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非連續接收期間進行功率消耗管理的方法和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用于自適應地調節時間參數諸如例如數字跟蹤算法(諸如定時、頻率和功率控制)的喚醒時間的方法和裝置。在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跟蹤回路的喚醒時間基于一個或多個先前非連續接收(DRX)周期的成功/誤差量度(例如,誤塊率(BLER)、誤碼率(BER)、誤包率(PER)、循環冗余校驗(CRC),等等)。在第二實施例中,跟蹤回路的喚醒時間基于殘余頻率和定時誤差等。
【專利說明】用于在非連續接收期間進行功率消耗管理的方法和裝置
[0001] 優先權
[0002] 本申請要求2012年9月20日提交的名稱為"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SUMPTION MANAGEMENT DUR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的美國專利申請序列號 13/623,807的優先權,所述美國專利申請要求2012年1月10日提交的名稱為"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SUMPTION MANAGEMENT DUR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序列號61/585, 207的優先權,前述專利申請中的每一者均全文以引 用方式并入本文。
[0003] 相關申請
[0004] 本申請與2012年9月26日提交的名稱為"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RADIO MEASUREMENTS DUR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的美國專利申請序列 號13/627, 936相關,前述美國專利申請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術領域】
[0005] 本公開整體涉及無線通信和數據網絡的領域。更具體地講,公開了用于在非連續 接收(DRX)期間管理和改善功率消耗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0006] 移動無線設備正變得日漸功能全面且復雜,因此必須支持多種操作模式,包括例 如語音通話、數據流以及各種多媒體應用程序。由于高速數據能力對于移動設備用戶而言 特別重要,所以近期已實施各種技術以增強移動設備在這方面的能力。一種示例性高帶寬 技術是長期演進(LTE)無線通信能力,這種能力在移動無線設備(也稱為用戶設備或"UE") 上已變得日益普遍。
[0007] 雖然增強了數據能力,但LTE網絡也對移動無線設備功率消耗提出了額外要求。 因此,在啟用LTE的設備內存在用于降低功率消耗的機制。此類機制可通過讓用戶的電池 不以非期望速率消耗來增強用戶體驗。LTE內的一種此類機制稱為非連續接收或"DRX",另 一種此類機制為非連續發射或"DTX"。在LTE網絡中,基站(增強型節點B或"eNB")使用 各種定時器和/或傳送至UE的參數來控制DRX操作。
[0008] LTE通信進一步根據包括幀、子幀和時隙的時間表進行。當UE具有無線電資源連 接(RRC)時,可為UE分配一個或多個時隙以用于通信。如果在RRC已連接模式中啟用UE 以進行DRX操作,則UE將根據其資源分配來喚醒和睡眠。在RRC空閑模式期間,UE不具有 活動的無線電資源連接。UE可周期性地喚醒,以便確定其是否正被尋呼(例如,數據幀內的 UE ID)。如果該幀不包含去往UE的數據,則UE可返回睡眠。
[0009] 遺憾的是,DRX功能性的當前具體實施可能利用基于最壞情況部件容差而配置的 "喚醒"時間(間隔)。此類配置可提供針對部件喚醒的過度寬松的限制,因此可能在每個 DRX喚醒周期期間導致過度能量消耗。
[0010] 因此,改進的方法和裝置可用于進一步改善諸如DRX的操作并對這些操作進行更 明智的時間安排。
【發明內容】
[0011] 本公開尤其提供了用于在非連續接收期間為部件供電的改進裝置和方法。
[0012] 公開了一種用于自適應地管理移動設備的部件的方法。在一個實施例中,該方法 包括:將所述跟蹤回路部件的喚醒時間存儲在所述移動無線電通信設備中的存儲器內;以 及針對多個非連續接收(DRX)周期中的每一者:使用所述喚醒時間來初始化所述跟蹤回路 部件,使得所述跟蹤回路部件在所述DRX周期期間通電一接收時段;在所述接收時段期間 接收數據;對在所述接收時段期間接收的數據的性能數據進行測量;以及基于性能數據來 更新喚醒時間。
[0013] 在一種變型中,部件的所述一個或多個時間參數包括部件的喚醒時間。
[0014] 在另一種變型中,前述更新僅周期性地執行或以事件驅動的方式(例如,在已做 出若干調節之后)執行。
[0015] 公開了一種移動設備。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移動設備為長期演進(LTE)無線網絡 用戶設備(UE)移動無線電通信裝置,其包括處理器、無線接口以及與處理器和無線接口通 信的功率管理邏輯,所述功率管理邏輯被配置為管理移動設備的與非連續接收有關的操 作。在一種變型中,功率管理邏輯被配置為初始化跟蹤回路運行時,所述初始化由喚醒時間 來表征,解碼與網絡相關聯的邏輯信道,確定與解碼邏輯信道相關聯的誤差測量,并基于該 誤差測量小于目標值來減少喚醒時間。
[0016] 公開了一種計算機可讀裝置。在一個實施例中,該計算機可讀裝置具有多個存儲 于其上的計算機可讀指令,所述指令被配置為當由處理器執行時,使處理器:獲得與使用參 數通過無線鏈路傳送第一數據相關聯的性能測量;將所述性能測量存儲在存儲介質中;獲 得與使用該參數通過無線鏈路傳送第二數據相關聯的另一性能測量;以及基于所述另一性 能測量與所存儲的性能測量之間的比較來:調節該參數;以及將所調節的參數存儲在存儲 介質中。
[0017] 公開了一種集成電路(1C)。在一個實施例中,該集成電路包括邏輯,該邏輯被配置 為實施對如移動無線設備內的非連續信道操作的管理。
[0018] 在另一實施例中,計算機可讀裝置包括多個計算機可讀指令,所述指令被配置為 當由移動無線設備中的處理器執行時,使移動無線設備:獲得與使用時間參數通過無線鏈 路傳送第一數據相關聯的性能測量;將所述性能測量存儲在存儲介質中;獲得與使用該時 間參數通過無線鏈路傳送附加數據相關聯的另一性能測量;以及基于所述另一性能測量與 所存儲的性能測量之間的比較來:調節所述時間參數;以及將所調節的時間參數存儲在存 儲介質中。
