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業務管理裝置及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2491371閱讀:334來源:國知局
業務管理裝置及方法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網絡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業務管理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在分布式集群系統的日常運維中,通常需要在分布式集群系統不宕機的情況下,線上修改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當前正在運行的某個業務的配置參數,以對該業務進行改造、升級等業務更新。由于一旦配置參數修改完成,就會在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所有集群節點上即時生效,也即完成線上對該業務進行業務更新的操作,業務更新的效率很高。但是,若修改的配置參數并不合適,而其已經在所有的集群節點上生效,這就會帶來極大的不良影響,導致業務更新的可靠性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業務管理裝置及方法,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業務更新的可靠性不高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業務管理裝置,所述業務管理裝置包括:

生成模塊,用于在業務對應的配置參數更新后,根據更新后的所述配置參數,生成所述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其中,所述業務運行于分布式集群系統;

設置模塊,用于選取所述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多個集群節點,并將選取的所述多個集群節點設置為灰度節點;

測試模塊,用于將生成的所述灰度版本發布至所述灰度節點,對所述灰度版本進行測試;

發布模塊,用于當測試成功時,將所述灰度版本發布至所述分布式集群系統,以對所述業務進行更新。

可選地,所述業務管理裝置還包括:

處理模塊,用于當測試失敗時,發出相應的提示信息,以供用戶對所述配置參數進行修改;

所述生成模塊,還用于根據修改后的所述配置參數,重新生成所述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

所述測試模塊,還用于將重新生成的所述灰度版本發布至所述灰度節點,對重新生成的所述灰度版本進行測試。

可選地,所述設置模塊包括:

選取單元,用于選取所述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多個集群節點,根據選取的所述多個集群節點生成灰度節點列表;

設置單元,用于依次將所述灰度節點列表中每個集群節點的外網IP協議路由關閉,外網IP路由關閉的所述集群節點為灰度節點。

可選地,所述設置單元還用于:

依次將所述灰度節點列表中每個集群節點的外網IP路由開啟,并刪除所述灰度節點列表。

可選地,所述測試模塊用于:

當接收到基于預設的灰度發布按鍵觸發的灰度發布指令時,將生成的所述灰度版本發布至所述灰度節點,對所述灰度版本進行測試。

此外,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還提出一種業務管理方法,所述業務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業務對應的配置參數更新后,根據更新后的所述配置參數,生成所述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其中,所述業務運行于分布式集群系統;

選取所述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多個集群節點,并將選取的所述多個集群節點設置為灰度節點;

將生成的所述灰度版本發布至所述灰度節點,對所述灰度版本進行測試;

當測試成功時,將所述灰度版本發布至所述分布式集群系統,以對所述業務進行更新。

可選地,所述將生成的所述灰度版本發布至所述灰度節點,對所述灰度版本進行測試的步驟之后,還包括:

當測試失敗時,發出相應的提示信息,以供用戶對所述配置參數進行修改;

根據修改后的所述配置參數,重新生成所述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并返回執行所述將生成的所述灰度版本發布至所述灰度節點,對所述灰度版本進行測試的步驟。

可選地,所述選取所述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多個集群節點,并將選取的所述多個集群節點設置為灰度節點的步驟包括:

選取所述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多個集群節點,根據選取的所述多個集群節點生成灰度節點列表;

依次將所述灰度節點列表中每個集群節點的外網IP協議路由關閉,外網IP路由關閉的所述集群節點為灰度節點。

可選地,所述當測試成功時,將所述灰度版本發布至所述分布式集群系統,以對所述業務進行更新的步驟之后,還包括:

依次將所述灰度節點列表中每個集群節點的外網IP路由開啟,并刪除所述灰度節點列表。

可選地,所述將生成的所述灰度版本發布至所述灰度節點,對所述灰度版本進行測試的步驟包括:

