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涉及大規模多入多出(massivemultipleinputmultipleout,massivemimo)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術:
:由于massivemimo技術可以極大提升頻譜效率,massivemimo技術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各種研究也在全球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在通信系統中,為便于相位同步與校準,通常是將基站上的天線做在同一個遠端射頻模塊(remoteradiounit,rru)上,但是隨著massivemimo技術的發展,基站上的天線數也在從幾十向幾百增加,同一個rru上的天線數目太多,天線過于集中,又會帶來新的越來越難克服的困難:電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供電、散熱、重量、體積、迎風面、安裝、維保等都將面臨嚴重的挑戰。技術實現要素: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期望提供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及基站,可以將基站上的天線設置在多個rru上來聯合傳輸數據且無需聯合校準。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數據傳輸方法,應用于設置有多個遠端射頻模塊rru的基站,所述方法包括:根據終端能力和終端之間的相關性,確定每個rru匹配的終端以及各終端的最終分組;生成第一rru與第一最終分組內終端之間的第一信道響應矩陣,計算所述第一信道響應矩陣的第一逆矩陣;獲取發送給第一最終分組內的終端的第一組數據,其中,所述第一組數據中不與所述第一rru匹配的終端的數據為0;根據第一逆矩陣對所述第一組數據進行賦形,獲得賦形后的第一組數據;控制所述第一rru向所述第一最終分組內的各終端發送所述賦形后的第一組數據。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據終端能力和終端之間的相關性,確定每個rru匹配的終端以及各終端的最終分組,包括:獲取終端檢測的一組信號強度,所述一組信號強度為各rru對應的信號強度;根據每個終端返回的一組信號強度對各終端進行初次分組,得到若干初始分組,其中,任一初始分組內的終端數均小于每個rru上的天線數;獲取每個rru對應的每個初始分組內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以及各終端的終端能力;根據每個rru對應的每個初始分組內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每個終端的終端能力以及返回的一組信號強度,確定每個rru匹配的終端以及各終端的最終分組。上述方案中,所述獲取終端檢測的一組信號強度包括:控制所述rru在對應的導頻位置上向終端發送導頻,所述導頻用于所述終端檢測所述rru對應的信號強度,所述信號強度包括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接收所述終端返回的一組信號強度。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據每個終端返回的一組信號強度對各終端進行初次分組,得到若干初始分組,包括:獲得每個終端返回的一組信號強度中的最大強度;將所述最大強度在同一個預設范圍內的終端分為一個初始分組。上述方案中,所述獲取每個rru對應的每個初始分組內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包括:通過每個rru上的各路天線接收各終端發送的信道探測參考信號srs,確 定每個rru上各路天線到各終端的信道響應;根據每個rru上各天線到各終端的信道響應,計算每個rru對應的每個初始分組內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相應地,所述生成第一rru與第一最終分組內終端之間的第一信道響應矩陣包括:根據第一rru上各天線到第一最終分組內各終端的信道響應,生成第一信道響應矩陣。上述方案中,所述確定每個rru匹配的終端以及各終端的最終分組,包括:針對第一rru對應的第一初始分組內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所述第一rru與所述第一初始分組內除了第二終端外的第一終端初始匹配,所述第二終端包括所述第一初始分組內與其他終端的相關系數超過預設門限的次數最多的終端;將與各個rru都未初始匹配的第二終端調整到其他初始分組,確定各終端的最終分組;從與所述第一終端初始匹配的rru中選擇出n個第一終端匹配的rru,其中,所述第一終端匹配的rru為所述第一終端返回的一組信號強度中最大的n個信號強度對應的rru,n為所述第一終端的終端能力要求的rru數。