fi)通信。舉例來說,次無線電112可經配置以用于將數據網絡信號120發射到WLAN基站天線122以及從WLAN基站天線122接收數據網絡信號120。在此實例中,W1-Fi網絡121包含耦合到路由器124和網絡服務器126的基站天線122,所述基站天線、路由器和網絡服務器皆可通過連接125耦合。如當今典型的情形,W1-Fi網絡121可耦合到例如因特網128等另一網絡。
[0029]在圖1B中所說明的第二實施例通信網絡140中,無線通信裝置可為資產追蹤裝置142,其經配置以將位置和/或警報消息提供到資產(例如,有價值的專利、施工設備等)的所有者。在此實施例中,主無線電144可經配置以收聽由本地天線148發射的近程局域信標信號146或與由本地天線148發射的近程局域信標信號146通信。在一些實施例中,本地天線148為獨立裝置,其功能為發射充當具有有限范圍的信標的簡單信標射頻(RF)信號。在無線通信裝置142為資產追蹤裝置的此實施例中,次無線電110可為蜂窩式電話收發器,其經配置以經由蜂窩式網絡塔132建立與蜂窩式網絡131的蜂窩式數據通信鏈路130。
[0030]在此實施例中,耦合到裝置處理器104的主無線電144可為經配置以接收信標信號146的無線電接收器。此些信標信號146可為近程、低功率RF信號。可周期性地或連續地發射這些信標信號。并且,可存在多個信標天線148,例如以界定安全區域或界定正常或預期位置的較寬區域。主無線電144可經配置以連續地收聽信標信號146,或可經配置以周期性地接通以便確認信標信號146仍為可接收的。如果從信標信號146的覆蓋區域移除資產追蹤裝置142,那么處理器104可激活次蜂窩式電話收發器110以便建立與蜂窩式網絡131的通信鏈路130。可接著經由蜂窩式電話網絡131將位置或警報消息發射到一個或一個以上蜂窩式電話號碼或經由因特網128發射到預定義的因特網地址。因為蜂窩式電話收發器110(在此實施例中為次無線電)將從電池108汲取明顯更多電力,所以僅在信標信號146失去或不再可由主無線電144接收時激活蜂窩式電話收發器110節省了電池電力以用于其需要時(即,報告和追蹤超出了安全區的移動資產)。
[0031]在圖1C中說明呈狗項圈(dog collar)的形式的資產追蹤裝置142的實例。[0032]圖2A說明用于通過基于從主無線電連接接收到的信息來激活次無線電112而省電的實施例方法200。在步驟202中,可產生主無線電連接130的數據結構,其使從主無線電110接收到的信息(例如,蜂窩式電話功率ID)與次無線電網絡的可用性或缺乏可用性相關。主無線電連接130和名單未必與任何個別次無線電連接120相關聯。舉例來說,如果當特定主無線電連接經建立時任何次無線電連接都可用,那么所述特定主無線電連接可包含于名單中。如果無次無線電連接可用,那么可將所述特定主無線電連接排除在名單夕卜。在各種實施例中,可使用多種不同類型的數據結構來使主無線電信息與次無線電網絡相關,所述不同類型的數據結構例如表或陣列,但為了簡單起見在本文中指代名單。在所述名單中可以用各種方式來表示主無線電信息。舉例來說,信息可為對于連接130為唯一的識別符(例如,小區塔ID)。
[0033]所述名單可由其它者(例如,蜂窩式或無線網絡提供者)供應且存儲于存儲器中,或基于所觀測到的模式產生。舉例來說,所述名單可由蜂窩式電話在次無線電連接可用時通過使用機器學習方法來記錄主無線電連接130信息而產生。通過存儲主無線電ID,所產生的名單可用以辨識次無線電連接120何時可用或可建立。在各種實施例中,可能不需要對應于次無線電連接的識別符。實情為,僅僅次無線電連接通常在主無線電連接附近可用的信息為必要的。
[0034]在步驟204中,可建立主無線電連接130。在步驟207中,通信裝置處理器可確定來自主無線電連接130的信息是否在名單上或存儲于在步驟202中產生的數據結構中。此確定可以用各種方式進行,例如,進行表查找以尋找連接130的識別符(例如,與之建立主無線電連接130的小區塔的ID)。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從經建立的連接中的信號獲得信息。
[0035]任選地,次無線電的可用性(或缺乏可用性)可與多個主無線電信號的可用性相關聯。舉例來說,裝置可僅能夠存取在其能夠獲取主無線電的特定集合的位置處的次無線電。
[0036]如果經建立的連接信息在名單上(即,確定步驟207 =是),那么可在步驟210中接通次無線電112。如果經建立的連接不在名單上(即,確定步驟207 =否),那么所述方法可返回到監視經建立的連接或建立下一個主無線電連接。因此,可基于主無線電連接與次無線電連接的可用性之間的先前相關性來接通或供能給次無線電112。
[0037]基于從主無線電獲得的信息來激活次無線電可通過在無次無線電網絡可用時允許對次無線電112去能(de-energized)而省電。并且,系統可在不需要持續的用戶介入的情況下使次無線電連接性的可用性最大化。舉例來說,如果通信裝置102先前已在具有主無線電連接130但不具有可用或用戶所允許的次無線電連接120的區域中,那么主無線電連接130可不包含于名單上。稍后,當通信裝置返回到同一區域時,裝置處理器可使用存儲于存儲器中的名單來確定次無線電112不需要接通。此節省了電力,所述電力否則將被浪費來在無次無線電連接可用時搜尋次無線電連接。然而,當通信裝置返回到先前已知次無線電連接可用的區域時,可在無用戶介入的情況下立即且自動地建立次無線電連接。
[0038]在一些實施例中,裝置可含有與在接通次無線電之前要等待的預定時間量對應的參數以觀測主無線電連接是否持續。否則,當裝置正移動時,其可能接通次無線電且其后很快失去所述連接,因此浪費了需要用以接通次無線電和短暫地建立連接的能量。所述系統還可將信息存儲于黑名單和白名單中以指示某些主無線電連接是否正常地持續達長于此時間參數的時間段。對于正常持續的那些主無線電連接來說,次無線電可基于裝置通常將不會很快地移動遠離所述主無線電連接的預期來立即接通。
[0039]圖2B說明另一實施例方法250,所述實施例方法類似于方法200,除了包含于名單上的主無線電連接130與第二無線電連接120的可用性負關聯之外。換句話說,從主無線電連接獲得的信息可用以確定次無線電網絡何時不可用。在步驟252中,產生不存在對應的第二無線電112的主無線電連接的名單。舉例來說,如果主無線電連接130經建立且無次無線電連接120可用或為用戶所需,那么主無線電連接可包含于名單上。并且,所述名單可以用多種數據結構來表示,且存儲于名單上的信息可為對于所述連接130或位置為唯一的識別符。
[0040]在各種實施例中,通信裝置可已在其上存儲了參數來控制所述裝置是否偶爾重新檢查與頻繁且持續遭遇的主無線電連接相關聯的次無線電連接的可用性。舉例來說,如果通信裝置頻繁且持續地遭遇特定主無線電連接,但先前信息指示次無線電連接不可用,那么所述裝置偶爾重新檢查以防次無線電連接可能自從上一次檢查以來已變得可用可為有益的。