當接收到基于預設的灰度發布按鍵觸發的灰度發布指令時,將生成的所述灰度版本發布至所述灰度節點,對所述灰度版本進行測試。

本發明提出的業務管理裝置及方法,對于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當前正在運行的某業務,當該業務對應的配置參數更新后,生成模塊根據更新后的配置參數生成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設置模塊選取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多個集群節點,將選取的多個集群節點設置為灰度節點,然后測試模塊將生成的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發布至灰度節點,對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進行測試,若測試成功,發布模塊再將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發布至分布式集群系統,完成線上對該業務進行業務更新。由于在將該業務的灰度版本發布至分布式集群系統之前,已經在灰度節點上對該業務的灰度版本進行了測試,消除了潛在的由于業務對應的配置參數不合適帶來不良影響的風險,因此,提高了業務更新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實現本發明各個實施例的終端的硬件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業務管理裝置第一實施例的模塊示意圖;

圖3為實現本發明各個實施例的通信系統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業務管理裝置第二實施例的模塊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業務管理裝置第二實施例中設置模塊的模塊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業務管理方法第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業務管理方法第二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本發明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現在將參考附圖描述實現本發明各個實施例的終端。在后續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諸如“模塊”、“部件”或“單元”的后綴僅為了有利于本發明的說明,其本身并沒有特定的意義。因此,“模塊”與“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終端可以以各種形式來實施。例如,本發明中描述的終端可以包括諸如移動電話、智能電話、筆記本電腦、數字廣播接收器、PDA(個人數字助理)、PAD(平板電腦)、PMP(便攜式多媒體播放器)、導航裝置等等的移動終端以及諸如數字TV、臺式計算機等等的固定終端。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終端1100的硬件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終端1100包括:

處理器1110,是一個通用中央處理器(CPU),微處理器,特定應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個或多個用于控制本發明方案S10-S14執行的集成電路。

存儲器1120,用于完成終端的各種軟件程序的存儲、數據的存儲,以及軟件程序的運行等。該存儲器1120可以是RAM,EPROM,SSD,SD卡,HD硬盤中的一種或者多種。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視頻文件和特效,也在存儲器1120上運行和存儲。

傳感器1130,用于測量和記錄數據,該傳感器1130可以包括下列中的任一種或多種:攝像頭、GPS模塊、重力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距離傳感器、光學傳感器、麥克風、揚聲器。

收發電路1140,用于提供通信功能,包括蜂窩網絡(GSM/UMTS/LTE/CDMA等)、無線局域網(WLAN)、近距離通信(NFC)、藍牙等中的一種或者多種。

電源1150,用于提供直流供電,或者將交流供電轉換成直流供電。

I/O接口電路1160,用于提供對外接口。可選地,該I/O接口電路1160可以包括下列接口中的任一種或多種:USB接口、SD卡接口、按鍵接口。

顯示器1170,可以是終端的顯示屏和/或觸摸屏,在顯示屏的顯示視頻文件和特效;觸摸屏用于接收用戶觸摸操作并轉換成用戶操作指令。

I/O控制電路1180,用于控制各種輸入輸出電路部件之間的數據交互,特別地,例如處理器1110與I/O接口電路1160、顯示器1170之間的數據交互。

基于上述終端硬件結構,提出本發明業務管理裝置各個實施例。

參照圖2,圖2為本發明業務管理裝置第一實施例的模塊示意圖,在第一實施例中,該業務管理裝置包括:

生成模塊10,用于在業務對應的配置參數更新后,根據更新后的所述配置參數,生成所述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其中,所述業務運行于分布式集群系統;

對于擁有大量集群節點的分布式集群系統,現今常采用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來對分布式集群系統進行環境部署,以及對分布式集群系統上運行的業務的參數進行配置,如圖3所示,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與分布式集群系統組成了業務運行管理的通信系統。在分布式集群系統的日常運維中,通常需要在分布式集群系統不宕機的情況下,線上修改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當前正在運行的某個業務的配置參數,以對該業務進行改造、升級等業務更新,一旦配置參數修改完成,就會在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所有集群節點上即時生效(一個集群節點就是位于該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一臺終端1100),也即完成線上對該業務進行業務更新的操作,業務更新的效率很高。但是,若修改的配置參數并不合適,而其已經在所有的集群節點上生效,這就會帶來極大的甚至是災難性的不良影響,導致業務更新的可靠性不高。