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終端為所述第一初始分組內與其他終端的相關系數超過預設門限的次數最多且與其他終端的相關系數之和最大的終端。上述方案中,任一所述最終分組內的終端數均小于每個rru上的天線數。一種基站,所述基站上設置有多個遠端射頻模塊rru,所述基站包括:分組匹配單元,用于確定每個rru匹配的終端以及各終端的最終分組;計算單元,用于生成第一rru與所述分組匹配單元劃分的第一最終分組內終端之間的第一信道響應矩陣,計算所述第一信道響應矩陣的第一逆矩陣;獲取單元,用于獲取發送給所述分組匹配單元劃分的第一最終分組內的終端的第一組數據,其中,所述第一組數據中不與所述第一rru匹配的終端的數據為0;賦形單元,用于根據所述計算單元計算的所述第一逆矩陣對所述第三獲取單元獲取的所述第一組數據進行賦形,獲得賦形后的第一組數據;控制單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rru向所述第一最終分組內的各終端發送所述賦形單元賦形后的第一組數據。上述方案中,分組匹配單元包括:第一獲取模塊,初始分組模塊,第二獲取模塊,分組匹配模塊,其中,第一獲取模塊,用于獲取終端檢測的一組信號強度,所述一組信號強度為各rru對應的信號強度;初始分組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第一獲取模塊獲取的每個終端檢測的一組信號強度對各終端進行初次分組,得到若干初始分組,其中,任一初始分組內的終端數均小于每個rru上的天線數;第二獲取模塊,用于獲取每個rru對應的所述初始分組模塊劃分的每個初始分組內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以及各終端的終端能力;分組匹配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第二獲取模塊獲取的每個rru對應的每個初始分組內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每個終端的終端能力,以及所述第一獲取模塊獲取的每個終端檢測的一組信號強度,確定每個rru匹配的終端以及各終端的最終分組。上述方案中,第一獲取模塊,具體用于控制所述rru在對應的導頻位置上向終端發送導頻,所述導頻用于所述終端檢測所述rru對應的信號強度,所述信號強度包括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接收所述終端返回的一組信號強度。上述方案中,所述初始分組模塊,具體用于獲得每個終端返回的一組信號強度中的最大強度,將所述最大強度在同一個預設范圍內的終端分為一個初始分組。上述方案中,第二獲取模塊,具體用于通過每個rru上的各路天線接收各終端發送的信道探測參考信號srs,確定每個rru上各路天線到各終端的信道響應,根據每個rru上各天線到各終端的信道響應,計算每個rru對應的每個初始分組內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相應地,所述計算單元,具體用于根據第一rru上各天線到第一最終分組內各終端的信道響應,生成第一信道響應矩陣。上述方案中,所述分組匹配模塊,具體用于針對第一rru對應的第一初始分組內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所述第一rru與所述第一初始分組內除了第二終端外的第一終端初始匹配,所述第二終端包括所述第一初始分組內與其他終端的相關系數超過預設門限的次數最多的終端;將與各個rru都未初始匹配的第二終端調整到其他初始分組,確定各終端的最終分組;從與所述第一終端初始匹配的rru中選擇出n個第一終端匹配的rru,其中,所述第一終端匹配的rru為所述第一終端返回的一組信號強度中最大的n個信號強度對應的rru,n為所述第一終端的終端能力要求的rru數。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本實施例提供的數據傳輸方法及基站,通過將基站上的天線做在多個rru上,這樣同一個rru上的天線數目就可以成倍地減少,與現有技術相比,降低了massivemimo天線過于集中帶來的風險,在電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供電、散熱、重量、體積、迎風面、安裝、維保等方面的困難都將降低,同時本發明實施例中不同的rru針對同一種終端傳輸不同的數據流,避免了多rru聯合相位校準的麻煩,可以有效促進massivemimo的大面積推廣應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的一種數據傳輸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提供的一種數據傳輸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2提供的一種導頻圖案的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2提供的另一種導頻圖案的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3提供的一種基站的結構框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3提供的一種的分組匹配單元的結構框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發明實施例中,將基站上的天線做在多個rru上,這樣同一個rru上的天線數目就可以成倍地減少,在電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供電、散熱、重量、體積、迎風面、安裝、維保等方面的困難都將降低。