[0041]在步驟204中可建立主無線電連接。在步驟257中,通信裝置處理器可確定經建立的連接是否在名單上。如果經建立的連接在名單上(即,確定步驟257 =是),那么在步驟260中可關斷次無線電112。如果經建立的連接不在名單上(即,確定步驟257 =否),那么裝置處理器可通過返回步驟204而繼續監視主無線電連接。
[0042]在各種實施例中,在次無線電“接通”且連接得以建立后,通信裝置也可“關斷”主無線電,同時次無線電經連接以進一步節省能量。在另外實施例中,是否關斷主無線電的確定可取決于次無線電連接是否能夠提供由主無線電連接提供的相同通信服務和/或目前或最近正由次無線電使用的通信服務中的所有者。如果失去次無線電連接,那么主無線電可回到“接通”。
[0043]可依賴于額外因素來確定接通還是關斷第二無線電112,例如在滯后分析中。圖3說明實施例方法300,所述方法可依賴于裝置的其它先前所記錄的行為或狀態來確定是否激活次無線電。在步驟302中,記錄待依賴的任何先前行為或狀態。正如在方法200和250中,可在步驟204中建立主無線電連接。
[0044]在確定步驟307中,通信裝置處理器可基于經建立的主無線電連接和所記錄的行為來確定是否應接通次無線電112。作為非限制性實例,確定可考慮名單(例如,在方法200和250中),且考慮裝置的先前狀態(例如,第二無線電過去已接通還是關斷)。舉例來說,如果次無線電已閃爍接通且迅速關斷,那么可就讓次無線電接通。
[0045]如果通信裝置處理器確定次無線電應接通(即,確定步驟307 =是),那么應在步驟310中接通次無線電112。如果通信裝置處理器確定次無線電應關斷(即,確定步驟307=否),那么裝置處理器可通過返回步驟204來繼續監視主無線電連接。
[0046]在圖4A和圖4B中展示可在蜂窩式電話裝置(例如,智能電話)上實施的示范性實施例方法。圖4A說明實施例方法400,其中通信裝置102可產生或發現連接130的名單,所述連接在建立時指示第二無線電網絡(例如,W1-Fi)可用。在步驟402中,次無線電112可建立W1-Fi連接120 (或其它類型的次無線電連接)。在步驟404中可識別經建立或可用的任何主無線電連接130。舉例來說,任何經連接的蜂窩式塔132的識別符可用作用于連接或位置的識別符。在步驟406中,可將小區塔識別符(或其它發射器識別信息)記錄于主無線電連接130的“白名單”上,所述主無線電連接與次無線電連接可用性正關聯。每當建立W1-Fi連接120時便可重復方法400以添加更多識別符且積極地開發或更新白名單。
[0047]圖4B說明用于基于通過方法400產生的白名單來控制第二無線電112的實施例方法450。在步驟452中,主無線電110可建立與蜂窩式塔132的蜂窩式連接130。作為建立此連接的部分,所述蜂窩式塔可提供識別符。在步驟455中,通信裝置處理器可確定蜂窩式塔132的識別符是否在白名單上。如果識別符匹配名單上的值(即,確定步驟455 =是),那么在步驟458中可接通次無線電112。如果識別符不匹配名單上的條目(即,確定步驟455 =否),那么次無線電可保持被去能且可由裝置處理器重復所述方法以建立下一個蜂窩式連接。
[0048]圖5A和圖5B類似于圖4A和圖4B,除了圖5A和圖5B使用記錄與第二無線電連接的可用性負相關的主連接信息的“黑名單”之外。圖5A說明實施例方法500,通過所述方法,裝置102可產生或發現連接130的名單,所述連接在建立時指示不存在次無線電網絡可用性。在步驟502中,通信裝置處理器可確定無法建立次無線電網絡(例如,W1-Fi連接)。在步驟504中可識別彼時建立或可用的任何主無線電連接130。舉例來說,可獲得用于當前主無線電連接130的小區塔識別符。在步驟506中,可將小區塔識別符(或其它連接信息)記錄于與次無線電連接可用性負關聯的主無線電連接130的“黑名單”上。每當建立新的主無線電連接且W1-Fi連接120不可用時便可重復方法500以添加更多識別符且積極地開發或更新黑名單。
[0049]當已確定無次無線電連接可用時,次無線電可關斷,且只要主無線電保持連接到同一主無線電連接或與同一主無線電連接通信(例如,經連接的小區塔ID不改變),那么次無線電便可保持關斷。當主無線電連接改變時,可重復方法450。并且,即使新的主連接信息(例如,小區塔ID)不在白名單上,次無線電也可接通,因此通信裝置處理器可重復方法400和500以便建置白名單和黑名單。
[0050]在各種實施例中,在將小區塔識別符添加到黑名單前,第二無線電112可能必須在建立連接的嘗試中失敗多次。在另外實施例中,可在步驟502下將在特定位置處的所有可用W1-Fi連接的用戶拒絕視為連接失敗,在所述情況下,可將對應的小區塔識別符添加到黑名單,而不管第二無線電連接的可用性。
[0051]圖5B說明用于基于在方法500中產生的黑名單來控制第二無線電112的實施例方法550。在步驟452中,主無線電110可建立與蜂窩式塔132的蜂窩式連接130。作為建立此連接的部分,所述蜂窩式塔可提供識別符。在步驟555中,通信裝置處理器可確定蜂窩式塔132的識別符是否在黑名單上。如果識別符匹配名單上的值(即,確定步驟555 =是),那么在步驟558中可關斷次無線電112 (如果其為接通的)。如果識別符不匹配名單上的條目(即,確定步驟455 =否),那么在步驟556中可接通次無線電以確定連接是否可用。如果無連接可用,那么通信裝置處理器可執行方法400和500以更新白名單和黑名單。
[0052]單一通信裝置102可依賴于白名單和黑名單兩者。圖6A說明涉及白名單和黑名單的實施例方法600。在步驟452中,主無線電110可建立與特定蜂窩式塔132的蜂窩式連接130。作為建立此連接的部分,所述蜂窩式塔可提供識別符。在確定步驟455中,通信裝置處理器可確定蜂窩式塔132的識別符是否在白名單上。如果識別符匹配名單上的條目(即,確定步驟455 =是),那么在步驟458中可“接通”次無線電112。如果所述識別符不匹配白名單上的一者(即,確定步驟455 =否),那么在確定步驟555中通信裝置處理器可確定蜂窩式塔132的識別符是否在黑名單上。如果識別符匹配名單上的條目(即,確定步驟555 =是),那么在步驟558中可“關斷”次無線電112。如果主無線電連接識別符不匹配白名單或黑名單中任一者上的條目(即,確定步驟455 =否且確定步驟555 =否),那么在步驟556中可“接通”次無線電以確定連接是否可用。如果無連接可用,那么通信裝置處理器可執行方法400和500以更新白名單和黑名單。
[0053]因此,在已開發了白名單和黑名單后,W1-Fi無線電112可使用存儲于名單中的信息基于當前主無線電連接而自動地“接通”和“關斷”。當通信裝置102行進時,可建立新的蜂窩式塔連接且對第二無線電112相應地激活或去活。