為了提高業務更新的可靠性,提出本發明的業務管理裝置,該業務管理裝置應用于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可選地,該業務管理裝置設置于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中。本實施例中,當需要對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當前正在運行的某個業務進行更新時,相關運維用戶可首先在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上對該業務對應的相關配置參數進行修改,以更新該業務對應的配置參數。當該業務對應的配置參數更新后,生成模塊10根據更新后的配置參數,生成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可選地,在生成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之后,對生成的該灰度版本進行命名。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過運維用戶手動對生成的該灰度版本進行命名,也可以通過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自動對生成的該灰度版本進行命名,具體命名的方式在此不作限制。

設置模塊20,用于選取所述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多個集群節點,并將選取的所述多個集群節點設置為灰度節點;

為了對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進行測試,本實施例中,設置模塊20從分布式集群系統中選取多個集群節點,比如選取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邊緣集群節點,并將選取的這些集群節點設置為灰度節點,作為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進行測試的測試集群節點。可以理解的是,選取集群節點的方式可根據分布式集群系統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設置,在此不作限制。

測試模塊30,用于將生成的所述灰度版本發布至所述灰度節點,對所述灰度版本進行測試;

當生成模塊10生成了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設置模塊20設置了灰度節點之后,測試模塊30將生成的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發布至灰度節點,在灰度節點上對該業務的灰度版本進行測試。也即在這些灰度節點上運行更新后的業務,對更新后的業務進行測試,監測更新后的業務在灰度節點上的業務運行情況,確定其在灰度節點上的業務運行情況是否符合業務更新的預期效果。若符合業務更新的預期效果,則該業務的灰度版本測試是成功的,否則,該業務的灰度版本測試失敗。

發布模塊40,用于當測試成功時,將所述灰度版本發布至所述分布式集群系統,以對所述業務進行更新。

當該業務的灰度版本在灰度節點上測試成功時,也即說明業務更新是成功時,發布模塊40將該業務的灰度版本發布至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所有集群節點,也即在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所有集群節點上運行更新后的業務,從而完成了線上對該業務進行業務更新的操作。由于在將該業務的灰度版本發布至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所有集群節點之前,已經在灰度節點上對該業務的灰度版本進行了測試,并且是測試成功的,因此,不會出現更新后的業務在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所有集群節點上運行不符合預期效果的情況,也即提高了業務更新的可靠性。同時,還實現了業務更新在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所有集群節點上的快速同步,提高了分布式集群系統的穩定性,保證了分布式集群系統的高可用度。

本實施例提出的方案,對于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當前正在運行的某業務,當該業務對應的配置參數更新后,生成模塊10根據更新后的配置參數生成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設置模塊20選取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多個集群節點,將選取的多個集群節點設置為灰度節點,然后測試模塊30將生成的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發布至灰度節點,對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進行測試,若測試成功,發布模塊40再將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發布至分布式集群系統,完成線上對該業務進行業務更新。由于在將該業務的灰度版本發布至分布式集群系統之前,已經在灰度節點上對該業務的灰度版本進行了測試,消除了潛在的由于業務對應的配置參數不合適帶來不良影響的風險,因此,提高了業務更新的可靠性。

進一步地,如圖4所示,提出本發明業務管理裝置第二實施例。業務管理裝置第二實施例與業務管理裝置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在于,在業務管理裝置第二實施例中,所述業務管理裝置還包括:

處理模塊50,用于當測試失敗時,發出相應的提示信息,以供用戶對所述配置參數進行修改;

所述生成模塊10,還用于根據修改后的所述配置參數,重新生成所述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

所述測試模塊30,還用于將重新生成的所述灰度版本發布至所述灰度節點,對重新生成的所述灰度版本進行測試。

本實施例中,測試模塊30將生成的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發布至灰度節點,在灰度節點上對該業務的灰度版本進行測試。也即在這些灰度節點上運行更新后的業務,對更新后的業務進行測試,監測更新后的業務在灰度節點上的業務運行情況,確定其在灰度節點上的業務運行情況是否符合業務更新的預期效果。若符合業務更新的預期效果,則判斷該業務的灰度版本測試成功,否則,判斷該業務的灰度版本測試失敗。