[0019] 公開了 一種無線基站。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無線基站裝置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 至少一個無線蜂窩接口,其與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進行數據通信;以及功率管理邏輯,其 與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以及所述無線接口進行數據通信,并且被配置為降低與在非連續 接收下的用戶設備(UE)裝置的操作相關聯的能量使用。在一種變型中,所述降低由至少以 下操作引起:初始化跟蹤回路運行時,所述初始化由喚醒時間來表征;對與網絡相關聯的 邏輯信道進行解碼;確定與所述邏輯信道的解碼相關聯的誤差測量;以及基于所述誤差測 量小于目標值,減少喚醒時間。
[0020] 公開了一種在長期演進(LTE)蜂窩無線通信網絡中操作基站的方法。在一個實施 例中,該方法包括將可在所述網絡中操作的一個或多個移動設備配置為節省與多個非連續 接收周期相關聯的能量,所述配置使所述一個或多個移動設備:訪問歷史性能信息;至少 部分地基于歷史性能信息來降低跟蹤回路的一個或多個參數;根據所述一個或多個降低的 參數來操作所述跟蹤回路;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降低來更新所述歷史性能信息。
[0021] 公開了一種無線系統。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系統包括多個基站和多個移動用戶 設備。移動用戶設備被配置為實施對非連續信道操作的管理。
[0022] 公開了一種節省移動設備中的電功率的方法。在一個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評估 與移動設備的先前操作有關的數據,并選擇性地調節與無線電收發器部件或操作相關聯的 一個或多個參數。
[0023] 在參照附圖及如下文給出的對示例性實施例的詳細描述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普通 技術人員將立即認識到本公開的其他特征和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 圖1為邏輯流程圖,其示出了用于在非連續接收期間改善功率消耗的一般化方法 的一個實施例。
[0025] 圖2為一個示例性長期演進(LTE)蜂窩網絡的圖形表示。
[0026] 圖3為一個示例性LTE幀的圖形表示。
[0027] 圖4為由UE在準備DRX接收時執行的示例性喚醒程序的一般化時間線的圖形表 /_J、1 〇
[0028] 圖5為示出了一個示例性頻率跟蹤回路(FTL)的邏輯框圖。
[0029] 圖6為示出了一個示例性時間跟蹤回路(TTL)的邏輯框圖。
[0030] 圖7為邏輯流程圖,其示出了用于配置基帶跟蹤回路的第一示例性方案。
[0031] 圖8為邏輯流程圖,其示出了用于配置基帶跟蹤回路的第二示例性方案。
[0032] 圖9示出了一個示例性用戶設備裝置。
[0033] 所有圖片@版權所有2〇12_ 2〇13, Apple Inc.保留所有權利。
【具體實施方式】
[0034] 現在參見附圖,其中全文類似標號表示類似部件。
[0035] 現在詳細描述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這些實施例主要在蜂窩網絡(包括但不限于第 三代(3G)通用移動電信系統(UMTS)無線網絡、長期演進(LTE)無線網絡以及其他第四代 (4G)或LTE升級版(LTE-A)無線網絡)的語境中討論,但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所公開 的實施例并不限于此。實際上,各種公開的特征可用于且易于適用于可受益于本文所述的 自適應喚醒程序的任何無線網絡。
[0036] 鐘述
[0037] 現有的啟用蜂窩的設備(例如,蜂窩電話、智能電話、平板型計算機等)將所謂的 "喚醒"時間建立在部件容差上。一般而言,這些部件容差表示將不會顯著影響部件運作的 容許變化極限。遺憾的是,由于基于部件容差的喚醒時間過于寬松,所以部件喚醒時間可能 被顯著縮短。各個實施例基于來自先前非連續接收(DRX)周期的關鍵性能量度來自適應地 調節數字跟蹤算法(諸如定時、頻率和功率控制)的喚醒時間。
[0038] 在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跟蹤回路的喚醒時間基于成功/誤差量度(例如,誤塊率 (BLER)、誤碼率(BER)、誤包率(PER)、循環冗余校驗(CRC)等)。
[0039] 在第二實施例中,跟蹤回路的喚醒時間基于殘余頻率和定時誤差等。
[0040] 在一些情況下,本文所述的技術可具有減少非連續接收(DRX)所需的部件喚醒時 間的效果,并且可藉此導致較低的功率消耗。
[0041] 方法-
[0042] 圖1示出了用于在非連續接收(DRX)期間改善功率消耗的一般化方法100的一個 實施例。該方法根據先前性能來調節喚醒時間段。具體而言,用戶設備(UE)或其他設備可 基于例如解碼邏輯信道(諸如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PDCCH))的所需成功率來配置部件 的喚醒時間。
[0043] 參見圖1,在方法100的步驟102處,UE確定其歷史性能。在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 根據信號的成功(或另選地,不成功)解碼的變化來測量性能。在一個此類變型中,UE存 儲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PDCCH)或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PDSCH)的成功接收的量度。 例如,UE可存儲H)CCH和H)SCH的誤塊率(BLER),以便將來作為接收性能參考。其他常用 量度可包括但不限于:誤碼率(BER)、誤包率(PER)、循環冗余校驗(CRC),等等。