[0054]圖6B說明使用已知名單的實施例方法650。所述已知名單可為先前針對可用的次無線電連接建立和檢查的所有主無線電連接的名單。在步驟452中,主無線電110可建立與特定蜂窩式塔132的蜂窩式連接130。在確定步驟655中,通信裝置處理器可確定蜂窩式塔132的識別符是否在所述已知名單上。
[0055]如果主無線電連接識別符匹配已知名單上的條目(S卩,確定步驟655 =是),那么在步驟658中裝置可執行方法450或550以確定是否接通次無線電。如果主無線電連接識別符不匹配已知名單上的條目(即,確定步驟655 =否),那么在步驟556中可“接通”次無線電以確定連接是否可用且裝置可執行方法400和500以相應地更新白名單和黑名單。
[0056]先前方法涉及基于當前主無線電連接的確定,但另外方法可基于主無線電連接的失去。此替代方法的實例應用為資產追蹤裝置,例如,以上參看圖1B和圖1C所描述。在實施例資產追蹤裝置中,只要接收到區域化的RF信標或區域化的RF信標是可接收的,裝置便可維持于低功率狀態下。因為區域化的RF信標的范圍有限,所以信標的連續接收表明正被追蹤的資產保持在預定義的安全區或預期的操作區域內。區域化的RF信標的失去(例如,連接的失去或不能夠建立連接)表明資產現處于所述預定義的區域之外,在所述情況下,可能需要激活次無線電以建立到廣域網絡(例如,蜂窩式電話網絡)的連接。
[0057]圖7A說明可由資產追蹤裝置利用的實施例方法700。在步驟702中,可建立且維持(例如)到RF信標的主無線電連接130。在確定步驟705中,通信裝置處理器可確定主無線電連接130是否已失去。如果連接已失去(即,確定步驟705 =是),那么在步驟708中可接通次無線電112。如果主無線電連接尚未失去(即,確定步驟705 =否),那么資產追蹤裝置處理器可再次檢查連接是否已失去,其中只要維持著與RF信標的主無線電連接,此循環便重復。在各種實施例中,在重新檢查連接是否已失去之前可能存在延遲(未圖示,但可被包含以作為確定步驟705的部分)以便省電。
[0058]替代于在失去主無線電連接后即刻激活次無線電,資產追蹤裝置可改為周期性地激活主無線電以便確定RF信標是否可被接收。因為主無線電僅周期性地受到供能,所以此替代實施例進一步省電。取決于資產的性質和風險,可調整激活之間的持續時間以便在檢測追蹤資產的移動中平衡功率耗用與潛在延遲。
[0059]圖7B說明可由資產追蹤裝置利用的實施例方法710,其中周期性地激活主無線電。在步驟712中,資產追蹤裝置的處理器可按預定時間間隔來激活主無線電,使得無線電可嘗試接收RF信標信號。在確定步驟715中,裝置處理器可確定主無線電是否正接收信標。如果可接收到信標(即,確定步驟715 =是),那么在返回到步驟712以重復激活和監視過程之前,裝置處理器可關斷主無線電且暫停達預定持續時間。如果無法接收到信標(即,確定步驟715 =否),那么在步驟718中裝置處理器可接通次無線電。在次無線電被激活的情況下,可執行追蹤裝置的位置報告和/或警報功能。
[0060]圖8說明實施例方法800,其可允許多個主無線電連接由通信裝置監視且用于確定是否應激活次無線電。在步驟803中,通信裝置處理器可確定主無線電連接是否可用。如果主無線電連接不可用(即,確定步驟803 =否),那么在步驟812中可接通次無線電112。如果主無線電連接可用(即,確定步驟803 =是),那么在步驟806中可建立主無線電連接。如果次無線電接通,那么在步驟804中可關斷次無線電。在步驟809中,通信裝置處理器可確定主無線電連接130是否已失去。如果所述連接已失去(即,確定步驟809 =是),那么在步驟812中可接通次無線電112。如果主無線電連接尚未失去(即,確定步驟809 =否),那么通信裝置處理器可返回確定塊803以再次檢查連接是否已失去。在各種實施例中,在重新檢查連接是否已失去之前可存在延遲(未圖示),以便省電。
[0061 ] 在另外實施例中,主無線電或次無線電皆不可接通,除非由某一外部事件觸發。舉例來說,裝置102可包含加速計,且通信裝置102可經配置,使得只要加速計檢測不到運動,那么主無線電和次無線電便保持關斷。如果檢測到明顯的加速度,那么可激活主無線電和次無線電中的一者或兩者。
[0062]在圖9中展示涉及汽車和通信裝置102的示范性實施例方法900。此方法900可用于包含藍牙或與用戶的智能電話的其它類型的無線通信鏈路的載具。在方法900中,在步驟902中可起動汽車或其它載具。在步驟904中,汽車或其它載具可建立到蜂窩式通信網絡的連接。在確定步驟907中,載具處理器可確定汽車是否已建立了與通信裝置102的藍牙連接。如果載具已建立了與通信裝置的藍牙連接(即,確定步驟907 =是),那么方法900可在步驟912中終止。如果載具尚未建立與通信裝置的藍牙連接(即,確定步驟907 =否),那么在步驟910中,載具處理器可通過指令經由蜂窩式連接將例如SMS消息等消息發送到通信裝置以供能給通信裝置的藍牙無線電以便建立連接。通信裝置可在主無線電(例如,其蜂窩式網絡收發器)上接收來自載具的消息。通信裝置可基于所接收的消息來確定是否供能給次無線電(即,藍牙無線電)。
[0063]通信裝置可基于各種感測方法確定其正相對迅速地移動(例如,以汽車速度移動)。舉例來說,所接收的主無線電的迅速改變可表明裝置正迅速移動穿過無線電覆蓋區域,從而指示有可能與載具的移動相關聯的行進速度。或者,如果通信裝置具有“接通”的GPS接收器,那么所述接收器或來自所述接收器的信息可確定當前行進速度是否與載具的移動一致。最后,如果通信裝置包含加速計,那么接收來自加速計的信號的處理器可確定加速度水平(和/或推斷出的速度)是否與移動載具的加速度水平一致。可用于以相對高的概率確定通信裝置在移動載具中的任何此類方法可用以接通次無線電且檢查到次無線電的連接(例如,藍牙)的可用性。
[0064]在各種實施例中,可基于由主無線電獲得的信息來供能給其它次無線電112。在另外的實施例中,載具處理器可基于各種識別特征來確定哪一通信裝置發送消息。舉例來說,用以起動汽車的鑰匙可與特定用戶的通信裝置相關聯。
[0065]各種實施例也可實施于多種移動通信裝置上,例如,圖10中所說明的移動裝置1000。舉例來說,示范性移動接收器裝置1000可包含耦合到內部存儲器1002、第一無線電收發器1005(例如,蜂窩式網絡收發器)且耦合到第二無線電收發器1008(例如,WiF1、BIuciooili? * Z.1ghcc?或其它無線電)的處理器1001。另外,第一無線電1005和第二無線電1008可耦合到用于發送和接收電磁輻射的天線1004。