當該業務的灰度版本測試成功時,發布模塊40將該業務的灰度版本發布至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所有集群節點。當該業務的灰度版本測試失敗時,處理模塊50發出相應的提示信息,比如彈出修改配置參數的提示信息。運維用戶在查看到該提示信息后,即可在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上對該業務對應的相關配置參數進行修改。生成模塊10根據修改后的配置參數,重新生成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也即將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進行更新。

之后,測試模塊30將當前重新生成的灰度版本發布至灰度節點,在灰度節點上對重新生成的灰度版本進行測試。若此次測試成功,則發布模塊40將重新生成的灰度版本發布至分布式集群系統的所有集群節點,完成線上對該業務進行業務更新。若此次測試失敗,則再重復之前的操作,再次修改該業務對應的配置參數,重新再次生成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進行測試,直至當測試成功時,發布模塊40將最終生成的灰度版本發布至分布式集群系統的所有集群節點,完成線上對該業務進行業務更新。

進一步地,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設置模塊20包括:

選取單元21,用于選取所述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多個集群節點,根據選取的所述多個集群節點生成灰度節點列表;

設置單元22,用于依次將所述灰度節點列表中每個集群節點的外網IP協議路由關閉,外網IP路由關閉的所述集群節點為灰度節點。

在本實施例中,選取單元21從分布式集群系統中選取多個集群節點后,根據所選取的多個集群節點,生成相應的灰度節點列表,該灰度節點列表中包含了所選取的多個集群節點。然后,設置單元22根據該灰度節點列表,依次將該灰度節點列表中每個集群節點的外網IP協議路由關閉,外網IP路由關閉的集群節點成為了灰度節點。對于集群節點的外網IP路由的關閉方式,取決于分布式集群系統的網絡環境,在此不作限制。

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所述設置單元22還用于:

依次將所述灰度節點列表中每個集群節點的外網IP路由開啟,并刪除所述灰度節點列表。

在將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發布至分布式集群系統之后,設置單元22根據之前生成的灰度節點列表,依次將該灰度節點列表中每個集群節點的外網IP路由開啟,也即恢復灰度節點的正常運行模式,使其重新加入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然后,將之前所生成的該灰度節點列表刪除。

進一步地,為了提高運維用戶的交互體驗,本實施例中,所述測試模塊30用于:

當接收到基于預設的灰度發布按鍵觸發的灰度發布指令時,將生成的所述灰度版本發布至所述灰度節點,對所述灰度版本進行測試。

進一步地,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上預設有灰度發布按鍵,當生成了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之后,需要對生成的該灰度版本進行測試時,運維用戶可點擊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上的灰度發布按鍵,觸發灰度發布指令。當接收到灰度發布指令時,測試模塊30將生成的灰度版本發布至灰度節點,對生成的灰度版本進行測試。

進一步地,還可以在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上預設一同步按鍵,當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測試成功之后,運維用戶可點擊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上的同步按鍵,啟動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的同步功能。當同步功能啟動時,發布模塊40將生成的灰度版本發布至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所有集群節點,完成線上對該業務進行業務更新。

本實施例提出的方案,當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測試失敗時,生成模塊10會根據修改后的配置參數,重新生成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測試模塊30將重新生成的灰度版本發布至灰度節點,對重新生成的灰度版本進行測試,重復之前的操作,直至當灰度版本測試成功時,發布模塊40將此灰度版本發布至分布式集群系統中,完成線上對該業務進行業務更新,從而保證了業務更新的可靠性。并且,運維用戶可通過手動操作觸發灰度發布指令,測試模塊30根據該灰度發布指令將生成的灰度版本發布至灰度節點,對生成的灰度版本進行測試,提高了用戶的交互體驗。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業務管理方法。

參照圖6,圖6為本發明業務管理方法第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在第一實施例中,該業務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0,在業務對應的配置參數更新后,根據更新后的所述配置參數,生成所述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其中,所述業務運行于分布式集群系統;