由于將天線分別做在不同的rru上,對信號進行相位同步與校準就比較困難,故可以采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方案,在多個rru聯合向一個終端傳輸數據時,每個rru向該終端發送的數據流都不同,這樣,終端接收到基站傳輸的多個數據流后,多個數據流之間不產生干擾,終端無需對這些數據流進行相位同步與校準。實施例1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方法的處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01、根據終端能力和終端之間的相關性,確定每個rru匹配的終端以及各終端的最終分組。本實施例提供的數據傳輸方法是由多個rru聯合向終端傳輸數據,由于終端能力即終端的最大解調能力的限制,一個終端只能接收相應數目的rru發送來的數據流,示例的,如果終端只有1路接收天線,其最大解調能力也只有1個數據流,故該終端只能接收一個rru發送來的數據流;如果終端只有n路接收天線,其最大解調能力也只有n個數據流,故該終端可以接收n個rru發送來的數據流;等等,以此類推。故,每個終端只能匹配相應數目的rru,基站可以選擇出相對于該終端的接收性能來說,最好的幾個rru匹配該終端。本發明實施例中還需要給各個終端劃分成若干最終分組,該最終分組可以按照終端之間的相關性進行劃分,如將相關性較低的幾個終端劃分成一個最終分組等;這里的相關性可以是各方面的相關性,如地理位置之間的相關性,信 道之間的相關性等。步驟102、生成第一rru與第一最終分組內終端之間的第一信道響應矩陣,計算所述第一信道響應矩陣的第一逆矩陣。在確定每個rru匹配的終端以及各終端的最終分組后,第一rru可以應用其各路天線與第一最終分組內所有終端之間的信道響應生成第一信道響應矩陣,并計算所述第一信道響應矩陣的第一逆矩陣。示例地,第一最終分組內的有n個終端與第一rru如rrua的m根天線,則第一rru上的天線j到第一最終分組內終端i的信道響應可以記為haji,其中i取值為1、2、……、n;j取值為1、2、……、m;則第一信道響應矩陣ha可寫為:這里,為了獲得良好的massivemimo效果,任一所述最終分組內的終端數均小于每個rru上的天線數,即同一最終分組內的終端總數n應小于單臺rru的天線數m,如各rru的天線數不同,則應少于最小的天線數。第一最終分組內的n個終端與其他rru如rrub的m根天線間的第二信道響應矩陣hb可寫為:這里,為避免最終分組內終端的流間干擾,各rru對應的信道矩陣應包含組內所有的終端,而不只是由該rru發送數據的終端。可以將ha的第一逆矩陣wa記為hb的第二逆矩陣可記為步驟103、獲取發送給第一最終分組內的終端的第一組數據。其中,所述第一組數據中不與所述第一rru匹配的終端的數據為0。第一rru如rrua發給n個終端的第一組數據sa記為sa=(sa1…san);若終端i與rrua不匹配,則相應的sai=0;若終端i與rrua匹配,則相應的sai為需要發送給終端i的數據。其他rru如rrub發給n個終端的第二組數據sb可以寫為sb=(sb1…sbn);若終端i與rrub不匹配,則相應的sbi=0;若終端i與rrub匹配,則相應的sbi為需要發送給終端i的數據。步驟104、根據第一逆矩陣對所述第一組數據進行賦形,獲得賦形后的第一組數據。這里,第一逆矩陣wa對所述第一組數據sa進行賦形,可以獲得賦形后的第一組數據fa:fa=sa·wa第二逆矩陣wb對所述第二組數據sa進行賦形,可以獲得賦形后的第二組數據fa:fb=sb·wb步驟105、控制所述第一rru向所述第一最終分組內的各終端發送所述賦形后的第一組數據。rrua發送的賦形后的第一組數據fa經過信道矩陣ha后在各終端上還原出各自的一個數據流:rrub發送的賦形后的第二組數據fb經過信道矩陣hb后在各終端上還原出另一個數據流:rrua和rrub向同一終端發送的數據流不同一個為sa另一個為sb,這樣終端就避免了多rru聯合相位校準的麻煩,只需要解調這兩個數據流就可以獲得基站發送給終端的數據;這樣就實現了多rru聯合massivemimo。本實施例提供的方法,將基站上的天線做在多個rru上,這樣同一個rru上的天線數目就可以成倍地減少,與現有技術相比,降低了massivemimo天線過于集中帶來的風險,在電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供電、散熱、重量、體積、迎風面、安裝、維保等方面的困難都將降低,同時本實施例方法中不同的rru針對同一種終端傳輸不同的數據流,避免了多rru聯合相位校準的麻煩,可以有效促進massivemimo的大面積推廣應用。