[0044] 在另選的實施例中,根據與預期值的偏差的變化來測量性能。例如,反饋回路連續 地監視誤差信號以調節輸出結果;該誤差信號可被計算為輸入信號與輸出信號的修改版本 (即,經過濾且以一定增益放大)之間的差值。如果誤差信號落在預期范圍之外,則反饋回 路將耗費較長的時間來收斂到適當的輸出結果。在一個此類變型中,可將誤差信號歷史用 作性能量度。在另選的實施例中,可將為收斂至適當的輸出結果所耗費的時間用作性能量 度。
[0045] 可將性能歷史與已知值或導出值(例如,預期值)進行比較,或另選地,性能歷史 可以跟蹤值從先前值的變化(例如,所謂的" △"變化)。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性能歷史 可包括隨時間推移的多個值。
[0046] 在該方法的步驟104處,UE基于歷史性能來調節一個或多個部件喚醒時間。在一 個實施例中,部件為跟蹤回路。跟蹤回路的常見例子包括例如頻率跟蹤回路(FTL)、時間跟 蹤回路(TTL)和功率跟蹤回路(例如,自動增益控制(AGC),等等)。跟蹤回路喚醒時間是分 配給跟蹤回路以用于穩定為可用狀態的時間量。這包括對跟蹤回路的各個內部機制供電, 并允許所述機制達到內部平衡。
[0047] 簡單提一下,在喚醒程序期間,部件(諸如,如前述的跟蹤回路)對其內部構件供 電,并允許它們"穩定"為其初始狀態。對于模擬型部件而言,該穩定時間允許各內部構件 排除由對設備供電所導致的或與對設備供電有關的偽行為或瞬態。例如,跟蹤回路可經歷 一些偽行為,并振蕩或"振鈴"。出于本文隨后更詳細描述的原因,如果所得的性能退化得到 了"明智地"管理,則部件能夠在較短的時間量內喚醒。特別地,UE基于歷史性能來設置喚 醒時間以與所需的性能相符,而不是基于部件容差(其可能包括顯著的余裕)來分配喚醒 時間。
[0048] 例如,在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UE基于roCCH和roSCH的先前存儲的誤塊率 (BLER)來調節跟蹤回路喚醒時間。如果BLER先前是可接受的,則UE可以減少跟蹤回路喚 醒時間(或使其保持不變)。如果BLER先前是不可接受的,則UE可以增加跟蹤回路喚醒時 間。在其他實施例中,UE基于先前存儲的反饋回路誤差值來調節跟蹤回路喚醒時間。通過 連續地調節跟蹤回路喚醒,可以縮短UE的喚醒程序持續時間。
[0049] 在步驟106處,指定部件根據所調節的喚醒時間上電。一旦部件上電,部件便在 DRX時隙期間測量一個或多個性能量度,并且在方法100的步驟108處,UE更新其歷史性 能。
[0050] 蝰窩網絡中的功率消耗和管理-
[0051] 在下列討論中,描述了一種蜂窩無線電系統,其包括無線電小區的網絡,所述無線 電小區中的每一個都由稱為小區站點或基站(BS)的發射站服務。無線電網絡為多個用戶 設備(UE)收發器提供無線通信服務。協同工作的BS的網絡允許實現比由單個服務BS所 提供的無線電覆蓋范圍更大的無線服務。各個BS連接至核心網,所述核心網包括用于資源 管理和在一些情況下訪問其他網絡系統(諸如互聯網、其他蜂窩網絡等等)的額外控制器。
[0052] 圖2示出了一個示例性長期演進(LTE)蜂窩網絡200,其中用戶設備(UE) 210在由 多個基站(BS) 220所提供的無線電接入網絡(RAN)的覆蓋范圍內操作。LTE基站通常稱為 "增強型節點B"(eNB)。無線電接入網絡(RAN)是eNB的集合體。用戶經由UE接入RAN,所 述UE在許多典型使用案例中是蜂窩電話或智能電話。然而,如本文所用,術語"UE"、"客戶 端設備"和"用戶設備"可包括但不限于蜂窩電話、智能電話(諸如例如由本發明的受讓人 制造的 iPhone?)、個人計算機(PC)(諸如例如 iMac?、Mac Pro?、Mac Mini? 或 MacBook?) 和小型計算機(不論是臺式計算機、膝上型電腦或是其他)、以及移動設備(諸如手持式計 算機、PDA、個人媒體設備(PMD)諸如例如iPod?),或前述設備的任何組合。
[0053] 所述eNB220中的每一個例如經由寬帶接入直接耦接至核心網230。此外,在一些 網絡中,eNB可經由二次接入彼此協調。核心網230提供路由和服務能力兩者。例如,連接 至第一 eNB的第一 UE可經由通過核心網230的路由來與連接至第二eNB的第二UE通信。 相似地,UE可經由核心網230訪問其他類型的服務,例如互聯網。
[0054] 為了降低功率消耗并提高無線用戶設備(UE)的電池壽命,某些無線技術實施所 謂的"非連續接收"(DRX)和"非連續發射"(DTX)。在DRX和DTX操作過程中,當沒有要接 收或發射的分組時,UE使大多數無線電收發器電路掉電。在指定時間間隔處對掉電的部件 (處于"睡眠模式")上電("喚醒"、"預熱"),以例如從網絡接收數據("偵聽")。在喚醒 期間,UE需要通過例如使UE在時間和頻率上與BS同步、允許反饋回路穩定等來使無線電 收發器為接收做好準備。DRX和DTX極大地改善了設備待機時間,并且還可在低使用場景期 間提供功率消耗的顯著降低。
[0055] DRX能夠在不同的網絡連接狀態下啟用;這些網絡連接狀態包括在UE具有無線電 資源連接(RRC)時的狀態以及在UE空閑時的狀態。在已連接模式DRX操作期間,UE偵聽下 行鏈路(DL)分組,所述分組遵循已由基站(BS)確定的特定識別樣式(例如,分組報頭等)。 相比之下,在空閑模式DRX操作期間,UE周期性地尋找來自BS的尋呼消息,以確定UE是否 需要連接至網絡并獲取上行鏈路(UL)定時。在LTE網絡的示例性語境中,為以下兩個不同 狀態指定了 DRX 模式操作:(i)RRC_C0NNECTED 和(ii)RRC_IDLE。
[0056] 在RRC_C0NNECTED狀態下,在下行鏈路(DL)分組到達的空閑時段期間啟用DRX模 式。在RRC_IDLE狀態下,必須尋呼UE以進行DL業務(根據尋呼時間表),或者UE必須通 過請求與服務eNB的RRC連接來發起上行鏈路(UL)業務。
[0057] 當前,DRX和DTX技術被用在若干無線技術中,包括例如通用移動電信系統 (UMTS)、LTE (長期演進)和WiMAX (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初期技術將通過使用在操作期 間消耗大量功率的技術來支持非常高的數據率。因此,減少在不活動期間的收發器使用將 極大地改善總體收發器功率消耗。DRX的現有方案受BS控制;S卩,BS確定DRX發射從BS發 送至UE的時間;然而,UE獨立地管理其喚醒程序以確保其將接收這些DRX發射。
[0058] 為了降低UE的功率消耗,已進行了重要研究以改善并減少喚醒所需的準備時間。 準備時間很大程度上受RF(射頻)收發器和模擬基帶部件的約束條件支配。例如,收發器 需要時間來重新啟用部件(以及任何相關的穩定時間),"預熱"時鐘、處理器以及用于例如 定時、頻率和增益控制的數字跟蹤算法,等等。如果定時和頻率超過可接受的極限,并且特 別地講如果基于0FDM的系統對時間和頻率漂移尤其敏感,則大多數蜂窩技術會經歷急劇 的性能下降。