對于擁有大量集群節點的分布式集群系統,現今常采用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來對分布式集群系統進行環境部署,以及對分布式集群系統上運行的業務的參數進行配置,如圖3所示,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與分布式集群系統組成了業務運行管理的通信系統。在分布式集群系統的日常運維中,通常需要在分布式集群系統不宕機的情況下,線上修改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當前正在運行的某個業務的配置參數,以對該業務進行改造、升級等業務更新,一旦配置參數修改完成,就會在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所有集群節點上即時生效(一個集群節點就是位于該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一臺終端1100),也即完成線上對該業務進行業務更新的操作,業務更新的效率很高。但是,若修改的配置參數并不合適,而其已經在所有的集群節點上生效,這就會帶來極大的甚至是災難性的不良影響,導致業務更新的可靠性不高。

為了提高業務更新的可靠性,本實施例中,當需要對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當前正在運行的某個業務進行更新時,相關運維用戶可首先在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上對該業務對應的相關配置參數進行修改,以更新該業務對應的配置參數。當該業務對應的配置參數更新后,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根據更新后的配置參數,生成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可選地,在生成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之后,對生成的該灰度版本進行命名。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過運維用戶手動對生成的該灰度版本進行命名,也可以通過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自動對生成的該灰度版本進行命名,具體命名的方式在此不作限制。

步驟S20,選取所述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多個集群節點,并將選取的所述多個集群節點設置為灰度節點;

為了對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進行測試,本實施例中,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從分布式集群系統中選取多個集群節點,比如選取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邊緣集群節點,并將選取的這些集群節點設置為灰度節點,作為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進行測試的測試集群節點。可以理解的是,選取集群節點的方式可根據分布式集群系統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設置,在此不作限制。

步驟S30,將生成的所述灰度版本發布至所述灰度節點,對所述灰度版本進行測試;

當生成了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并設置了灰度節點之后,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將生成的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發布至灰度節點,在灰度節點上對該業務的灰度版本進行測試。也即在這些灰度節點上運行更新后的業務,對更新后的業務進行測試,監測更新后的業務在灰度節點上的業務運行情況,確定其在灰度節點上的業務運行情況是否符合業務更新的預期效果。若符合業務更新的預期效果,則該業務的灰度版本測試是成功的,否則,該業務的灰度版本測試失敗。

步驟S40,當測試成功時,將所述灰度版本發布至所述分布式集群系統,以對所述業務進行更新。

當該業務的灰度版本在灰度節點上測試成功時,也即說明業務更新是成功時,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將該業務的灰度版本發布至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所有集群節點,也即在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所有集群節點上運行更新后的業務,從而完成了線上對該業務進行業務更新的操作。由于在將該業務的灰度版本發布至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所有集群節點之前,已經在灰度節點上對該業務的灰度版本進行了測試,并且是測試成功的,因此,不會出現更新后的業務在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所有集群節點上運行不符合預期效果的情況,也即提高了業務更新的可靠性。同時,還實現了業務更新在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所有集群節點上的快速同步,提高了分布式集群系統的穩定性,保證了分布式集群系統的高可用度。

本實施例提出的方案,對于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當前正在運行的某業務,當該業務對應的配置參數更新后,根據更新后的配置參數生成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并選取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多個集群節點,將選取的多個集群節點設置為灰度節點,然后將生成的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發布至灰度節點,對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進行測試,若測試成功,再將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發布至分布式集群系統,完成線上對該業務進行業務更新。由于在將該業務的灰度版本發布至分布式集群系統之前,已經在灰度節點上對該業務的灰度版本進行了測試,消除了潛在的由于業務對應的配置參數不合適帶來不良影響的風險,因此,提高了業務更新的可靠性。

進一步地,如圖7所示,提出本發明業務管理方法第二實施例。業務管理方法第二實施例與業務管理方法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在于,在業務管理方法第二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30之后,還包括:

步驟S50,判斷測試是否成功,若是,則執行所述步驟S40;若否,則執行步驟S60;

步驟S60,發出相應的提示信息,以供用戶對所述配置參數進行修改;

步驟S70,根據修改后的所述配置參數,重新生成所述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并返回執行所述步驟S30。