[0066]處理器1001可為可由處理器可執行軟件指令(應用程序)配置以執行多種功能(包含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種方面的功能)的任何可編程微處理器、微計算機或多處理器芯片。通常,軟件應用程序和處理器可執行指令可在其被存取和載入到處理器1001中之前存儲于內部存儲器1002中。處理器1001可包含足以存儲應用程序軟件指令的內部存儲器。在一些移動裝置中,安全存儲器1006可在耦合到處理器1001的分離的存儲器芯片中。在許多移動裝置500中,內部存儲器1002可為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儲器(例如,快閃存儲器),或所述兩者的混合。出于此描述的目的,對存儲器的一般引述指代可由處理器1001存取的所有存儲器,包含內部存儲器1002、插入到移動裝置中的可裝卸存儲器和處理器1001本身內的存儲器。
[0067]前述方法描述和過程流程圖僅作為說明性實例而提供,且不意欲要求或暗示各種實施例的步驟必須以所呈現的次序執行。如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了解,可以按照任何次序來執行前述實施例中的步驟的次序。例如“其后”、“接著”、“接下來”等等的詞語并不意欲限制步驟的次序;這些詞語僅用以引導讀者閱讀所述方法的描述。另外,以單數形式對權利要求元素的任何提及(例如,使用冠詞“一”或“所述”)不應被理解為將所述元素限于單數形式。
[0068]結合本文中所揭示的實施例而描述的各種說明性邏輯塊、模塊、電路和算法步驟可實施為電子硬體、計算機軟件或兩者的組合。為了清楚地說明硬件與軟件的此可互換性,上文已大體上在其功能性方面描述了各種說明性組件、塊、模塊、電路和步驟。將此種功能性實施為硬件還是軟件取決于特定應用以及強加于整個系統的設計約束。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針對每一特定應用以不同的方式實施所描述的功能性,但不應將此些實施決策解釋為會導致脫離本發明的范圍。
[0069]可用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通用處理器、數字信號處理器(DSP)、專用集成電路(ASIC)、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或其它可編程邏輯裝置、離散門或晶體管邏輯、離散硬件組件或其任何組合來實施或執行用以實施結合本文中所揭示的方面而描述的各種說明性邏輯、邏輯塊、模塊和電路的硬件。通用處理器可為微處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處理器可為任何常規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也可實施為計算裝置的組合,例如,DSP與微處理器的組合、多個微處理器、一個或一個以上微處理器結合DSP核心、或任一其它此類配置。或者,可由特定針對給定功能的電路來執行一些步驟或方法。
[0070]在一個或一個以上示范性方面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軟件、固件或其任何組合來實施。如果以軟件實施,那么可將所述功能作為一個或一個以上指令或代碼而存儲于計算機可讀媒體上或經由計算機可讀媒體傳輸。本文中所揭示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驟可體現于可駐留于有形的非暫時性計算機可讀存儲媒體上的處理器可執行指令或處理器可執行軟件模塊中。有形的非暫時性計算機可讀存儲媒體可為可由計算機存取的任何可用媒體。通過實例且并非限制,此類非暫時性計算機可讀媒體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盤存儲器、磁盤存儲器或其它磁性存儲裝置或可用以存儲呈指令或數據結構形式的所要的程序代碼并可由計算機存取的任何其它媒體。如本文中所使用,磁盤和光盤包含壓縮光盤(CD)、激光光盤、光學光盤、數字多功能光盤(DVD)、軟性磁盤和藍光光盤,其中磁盤通常以磁性的方式再生數據,而光盤通過激光以光學的方式再生數據。上述各者的組合也應包含于非暫時性計算機可讀媒體的范圍內。另外,方法或算法的操作可作為代碼和/或指令中的一者或任何組合或集合而駐留于有形的非暫時性機器可讀媒體和/或計算機可讀媒體上,可將所述有形的非暫時性機器可讀媒體和/或計算機可讀媒體并入到計算機程序產品內。
[0071]提供對所揭示實施例的先前描述以使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制造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各種修改對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將易于顯而易見,且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本文中所界定的一般原理可適用于其它實施例。因此,本發明并不意欲限于本文中所展示的實施例,而應符合與所附權利要求書和本文中所揭示的原理和新穎特征相一致的最廣泛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使用來自裝置中的第一無線電的信息來控制所述裝置中的第二無線電的方法,其包括: 從所述第一無線電獲得關于第一無線電網絡的信息; 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所述第二無線電是否應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以及 基于所述確定供能或去能所述第二無線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從所述第一無線電獲得關于第一無線電網絡的信息包括獲得與所述第一無線電通信的蜂窩式電話網絡塔的識別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 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所述第二無線電是否應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包括比較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與存儲于存儲器中的識別符名單以確定是否存在匹配;以及 基于所述確定供能或去能所述第二無線電包括基于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是否匹配存儲于存儲器中的值來供能或去能所述第二無線電。