[0059] -般而言,已圍繞"最壞情況"部件容差和場景設計了蜂窩設備,以在仍提供可接 受行為的同時降低制造和設計的復雜程度。例如,現有解決方案識別支持所有部件喚醒所 需的時間(盡管許多部件明顯表現地更好);將所識別的值硬編碼到設備中。
[0060] 示例件自適應喚醒操作-
[0061] 因此,公開了一種改進喚醒程序的方案,該方案自適應地調節部件的喚醒時間。具 體而言,雖然針對RF(射頻)和模擬基帶部件喚醒時間的現有解決方案是固定值(基于例 如部件容差和/或硬件要求),但是一個示例性實施例基于來自先前DRX周期的關鍵性能量 度(諸如DL解碼成功率、殘余頻率和定時誤差等)來自適應地調節數字跟蹤算法的喚醒時 間。
[0062] 在說明自適應喚醒操作的具體細節之前,現在要更詳細地討論可用于與各個實施 例相結合的各種部件和程序。
[0063] 非連續接收和發射(DRX/DTX)-
[0064] 增強型節點B(eNB)使用各種定時器和/或傳送至用戶設備(UE)的參數來控制 DRX操作。簡要地說,LTE通信根據包括幀、子幀和時隙的時間表進行。圖3示出了一個此 類示例性LTE幀300。
[0065] 當UE具有無線電資源連接時,可為UE分配一個或多個時隙以用于通信。如果在 RRC已連接模式中啟用UE以進行DRX操作,則UE將根據其資源分配來喚醒和睡眠。在RRC 空閑模式期間,UE不具有無線電資源連接。UE將周期性地喚醒,以查看其是否正在數據幀 內被尋呼。如果該幀不具有針對UE的尋呼,則UE將返回睡眠。
[0066] 在已連接模式DRX(在RRC_C0NNECTED狀態期間執行的DRX)中,DRX不活動定時 器以連續子幀的數量指示在啟用DRX之前要等待的時間。
[0067] 此外,將DRX操作分成短周期和長周期。短DRX周期和長DRX周期允許eNB基于 正在進行的應用程序活動來調節DRX周期。例如,在活動的短暫間歇期間,UE可被初始放 置在短DRX周期中。DRX短周期定時器確定何時轉換到長DRX周期;S卩,如果DRX短周期定 時器到時而無任何UE活動,則UE轉換到長DRX周期,這進一步降低了功率消耗。
[0068] 如果在成功接收分組(不成功的分組接收指示衰落/斷開的連接,這種衰落/斷 開的連接使用恢復/重新連接程序來加以處理)之后,在延長的時間段內未發射新分組,則 eNB可釋放RRC連接。一旦UE轉換到RRC IDLE狀態,即啟用空閑模式DRX。
[0069] 在空閑模式DRX(在RRC_IDLE狀態期間執行的DRX)中,開啟(0N)持續時間定時 器確定在讀取下行鏈路(DL)控制信道之前UE可一直睡眠的幀數。開啟持續時間定時器的 常用值是 1、2、3、4、5、6、8、10、20、30、40、50、60、80、100和 200。在空閑模式01?期間,詘僅 需要每個DRX周期監視一個尋呼時刻(P0),該尋呼時刻(P0)為一個子幀。
[0070] 現在參見圖4,示出了一般化時間線,該一般化時間線示出了由UE在準備DRX接收 時所執行的喚醒程序。
[0071] 在時間402處,打開并預熱收發器時鐘。收發器時鐘為驅動軟件(SW)和固件(FW) 以及專用集成電路(ASIC)基帶硬件的數字信號處理器(DSP)提供主計時。值得注意的是, 雖然示例性收發器時鐘在睡眠模式期間斷電,但低功率時鐘保持通電,以便在指定時間處 觸發收發器喚醒。該低功率時鐘通常專門用于在睡眠模式期間操作(即,其具有低功率消 耗,并且以比收發器時鐘慢得多的頻率操作)。
[0072] 在時間404處,打開RF (射頻)和模擬基帶部件。模擬基帶部件可包括但不限于: 雙工器、復用器、混頻器、模擬濾波器、功率放大器(PA)、模數轉換器(ADC)以及數模轉換器 (DAC)等,所有這些均為射頻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熟知。
[0073] -旦已將部件打開,便根據后文所述的自適應喚醒方案來啟用基帶跟蹤回路(時 間406)(參見本文的"實例操作")。基帶跟蹤回路包括例如:頻率跟蹤回路(FTL)、時間跟 蹤回路(TTL)和自動增益控制(AGC)。基帶跟蹤回路被配置為將頻率、時間和功率控制保持 在可接受的容差內,以便與基站(BS)通信。在LTE中,跟蹤回路基于DL參考信號(RS)(也 稱為"導頻信號")來跟蹤下行鏈路(DL)載波頻率誤差、定時偏移以及所接收功率的變化。
[0074] -旦跟蹤回路已收斂到適當的頻率、定時和放大器增益,無線電收發器便可以開 始下行鏈路(DL)處理(步驟408)。在LTE網絡的示例性語境中,DL處理尤其包括對適當數 據和控制信道進行解調和解碼。在LTE中,無線電收發器對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PDCCH) 進行解調和解碼;如果UE被這樣定向(例如,如果UE正被尋呼等),則UE將對物理下行鏈 路共享信道(PDSCH)(該H)SCH具有控制有效載荷和數據有效載荷兩者)進行另外解碼。
[0075] 在UE已完成對適當的控制和數據信息的解碼之后,UE可返回睡眠(410)。大部分 收發器電路將被關閉,包括RF、數字基帶和處理器。僅有一小部分電路和低功率時鐘保持加 電狀態,以維持對載波定時的粗略跟蹤。該"粗略"定時確保定時變化將局限于相對較小范 圍內,該相對較小范圍可在下一個DRX周期的喚醒期間進行校正。
[0076] 下面討論各種示例性基帶跟蹤回路。
[0077] 頻率跟蹤-
[0078] UE基于由eNB發射的參考信號(RS)的頻率來跟蹤頻率誤差。頻率誤差被用作頻 率旋轉器的反饋。若置之不理,則載波頻率誤差會使UE的接收器性能退化;在過大水平下, 頻率誤差影響所接收的0FDM(正交頻分復用)信號的正交性,從而引起顯著的信道間干擾 (ICI),這使系統性能急劇惡化。
[0079] 圖5示出了使用頻率旋轉器進行頻率補償的一個此類頻率跟蹤回路(FTL)。如 所示出,UE對已知參考信號(RS)執行信道估計;所述信道估計針對每個RS進行信道脈沖 響應(CIR)計算。通常屬實的是,對于相同天線上的相鄰RS信號而言,信道路徑是相同的 (即,CIR主要受每個TX-RX天線對所經歷的無線信道的影響,并且可被假定為在比信道相 關時間小得多的短時段內是靜態的)。因此,第一 RS的CIR與相鄰RS的CIR將僅在相位上 相差微小差異,這可歸因于在發射期間經歷的載波頻率誤差。相位差可通過使第一 CIR與 相鄰CIR相關來確定;可使用所得的相位差來計算頻率誤差。
[0080] 如圖5中所示,將頻率誤差乘以FTL回路增益(a FTJ ;回路增益確定回路收斂至正 確頻率值的速度和準確度。如果回路增益過大,則回路可能跟蹤到瞬時噪聲而不是真正的 頻率誤差;如果回路增益過小,則可能花費很長一段時間來收斂至真正的頻率誤差。