本實施例中,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將生成的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發布至灰度節點,在灰度節點上對該業務的灰度版本進行測試。也即在這些灰度節點上運行更新后的業務,對更新后的業務進行測試,監測更新后的業務在灰度節點上的業務運行情況,確定其在灰度節點上的業務運行情況是否符合業務更新的預期效果。若符合業務更新的預期效果,則判斷該業務的灰度版本測試成功,否則,判斷該業務的灰度版本測試失敗。

當該業務的灰度版本測試成功時,將該業務的灰度版本發布至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所有集群節點。當該業務的灰度版本測試失敗時,發出相應的提示信息,比如彈出修改配置參數的提示信息。運維用戶在查看到該提示信息后,即可在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上對該業務對應的相關配置參數進行修改。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根據修改后的配置參數,重新生成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也即將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進行更新。

之后,再重復之前的操作,將當前重新生成的灰度版本發布至灰度節點,在灰度節點上對重新生成的灰度版本進行測試。若此次測試成功,則將重新生成的灰度版本發布至分布式集群系統的所有集群節點,完成線上對該業務進行業務更新。若此次測試失敗,則再次修改該業務對應的配置參數,重新再次生成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進行測試,直至當測試成功時,將最終生成的灰度版本發布至分布式集群系統的所有集群節點,完成線上對該業務進行業務更新。

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20包括:

步驟a,選取所述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多個集群節點,根據選取的所述多個集群節點生成灰度節點列表;

步驟b,依次將所述灰度節點列表中每個集群節點的外網IP協議路由關閉,外網IP路由關閉的所述集群節點為灰度節點。

在本實施例中,當從分布式集群系統中選取了多個集群節點后,根據所選取的多個集群節點,生成相應的灰度節點列表,該灰度節點列表中包含了所選取的多個集群節點。然后,根據該灰度節點列表,依次將該灰度節點列表中每個集群節點的外網IP協議路由關閉,外網IP路由關閉的集群節點成為了灰度節點。對于集群節點的外網IP路由的關閉方式,取決于分布式集群系統的網絡環境,在此不作限制。

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40之后,還包括:

步驟c,依次將所述灰度節點列表中每個集群節點的外網IP路由開啟,并刪除所述灰度節點列表。

在將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發布至分布式集群系統之后,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根據之前生成的灰度節點列表,依次將該灰度節點列表中每個集群節點的外網IP路由開啟,也即恢復灰度節點的正常運行模式,使其重新加入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然后,將之前所生成的該灰度節點列表刪除。

進一步地,為了提高運維用戶的交互體驗,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30包括:

步驟d,當接收到基于預設的灰度發布按鍵觸發的灰度發布指令時,將生成的所述灰度版本發布至所述灰度節點,對所述灰度版本進行測試。

進一步地,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上預設有灰度發布按鍵,當生成了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之后,需要對生成的該灰度版本進行測試時,運維用戶可點擊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上的灰度發布按鍵,觸發灰度發布指令。當接收到灰度發布指令時,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將生成的灰度版本發布至灰度節點,對生成的灰度版本進行測試。

進一步地,還可以在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上預設一同步按鍵,當該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測試成功之后,運維用戶可點擊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上的同步按鍵,啟動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的同步功能。當同步功能啟動時,分布式配置管理平臺將生成的灰度版本發布至分布式集群系統中的所有集群節點,完成線上對該業務進行業務更新。

本實施例提出的方案,當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測試失敗時,會根據修改后的配置參數,重新生成業務對應的灰度版本,繼而重復之前的操作,將重新生成的灰度版本發布至灰度節點,對重新生成的灰度版本進行測試,直至當灰度版本測試成功時,將此灰度版本發布至分布式集群系統中,完成線上對該業務進行業務更新,從而保證了業務更新的可靠性。并且,運維用戶可通過手動操作觸發灰度發布指令,從而將生成的灰度版本發布至灰度節點,對生成的灰度版本進行測試,提高了用戶的交互體驗。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裝置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裝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該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裝置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發明實施例序號僅僅為了描述,不代表實施例的優劣。

通過以上的實施方式的描述,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實施例方法可借助軟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臺的方式來實現,當然也可以通過硬件,但很多情況下前者是更佳的實施方式。基于這樣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可以以軟件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計算機軟件產品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如ROM/RAM、磁碟、光盤)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終端設備(可以是手機,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設備等)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