實施例2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方法的處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驟:步驟201、獲取終端檢測的一組信號強度,所述一組信號強度為各rru對應的信號強度。本實施例提供的數據傳輸方法是由多個rru聯合向終端傳輸數據,需要將基站覆蓋區域內的各終端按照接收到信號的信號強度和相互間的干擾情況進行分組。這里,基站就需要獲取每個終端檢測的一組信號強度,所述一組信號強度為各rru對應的信號強度。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基站獲取終端檢測的一組信號強度可以包括:控制所述rru在對應的導頻位置上向終端發送導頻,所述導頻用于所述終端檢測所述rru對應的信號強度,所述信號強度包括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eferencesignalreceivingpower,rsrp);接收所述終端返回的一組信號強度。由于基站上的多個rru都需要向各終端發送導頻,為了區分不同的rru發送的導頻,基站會為不同的rru分配不同的導頻位置(這里的導頻位置為時域和頻域上的位置),控制每個rru在不同的導頻位置上向各個終端發送導頻。 比如rrua在導頻位置a發送導頻,rrub在導頻位置b發送導頻。示例地,若基站上設置有2個rru(rrua和rrub)聯合進行數據傳輸,則如圖3所示,所述基站可以為rrua配置的導頻圖案a,為rrub配置導頻圖案b,如圖3所示的導頻圖案中一個小方格代表一個資源元素(resourceelement,re),通常將頻率上一個子載波及時域上一個符號(symbol)作為一個re,導頻位置a即r0所在的re,導頻位置b即r1所在的re,rrua可以在導頻圖案a中r0所在的re上發送導頻給各終端,rrub可以在導頻圖案b中r1所在的re上發送導頻給各終端。當然,若基站上設置有4個rru(rrua、rrub、rruc、rrud)聯合進行數據傳輸,則如圖4所示,所述基站可以為rrua配置的導頻圖案a,為rrub配置導頻圖案b,為rruc配置的導頻圖案c,為rrud配置導頻圖案d,這樣,rrua可以在導頻圖案a中r0所在的re上發送導頻給各終端,rrub可以在導頻圖案b中r1所在的re上發送導頻給各終端,rruc可以在導頻圖案c中r0所在的re上發送導頻給各終端,rrud可以在導頻圖案d中r1所在的re上發送導頻給各終端。若基站上設置有8個rru,基站配置的8個ruu的導頻圖案可分別采用長期演進(longtermevolution,lte)信道狀態信息(channelstateinformation,csi)定義的8個圖案,在此不再贅述。針對一個終端來說,該終端可以接收到各rru發送來的導頻,并根據各導頻所在的導頻位置區分該導頻為哪個rru發送的。所述導頻用于終端檢測獲得rru對應的rsrp;這樣,終端就可以根據接收到的各rru發送的導頻,檢測各rru對應的rsrp,終端檢測到某個rru對應的rsrp后會將該rru對應的rsrp返回給基站;這樣,每個終端都會向基站返回各rru對應的rsrp。這里需要說明是,本實施例中只是用所述信號強度為rsrp進行示例說明,在實際應用中所述信號強度還可以包括其他參數如參考信號接收質量(referencesignalreceivingquality,rsrq)等,本實施例中并不對此作出限制。步驟202、根據每個終端返回的一組信號強度對各終端進行初次分組,得到若干初始分組。這里,所述任一初始分組內的終端數均小于每個rru上的天線數;假設對于所有rru來說,rrua上的天線數最小為10,則任一初始分組內的終端的數都要小于10。這里,每個終端都對應返回一組信號強度(即各rru對應的信號強度),基站可以將取值比較相近的多組信號強度對應的終端分為一個初始分組。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每個終端返回的一組信號強度對各終端進行初次分組,得到若干初始分組,包括:獲得每個終端返回的一組信號強度中的最大強度;將所述最大強度在同一個預設范圍內的終端分為一個初始分組。示例地,假定rrua和rrub聯合進行數據傳輸,每個rru上有16路天線,基站共收到14個終端反饋的rrua對應的rsrp即rsrpa1,rsrpa2,……rsrpa14;以及rrub對應的rsrp即rsrpb1,rsrpb2,……rsrpb14。那么,基站先獲得各終端返回的最大rsrp,記終端i返回的最大rsrp為rsrpi=max(rsrpai,rsrpbi);如終端1反饋的一組信號強度為:rsrpa1=-81,rsrpa2=-82;則所述終端1反饋的一組信號強度中的最大強度rsrp1=rsrpa1=-81;然后,基站首先將各終端返回的最大強度進行排序,如表1(rsrp數值為舉例):終端編號1234567891011121314最大rsrp-81-82-83-84-86-88-92-93-94-95-97-98-99-99表1假設預設范圍為[-90,-80)、[-100,-90)等,則將終端1~6即最大rsrp在預設范圍(-80,-90]內的終端分為一個初始分組,將終端7~14即最大rsrp在預設范圍(-90,-100]內的終端分為另一個初始分組。