[0081] UE應當跟蹤載波頻率誤差而不是多普勒頻移。多普勒頻移取決于UE的移動;因 此,多普勒頻移具有不同于載波頻率誤差的特征(其主要由分量效應引起)。如圖所示,對 頻率估計進行濾波(例如,經由無限脈沖響應(IIR)濾波器)以移除多普勒效應,從而提供 穩定的頻率控制。最后,將頻率跟蹤回路的輸出提供為對頻率旋轉器的反饋。
[0082] 相關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理解的是,對用于頻率跟蹤回路控制的頻率旋轉器的前 述討論純粹是說明性的。頻率調節的另外其他形式包括例如通過調節電壓等來針對頻率誤 差進行調節的晶體振蕩器(X0)。考慮到本發明的內容,可由相關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輕松 地進行此類替換。
[0083] 時間跟蹤-
[0084] TTL跟蹤UE與eNB之間的傳輸時間的變化。使用時間延遲(或延遲擴展)確定 需要用快速傅里葉變換(FFT)處理以提取0FDM信令的數據樣本的最佳窗口。與頻率誤差 一樣,定時誤差導致總體性能退化。大定時誤差可能引起FFT窗口的不適當選擇,并降低所 接收信號的總體載波干擾噪聲比(CINR)。例如,當延遲擴展已被可靠地估計且已知小于循 環前綴(CP)長度(CP為FFT符號之間的保護間隔)時,可將FFT窗口選擇為從CP跨越至 CP,從而完全涵蓋FFT符號。通過捕獲整個FFT符號,FFT窗口可以避免信道間干擾(ICI) 和符號間干擾(ISI),這使得接收器能夠完全恢復FFT符號。然而,如果延遲擴展比CP長, 則FFT窗口將包括FFT中先前或后續0FDM符號的樣本,這將引起ISI和/或ICI。
[0085] 現在參見圖6,示出了時間跟蹤回路(TTL)。TTL被配置為依據信道多路徑抽頭的 變化來優化FFT窗口的位置,以使CINR比最大化。如圖所示,通過信道脈沖響應(CIR)來 計算定時誤差;即,根據先前的RS CIR,計算時移使參考信號(RS)CIR改變了多少。將定時 誤差乘以TTL回路增益(am);回路增益確定回路收斂至正確時間值的速度和準確度。與 FTL回路類似,對所得的值進行濾波,并用作對FFT窗口位置的反饋。通過用TTL來連續跟 蹤延遲,優化了每個0FDM符號的定時,從而改善了 CINR。
[0086] 自動增益控制-
[0087] 接收器自動增益控制(AGC)算法被設計用于在解調器的輸入端保持恒定的信號 功率,這通過以下兩個回路的機制來實施:外回路和內回路。
[0088] 外回路控制RF中的低噪聲放大器(LNA)增益狀態(S卩,通過增大或減小放大器增 益);LNA增益狀態可補償粗略增益變化。相比之下,內回路估計并調節數字可變增益控制 (DVGA),以在解調器的輸入端保持信號功率的恒定設定值。DVGA可在數字域中執行精細調 節。AGC回路以與FTL和TTL控制回路類似的方式來實施(S卩,對輸入進行功率測量、濾波, 然后反饋以進行調節)。為了進行示意性的說明,對內回路和外回路兩者而言,AGC回路增 益均為a AGC。
[0089] 雖然本文已提供了對頻率跟蹤回路、時間跟蹤回路和自動增益控制(AGC)回路的 上述描述,但容易理解的是,這些基帶跟蹤回路僅僅是對許多不同類型的跟蹤回路或涵蓋 在本發明范圍內的其他功能的說明。例如,除上述之外,相關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容易地 認識到,跟蹤回路廣泛用于多種無線系統以實現各種任務,包括但不限于準確地再現例如 時間、頻率、相位、延遲、增益等。
[0090] 實例橾作-
[0091] 在現有技術解決方案中,粗略低功率睡眠時鐘在DRX睡眠期間維持開啟以保持對 定時的跟蹤。在喚醒程序期間,基帶跟蹤電路基于粗略低功率睡眠時鐘而從完全斷電狀態 通電。出于該原因,初始定時誤差和頻率誤差在DRX喚醒開始的時候可能較大。如果跟蹤 回路不收斂在合理范圍內,則DL分組不能被適當地解調和解碼。另外,由于無線信道可能 與上個喚醒時段顯著不同,所以在喚醒接收器備份時,可能存在非常大的功率波動。
[0092] 出于這些原因,為了具有良好的DRX接收,大多數收發器設計在喚醒跟蹤回路的 同時會消耗大量的功率。此外,在現有技術解決方案內,喚醒基帶跟蹤回路的時間預算基于 最壞情況的部件容差,以便確保在DRX周期期間對下行鏈路(DL)發射的成功解碼。
[0093] 在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跟蹤算法在DRX操作期間的自適應喚醒基于來自先前 DRX周期的物理層量度。例如,在一種情況下,喚醒基帶跟蹤回路的時間預算基于在先前 DRX周期期間解碼的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的誤塊率(BLER)。 [0094] 更一般地說,各種公開實施例涉及基于成功解碼消息的可能性(而不是符合固定 的容差,如最壞情況的部件容差)來自適應地縮短用于喚醒部件的時間。實際上,即便跟蹤 回路不具有足夠的時間來完全收斂,但由于存在誤差保護編碼,所以DRX消息傳送(例如, 在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PDCCH)和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PDSCH)上傳輸)仍可能被正 確地解碼。
[0095] 設想了多個可用的變型。在一個此類變型中,喚醒的時間預算基于先前DRX周期 期間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PDCCH)和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PDSCH)的解碼成功率(例 如,BLER)。例如,如果成功解碼的比率保持在目標帶之上,則可將基帶跟蹤回路縮短。如果 成功解碼的比率落在目標帶內,則基帶跟蹤回路值的時間值是足夠的。否則,如果成功解碼 的比率超過可接受的比率,則基帶跟蹤回路需要更多時間來預熱。
[0096] 在其他變型中,可使用先前DRX周期的殘余跟蹤回路誤差來確定用于預熱的大致 時間量。例如,如果跟蹤回路在先前的跟蹤回路期間進行了顯著的誤差校正,則應當為跟蹤 回路分配更多的預熱時間。如果跟蹤回路未積累顯著的誤差,則現有的跟蹤回路性能是令 人滿意的,并且可將跟蹤回路時間縮短。
[0097] 類似地,可使用來自先前DRX周期的能量估計來確定例如低噪聲放大器(LNA)是 否正在可能導致飽和的非線性區域中操作。
