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攝像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攝像機。
背景技術:
攝像機是把光學圖象信號轉變為電信號,以便于存儲或者傳輸的一種機器,當我們拍攝一個物體時,此物體上反射的光被攝像機鏡頭收集,使其聚焦在攝像器件的受光面(例如攝像管的靶面)上,再通過攝像器件把光轉變為電能,即得到了“視頻信號”。光電信號很微弱,需通過預放電路進行放大,再經過各種電路進行處理和調整,最后得到的標準信號可以送到錄像機等記錄媒介上記錄下來,或通過傳播系統傳播或送到監視器上顯示出來。
現有的攝像機多為手持使用,在手持使用的過程中很難維持平衡,現有的攝像機在側面來風的情況下會被風吹動,然后晃動,現有的設計及散熱裝置不能根據需要進行改變,現有的攝像機多為左右平衡調節,能前后調節的調節裝置較少,且調節方式多為旋轉調節不能準確的進行調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攝像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一種新型攝像機,包括攝像機主體、攝像頭和控制器,所述攝像頭安裝于攝像機主體的正表面,所述控制器安裝于攝像頭的內部,所述攝像頭電連接于控制器,所述攝像機主體的兩側底部均安裝有減震裝置,所述攝像機主體的下表面設有連接孔,所述攝像機主體的底部安裝有平衡曲型桿,所述平衡曲型桿的左側與右側均安裝有平衡調節孔,所述攝像機主體的左側壁和右側壁的下部均設有散熱裝置插槽,所述攝像機主體的左側壁和右側壁的上部均設有側風調節裝置,所述攝像機主體的頂部安裝有鏡頭擋護裝置;
所述平衡曲型桿包括曲型桿和曲型桿緊固裝置,所述曲型桿的前側與后側均安裝有曲型桿緊固裝置,且曲型桿緊固裝置的后側面安裝于攝像機主體的外表面,所述曲型桿的端頭與曲型桿緊固裝置之間安裝有平衡調節塊;
所述減震裝置包括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兩側安均裝有橫向緩壓柱,所述橫向緩壓柱的下表面安裝有縱向緩壓柱;
所述側風調節裝置包括側風通道,所述側風通道的一端安裝有側風入口,所述側風通道的另一端安裝有側風出口;
所述鏡頭擋護裝置包括旋轉底座、第一連接擋板和第二連接擋板,所述旋轉底座的內部安裝有第一連接擋板旋轉軸,所述第一連接擋板的左端轉動連接于第一連接擋板旋轉軸的內部,所述第一連接擋板的右端轉動連接于第二連接擋板旋轉軸的內部,所述第二連接擋板旋轉軸的右側壁安裝有第二連接擋板。
優選的,所述平衡調節孔的內表面設有內螺紋。
優選的,所述第二連接擋板的上端設有內凹的卡扣,且卡扣與第二連接擋板旋轉軸匹配。
優選的,所述攝像機主體的下部設有圓形的通孔,且圓形的通孔與曲型桿相匹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將曲型桿、平衡調節塊和曲型桿緊固裝置與攝像機主體連接,實現了攝像機前后平衡的調節效果,通過將平衡調節孔與攝像機主體連接,實現了對攝像機左右的平衡進行調節的效果,通過將側風入口、側風通道和側風出口與攝像機主體連接,實現了攝像機側面風被均勻分配,防止攝像機出現晃動的效果,通過將散熱裝置插槽與攝像機主體連接,實現了當攝像機溫度較高時,根據實際所需更換不同散熱裝置的效果,通過鏡頭擋護裝置與攝像機主體連接,實現了對攝像機進行保護和遮擋陽光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a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攝像機主體、2、攝像頭,3、控制器,4、連接孔,5、平衡曲型桿,51、曲型桿,