當然,預設范圍也可以為[-86,-78)、[-86,-92)、[-92,-98)、[-98,-104)等,則可以將終端1~5即最大rsrp在[-86,-78)內的終端分為一個初始分組, 將終端6和7即最大rsrp在[-86,-92)內的終端分為另一個初始分組,將終端8~11即最大rsrp在[-92,-98)內的終端分為一個初始分組,將終端12~14即最大rsrp在[-98,-104)內的終端分為一個初始分組。預設范圍的大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置,在此并不做限定。步驟203、獲取每個rru對應的每個初始分組內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以及各終端的終端能力。這里,終端的終端能力為終端的最大解調能力,示例的,如果終端只有1路接收天線,其最大解調能力也只有1個數據流,如果終端只有n路接收天線,其最大解調能力也只有n個數據流,等等。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獲取每個rru對應的每個初始分組內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包括:通過每個rru上的各路天線接收各終端發送的信道探測參考信號srs,確定每個rru上各路天線到各終端的信道響應;根據每個rru上各天線到各終端的信道響應,計算每個rru對應的每個初始分組內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這里,基站可以向各終端發送請求消息,該請求消息用于請求終端發送信道探測參考信號(soundingreferencesignal,srs),這樣每個終端接收到所述請求消息后就會向所述終端發送srs;基站通過各rru上設置的天線接收所述各終端的srs后,可以據此得到各rru上各天線到各終端的信道響應。示例地,可以假設有兩個rru(rrua和rrub),14個終端,其中終端1~6為第一初始分組,終端7~14為第二初始分組;記rrua的天線j到終端i的信道響應為haji,rrub的天線j到終端i的信道響應為hbji。則基站可以根據rrua上各路天線j(j=1~16)到第一初始分組內終端i(i=1~6)的信道響應haji,計算rrua對應的第一初始分組內的6個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根據rrua上各路天線j(j=1~16)到第二初始分組內終端i(i=7~14)的信道響應haji,計算rrua對應的第二初始分組內的8個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根據rrub上各路天線j(j=1~16)到第一初始分組內終端i(i=1~6)的信道響應hbji,計算rrub對應的第一初始分組內的6個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根據rrub上 各路天線j(j=1~16)到第二初始分組內終端i(i=7~14)的信道響應hbji,計算rrub對應的第二初始分組內的8個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這里,由rru上的天線到各終端的信道響應計算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的算法為本領域人員清楚知曉的,在此不做贅述。步驟204、根據每個rru對應的每個初始分組內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每個終端的終端能力以及返回的一組信號強度,確定每個rru匹配的終端以及各終端的最終分組。這里,若rrua匹配的終端包括終端1,則表明rrua可以發送終端1的數據。這里,可以按照以下步驟確定所述每個rru匹配的終端以及各終端的最終分組:a1、針對第一rru對應的第一初始分組內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所述第一rru與所述第一初始分組內除了第二終端外的第一終端初始匹配,所述第二終端包括所述第一初始分組內與其他終端的相關系數超過預設門限的次數最多的終端。a2、將與各個rru都未初始匹配的第二終端調整到其他初始分組,確定各終端的最終分組。示例地,對于第一rru如rrux(x=a、b、……),如果rrux對應的第一初始分組內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中,第二終端如終端i與其他終端的相關系數超過預設門限的次數最多,則rrux與終端i未初始匹配,rrux不發送終端i的數據。假如基站上設置有2個rru(rrua和rrub)聯合傳輸數據,終端1、2、3、4為第一初始分組,rrua和rrub對應的第一初始分組內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如表2所示:表2如果預設門限為0.15,則由于rrua對應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中,終端3與其他終端的相關系數超過預設門限的次數最多為2次,則rrua與終端1、2、4初始匹配,只向終端1、2、4發送數據,不向終端3發送數據;由于rrub對應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中,終端1與其他終端的相關系數超過預設門限的次數最多為1次,則rrub與終端2、3、4初始匹配,只向終端2、3、4發送數據,不向終端1發送數據。