[0098] 在另外其他變型中,還可將信號質量參考用作自適應喚醒的量度。例如,在先前 DRX周期結束時更高的估計信噪比(SNR)指示跟蹤回路已在可接受極限內操作,并且可相 應地縮短跟蹤回路在當前DRX周期中的喚醒時間。類似地,在先前DRX周期結束時更低的 估計SNR可指示需要增加跟蹤回路時間。
[0099] 根據本發明,基于先前性能來縮短喚醒時間的其他變型對于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將 是顯而易見的。
[0100] 現在參見圖7和圖8,公開了用于配置基帶跟蹤回路的兩種不同方案。
[0101] 圖7示出了用于配置基帶跟蹤回路的第一方案。簡單提一下,可以用時間恒定值 來對基帶跟蹤回路進行參數化,該時間恒定值從回路增益得出,用于表示回路穩定下來所 花費的時間。在一個實施例中,具有一抽頭無限脈沖響應(IIR)回路的基帶跟蹤回路被配 置為具有為回路增益的倒數的時間常數。值得注意的是,為基帶跟蹤回路配置顯著小于該 時間常數的執行時間可能產生相當大的殘余誤差。
[0102] 在一個示例性具體實施中,UE基于表示為P% (例如,95% )的物理下行鏈路共 享信道(PDSCH)的所需成功率來自適應地縮短跟蹤回路的喚醒時間。基帶跟蹤回路在每個 DRX周期期間被設置成喚醒時間值(例如,針對頻率跟蹤回路(FTL)、時間跟蹤回路(TTL) 和自動增益控制(AGC)分別設置成和t、。)。如圖7中所示,基于所得的H)SCH結 果,將喚醒時間值增大、減小或保留不變。
[0103] 在方法700的步驟702處,UE將回路運行時(例如,tm、tm和t Ae。)初始化為與 PDSCH的P%成功率對應的相應時間和tU。可將這些回路運行時從預先確定 的值、歷史上確定的值、計算的值等起進行初始化。
[0104] 在步驟704處,UE對roCCH和roSCH進行解碼。在對roCCH和roSCH進行解碼期 間,將誤差的運行計數(例如,誤碼率(BER)、誤包率(PER)、誤塊率(BLER),等等)轉變為成 功率(ρ ΡΜ%)并存儲以供稍后參考。在roCCH和roSCH經歷一定程度的誤差的同時,PDCCH 和roSCH被穩固地編碼,并可能在存在誤差的情況下被正確地接收。
[0105] 此外,另外應注意,即便roCCH和roSCH中的誤差可能由除定時、頻率或增益誤差 之外的多種因素引起,但是roCCH和roSCH僅在跟蹤回路適當地操作(此時喚醒時間是足 夠的)的情況下才可被成功地接收。
[0106] 在下一個DRX周期期間,基于先前存儲的成功率,UE執行步驟706、708和710中 的一者。
[0107] 在步驟706處,基于存儲的成功率(ΡρΜ% )大于所需的成功率),對 和的值進行調節。換句話講,如果先前的性能優于所需的性能,則UE可縮短跟蹤 回路喚醒時間。如等式1中所示,將FTL、TTL和AGC的喚醒時間按系數β減少(β〈1)。
[0108] (等式 1) tFTL = @ X tFTL,tTTL = β X tTTL,并且 tAGC = β X tAGC ;
[0109] 其中:β〈1。
[0110] 與步驟706相比,在該方法的步驟708處,基于存儲的成功率(Pp,e% )低于所需的 成功率),對和的值進行調節。換句話講,如果先前的性能差于所需 的性能,則UE應當增加跟蹤回路喚醒時間。如等式2中所示,將FTL、TTL和AGC的喚醒時 間按系數λ增加 (λ >1)。
[0111] (等式 2) tFTL = λ X tFTL,tTTL = λ X tTTL,并且 tAGC = λ X tAGC ;
[0112] 其中:λ>1。
[0113] 在步驟710處,如果存儲的成功率(Pp,e% )等于所需的成功率(ΡII% ),則將 和的值維持不變。另外指出的是,成功率的微小變化可被視為忽略不計。因 此,在一些情況下,如果存儲的成功率在所需成功率的可容許范圍內,則UE不對跟蹤回路 時間進行調節。
[0114] 對于不同DRX模式而言,參數β和λ可能是不同的。例如,如果在空閑模式DRX 中檢測到誤差,則UE可選擇針對下一個DRX周期在喚醒上花費更多的時間以進行恢復,然 而對于已連接模式DRX而言,UE可能更寬容。此外,雖然前述等式(等式1、等式2)已使用 比例調節(乘法器),但在其他變型中,調節可以是固定的(例如,增量、減量)、非線性函數 (例如,查找表)等。還可以考慮其他實際限制。例如,在某些系統中,可通過使用上界限值 和下界限值來將跟蹤回路喚醒時間保持在合理范圍內。
[0115] 現在參見圖8,示出了用于配置基帶跟蹤回路的第二方案。在該方案中,使用來自 先前DRX周期的殘余頻率和定時誤差來確定對當前DRX周期的跟蹤回路運行時的適當調 節。對于較大的殘余誤差,可以增加喚醒時間,或者對于較小的殘余誤差,可以減少喚醒時 間。與上文所述的第一方案不同,殘余頻率和定時誤差自反饋回路過程捕捉(這與在解碼 期間確定的誤差率相反)。例如,基于DRX性能的經驗數據(例如,歷史數據),基帶跟蹤回 路的殘余期望頻率和定時誤差C , )與超過Pi#%的H)SCH解碼成功率對應。
[0116] 在方法800的步驟802處,UE對喚醒回路時間進行初始化(S卩,將tm、t m設置為 初始值 t*rTI)。
[0117] 在步驟804處,UE確定殘余頻率和定時誤差?》UE還檢索與PDSCH解碼 成功率Pig%相對應的期望殘余頻率和定時誤差,以確定進行適當調節。
[0118] 在下一個DRX周期期間,基于先前存儲的殘余頻率和定時誤差,UE執行步驟806、 808和810中的一者。
[0119] 在步驟806處,如果頻率和定時殘余誤差兩者均小于期望殘余誤差(;/^</1和 k 則UE可以減少跟蹤回路喚醒時間(參見例如等式1)。
[0120] 在步驟808處,如果頻率或定時殘余誤差大于期望殘余誤差_/^>/版或 k ,則UE必須增加跟蹤回路喚醒時間(參見例如等式2)。
[0121] 在步驟810處,如果存儲的成功率殘余誤差等于期望值或在期望值的可接受容差 內,則將喚醒值保留不變。
[0122] 相關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認識到(根據前述公開內容),對喚醒算法的各種其 他優化可能與本發明是一致的。在一個實施例中,可通過聯合使用來自先前DRX周期的殘 余回路誤差和成功率(或誤差率)來優化自適應喚醒算法。此類混合的方案(即,圖7的 第一方案和圖8的第二方案的混合方案)在具體實施中可能比單獨的第一方案和第二方案 更為復雜,但在某些應用程序中,該混合方案較之單獨的任一方案還可能提供有益效果。
[0123] 在另一此類實施例中,回路喚醒時間的變化可根據不同的閾值而不同。例如,當頻 率和定時誤差大于第一上限閾值時,可以增大回路喚醒時間增量。類似地,當頻率和定時誤 差小于第二下限閾值時,可以減小回路喚醒時間增量。可通過對在當前DRX周期內引入誤 差所需的時間常數進行計算來確定回路增益增加或減小的量。