52、平衡調節塊,53、曲型桿緊固裝置,6、平衡調節孔,7、減震裝置,71、支撐柱,72、橫向緩壓柱,73、縱向緩壓柱,8、散熱裝置插槽,9、側風調節裝置,91、側風入口、92、側風通道,93、側風出口,10、鏡頭擋護裝置,101、第一連接擋板、102、旋轉底座,103、第一連接擋板旋轉軸,104、第二連接擋板旋轉軸,105、第二連接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一種新型攝像機,包括攝像機主體1、攝像頭2和控制器3,所述攝像頭2安裝于攝像機主體1的正表面,所述控制器3安裝于攝像頭2的內部,所述攝像頭2電連接于控制器3,所述攝像機主體1的兩側底部均安裝有減震裝置7,所述攝像機主體1的下表面設有連接孔4,連接孔4為與三腳架進行連接的連接孔,所述攝像機主體1的底部安裝有平衡曲型桿5,所述平衡曲型桿5的左側與右側均安裝有平衡調節孔6,當攝像機手持使用時很難維持平衡,通過平衡調節孔6對攝像機進行左右的微調,通過平衡曲型桿5對攝像機進行前后的微調,所述攝像機主體1的左側壁和右側壁的下部均設有散熱裝置插槽8,所述攝像機主體1的左側壁和右側壁的上部均設有側風調節裝置9,所述攝像機主體1的頂部安裝有鏡頭擋護裝置10,當攝像機溫度較高時候散熱裝置插槽8可以插接散熱裝置進行散熱;
所述平衡曲型桿5包括曲型桿51和曲型桿緊固裝置53,所述曲型桿51的前側與后側均安裝有曲型桿緊固裝置53,且曲型桿緊固裝置53的后側面安裝于攝像機主體1的外表面,所述曲型桿51的端頭與曲型桿緊固裝置53之間安裝有平衡調節塊52,平衡調節塊52安裝在曲型桿51上進行增加重量然后改變前后平衡;
所述減震裝置7包括支撐柱71,所述支撐柱71的兩側安均裝有橫向緩壓柱72,所述橫向緩壓柱72的下表面安裝有縱向緩壓柱73,支撐柱71、橫向緩壓柱72和縱向緩壓柱73對壓力起到緩震作用;
所述側風調節裝置9包括側風通道92,所述側風通道92的一端安裝有側風入口91,所述側風通道92的另一端安裝有側風出口93,側風調節裝置9將側面的風進行調節;
所述鏡頭擋護裝置10包括旋轉底座102、第一連接擋板101和第二連接擋板105,所述旋轉底座102的內部安裝有第一連接擋板旋轉軸103,所述第一連接擋板101的左端轉動連接于第一連接擋板旋轉軸103的內部,所述第一連接擋板101的右端轉動連接于第二連接擋板旋轉軸104的內部,所述第二連接擋板旋轉軸104的右側壁安裝有第二連接擋板105,第一連接擋板101和第二連接擋板105對攝像機進行保護,防止攝像機被撞壞,通過調節第一連接擋板101和第二連接擋板105的位置可以起到阻擋光照的效果。
具體而言,所述平衡調節孔6的內表面設有內螺紋,內螺紋可以螺接螺絲對攝像機平衡進行微調節。
具體而言,所述第二連接擋板105的上端設有內凹的卡扣,且卡扣與第二連接擋板旋轉軸104匹配,卡扣連接用來調節鏡頭擋護裝置10的擋護面積。
具體而言,所述攝像機主體1的下部設有圓形的通孔,且圓形的通孔與曲型桿51相匹配,曲型桿51穿過圓形通孔。
工作原理:使用攝像機的過程中首先調節平衡曲型桿5,移動曲型桿51的位置,然后在曲型桿51兩端安裝平衡調節塊52,平衡調節塊52對曲型桿51兩端進行加重,然后改變攝像機的平衡,然后通過在平衡調節孔7的內表面螺接螺母對攝像機平衡進行調節,當側面來風的時候,側面風從側風入口91進入,然后通過側風通道92從側風出口93排出,通過第一連接擋板旋轉軸103和二連接擋板旋轉軸104改變第一連接擋板101和第二連接擋板105的位置,當攝像機底部產生沖擊壓力時候,減震裝置7的支撐柱71對壓力進行支撐,然后將壓力傳遞到橫向緩壓柱72和縱向緩壓柱73進行分解,當攝像機溫度較高時散熱裝置插槽8內可以插接散熱裝置進行散熱。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