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喇叭引線收納筒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007011閱讀:833來源:國知局
喇叭引線收納筒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音響器材領域,具體是指喇叭引線收納筒。



背景技術:

一個普通的聲音單元喇叭主要由防塵罩、折環、鼓紙、盆架、中心定位片、音圈、T鐵、夾板、磁鋼、屏蔽罩及引線組成。在喇叭的生產加工中,引線應高出音圈骨架上端邊緣1至2mm并向下彎曲,并將其焊接到鼓紙下部的編織線焊點上,再用粘合劑將引線粘牢。在生產線上,為便于操作,通常選取較長的原料引線進行加工,待完成引線的焊接及粘接后,再切割多余的引線部分并將其拉拽至所設定的廢料處。為保持生產線的清潔,同時,也便于對引線廢料進行集中收集,多是在廢料處放置有上端開口的容器。由于引線廢料本身質量較輕,在通風較為順暢的廠房里極易受外力作用而移動,而現有的容器并不能對其進行良好的阻擋及限位作用,這樣,就極易使得引線廢料散落在生產線上甚至地面上,如此,不僅會影響工作環境,還會增加工作人員的勞動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喇叭引線收納筒,通過支撐板翻轉的設計,可對引線廢料進行持續的收集工作;通過頂板的活動設計,可在頂板的自重下自動將位于各阻擋柱之間的引線廢料頂出。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喇叭引線收納筒,包括具有容納槽的筒體和位于容納槽內且與筒體同軸設置的支撐板;

支撐板上沿其徑向貫穿設置有轉動軸,轉動軸一端可轉動地連接在筒體內壁上,轉動軸的另一端貫穿筒體的內外壁,且在該端連接有可驅動轉動軸轉動的驅動組件;

支撐板的上下兩端均設置有限位件,限位件的頂部向支撐板的中部區域水平延伸設置有限位段;

支撐板的上下兩端均設置有頂板,每一頂板均位于支撐板與限位件共同包圍的區域內,支撐板的上下端面均設置有若干個貫穿頂板上下端面且間隔排列的阻擋柱。

本實用新型中,支撐板可在驅動組件的作用下在筒體內進行翻轉,但是在工作狀態時,支撐板應是保持水平橫向設置,在這種狀態下,位于支撐板上端的阻擋柱的高度應不能外凸于筒體的上端開口,這樣,可以避免誤傷工作人員。位于支撐板上端的頂板在重力作用下與支撐板的上端面相接觸;位于支撐板下端的頂板則在重力作用下與限位段相接觸。

應用時,通過拉拽結構將多余引線部分移動至容納槽內,這些引線廢料則在自重作用下落入位于支撐板上端的頂板上,且位于各個阻擋柱之間。通過各阻擋柱對引線廢料起到的阻擋作用,可避免引線廢料在外力作用下移動至筒體外。待上端的引線廢料填充滿支撐板上端的容納空間時,則啟動驅動組件使其驅動支撐板發生180度的翻轉,將之前位于上端的引線廢料翻轉至下端,在該翻轉過程中,頂板則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動,并將落入在各個阻擋柱之間的引線廢料頂出,使之落入筒體底部進行收集。當位于支撐板下端的頂板在頂出廢料過程中,支撐板的上端可持續地進行收集工作。

本實用新型通過各阻擋柱的設置,可有效避免引線廢料在外力作用下任意移動而散落在筒體外;通過支撐板翻轉的設計,可對引線廢料進行持續的收集工作;通過頂板的活動設計,可在頂板的自重下自動將位于各阻擋柱之間的引線廢料頂出。可見,本實用新型具有操作簡便、收集效率高及運行可靠的優點。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組件包括驅動電機、主動齒輪及與主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主動齒輪套設在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從動齒輪套設在所述轉動軸的端部上。如此,驅動組件既可實現對支撐板翻轉的驅動,又可通過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間的自鎖功能使得支撐板在翻轉后總是能保持水平橫向狀態。

為阻擋雜質進入驅動組件內以影響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間的配合,進一步地,所述驅動組件包括殼體,所述驅動電機、所述主動齒輪和所述從動齒輪均設置在殼體內。

進一步地,所述筒體包括翻轉段和容納段,容納段的頂端與翻轉段的底端可拆卸連接。如此,可便于工作人員收集從筒體底部取出引線廢料。容納段與翻轉段之間可為螺紋連接,這樣便于兩者的拆卸。

為避免頂板脫離出限位件所包圍的區域,進一步地,所述限位件為環狀體。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段上開設有貫穿其上下端面的通孔。在引線廢料落入頂板時,極有可能移動至限位段所覆蓋的區域內,為避免在該區域內堆積引線廢料,則在限位段上設置有通孔,它可以在頂板的下移過程中將位于該覆蓋區域內的引線廢料頂出。