[0124] 裝置-
[0125] 現參見圖9,示出了在非連續接收期間具有降低的功率消耗的示例性用戶設備裝 置900。雖然本文示出并討論了一種特定設備配置和布局,但應當認識到在給出本公開的情 況下,普通技術人員可易于實施許多其他配置,圖9的裝置900僅僅是舉例說明本公開的更 廣泛原理。
[0126] 圖9的裝置900包括一個或多個無線電收發器902、計算機可讀存儲器904和處理 子系統906。
[0127] 處理子系統906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中央處理單元(CPU)或數字處理器, 例如微處理器、數字信號處理器、現場可編程門陣列、RISC核、或安裝在一個或多個基板上 的多個處理部件。處理子系統耦接至計算機可讀存儲器904,其可包括例如SRAM、FLASH、 SDRAM和/或HDD(硬盤驅動器)部件。如本文所用,術語"存儲器"包括適于存儲數字數 據的任何類型的集成電路或其他存儲設備,包括但不限于ROM、PROM、EEPROM、DRAM、SDRAM、 00尺/250狀1^00八^]^、1?0)狀厘、5狀厘、"快閃"存儲器(例如,隱冊/勵1〇,以及?5狀厘。處理 子系統也可包括額外的協處理器,例如專用圖形加速器、網絡處理器(NP)或音頻/視頻處 理器。如圖所示,處理子系統906包括分立部件;然而,應當理解,在一些實施例中它們可以 按照SoC(芯片上系統)配置來合并或成型。
[0128] 在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存儲器被配置為存儲性能信息。性能信息可廣義地包括 指示信號被成功(或另選地,不成功)解碼的信息。例如,在一種變型中,性能信息包括物 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PDCCH)或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PDSCH)的成功接收的量度。常用 量度可包括但不限于:誤塊率(BLER)、誤碼率(BER)、誤包率(PER)、循環冗余校驗(CRC),等 等。
[0129] 處理子系統906適于從無線電收發器902接收一個或多個數據流。該示例性實施 例中的無線電收發器通常包括具有一個或多個部件的蜂窩無線電收發器,所述一個或多個 部件具有可調節的喚醒時間。此類部件的常見例子包括例如:跟蹤回路902A、時鐘902B、RF 部件902C和模擬基帶部件902D。跟蹤回路的常見例子包括但不限于時間跟蹤回路、頻率 跟蹤回路(例如,自動頻率控制(AFC))、增益跟蹤回路(例如,自動增益控制(AGC))等等。 時鐘部件可以包括例如晶體振蕩器(X0)、壓控XO(VCXO)、溫控XO(TCXO)和VCTCX0等。RF 和模擬基帶部件的各種例子可包括但不限于:雙工器、復用器、混頻器、模擬濾波器、功率放 大器(PA)、模數轉換器(ADC)以及數模轉換器(DAC)等。
[0130] 根據本發明,普通技術人員將認識到用于自適應喚醒的無數其他方案。
[0131] 將認識到,雖然在方法的步驟的具體順序的方面描述了某些特征,但是這些描述 對于本文所公開的更廣泛的方法僅是示例性的,并且可根據特定應用程序的需求而修改。 在某些情況下,某些步驟可成為不必要的或可選的。此外,可將某些步驟或功能添加至公開 的實施例,或者兩個或多個步驟的性能的次序可加以排列。所有此類變型均視為涵蓋在本 公開和本文要求保護的內容內。
[0132] 雖然上述詳細說明已示出、描述并指出應用于各種實施例的新穎特征,但應當理 解,可由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行在所示的設備或過程的形式和細節上的各種省略、代替和 更改。前述說明是當前所考慮到的最佳模式。本說明書絕不意在限制,而是應認為是對本 文所述的一般原理的說明。
【權利要求】
1. 一種用于自適應地管理移動無線電通信設備的跟蹤回路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 括: 將所述跟蹤回路部件的喚醒時間存儲在所述移動無線電通信設備中的存儲器內;以及 針對多個非連續接收(DRX)周期中的每一者: 使用所述喚醒時間來初始化所述跟蹤回路部件,使得所述跟蹤回路部件在所述DRX周 期期間通電一接收時段; 在所述接收時段期間接收數據; 對在所述接收時段期間接收的所述數據的性能數據進行測量;以及 基于所述性能數據來更新所述喚醒時間。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性能數據包括誤塊率(BLER)。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跟蹤回路部件包括選自以下的跟蹤回路:(i) 頻率跟蹤回路(FTL),(ii)時間跟蹤回路(TTL)和(iii)功率跟蹤回路。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過乘以縮放系數來調節所述喚醒時間。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過加上或減去增量系數來調節所述喚醒時間。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性能數據來更新所述喚醒時間包括當所 述性能數據指示性能低于性能閾值時增加所述喚醒時間,以及當所述性能數據指示性能高 于所述性能閾值時減少所述喚醒時間。
7. -種啟用長期演進(LTE)的無線網絡用戶設備(UE)移動無線電通信裝置,包括: 處理器; 無線接口;和 功率管理邏輯,所述功率管理邏輯與所述處理器和所述無線接口通信并被配置為: 初始化跟蹤回路運行時,所述初始化由喚醒時間來表征; 對與所述無線網絡相關聯的邏輯信道進行解碼; 確定與所述邏輯信道的所述解碼相關聯的誤差測量;以及 基于所述誤差測量小于目標值,減少所述喚醒時間。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功率管理邏輯被進一步配置為當所述誤差測 量大于所述目標值時,增加所述喚醒時間。
9.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邏輯信道包括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 (roCCH)或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PDSCH)中的一者。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誤差測量包括誤塊率(BLER)、誤碼率(BER)、 誤包率(PER)和循環冗余校驗(CRC)中的任一者。