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建立與所述第二無線電網絡的連接; 在與所述第二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建立的連接期間獲得與所述第一無線電通信的蜂窩式電話網絡塔的識別符;以及 將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記錄于存儲器中。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嘗試建立與所述第二無線電的連接; 當無法建立與所述第二無線電的連接時,獲得與所述第一無線電通信的蜂窩式電話網絡塔的識別符;以及 將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記錄于存儲器中。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無線電為蜂窩式電話收發器且所述第二無線電為W1-Fi收發器和Bluclomh?收發器中的一者。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從所述第一無線電獲得關于第一無線電網絡的信息包括確定何時失去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以及 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所述第二無線電是否應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包括當失去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時,確定應將所述第二無線電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如果已通過所述第一無線電建立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那么去能所述第二無線電。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從所述第一無線電獲得關于第一無線電網絡的信息包括確定何時無法建立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以及 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所述第二無線電是否應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包括當無法建立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時,確定應將所述第二無線電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如果已通過所述第一無線電建立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那么去能所述第二無線電。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從所述第一無線電獲得關于第一無線電網絡的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無線電上接收消息;以及 從所述消息內獲得信息;以及 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是否應將所述第二無線電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進一步基于從所述消息內獲得的所述信息。
12.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所述第二無線電是否應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包括: 當在所述第一名單中存在匹配時,比較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與存儲于存儲器中的第二識別符名單以確定是否存在匹配; 當在所述第一名單中不存在匹配時,嘗試建立與所述第二無線電網絡的連接;以及 基于是否已建立所述嘗試的連接而將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記錄于存儲器中。
13.一種裝置,其包括:· 第一無線電,其經配置以與第一無線電網絡通信; 第二無線電,其經配置以與第二無線電網絡通信; 存儲器;以及 處理器,其耦合到所述存儲器、所述第一無線電以及所述第二無線電,且被配置有用以執行操作的處理器可執行指令,所述操作包括: 從所述第一無線電獲得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信息; 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所述第二無線電是否應連接到所述第二無線電網絡;以及 基于所述確定供能或去能所述第二無線電。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有處理器可執行指令,使得從所述第一無線電獲得關于第一無線電網絡的信息包括獲得與所述第一無線電通信的蜂窩式電話網絡塔的識別符。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有處理器可執行指令以使得: 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所述第二無線電是否應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包括比較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與存儲于所述存儲器中的識別符名單以確定是否存在匹配;以及 基于所述確定供能或去能所述第二無線電包括基于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是否匹配存儲于所述存儲器中的值來供能或去能所述第二無線電。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有處理器可執行指令,所述處理器可執行指令進一步包括:建立與所述第二無線電網絡的連接; 在與所述第二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建立的連接期間獲得與所述第一無線電通信的蜂窩式電話網絡塔的識別符;以及 將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記錄于存儲器中。