這里,還有一種情況為有2個或2個以上終端超過預設門限的次數一樣,此時,所述第二終端為所述第一初始分組內與其他終端的相關系數超過預設門限的次數最多且與其他終端的相關系數之和最大的終端。基站可以對這幾個終端所屬的相關系數各自求和,rrux不與相關和最大的終端如終端i初始匹配,不向終端i發送數據。注意,這種情況下其他rru可能會與該終端i初始匹配,只要終端i在該rru(如rruy)對應的相關系數中與其他終端的相關系數不超標,rruy就可以與該終端i初始匹配,發送終端i的數據。將rrux與第一初始分組內的終端初始匹配后,將其他rru也分別與第一初始分組內的終端初始匹配,如果所有rru都未與第一初始分組內的終端i初始匹配,則需要將終端i調整到其他初始分組內。承接上述示例,如果預設門限為0.2,參看表1,由于rrua對應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中,終端1和3與其他終端的相關系數超過預設門限的次數最多都為1次,但是終端3與其他終端的相關系數之和為0.45,終端1與其他終端的相關系數之和為0.48,則rrua與終端2、3、4初始匹配,只向終端2、 3、4發送數據,不向終端1發送數據;由于rrub對應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中,終端1和2與其他終端的相關系數超過預設門限的次數最多都為1次,但是終端2與其他終端的相關系數之和為0.37,終端1與其他終端的相關系數之和為0.39,則rrua與終端2、3、4初始匹配,只向終端2、3、4發送數據,不向終端1發送數據。由于rrua和rrub都未與終端1初始匹配,則需要將終端1移出第一初始分組,如果沒有其他終端移入第一初始分組,則可以確定終端1、2、3為一個最終分組。這樣,各個rru依次初始匹配每個初始分組內的終端,在此過程中,某些初始分組內的終端可能會被調整到其他的初始分組內,直到所有的終端都有與其初始匹配的rru。上述過程完成后,基站就確定了各終端的最終分組。a3、從與所述第一終端初始匹配的rru中選擇出n個與第一終端匹配的rru,其中,所述與第一終端匹配的rru為所述第一終端返回的一組信號強度中最大的n個信號強度對應的rru,n為所述第一終端的終端能力要求的rru數。在步驟a1和a2完成后,如果有多個rru可以初始匹配終端i,即可以有多個rru向終端i發送數據,這就會導致終端接收的數據流數目可能超出終端能力,故本實施例中要限制向終端i發送數據的rru數。例如,如果終端i只有2路接收天線,其最大解調能力也只有2個數據流,而在初始匹配過程中有多于2個的rru都可以向終端i發送數據,則基站只選擇終端i返回的各rsrp中最大的2個rru向終端i發送數據。如果終端i只支持單流,則使用終端i返回的各rsrp中的最大rsrp對應的rru向該終端i傳送數據。如終端i支持2流,則使用終端i的最大2個rsrp對應的2臺rru向該終端傳送數據。依次類推。步驟205、生成第一rru與第一最終分組內終端之間的第一信道響應矩陣,計算所述第一信道響應矩陣的第一逆矩陣。步驟206、獲取發送給第一最終分組內的終端的第一組數據。其中,所述第一組數據中不與所述第一rru匹配的終端的數據為0。步驟207、根據第一逆矩陣對所述第一組數據進行賦形,獲得賦形后的第一組數據。步驟208、控制所述第一rru向所述第一最終分組內的各終端發送所述賦形后的第一組數據。這里,上述的步驟205至步驟208分別對應于實施例三中的步驟102至步驟105,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參閱實施例1而理解上述的步驟205至步驟208,為節約篇幅,這里不再贅述。本實施例提供的方法,通過多方面考慮,將終端進行分組以及為終端匹配rru,降低了多rru聯合傳輸時各終端之間的干擾,可以有效促進massivemimo的大面積推廣應用。實施例2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站,所述基站上設置有多個rru,如圖5所示,所述基站包括:分組匹配單元501,計算單元502,第三獲取單元503,賦形單元504,控制單元505,其中,分組匹配單元501,用于根據所述第二獲取單元503獲取的每個rru對應的每個初始分組內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每個終端的終端能力,以及所述第一獲取單元501獲取的每個終端檢測的一組信號強度,確定每個rru匹配的終端以及各終端的最終分組;計算單元502,用于生成第一rru與所述分組匹配單元501劃分的第一最終分組內終端之間的第一信道響應矩陣,計算所述第一信道響應矩陣的第一逆矩陣;第三獲取單元503,用于獲取發送給所述分組匹配單元501劃分的第一最終分組內的終端的第一組數據,其中,所述第一組數據中不與所述第一rru匹配的終端的數據為0;賦形單元504,用于根據所述計算單元502計算的所述第一逆矩陣對所述第三獲取單元503獲取的所述第一組數據進行賦形,獲得賦形后的第一組數據;控制單元505,用于控制所述第一rru向所述第一最終分組內的各終端發送所述賦形單元賦形后的第一組數據。