11. 具有存儲于其上的多個計算機可讀指令的計算機可讀裝置,所述指令被配置為當 由處理器執行時使移動設備: 獲得與使用時間參數通過無線鏈路傳送第一數據相關聯的性能測量; 將所述性能測量存儲在存儲介質中; 獲得與使用所述時間參數通過所述無線鏈路傳送第二數據相關聯的另一性能測量;以 及 基于所述另一性能測量與所存儲的性能測量之間的比較: 調節所述時間參數;以及 將所調節的時間參數存儲在所述存儲介質中。
12. 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中: 所述性能測量包括跟蹤回路的特征;并且 所述時間參數包括所述跟蹤回路的初始化時間。
13.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指令被進一步配置為使所述移動設備: 當與所述第二數據相關聯的所述性能測量大于所存儲的性能測量時,使所述調節縮短 所述初始化時間。
14.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指令被進一步配置為使所述移動設備: 當所述第二性能測量小于所存儲的性能測量時,使所述調節延長所述初始化時間。
15. -種在長期演進(LTE)蜂窩無線通信網絡中操作基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將可在所述網絡中操作的一個或多個移動設備配置為節省與多個非連續接收周期相 關聯的能量,所述配置使所述一個或多個移動設備: 訪問歷史性能信息;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歷史性能信息來降低跟蹤回路的一個或多個參數; 根據所述一個或多個降低的參數來操作所述跟蹤回路;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降低來更新所述歷史性能信息。
16. 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參數包括所述跟蹤回路的初始 化時間。
17. 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配置所述一個或多個移動設備使所述一個或 多個移動設備能夠在所述多個非連續接收周期中的一者或多者內以無線電資源連接(RRC) 空閑模式操作,RRC空閑模式中的所述操作包括: 進入低功率狀態,所述低功率狀態通過使所述跟蹤回路斷電來表征; 基于事件使所述跟蹤回路上電并配置跟蹤回路初始化時間; 對尋呼分組進行解碼,所述尋呼分組的解碼由誤差測量來表征; 將所述誤差測量與所述歷史性能信息的另一誤差測量進行比較;以及 基于所述誤差測量小于所述另一誤差測量,減少所述初始化時間。
18. 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配置所述一個或多個移動設備使所述一個或多 個移動設備能夠使用所述多個非連續接收周期中的一者或多者來以無線電資源連接(RRC) 已連接模式與所述基站進行通信,所述通信包括: 對下行鏈路(DL)分組進行解碼,所述解碼由誤差測量來表征; 進入低功率狀態,所述低功率狀態通過使所述跟蹤回路斷電來表征; 基于事件使所述跟蹤回路上電并配置跟蹤回路初始化時間; 對另一 DL分組進行解碼,所述另一 DL分組的解碼由另一誤差測量來表征;以及 基于所述另一誤差測量小于所述誤差測量,減少所述初始化時間; 其中所述歷史性能信息包括所述誤差測量和所述另一誤差測量中的至少一者。
19. 一種無線基站裝置,包括: 一個或多個處理器; 至少一個無線蜂窩接口,所述至少一個無線蜂窩接口與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進行數 據通信;和 功率管理邏輯,所述功率管理邏輯與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以及所述無線接口進行數 據通信,并且被配置為通過至少以下操作來降低與在非連續接收下的用戶設備(UE)裝置 的操作相關聯的能量使用: 初始化跟蹤回路運行時,所述初始化由喚醒時間來表征; 對與網絡相關聯的邏輯信道進行解碼; 確定與所述邏輯信道的解碼相關聯的誤差測量;以及 基于所述誤差測量小于目標值,減少所述喚醒時間。
20. 包括多個計算機可讀指令的計算機可讀裝置,所述指令被配置為當由移動無線設 備中的處理器執行時使所述移動無線設備: 獲得與使用時間參數通過無線鏈路傳送第一數據相關聯的性能測量; 將所述性能測量存儲在存儲介質中; 獲得與使用所述時間參數通過所述無線鏈路傳送附加數據相關聯的另一性能測量;以 及 基于所述另一性能測量與所存儲的性能測量之間的比較: 調節所述時間參數;以及 將所調節的時間參數存儲在所述存儲介質中。
21. -種移動無線電通信設備,包括: 用于將所述跟蹤回路部件的喚醒時間存儲在所述移動無線電通信設備中的存儲器內 的裝置;以及 針對多個非連續接收(DRX)周期中的每一者: 用于使用所述喚醒時間來初始化所述跟蹤回路部件,使得所述跟蹤回路部件在所述 DRX周期期間通電一接收時段的裝置; 用于在所述接收時段期間接收數據的裝置; 用于對在所述接收時段期間接收的所述數據的性能數據進行測量的裝置;和 用于基于所述性能數據來更新所述喚醒時間的裝置。
22. -種長期演進(LTE)蜂窩無線通信網絡中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用于將可在所述網絡中操作的一個或多個移動設備配置為節省與多個非連續接收周 期相關聯的能量的裝置,所述用于配置的裝置使所述一個或多個移動設備: 訪問歷史性能信息;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歷史性能信息來降低跟蹤回路的一個或多個參數; 根據所述一個或多個降低的參數來操作所述跟蹤回路;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降低 來更新所述歷史性能信息。
【文檔編號】H04W76/04GK104160755SQ201380012688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0日
【發明者】季竺, J·施, J·西貝尼, D·達姆吉, 蘇里 申請人:蘋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