17.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有處理器可執行指令,所述處理器可執行指令進一步包括: 嘗試建立與所述第二無線電的連接; 當無法建立與所述第二無線電的連接時,獲得與所述第一無線電通信的蜂窩式電話網絡塔的識別符;以及 將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記錄于存儲器中。
18.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無線電為蜂窩式電話收發器且所述第二無線電為W1-Fi收發器和BhKMuolIm)收發器中的一者。
19.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有處理器可執行指令,使得: 從所述第一無線電獲得關于第一無線電網絡的信息包括確定何時失去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以及 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 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所述第二無線電是否應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包括當失去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時,確定應將所述第二無線電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有處理器可執行指令,所述處理器可執行指令進一步包括: 如果已通過所述第一無線電建立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那么去能所述第二無線電。
21.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有處理器可執行指令,使得: 從所述第一無線電獲得關于第一無線電網絡的信息包括確定何時無法建立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以及 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所述第二無線電是否應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包括當無法建立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時,確定應將所述第二無線電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
22.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有處理器可執行指令,所述處理器可執行指令進一步包括: 如果已通過所述第一無線電建立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那么去能所述第二無線電。
23.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有處理器可執行指令,使得: 從所述第一無線電獲得關于第一無線電網絡的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無線電上接收消息;以及 從所述消息內獲得信息;以及 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是否應將所述第二無線電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進一步基于從所述消息內獲得的所述信息。
24.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器被配置有處理器可執行指令,使得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所述第二無線電是否應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包括: 當在所述第一名單中存在匹配時,比較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與存儲于存儲器中的第二識別符名單以確定是否存在匹配; 當在所述第一名單中不存在匹配時,嘗試建立與所述第二無線電網絡的連接;以及 基于是否已建立所述嘗試的連接將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記錄于存儲器中。
25.一種裝置,其包括: 第一無線電,其經配置以連接到第一無線電網絡; 第二無線電,其經配置以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 用于從所述第一無線電獲得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信息的裝置; 用于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所述第二無線電是否應連接到所述第二無線電網絡的裝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確定供能或去能所述第二無線電的裝置。
26.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裝置,其中用于從所述第一無線電獲得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信息的裝置包括用于獲得與所述第一無線電通信的蜂窩式電話網絡塔的識別符的裝置。
27.根據權利要求26所述的裝置,其中: 用于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所述第二無線電是否應連接到所述第二無線電網絡的裝置包括用于比較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與存儲于存儲器中的識別符名單以確定是否存在匹配的裝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確定供能或去能所述第二無線電的裝置包括用于基于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是否匹配存儲于存儲器中的值來供能或去能所述第二無線電的裝置。