可選地,如圖6所示,所述分組匹配單元501包括:第一獲取模塊5011,初始分組模塊5012,第二獲取模塊5013,分組匹配模塊5014,其中,第一獲取模塊5011,用于獲取終端檢測的一組信號強度,所述一組信號強度為各rru對應的信號強度;初始分組模塊5012,用于根據所述第一獲取模塊5011獲取的每個終端檢測的一組信號強度對各終端進行初次分組,得到若干初始分組,其中,任一初始分組內的終端數均小于每個rru上的天線數;第二獲取模塊5013,用于獲取每個rru對應的所述初始分組模塊5012劃分的每個初始分組內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以及各終端的終端能力;分組匹配模塊5014,用于根據所述第二獲取模塊5013獲取的每個rru對應的每個初始分組內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每個終端的終端能力,以及所述第一獲取模塊5011獲取的每個終端檢測的一組信號強度,確定每個rru匹配的終端以及各終端的最終分組;可選地,所述第一獲取模塊5011,具體用于控制所述rru在對應的導頻位置上向終端發送導頻,所述導頻用于所述終端檢測所述rru對應的信號強度,所述信號強度包括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接收所述終端返回的一組信號強度。可選地,所述初始分組模塊5012,具體用于獲得每個終端返回的一組信號強度中的最大強度,將所述最大強度在同一個預設范圍內的終端分為一個初始分組。可選地,第二獲取模塊5013,具體用于通過每個rru上的各路天線接收各終端發送的信道探測參考信號srs,確定每個rru上各路天線到各終端的信道響應,根據每個rru上各天線到各終端的信道響應,計算每個rru對應的每個初始分組內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相應地,所述計算單元502,具體用于根據第一rru上各天線到第一最終 分組內各終端的信道響應,生成第一信道響應矩陣。可選地,所述分組匹配模塊5014,具體用于針對第一rru對應的第一初始分組內的終端之間的相關系數,所述第一rru與所述第一初始分組內除了第二終端外的第一終端初始匹配,所述第二終端包括所述第一初始分組內與其他終端的相關系數超過預設門限的次數最多的終端;將與各個rru都未初始匹配的第二終端調整到其他初始分組,確定各終端的最終分組;從與所述第一終端初始匹配的rru中選擇出n個第一終端匹配的rru,其中,所述第一終端匹配的rru為所述第一終端返回的一組信號強度中最大的n個信號強度對應的rru,n為所述第一終端的終端能力要求的rru數。在實際應用中,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分組匹配單元501,計算單元502,第三獲取單元503,賦形單元504,控制單元505可由位于基站上的中央處理器(cpu)、微處理器(mpu)、數字信號處理器(dsp)或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等器件實現。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計算機程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采用硬件實施例、軟件實施例、或結合軟件和硬件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采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計算機可用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于磁盤存儲器和光學存儲器等)上實施的計算機程序產品的形式。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計算機程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計算機程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到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于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使得存儲在該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的 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制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也可裝載到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上,使得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計算機實現的處理,從而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