為減少頂板與限位段之間的磨損,進一步地,所述限位段于靠近所述頂板的端面內設置有彈性墊片。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各阻擋柱的設置,可有效避免引線廢料在外力作用下任意移動而散落在筒體外;通過支撐板翻轉的設計,可對引線廢料進行持續的收集工作;通過頂板的活動設計,可在頂板的自重下自動將位于各阻擋柱之間的引線廢料頂出。可見,本實用新型具有操作簡便、收集效率高及運行可靠的優點。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喇叭引線收納筒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喇叭引線收納筒一個具體實施例的俯視圖。

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1、筒體,2、轉動軸,3、容納槽,4、支撐板,5、驅動組件,6、限位件,7、限位段,8、頂板,9、阻擋柱,10、驅動電機,11、主動齒輪,12、從動齒輪,13、殼體,14、通孔,15、彈性墊片,16、翻轉段,17、容納段,18、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實施例1

如圖1至圖2所示,喇叭引線收納筒,包括具有容納槽3的筒體1和位于容納槽3內且與筒體1同軸設置的支撐板4;

支撐板4上沿其徑向貫穿設置有轉動軸2,轉動軸2一端可轉動地連接在筒體1內壁上,轉動軸2的另一端貫穿筒體1的內外壁,且在該端連接有可驅動轉動軸2轉動的驅動組件5;

支撐板4的上下兩端均設置有限位件6,限位件6的頂部向支撐板4的中部區域水平延伸設置有限位段7;

支撐板4的上下兩端均設置有頂板8,每一頂板8均位于支撐板4與限位件6共同包圍的區域內,支撐板4的上下端面均設置有若干個貫穿頂板8上下端面且間隔排列的阻擋柱9。

本實施例中,支撐板4可在驅動組件5的作用下在筒體1內進行翻轉,但是在工作狀態時,支撐板4應是保持水平橫向設置,在這種狀態下,位于支撐板4上端的阻擋柱9的高度應不能外凸于筒體1的上端開口,這樣,可以避免誤傷工作人員。位于支撐板4上端的頂板8在重力作用下與支撐板4的上端面相接觸;位于支撐板4下端的頂板8則在重力作用下與限位段7相接觸。轉動軸2的兩端分別通過軸承18連接在筒體1的內壁上。

應用時,通過拉拽結構將多余引線部分移動至容納槽3內,這些引線廢料則在自重作用下落入位于支撐板4上端的頂板8上,且位于各個阻擋柱9之間。通過各阻擋柱9對引線廢料起到的阻擋作用,可避免引線廢料在外力作用下移動至筒體1外。待上端的引線廢料填充滿支撐板4上端的容納空間時,則啟動驅動組件5使其驅動支撐板4發生180度的翻轉,將之前位于上端的引線廢料翻轉至下端,在該翻轉過程中,頂板8則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動,并將落入在各個阻擋柱9之間的引線廢料頂出,使之落入筒體1底部進行收集。當位于支撐板4下端的頂板8在頂出廢料過程中,支撐板4的上端可持續地進行收集工作。

本實施例通過各阻擋柱9的設置,可有效避免引線廢料在外力作用下任意移動而散落在筒體1外;通過支撐板4翻轉的設計,可對引線廢料進行持續的收集工作;通過頂板8的活動設計,可在頂板8的自重下自動將位于各阻擋柱9之間的引線廢料頂出。可見,本實施例具有操作簡便、收集效率高及運行可靠的優點。

優選地,所述驅動組件5包括驅動電機10、主動齒輪11及與主動齒輪11嚙合的從動齒輪12,主動齒輪11套設在驅動電機10的輸出軸上,從動齒輪12套設在所述轉動軸2的端部上。如此,驅動組件5既可實現對支撐板4翻轉的驅動,又可通過主動齒輪11與從動齒輪12間的自鎖功能使得支撐板4在翻轉后總是能保持水平橫向狀態。

為阻擋雜質進入驅動組件5內以影響主動齒輪11與從動齒輪12間的配合,優選地,所述驅動組件包括殼體13,所述驅動電機10、所述主動齒輪11和所述從動齒輪12均設置在殼體13內。

優選地,所述筒體1包括翻轉段16和容納段17,容納段17的頂端與翻轉段16的底端可拆卸連接。如此,可便于工作人員收集從筒體1底部取出引線廢料。容納段17與翻轉段16之間可為螺紋連接,這樣便于兩者的拆卸。

為避免頂板8脫離出限位件6所包圍的區域,優選地,所述限位件6為環狀體。

優選地,所述限位段7上開設有貫穿其上下端面的通孔14。在引線廢料落入頂板時,極有可能移動至限位段7所覆蓋的區域內,為避免在該區域內堆積引線廢料,則在限位段7上設置有通孔14,它可以在頂板8的下移過程中將位于該覆蓋區域內的引線廢料頂出。若限位件6為環狀體時,通孔14可設置有多個,且多個通孔14均勻地分布于限位段7上。

為減少頂板8與限位段7之間的磨損,優選地,所述限位段7于靠近所述頂板8的端面內設置有彈性墊片15。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實施方式,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