28.根據權利要求27所述的裝置,其進一步包括: 用于建立與所述第二無線電網絡的連接的裝置; 用于在與所述第二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建立的連接期間獲得與所述第一無線電通信的蜂窩式電話網絡塔的識別符的裝置;以及 用于將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記錄于存儲器中的裝置。
29.根據權利要求27所述的裝置,其進一步包括: 用于嘗試建立與所述第二無線電的連接的裝置; 用于當無法建立與所述第二無線電的連接時獲得與所述第一無線電通信的蜂窩式電話網絡塔的識別符的裝置;以及 用于將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記錄于存儲器中的裝置。
30.根據權利要求27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無線電為蜂窩式電話收發器且所述第二無線電為W1-Fi收發器和BiMkuHh?收發器中的一者。
31.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裝置,其中: 用于從所述第一無線電獲得關于第一無線電網絡的信息的裝置包括用于確定何時失去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的裝置;以及 用于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所述第二無線電是否應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的裝置包括用于當失去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時確定應將所述第二無線電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的裝置。
32.根據權利要求31所述的裝置,其進一步包括: 用于如果已通過所述第一無線電建立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那么去能所述第二無線電的裝置。
33.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裝置,其中: 用于從所述第一無線電獲得關于第一無線電網絡的信息的裝置包括用于確定何時無法建立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的裝置;以及 用于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所述第二無線電是否應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的裝置包括用于當無法建立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時確定應將所述第二無線電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的裝置。
34.根據權利要求32所述的裝置,其進一步包括: 用于如果已通過所述第一無線電建立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那么去能所述第二無線電的裝置。
35.根據權利要求25 所述的裝置,其中: 用于從所述第一無線電獲得關于第一無線電網絡的信息的裝置包括: 用于在所述第一無線電上接收消息的裝置;以及 用于從所述消息內獲得信息的裝置;以及 用于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所述第二無線電是否應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的裝置包括用于進一步基于從所述消息內獲得的所述信息而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所述第二無線電是否應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的裝置。
36.根據權利要求27所述的裝置,其中用于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所述第二無線電是否應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的裝置包括: 用于當在所述第一名單中存在匹配時,比較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與存儲于存儲器中的第二識別符名單以確定是否存在匹配的裝置; 用于當在所述第一名單中不存在匹配時嘗試建立與所述第二無線電網絡的連接的裝置;以及 用于基于是否已建立所述嘗試的連接將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記錄于存儲器中的裝置。
37.一種非暫時性存儲媒體,其具有存儲于其上的處理器可執行軟件指令,所述處理器可執行軟件指令經配置以使裝置內的處理器執行操作,所述操作包括: 從第一無線電獲得關于第一無線電網絡的信息; 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第二無線電是否應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以及 基于所述確定供能或去能所述第二無線電。
38.根據權利要求37所述的非暫時性存儲媒體,其中所述經存儲的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經配置以使裝置內的處理器執行操作,使得從所述第一無線電獲得關于第一無線電網絡的信息包括獲得與所述第一無線電通信的蜂窩式電話網絡塔的識別符。
39.根據權利要求38所述的非暫時性存儲媒體,其中所述經存儲的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經配置以使裝置內的處理器執行操作,使得: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所述第二無線電是否應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包括比較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與存儲于存儲器中的識別符名單以確定是否存在匹配,以及 基于所述確定供能或去能所述第二無線電包括基于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是否匹配存儲于存儲器中的值來供能或去能所述第二無線電。
40.根據權利要求39所述的非暫時性存儲媒體,其中所述經存儲的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經配置以使裝置內的處理器執行操作,所述操作進一步包括: 建立與所述第二無線電網絡的連接; 在與所述第二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建立的連接期間獲得與所述第一無線電通信的蜂窩式電話網絡塔的識別符;以及 將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記錄于存儲器中。
41.根據權利要求39所述的非暫時性存儲媒體,其中所述經存儲的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經配置以使裝置內的處理器執行操作,所述操作進一步包括: 嘗試建立與所述第二無線電的連接; 當無法建立與所述第二無線電的連接時,獲得與所述第一無線電通信的蜂窩式電話網絡塔的識別符;以及 將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記錄于存儲器中。
42.根據權利要求39所述的非暫時性存儲媒體,其中所述第一無線電為蜂窩式電話收發器且所述第二無線電為W1-Fi收發器和Bluetooth馨收發器中的一者。
43.根據權利要求37所述的非暫時性存儲媒體,其中所述經存儲的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經配置以使裝置內的處理器執行操作,使得: 從所述第一無線電獲得關于第一無線電網絡的信息包括確定何時失去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以及 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所述第二無線電是否應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包括當失去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時,確定應將所述第二無線電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
44.根據權利要求43所述的非暫時性存儲媒體,其中所述經存儲的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經配置以使裝置內的處理器執行操作,所述操作進一步包括: 如果已通過所述第一無線電建立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那么去能所述第二無線電。
45.根據權利要求37所述的非暫時性存儲媒體,其中所述經存儲的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經配置以使裝置內的處理器執行操作,使得: 從所述第一無線電獲得關于第一無線電網絡的信息包括確定何時無法建立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以及 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所述第二無線電是否應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包括當無法建立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時,確定應將所述第二無線電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
46.根據權利要求45所述的非暫時性存儲媒體,其中所述經存儲的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經配置以使裝置內的處理器執行操作,所述操作進一步包括:如果已通過所述第一無線電建立到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連接,那么去能所述第二無線電。
47.根據權利要求37所述的非暫時性存儲媒體,其中所述經存儲的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經配置以使裝置內的處理器執行操作,使得: 從所述第一無線電獲得關于第一無線電網絡的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無線電上接收消息;以及 從所述消息內獲得信息;以及 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是否應將所述第二無線電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進一步基于從所述消息內獲得的所述信息。
48.根據權利要求39所述的非暫時性存儲媒體,其中所述經存儲的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經配置以使裝置內的處理器執行操作,使得基于關于所述第一無線電網絡的所述已獲得的信息來確定所述第二無線電是否應連接到第二無線電網絡包括: 當在所述第一名單中存在匹配時,比較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與存儲于存儲器中的第二識別符名單以確定是否存在匹配; 當在所述第一名單中不存在匹配時,嘗試建立與所述第二無線電網絡的連接;以及 基于是否已建立所述嘗·試的連接將所述已獲得的識別符記錄于存儲器中。
【文檔編號】H04W52/02GK103718619SQ201280038082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3日
【發明者】托馬斯·F·多伊爾 申請人:高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